致动器以及车辆用前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5825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11:56
连结部件(37)具有第1被驱动部(42a)以及与灯具单元(10)连结的输出轴部(41),能够以输出轴部的轴中心(41c)为基准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被驱动部件(39)具有配置在与轴中心一致的转动中心(48c)的第1侧的第2被驱动部(50a)、以及配置在作为第1侧的相反侧的转动中心的第2侧的从动部(49a),能够相对于连结部件以转动中心为基准转动。作用部(26d)与从动部卡合。第1驱动体(35)与第1被驱动部卡合,使连结部件以轴中心为基准相对于被驱动部件转动。第2驱动体(36)与第2被驱动部卡合,使被驱动部件相对于连结部件转动。在通过第2驱动体使被驱动部件转动时,与从动部卡合的作用部使转动中心向第2方向直线移动,连结部件与被驱动部件一起向第2方向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基于2012年9月6日提出的PCT/JP2012/072772(中国国家申请号201280043716.9)申请(致动器以及车辆用前照灯)的分案申请,以下引用其内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致动器以及车辆用前照灯。
技术介绍
作为车辆用前照灯,已知下述结构:在由灯罩和灯具壳体构成的灯具外框的内部配置灯具单元,该灯具单元具有光源及对从光源射出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镜。灯具单元可自由转动(自由倾斜移动)地支撑在托架等支撑体上,通过致动器的驱动力而转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已知下述结构:在使灯具单元以转体轴为支点进行转动的车辆用前照灯中,转体轴以可向水平方向转动的方式支撑在托架上,在托架上安装有用于防止转体轴从托架脱落的轴按压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在这种车辆用前照灯中,通过利用致动器使灯具单元向上下方向转动(倾斜移动),从而进行所谓校平调整(校平动作),即,对由于车载物的重量而变化的光轴偏移进行调整。另外,通过利用致动器使灯具单元向左右方向转动,从而进行所谓转体调整(转体动作),即,追随车辆的行驶方向而使光轴的朝向变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致动器中,在输出齿轮的左右两侧设置一对齿轮部,能够分别向前后方向移动的齿条部件与各齿轮部啮合。通过使2个齿条部件在前后方向上同步地向相同方向移动,从而使输出齿轮向前后方向移动,使灯具单元向上下方向转动,r>进行校平动作。另外,通过使2个齿条部件在前后方向上同步地向相反方向移动,从而使输出齿轮转动,使灯具单元向左右方向转动,进行转体动作。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致动器中,在输出齿轮的侧方和后方,分别设置有具有蜗杆和轴部的2个驱动部。位于侧方的蜗杆能够与轴部一体地向前后方向移动,位于后方的轴部与保持输出齿轮的滑动部件连结。通过位于输出齿轮的后方的蜗杆的旋转,从而使位于后方的轴部向前后方向移动,由此,输出齿轮和滑动部件一体地向前后方向移动。由此,使灯具单元向上下方向转动,进行校平动作。此时,位于侧方的蜗杆和齿轮部一体地向前后方向移动。另外,通过位于侧方的蜗杆的旋转,从而使输出齿轮转动,使灯具单元向左右方向转动,进行转体动作。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2885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83033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9419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致动器中,在校平动作和转体动作中的任意动作中,均需要使2个齿条部件向前后方向移动。另外,由于需要使2个齿条部件同步地移动,所以无法避免控制动作复杂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致动器中,由于一个驱动部位于输出齿轮的后方,所以无法避免前后方向的尺寸变大的问题。由此,本专利技术的第1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实现致动器以及车辆用前照灯的小型化和控制动作的简化的技术。在上述的车辆用前照灯中,例如,在车辆开始行驶时等,作为进行灯具单元的光轴调整的准备动作而进行灯具单元的初始位置的检测。在校平动作中,使灯具单元向上方或者下方转动,使灯具单元或致动器的规定部分与止动器抵接,将抵接的位置作为初始位置。另外,在转体动作中,使灯具单元向左方或者右方转动,使灯具单元或致动器的规定部分与止动器抵接,将抵接的位置作为初始位置。然后,以检测出的初始位置为基准,使灯具单元向上下方向或者左右方向转动规定量,进行校平动作或者转体动作。在使灯具单元转动,使规定部分与止动器抵接而进行初始位置的检测的情况下,使灯具单元转动至前方或者后方、左方或者右方的各转动边界。因此,初始位置的检测耗费时间。另外,在使灯具单元转动至转动边界时,光轴大幅度倾斜,将光向不需要的方向照射,可能对前方车辆或行人等产生眩光。由此,本专利技术的第2目的是,提供一种缩短灯具单元的初始位置检测所需的时间,并且能够防止眩光产生的技术。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车辆用前照灯中,由于被支撑部形成为大致半球状,并使被支撑部向前方伸出,所以有时与在被支撑部的前方配置的周边部件干涉。另外,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车辆用前照灯中,被支撑部形成为大致半球状,利用轴按压部件的平板状的部分从上方进行按压。在这种构造中,可能由于车辆行驶时的振动或灯具单元的惯性而使灯具单元和转体轴一体地过度转动。因此,在灯具单元上设置凸起部,通过使凸起部与托架接触,从而防止灯具单元的过度转动,这样无法避免灯具外框的内部构造复杂的问题。由此,本专利技术的第3目的是,提供一种限制灯具单元的过度转动,并且能够利用简单的构造避免与周边部件的干涉的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第1目的,本专利技术可以采取的第1方式是一种致动器,其具有:连结部件,其具有与灯具单元连结的输出轴部以及第1被驱动部,能够以所述输出轴部的轴中心为基准向第1方向转动;被驱动部件,其具有配置在与所述轴中心一致的转动中心的第1侧的第2被驱动部、以及配置在作为所述第1侧的相反侧的所述转动中心的第2侧的从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连结部件以所述转动中心为基准转动;作用部,其与所述从动部卡合;第1驱动体,其与所述第1被驱动部卡合,使所述连结部件以所述轴中心为基准相对于所述被驱动部件转动;以及第2驱动体,其与所述第2被驱动部卡合,使所述被驱动部件相对于所述连结部件转动,在通过所述第2驱动体使所述被驱动部件转动时,与所述从动部卡合的所述作用部使所述转动中心向第2方向直线移动,所述连结部件与所述被驱动部件一起向所述第2方向移动。为了实现上述第1目的,本专利技术可以采取的第2方式是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其具有:灯具外框,其具备具有开口的灯具壳体、以及将所述灯具壳体的开口闭塞的灯罩;灯具单元,其配置在所述灯具外框的内部,具有光源;以及致动器,其对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的照射方向进行调整,所述致动器具有:连结部件,其具有与所述灯具单元连结的输出轴部、以及第1被驱动部,能够以所述输出轴部的轴中心为基准在左右方向上转动;被驱动部件,其具有配置在与所述轴中心一致的转动中心的第1侧的第2被驱动部、以及配置在作为所述第1侧的相反侧的所述转动中心的第2侧的从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连结部件以所述转动中心为基准转动;作用部,其与所述从动部卡合;第1驱动体,其与所述第1被驱动部卡合,使所述连结部件以所述轴中心为基准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具有:灯具单元,其将从光源射出的光向前方照射,至少能够向左右方向转动;转体轴,其具有被支撑部,以向上方凸出的状态安装在所述灯具单元上,作为向所述左右方向转动的支点;托架,其支撑所述被支撑部,使所述被支撑部至少能够向所述左右方向转动;以及轴按压部件,其安装在所述托架上,对所述转体轴进行按压,所述被支撑部具有:被按压面,其由所述轴按压部件从上方按压;滑动面,其上缘与所述被按压面的外周缘相连续,在所述灯具单元转动时滑动;以及被限制面,其上缘与所述被按压面的外周缘相连续,在所述转体轴转动至大于或等于规定角度时,与所述轴按压部件接触,从所述转体轴的转动中心至所述被限制面的上缘为止的距离,比从所述转体轴的所述转动中心至所述滑动面的上缘为止的距离短。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07 JP 2011-194794;2011.11.11 JP 2011-247791.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具有:
灯具单元,其将从光源射出的光向前方照射,至少能够向左右
方向转动;
转体轴,其具有被支撑部,以向上方凸出的状态安装在所述灯
具单元上,作为向所述左右方向转动的支点;
托架,其支撑所述被支撑部,使所述被支撑部至少能够向所述
左右方向转动;以及
轴按压部件,其安装在所述托架上,对所述转体轴进行按压,
所述被支撑部具有:
被按压面,其由所述轴按压部件从上方按压;
滑动面,其上缘与所述被按压面的外周缘相连续,在所述灯具
单元转动时滑动;以及
被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岛计一桑原茂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