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力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927427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19:14
在前轮侧与后轮侧均设有电动发电机,能够通过四轮实现再生。横轴表示在车辆上产生的减速度,纵轴的上下表示前轮、后轮各自的制动力。设定值(a2)表示成为后轮抱死的极限的制动力。控制后轮的摩擦制动力(n2)、再生制动力(n1),使后轮的合计的制动力不超过设定值(a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动力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前轮由发动机驱动、后轮由马达驱动的四轮驱动车中,通过将发动机制动转矩按照理想制动转矩分配而分配给前后轮,由此抑制前后轮中的一方成为抱死趋势的情况。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68901号公报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进行车辆的制动的情况下,若车辆的前后轮中的后轮比前轮先抱死,则车辆的行为可能变得不稳定。另一方面,即便前轮比后轮先抱死,与后轮比前轮先抱死的情况相比,车辆行为也不易变得不稳定。与此相对,专利文献1的技术仅是按照理想制动转矩分配而单纯地向前轮和后轮分配发动机制动转矩,没有考虑到在使用再生制动力的车辆中防止后轮比前轮先抱死而实现车辆行为的稳定化这一点。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车辆行为的稳定化的制动力控制系统。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为后轮的制动力控制系统,其具备:再生制动力控制部,其对由驱动车辆的后轮的第一电动发电机产生的后轮的再生制动力进行控制;摩擦制动力控制部,其对由所述车辆的后轮产生的摩擦制动力进行控制;以及制动力决定部,其决定所述摩擦制动力和包含相当于发动机制动的量在内的所述再生制动力,使得向所述后轮施加的总制动力不超过预先设定的值。根据本专利技术,使对于后轮的摩擦制动力与再生制动力的总制动力不超过预先设定的值,从而能够防止后轮比前轮先抱死的情况。因此,能够实现车辆行为的稳定化。另外,摩擦制动力仅能够输出线性的特性,与此相对,通过控制性高的电动发电机来调整再生制动力,能够使总制动力不超过预先设定的值。在上述的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制动力决定部使所述预先设定的值基于所述后轮不发生抱死的所述后轮的理想制动力分配。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对于后轮的摩擦制动力与再生制动力的总制动力不超过基于后轮的理想制动力分配而预先设定的值,因此能够防止后轮比前轮先抱死的情况。在上述的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制动力决定部使所述预先设定的值为比所述车辆的前轮发生抱死的极限值的制动力小的值。根据本专利技术,将对于后轮的摩擦制动力与再生制动力的总制动力限制为比前轮发生抱死的极限值的制动力小的值,能够防止后轮比前轮先抱死的情况。在上述的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再生制动力控制部也控制由驱动所述车辆的前轮的第二电动发电机产生的前轮的再生制动力,所述摩擦制动力控制部也控制由所述车辆的前轮产生的摩擦制动力,所述制动力决定部设定由所述前轮产生的摩擦制动力与由所述后轮产生的摩擦制动力之间的摩擦制动力的分配,从而在所述车辆上产生的减速度成为规定范围内时,使基于所述设定的分配得到的由所述后轮产生的摩擦制动力的分配小于所述后轮发生抱死的极限值,并使由所述前轮产生的摩擦制动力的分配大于所述前轮发生抱死的极限值。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使前轮比后轮先行可靠地抱死。在上述的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再生制动力控制部也控制由驱动所述车辆的前轮的第二电动发电机产生的前轮的再生制动力,所述摩擦制动力控制部也控制由所述车辆的前轮产生的摩擦制动力,所述制动力控制系统具有检测所述车辆的滑移状态的滑移状态检测部,在所述滑移状态检测部检测出产生所述再生制动力的所述车辆的滑移状态时,使向所述前轮施加的所述再生制动力与向所述后轮施加的所述再生制动力以规定的比例减少。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产生再生制动力的车辆处于滑移状态时,减少向前轮与后轮施加的再生制动力。由此,能够使前轮和后轮的抓地力恢复。另外,在前轮与后轮减少的再生制动力成为规定的比例。例如,在向前轮与后轮施加的再生制动力为理想分配比时,也可以使在前轮减少的再生制动力与在后轮减少的再生制动力之比(比例)成为理想分配比。在这种情况下,减少后的再生制动力也以理想分配比向前轮与后轮分配。因此,制动时的车辆的行为稳定。在上述的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规定的比例是将所述摩擦制动力向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分配时的理想分配比。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使车辆处于滑移状态时在前轮减少的再生制动力与在后轮减少的再生制动力之比(比例)成为理想分配比,减少后的再生制动力也以理想分配比向前轮和后轮分配。因此,制动时的车辆的行为稳定。在上述的情况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的比例设定为,使向所述后轮施加的所述再生制动力与所述摩擦制动力的合计不超过所述后轮发生抱死的极限制动力。根据本专利技术,向后轮分配而施加的再生制动力不超过极限制动力,因此避免后轮的抱死所引起的滑移。因此,制动时的车辆的行为稳定。在上述的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制动力控制系统还具备ABS控制装置,该ABS控制装置在检测出所述车辆的滑移状态时,执行使所述摩擦制动力减少的防抱死制动控制,所述滑移状态检测部检测出所述车辆的滑移状态而减少向所述前轮及所述后轮施加的所述再生制动力时的车辆状态的变化小于所述ABS控制装置检测出所述车辆的滑移状态时的车辆状态的变化。根据本专利技术,滑移状态检测部与执行防抱死制动控制的ABS控制装置相比能够先检测出车辆的滑移状态。即,滑移状态检测部能够检测比执行防抱死制动控制的ABS控制装置小的滑移。因此,与执行防抱死制动控制相比先减少向前轮和后轮施加的再生制动力,从而制动时的车辆的行为稳定。在上述的情况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移状态检测部检测出所述车辆的滑移状态时,在对油门踏板进行踏入操作的情况下,切换为所述前轮及所述后轮由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第二电动发电机驱动的行驶模式。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车辆在低摩擦系数(μ)路等容易滑移的路面上行驶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稳定的行驶,进而制动时的车辆行为也稳定。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可以实现车辆行为的稳定化的制动力控制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车辆的主要部分系统图。图2是表示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车辆上搭载的制动装置的概要的结构图。图3是说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车辆的制动力控制系统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图4是说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车辆的进行制动力控制系统所实现的摩擦制动力与再生制动力的协调控制时的制动力平衡的曲线图。图5是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车辆的制动力控制系统中对设定值a2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6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车辆的制动力控制系统的合计再生极限计算部的功能框图。图7是说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车辆的制动力控制系统的前轮·后轮可再生转矩计算部执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制动力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动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再生制动力控制部,其对由驱动车辆的后轮的第一电动发电机产生的后轮的再生制动力进行控制;摩擦制动力控制部,其对由所述车辆的后轮产生的摩擦制动力进行控制;以及制动力决定部,其决定所述摩擦制动力和包含相当于发动机制动的量在内的所述再生制动力,使得向所述后轮施加的总制动力不超过预先设定的值。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1.08 JP 2013-232114;2013.11.08 JP 2013-232541.一种制动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再生制动力控制部,其对由驱动车辆的后轮的第一电动发电机产生的后轮的再生制动
力进行控制;
摩擦制动力控制部,其对由所述车辆的后轮产生的摩擦制动力进行控制;以及
制动力决定部,其决定所述摩擦制动力和包含相当于发动机制动的量在内的所述再生
制动力,使得向所述后轮施加的总制动力不超过预先设定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力决定部使所述预先设定的值基于所述后轮不发生抱死的所述后轮的理想
制动力分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力决定部使所述预先设定的值为比所述车辆的前轮发生抱死的极限值的制
动力小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生制动力控制部也控制由驱动所述车辆的前轮的第二电动发电机产生的前轮
的再生制动力,
所述摩擦制动力控制部也控制由所述车辆的前轮产生的摩擦制动力,
所述制动力决定部设定由所述前轮产生的摩擦制动力与由所述后轮产生的摩擦制动
力之间的摩擦制动力的分配,从而在所述车辆上产生的减速度成为规定范围内时,使基于
所述设定的分配得到的由所述后轮产生的摩擦制动力的分配为所述后轮发生抱死的极限
值以下,并使由所述前轮产生的摩擦制动力的分配大于所述前轮发生抱死的极限值。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土井繁下田晃生柳田久则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