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逻辑门的智能驱鸟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27863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逻辑门的智能驱鸟器电路,包括欠压保护电路、多谐振荡器、升压电路和低频振荡器,所述欠压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9、电位器RP1和三极管V3,多谐振荡器包括非门U1、非门U2、电阻R1和电容C1,升压电路包括三极管V2和变压器W,低频振荡器包括非门U5、非门U6、电容C4和电阻R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逻辑门的智能驱鸟器电路采用逻辑门电路组成典型的多谐振荡器,结合三极管和变压器实现了高压输出,通过振荡器和继电器实现了间歇性驱鸟的目的,有效节约电能、且减少噪声的污染,同时还具有欠压保护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驱鸟器,具体是一种基于逻辑门的智能驱鸟器电路。
技术介绍
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各种鸟害是引起线路短路和接地故障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同时鸟害也是危害农作物丰收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了保证电网输电线路的安全和农作物的丰收,避免鸟类活动造成电力事故和作物欠收,各种各样的驱鸟器应运而生,但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数驱鸟器大多功能较为单一,例如:公开/公告号:CN204907657U的一种感应式驱鸟器,此驱鸟器需要使用市电电压供电,并且持续工作,不仅造成较大的电能浪费,同时也不利于在户外布置,因此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基于逻辑门的智能驱鸟器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逻辑门的智能驱鸟器电路,包括欠压保护电路、多谐振荡器、升压电路和低频振荡器,所述欠压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9、电位器RP1和三极管V3,多谐振荡器包括非门U1、非门U2、电阻R1和电容C1,升压电路包括三极管V2和变压器W,低频振荡器包括非门U5、非门U6、电容C4和电阻R7;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开关S1和三极管V3的集电极,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1和三极管V3的基极,电位器RP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E的负极、继电器K的触点K-1、三极管V2的发射极、电阻R6、二极管D3的阳极、电容C2和三极管V1的发射极,三极管V3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电容C1、继电器K、非门U1的输入端和变压器W的初级绕组N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非门U1的输出端和非门U2的输入端,非门U2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2的基极,三极管V2的集电极连接变压器W的初级绕组N1的另一端,变压器W的次级绕组N2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4和扬声器B,扬声器B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的触点K-1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二极管D3的阴极和非门U3的输入端,非门U3的输出端连接非门U4的输入端,非门U4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电容C4、电阻R7和非门U5的输入端,非门U5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7和非门U6的输入端,非门U6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阻R8,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K的另一端。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非门U1-U6均为CD4069芯片内部的逻辑门模块。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三极管V1、三极管V2和三极管V3均为NPN三极管。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继电器K为常开触点继电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基于逻辑门的智能驱鸟器电路采用逻辑门电路组成典型的多谐振荡器,结合三极管和变压器实现了高压输出,通过振荡器和继电器实现了间歇性驱鸟的目的,有效节约电能、且减少噪声的污染,同时还具有欠压保护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基于逻辑门的智能驱鸟器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基于逻辑门的智能驱鸟器电路,包括欠压保护电路、多谐振荡器、升压电路和低频振荡器,所述欠压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9、电位器RP1和三极管V3,多谐振荡器包括非门U1、非门U2、电阻R1和电容C1,升压电路包括三极管V2和变压器W,低频振荡器包括非门U5、非门U6、电容C4和电阻R7;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开关S1和三极管V3的集电极,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1和三极管V3的基极,电位器RP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E的负极、继电器K的触点K-1、三极管V2的发射极、电阻R6、二极管D3的阳极、电容C2和三极管V1的发射极,三极管V3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电容C1、继电器K、非门U1的输入端和变压器W的初级绕组N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非门U1的输出端和非门U2的输入端,非门U2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2的基极,三极管V2的集电极连接变压器W的初级绕组N1的另一端,变压器W的次级绕组N2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4和扬声器B,扬声器B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的触点K-1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二极管D3的阴极和非门U3的输入端,非门U3的输出端连接非门U4的输入端,非门U4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电容C4、电阻R7和非门U5的输入端,非门U5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7和非门U6的输入端,非门U6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阻R8,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K的另一端。非门U1-U6均为CD4069芯片内部的逻辑门模块。三极管V1、三极管V2和三极管V3均为NPN三极管。继电器K为常开触点继电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接通电源开关S1后,整个电路通电工作。多谐振荡器产生的振荡信号,控制V2工作在交替导通与截止的开关状态。此时在升压变压器W的二次侧N2产生的300V交流电压,经二极管D1整流、电阻器R3限流降压后,对电容器C2充电。当非门电路U3的输人端电压达到6V(E/2)时,非门电路U4的输出端变为高电平,使二极管D2截止,低频振荡器振荡工作,非门电路U6输出的低频振荡信号使V2导通,继电器K吸合,其常开触点K-1接通,扬声器B通电工作,发出驱鸟的声音。在扬声器B工作时,C2上所充电压经B泄放掉,使非门电路U3的输入端电压又低于6V,U4的输出端变为低电平,D2导通,使低频振荡器停振,V2截止,K和B释放,C2处于充电状态,如此循环,实现间隔性自动驱鸟工作。调节R1的阻值或C1的容量,可改变多谐振荡器的工作频率,从而改变非门U3输入端的电压高低,达到控制时间间隔的目的。电路中的电阻R9、电位器RP1、三极管V3等组成欠压保护模块,电压正常情况时,经过电阻R9和电位器RP1分压后的电压超过0.7V,三极管V3导通,当E的电压不足时,经过电阻R9和电位器RP1分压后的电压低于0.7V,三极管V3截止,达到欠压保护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逻辑门的智能驱鸟器电路,包括欠压保护电路、多谐振荡器、升压电路和低频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欠压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9、电位器RP1和三极管V3,多谐振荡器包括非门U1、非门U2、电阻R1和电容C1,升压电路包括三极管V2和变压器W,低频振荡器包括非门U5、非门U6、电容C4和电阻R7;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开关S1和三极管V3的集电极,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1和三极管V3的基极,电位器RP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E的负极、继电器K的触点K‑1、三极管V2的发射极、电阻R6、二极管D3的阳极、电容C2和三极管V1的发射极,三极管V3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电容C1、继电器K、非门U1的输入端和变压器W的初级绕组N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非门U1的输出端和非门U2的输入端,非门U2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2的基极,三极管V2的集电极连接变压器W的初级绕组N1的另一端,变压器W的次级绕组N2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4和扬声器B,扬声器B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的触点K‑1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二极管D3的阴极和非门U3的输入端,非门U3的输出端连接非门U4的输入端,非门U4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电容C4、电阻R7和非门U5的输入端,非门U5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7和非门U6的输入端,非门U6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阻R8,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K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逻辑门的智能驱鸟器电路,包括欠压保护电路、多谐振荡器、升压电路和低频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欠压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9、电位器RP1和三极管V3,多谐振荡器包括非门U1、非门U2、电阻R1和电容C1,升压电路包括三极管V2和变压器W,低频振荡器包括非门U5、非门U6、电容C4和电阻R7;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开关S1和三极管V3的集电极,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1和三极管V3的基极,电位器RP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E的负极、继电器K的触点K-1、三极管V2的发射极、电阻R6、二极管D3的阳极、电容C2和三极管V1的发射极,三极管V3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电容C1、继电器K、非门U1的输入端和变压器W的初级绕组N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非门U1的输出端和非门U2的输入端,非门U2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2的基极,三极管V2的集电极连接变压器W的初级绕组N1的另一端,变压器W的次级绕组N2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立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创越明达工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