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LISP技术的移动IP分组的传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20552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LISP技术的移动IP分组的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映射服务器MAP Sever进行配置;步骤2,移动节点进入位置与标识分离协议LISP域时制定相应的注册机制;步骤3,对入口隧道路由器ITR的数据进行处理;步骤4,对出口通道路由器ETR的数据进行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于LISP技术的移动IP分组的传输方法,避免了传统方案的封装负荷过大和不必要的LISP域间的LLOC注册更新的缺陷,能够降低网络的传输负荷,支持LISP域内的移动节点快速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LISP技术的移动IP分组的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路由系统在可扩展性、移动性、多宿主和流量工程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思科公司在IETF标准组织中提出了位置与标识分离协议LISP(locatoridentityseparationprotocol),该协议是目前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IETF)标准组织制定的下一代Internet的关键协议。它的核心思想是:将主机的位置与标识进行分离,增强网络的可扩展性。为了实现这个核心思想,LISP引入了2个名字空间:EndpointIdentifiers(EID)和RoutingLocators(RLOC)。其中,端点标识EID表示设备自身的身份信息,无法进行全局路由,仅仅可以在本地网络内路由(如客户网络);路由定位RLOC是全局地址,可以全局路由并进行前缀聚合,主要用于全局网络路由。LISP为一个站点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固定的EID,并基于EID建立会话连接;报文使用RLOC进行转发,当站点改变或主机移动时,RLOC可以动态变化。EID和RLOC可以运用IPv4地址和IPv6地址实现,报文的封装由两层IP头部构成,内层IP头部由源EID和目的EID构成,负责表示会话连接,外层IP头由源RLOC和目的RLOC构成。LISP不需要改变主机和核心路由设施,采用映射/封装和隧道的方式由网络边缘路由器IngressTunnelRouter(ITR)和Egresstunnelrouter(ETR)来完成目的EID和目的RLOC的关联。当入口隧道路由器ITR收到一个IP报文(仅含有一个IP头部)时,该ITR将此报文中的目的IP地址作为目的主机或目的站点的EID,并用此目的EID查询ITR中的“EIDtoRLOC”缓存表,然后构造外层IP头部,外层IP头部包含源RLOC(ITR的RLOC)和目的RLOC(由目的EID查到的RLOC)。封装后的LISP报文随后在核心网内依据目的RLOC路由至ETR,该ETR发现此LISP报文中的目的RLOC与自身的RLOC相同,它剥离LISP报文的外层IP头,然后依据内层IP头中的目的ETR将该报文发送到目的主机(或目的站点)。移动性管理是互联网关注的一项重要技术,目前基于LISP技术的移动IP协议已经在《draft-meyer-lisp-mn》草案中被讨论。该协议与传统的LISP协议最大的不同是采用3层IP头封装来支持LISP域内的移动通信。如图1所示,移动节点MNa和MNb的EID分别为E1和E2,当MNb进入LISP域2时,MNb获取转交地址C2(该地址可以由MNb的接入路由器(如基站)的地址前缀获得),MNb将获取的转交地址C2当成LISP域2的本地路由定位LocalLocator(LLOC),值得注意的是LLOCC2和该域内的ETR的RLOC(全局地址N2)的绑定都已经在映射服务器(MapSever)中预先注册,MNb进入LISP域2后,需要将自身的EID(即E2地址)进一步向MapSever注册,将它与进一步绑定。同样,MNa在进入LISP域1时,它也将获取LLOCC1(转交地址C1),LLOCC1与LISP域1内的ETR的RLOC(全局地址N1)的绑定都已经预先记录在MapSever(MapSever可以以分布式的方式实现)中,MNa同样需要将它的EID(即E1地址)在MapSever中注册,与进一步绑定。MNa在LISP域1内完成注册后,当有数据报文需要发往MNb时,它将数据报文首先发往LISP域1内默认的ITR,该ITR收到该IP报文(仅含有一个IP头)后,然后利用MNb的EID2(即:该IP报头中的目的IP地址E2)查找自身缓存中保存的EID与的绑定表(EID-to-RLOC&LLOCCache)。如果存在,ITR就利用相应的绑定条目的信息对该IP分组进行封装,否则,该ITR将向MapSever发送映射请求消息(该消息包含EID:E2信息),MapSever利用该消息中的E2进行查询获得绑定,并将该绑定回应给LISP域1中的ITR。该ITR首先利用〈RLOC:N1→LLOC:C2〉构造“中层IP头”来封装所述接收到的IP报文(从MNa发送来的IP报文),然后再利用〈RLOC:N1→RLOC:N2〉构造“外层IP头”来封装该报文。随后拥有三层IP头的IP分组依据RLOC:N2地址路由到LISP域2中的ETR(该ETR的RLOC是N2)。该ETR收到该分组后,发现外层IP头中的目的IP地址N2是自身的一个RLOC,该ETR剥去外层IP头,依据中层IP头的目的IP地址LLOC:C2将该分组路由到MNb在LISP域2中的接入路由器(也可能是基站),该路由器剥去中层IP头,然后将该IP分组发送到MNb当中。MNb向MNa的通信与上述过程类似。上述方案中存在封装负荷过大以及移动节点在LISP域内切换时需要不必要的注册更新。存在如下技术问题:1)技术问题1IETF的工作组草案《draft-meyer-lisp-mn》中提到的基于LISP的移动IP方案需要对IP分组进行两次封装来支持移动节点在LISP域内的移动。这种封装方式带来的第一个负面影响是增加了网络的传输负荷,降低了网络的吞吐量。另外,两次封装会带来最大传输单元MTU(maximumtransferunits)问题,引起分组的多次分块问题,降低网络性能。2)技术问题2IETF的工作组草案《draft-meyer-lisp-mn》中提到的基于LISP的移动IP方案。该方案会造成不必要的注册更新。如图2所示,移动节点MNa和MNb的EID分别为E1和E2,当MNb进入LISP域2时,MNb获取转交地址C2(该地址可以由MNb的接入路由器(如基站)的地址前缀获得),MNb将获取的转交地址C2当成LISP域2的本地路由定位LocalLocator(LLOC),值得注意的是LLOCC2(包括LLOCC3)和该域内的ETR的RLOC(全局地址N2)的绑定都已经在映射服务器(MapSever)中预先注册,MNb进入LISP域2后,需要将自身的EID(即E2地址)进一步向MapSever注册,将它与进一步绑定。同样,MNa在进入LISP域1时,它也将获取LLOCC1(转交地址C1),LLOCC1与LISP域1内的ETR的RLOC(全局地址N1)的绑定都已经预先记录在MapSever(MapSever可以以分布式的方式实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LISP技术的移动IP分组的传输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LISP技术的移动IP分组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映射服务器MAP Sever进行配置;步骤2,移动节点进入位置与标识分离协议LISP域时制定相应的注册机制;步骤3,对入口隧道路由器ITR的数据进行处理;步骤4,对出口通道路由器ETR的数据进行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LISP技术的移动IP分组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映射服务器MAPSever进行配置;
步骤2,移动节点进入位置与标识分离协议LISP域时制定相应的注册机制;
步骤3,对入口隧道路由器ITR的数据进行处理;
步骤4,对出口通道路由器ETR的数据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LISP技术的移动IP分组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骤1包括:映射服务器MAPSever分两级配置,第一级映射服务器MAPSever称为全局映射服
务器MAPSever,负责存储端点标识符EID和路由定位器RLOC的绑定;第二级映射服务器MAP
Sever称为本地映射服务器MAPSever,负责存储端点标识符EID和本地定位器LLOC的绑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LISP技术的移动IP分组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骤2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当移动节点MN进入位置与标识分离协议LISP域时,获得基站分配的转交地
址,并将该转交地址当成本地定位器LLOC;
步骤2-2,移动节点MN将自身的端点标识符EID与所述本地定位器LLOC的绑定在本地映
射服务器MapSever中注册;
步骤2-3,移动节点MN将自身的端点标识符EID与所述位置与标识分离协议LISP域内的
出口通道路由器ETR的路由定位器RLOC的绑定在全局映射服务器MapSever中注册,并且在
所述绑定条目中增加端点标识符EID的属性PM,当PM值为0时,所述端点标识符EID对应的节
点为非移动节点,当PM值为1时,所述端点标识符EID对应的节点为移动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LISP技术的移动IP分组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骤3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当入口隧道路由器ITR在位置与标识分离协议LISP域内收到网络互联协议IP
分组,即单层网络互联协议IP头时,所述入口隧道路由器ITR读取网络互联协议IP分组中的
目的端点标识符EID,即目的网络互联协议IP地址;
步骤3-2,该入口隧道路由器ITR利用步骤3-1读取的端点标识符EID查找缓存中保存的
端点标识符EID与路由定位器RLOC的绑定表,如果存在相应绑定,转入步骤3-4,否则转入步
骤3-3;
步骤3-3,该入口隧道路由器ITR向全局映射服务器MapSever发送映射请求消息,该消
息包含步骤3-1读取的端点标识符EID,全局映射服务器MapSever利用该消息中的端点标
识符EID进行查询获得绑定,即获得端点标识符EID对应的路由定位器RLOC和端点标识符
EID的属性PM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黄毅石启良李新袁源林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