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膜轴承锥套旋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50008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0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膜轴承锥套旋转装置,属于支承辊装配技术领域。所述油膜轴承锥套旋转装置包括:中心旋转机构;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与中心旋转机构一侧活动连接;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与中心旋转机构另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油膜轴承锥套旋转装置能在轴承锥套与轧辊装配前对齐键槽位置,大幅降低装配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支承辊装配
,特别涉及一种油膜轴承锥套旋转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大型轧机特别是具有板型、板厚自动控制的大型板、带材连轧机大都采用油膜轴承,应用在轧机上作为工作辊轴承或支承辊轴承的称做轧机油膜轴承。轧机油膜轴承通常属于低速重载、中速中载或重载轴承。但是现有技术中,轧机支承辊油膜轴承锥套装配时,常因轧辊上的两对称键与轴承锥套中心的键槽对位不准,需要不停将支承辊吊到地面上转动直至旋转到对称键与键槽对位,这一过程不但耗费大量工时,安全风险大,且装配过程的撞击会损伤轴承内部结构,降低轴承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油膜轴承锥套旋转装置,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反复旋转吊辊的方式将支承辊吊旋转到对称键与键槽对位,耗费大量工时,安全风险大,且装配过程的撞击会损伤轴承内部结构,降低轴承寿命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膜轴承锥套旋转装置包括:中心旋转机构;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中心旋转机构一侧活动连接;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中心旋转机构另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相对称;工作时,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进行旋转与所述中心旋转机构垂直,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内嵌入所述油膜轴承锥套键槽内,所述中心旋转机构动作带动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旋转,实现所述油膜轴承锥套装配。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旋转机构包括:中心旋转轴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及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活动连接;旋转手柄,固定于所述中线旋转轴杆另一端。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旋转轴杆包括:第一套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及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套杆上设置有伸缩销卡;第二套杆,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套杆内,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旋转手柄上所述第二套杆与所述伸缩销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杆与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及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连接处开设有L型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套杆上开设有若干孔,与所述伸缩销卡相匹配,所述伸缩销卡插入所述第二套杆上开设的若干孔内。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手柄为中空构造。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包括:第一伸缩杆,与所述中心旋转机构活动连接;第二伸缩杆,插入所述第一伸缩杆内,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一伸缩杆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杆为中空杆。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伸缩杆上设置有刻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伸缩杆上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嵌入所述轴承锥套键槽内。本技术提供的油膜轴承锥套旋转装置当要工作时,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与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进行旋转与中心旋转机构垂直,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与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内嵌入油膜轴承锥套键槽内,中心旋转机构动作带动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与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旋转,实现轴承锥套装配,能在轴承锥套与轧辊装配前对齐键槽位置,大幅降低装配难度,节约时间,安全可靠,且装配过程的撞击不会损伤轴承内部结构,不影响轴承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膜轴承锥套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心旋转轴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里提供的油膜轴承锥套旋转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膜轴承锥套旋转装置包括:中心旋转机构、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及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中心旋转机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中心旋转机构另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相对称。其中,当要工作时,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进行旋转与所述中心旋转机构垂直,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内嵌入所述油膜轴承锥套键槽内,所述中心旋转机构动作带动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旋转,实现所述轴承锥套装配。参见图2,详细介绍所述中心旋转机构的结构。所述中心旋转机构包括:中心旋转轴杆及旋转手柄。中心旋转轴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活动连接。所述中心旋转轴杆包括:第一套杆4及第二套杆2。所述第一套杆4一端与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活动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套杆4一端通过轴销与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活动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套杆4一端可通过其它方式如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套杆上设置有伸缩销卡3。所述第一套杆4与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及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连接处开设有L型槽,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及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所述第二套杆2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套杆4内,所述第二套杆2与所述第一套杆4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套杆2上开设有若干孔,与所述伸缩销卡3相匹配,通过移动所述第一套杆4上的所述伸缩销卡3的插入所述第二套杆3内孔的位置调整长度。所述第二套杆2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手柄1固定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套杆2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旋转手柄1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套杆2另一端可通过其它方式如轴销等与所述旋转手柄1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手柄1与所述中线旋转轴杆另一端连接。所述旋转手柄1为中空构造,需要时可穿入长杆增加转矩。详细介绍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的结构。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包括:第一伸缩杆7及第二伸缩杆6。所述第一伸缩杆7与所述中心旋转机构活动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伸缩杆7通过轴销与所述中心旋转机构活动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伸缩杆7可通过其它方式如转轴等与所述中心旋转机构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7为中空杆。所述第二伸缩杆6与所述第一伸缩杆7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6上设置有刻度,可根据使用需要旋转所述第二伸缩杆6,调整第二伸缩杆6与所述第一伸缩杆7的长度。所述第二伸缩杆6上固定设置有顶块5。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伸缩杆6上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顶块5,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伸缩杆6上可通过其它方式如焊接等固定设置有顶块5。所述顶块5嵌入所述轴承锥套键槽内。详细介绍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的结构。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结构一致。为了更清楚介绍本技术实施例,下面从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上予以介绍。参见图3,当使用时,旋转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及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与中心旋转轴杆垂直,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的第一伸缩杆7旋转卡入中心旋转轴杆的第二套杆4上开设的L型槽内,第二伸缩杆6上设置有刻度,可根据使用需要旋转第二伸缩杆6,调整第二伸缩杆6与第一伸缩杆7的长度,将第二伸缩杆6上的顶块5嵌入轴承锥套键槽内。然后根据需要,通过移动第一套杆4上的伸缩销卡3的插入第二套杆3内孔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膜轴承锥套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旋转机构;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中心旋转机构一侧活动连接;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中心旋转机构另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相对称;工作时,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进行旋转与所述中心旋转机构垂直,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内嵌入所述油膜轴承锥套键槽内,所述中心旋转机构动作带动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旋转,实现所述油膜轴承锥套装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膜轴承锥套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心旋转机构;
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中心旋转机构一侧活动连接;
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中心旋转机构另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相对称;
工作时,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进行旋转与所述中心旋转机构垂直,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内嵌入所述油膜轴承锥套键槽内,所述中心旋转机构动作带动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旋转,实现所述油膜轴承锥套装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旋转机构包括:
中心旋转轴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及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活动连接;
旋转手柄(1),固定于所述中线旋转轴杆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旋转轴杆包括:
第一套杆(4),一端与所述第一可折叠式伸缩杆及所述第二可折叠式伸缩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套杆上设置有伸缩销卡(3);
第二套杆(2),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套杆(4)内,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旋转手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荣利陶安心吴建宾蒋中强黄松代元张光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