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型钢网壳结构施工中的稳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1742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大型钢网壳结构施工中的稳定装置,大型钢网壳结构由多个网壳结构单元构成,网壳结构单元沿轨道梁滑移到位并最终拼接成大型钢网壳结构,用于大型钢网壳结构施工中的稳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固定于网壳结构单元两侧的底脚的铸钢件、分别固定于铸钢件上的钢绞线支座以及钢绞线,钢绞线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网壳结构单元的两侧底脚对应的钢绞线支座上,且钢绞线的一个端部是固定的,另一个端部用于施加应力。该装置能确保网壳结构单元的稳定性和滑移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大型钢网壳结构施工中使用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型钢网壳结构施工中的稳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铁路站房多采用大面积大跨度复杂连续钢结构,现有技术中,固定有偏心或者自身未形成整体的大面积大跨度复杂连续钢结构体系主要有三种方法:1、焊接固定,2、钢棒固定,3、钢丝绳固定。其中,焊接固定在安装大面积大跨度复杂连续的钢结构时,作为临时固定措施不灵活,需要在滑移方向整体增加固定梁做支顶,增加焊接工作以及投入人工。大面积大跨度复杂连续钢结构安装完成以后,需要进行对临时焊接固定措施的卸除,增加工序,并且影响钢结构防火防腐涂装的后续工作的插入时间,对工期造成影响。其中,钢棒固定一般直接焊接,由于大面积大跨度复杂连续钢结构已经处于变形状态,直接焊接钢棒对结构未能提供有效约束固定,故需要采用辅助设备对钢结构提前预加形成变形状态相反的力,然后再进行钢棒的直接焊接固定,焊接完成后再卸载预加力。钢棒固定增加了用钢量,而且无法对预加应力进行控制,无法针对不同部位的固定采用不一样的预加应力。其中,钢丝绳固定,钢丝绳的韧性很好,变形很大。作为固定措施,在使用时较难施加预加应力,钢丝绳本身还要承受巨大的弯曲扭转和挤压力,对受力的分析以及预加应力的分析造成了影响,不能很好地针对各部位施加预加应力,不能有效地保证结构的安全稳定。所以,需要提供一种更好的用于大型钢网壳结构施工中的稳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好的用于大型钢网壳结构施工中的稳定装置,在安装多跨连续网壳时需要采用连续网壳的滑移,该稳定装置能保持形成为整体的连续网壳在滑移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施工进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大型钢网壳结构施工中的稳定装置,所述大型钢网壳结构由多个网壳结构单元构成,所述网壳结构单元沿轨道梁滑移到位并最终拼接成所述大型钢网壳结构,用于大型钢网壳结构施工中的稳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网壳结构单元两侧的底脚的铸钢件、分别固定于所述铸钢件上的钢绞线支座以及钢绞线,所述钢绞线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网壳结构单元的两侧底脚对应的所述钢绞线支座上,且所述钢绞线的一个端部是固定的,另一个端部用于施加应力。优选地,所述钢绞线固定的一端对应的所述钢绞线支座包括钢绞线固定端、固定端端头板和固定端肋板,所述固定端肋板成对地设置在所述固定端端头板的一侧板面上且沿所述钢绞线纵向方向延伸,所述钢绞线穿过所述固定端端头板的中心孔并在所述固定端端头板的另一侧由所述钢绞线固定端固定。优选地,所述钢绞线用于施加应力的一端对应的所述钢绞线支座包括张拉头、张拉头端头板、张拉头肋板,所述张拉头设置在所述张拉头端头板的外侧板面,所述张拉头肋板设置在所述所述张拉头端头板的内侧板面且沿所述钢绞线纵向方向延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稳定装置能够确保网壳结构单元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滑移的安全性,从而进一步确保整个大型钢网壳结构的安装到位,而且其结构简单,其使用的钢绞线强度高,变形小,能预加应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大型钢网壳结构施工中的稳定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使用于网壳结构单元的立面示意图图。图2为图1中左侧钢绞线固定一端的的钢绞线支座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右侧钢绞线施加应力一端的钢绞线支座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钢绞线固定一端的钢绞线支座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钢绞线施加应力一端的钢绞线支座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网壳结构单元10的立面图,正是这样一个一个的网壳结构单元10沿着轨道梁(垂直于纸面方向)滑移然后拼接成大型钢网壳结构整体。网壳结构单元10可以采用单独滑移方式,即一次一个网壳结构单元直接滑移到位;也可以采用累计滑移方式,即:一次一个网壳结构单元滑移一定的距离,在后的网壳结构单元向前滑移一个距离推动在前的网壳结构单元前进一个距离,以此类推,逐渐累积,最终所有单元都滑移到位。本实施例中选择的是累计滑移方式。轨道梁就设置在网壳结构单元10的左底脚11和右底脚12下部,网壳结构单元10通过一定的结构适配于轨道梁中,使得其整体能沿轨道梁滑动,这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何技术,在此不累述。滑移到位后,网壳结构单元10的两侧底脚固定在安装环境中已经设置好的立柱上并由立柱支撑。我们可以看到,网壳结构单元10为拱形,其有向外侧的张力,对轨道梁带来侧压力,同时自身结构也不稳定;这样,在将其两侧底脚固定的同时,需要将其两侧底脚往中间拉紧。本实施例中,大型钢网壳结构由多个网壳结构单元10构成,网壳结构单元10沿轨道梁滑移到位并最终拼接成大型钢网壳结构,用于大型钢网壳结构施工中的稳定装置包括分别固定于网壳结构单元10两侧的底脚11、12的铸钢件1100、1200、分别固定于铸钢件上的钢绞线支座110、120以及钢绞线,钢绞线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网壳结构单元的两侧底脚对应的钢绞线支座110、120上,且钢绞线的一个端部是固定的,另一个端部用于施加应力。优选地,左侧的钢绞线支座110上,钢绞线20固定其上(称为“固定端”);右侧的钢绞线支座120上,钢绞线20被安装并由此端施加应力。钢绞线固定的一端对应的钢绞线支座110包括钢绞线固定端111、固定端端头板112和固定端肋板113,固定端肋板113成对地设置在固定端端头板的一侧板面上且沿钢绞线20纵向方向延伸,钢绞线20穿过固定端端头板112的中心孔并在固定端端头板112的另一侧由钢绞线固定端111固定。优选地,钢绞线用于施加应力的一端对应的钢绞线支座120包括张拉头121、张拉头端头板122、张拉头肋板123,张拉头121设置在张拉头端头板122的外侧板面,张拉头肋板123设置在张拉头端头板122的内侧板面且沿钢绞线20纵向方向延伸。使用上述稳定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计算出网壳结构单元10在滑移到轨道梁不同位置时且其底脚未固定在对应的立柱上时对轨道梁的作用力。网壳结构单元10滑移到轨道梁的不同位置时,轨道梁的受力是不一样的:比如,滑移到轨道梁的两端位置附近时,轨道梁受力较小;滑移到轨道梁的中间位置时,轨道梁的受力较大。因此,必须对轨道梁不同位置会受到的作用力大小进行计算。(2)在网壳结构单元的两侧底脚11、12均设置铸钢件1100、1200,在铸钢件上焊接钢绞线支座110、120。(3)将钢绞线20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侧底脚的钢绞线支座110、120上。(4)对安装好的钢绞线20预加应力,预加应力的大小根据网壳结构单元10滑移到轨道梁不同位置时对其施加的作用力大小决定,以消除或减少网壳结构单元对轨道梁的侧压力并确保网壳结构单元的稳定性;(5)待网壳结构单元10滑移到位以及安装到立柱上,并与其他网壳结构单元连成整体以后卸除钢绞线20。上述稳定装置,能够确保网壳结构单元结构的稳定性和滑移安全性,保护滑轨,且施工方便快捷;钢绞线强度高,变形小,能预加应力,在此施工装置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上描述的仅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任何对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等同变换和替换,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大型钢网壳结构施工中的稳定装置,所述大型钢网壳结构由多个网壳结构单元构成,所述网壳结构单元沿轨道梁滑移到位并最终拼接成所述大型钢网壳结构,用于大型钢网壳结构施工中的稳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网壳结构单元两侧的底脚的铸钢件、分别固定于所述铸钢件上的钢绞线支座以及钢绞线,所述钢绞线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网壳结构单元的两侧底脚对应的所述钢绞线支座上,且所述钢绞线的一个端部是固定的,另一个端部用于施加应力。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大型钢网壳结构施工中的稳定装置,所述大型钢网壳结构由多个网壳结构单元构成,所述网壳结构单元沿轨道梁滑移到位并最终拼接成所述大型钢网壳结构,用于大型钢网壳结构施工中的稳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网壳结构单元两侧的底脚的铸钢件、分别固定于所述铸钢件上的钢绞线支座以及钢绞线,所述钢绞线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网壳结构单元的两侧底脚对应的所述钢绞线支座上,且所述钢绞线的一个端部是固定的,另一个端部用于施加应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钢网壳结构施工中的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绞线固定的一端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瑞卿吴咏陶贺全龙黄亮忠雷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