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冷却预热循环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912830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冷却预热循环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发动机内设有冷媒腔,冷却预热循环系统包括:散热器,散热器与冷媒腔相连以在散热器和冷媒腔之间形成第一循环水路;与环境隔热的隔热容器,隔热容器与冷媒腔相连以在隔热容器和冷媒腔之间形成第二循环水路;切换装置,切换装置选择性导通第一循环水路或第二循环水路。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的冷却预热循环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可以在发动机冷启动时,使发动机内的冷媒温快速升高,在发动机关闭时,使发动机内的冷媒温快速降低,从而可以降低发动机磨损,提高寿命,节能减排,同时结构简单,效果显著,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发动机冷却、预热
,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的冷却预热循环系统,该冷却预热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具有该冷却预热循环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车辆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具有下述两个状态:状态一:车辆启动时,特别是冬天,发动机完全处于冷启动状态,发动机内水温较低,发动机内的润滑油不能完全的发挥作用,此时发动机的损耗较大,同时需要发动机较高的转速来快速提高水温,所以油耗也相对增加;状态二:车辆正常运行且停车后,发动机及散热器风扇等立即停止工作,但发动机内的水温因为没有散热器的辅助,特别是在夏天,发动机内的水温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瞬间升高,此时,发动机零件的热应力会变大、机械强度会降低,由此加速了发动机的损耗;另外一方面,由于高温,会导致机油的粘度降低,不能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同时,机油挥发量也会增加,即机油的消耗也会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需要提出一种发动机的冷却预热循环系统,该冷却预热循环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可以在发动机冷启动时,使发动机内的冷媒温快速升高,在发动机关闭时,使发动机内的冷媒温快速降低,从而可以降低发动机磨损,提高寿命,节能减排,同时结构简单,效果显著,易于实现。本专利技术还需要提出一种该冷却预热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还需要提出一种具有该发动机的冷却预热循环系统的车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发动机的冷却预热循环系统,所述发动机内设有冷媒腔,所述冷却预热循环系统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冷媒腔相连以在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冷媒腔之间形成第一循环水路;与环境隔热的隔热容器,所述隔热容器与所述冷媒腔相连以在所述隔热容器和所述冷媒腔之间形成第二循环水路;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选择性导通所述第一循环水路或所述第二循环水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的冷却预热循环系统,可以在发动机冷启动时,使发动机内的冷媒温快速升高,在发动机关闭时,使发动机内的冷媒温快速降低,从而可以降低发动机磨损,提高寿命,节能减排,同时该冷却预热循环系统的结构简单,效果显著,易于实现。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的冷却预热循环系统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媒腔的容积大致等于所述隔热容器的容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三个阀口分别与所述冷媒腔的冷媒腔进口、所述散热器的散热器出口和所述隔热容器的隔热容器出口相连通;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三个阀口分别与所述冷媒腔的冷媒腔出口、所述散热器的散热器进口和所述隔热容器的隔热容器进口相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三通阀和所述第二三通阀均为电动三通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循环水路上设有水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却预热循环系统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冷媒腔的冷媒腔出口处的冷媒温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发动机的冷却预热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S10、启动所述发动机,控制所述第一循环水路断开且控制所述第二循环水路导通,以使所述隔热容器与所述冷媒腔内的冷媒互换;S20、控制所述第一循环水路导通且控制所述第二循环水路关闭,以利用所述散热器对冷媒进行散热;S30、关闭所述发动机,控制第二循环水路导通以使所述隔热容器与所述冷媒腔内的冷媒互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却预热循环系统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冷媒腔的冷媒腔出口处的冷媒温度,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S11、在步骤10中,当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所测得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控制进入所述步骤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S12、在步骤S11中,当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所测得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二循环水路关闭且保持预定时间后,进入所述步骤20。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内设有冷媒腔;冷却预热循环系统,所述冷却预热循环系统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预热循环系统。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的冷却预热循环系统的原理图,其中的箭头示出了冷媒在散热器和冷媒腔之间的流动路径;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的冷却预热循环系统的原理图,其中的箭头示出了冷媒在隔热容器和冷媒腔之间的流动路径;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的冷却预热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附图标记:发动机的冷却预热循环系统10;散热器1;散热器进口11;散热器出口12隔热容器2;隔热容器进口21;隔热容器出口22;切换装置3;第一三通阀31;第二三通阀32;水泵4;发动机20;冷媒腔201;冷媒腔进口2011;冷媒腔出口2012;气缸20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发动机的冷却预热循环系统10。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发动机20内设有冷媒腔201,冷媒腔201围绕发动机20的气缸202设置,冷媒流动在该冷媒腔201内,以便对发动机20进行升温或降温。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的冷却预热循环系统10包括:散热器1、与环境隔热的隔热容器2和切换装置3。散热器1与冷媒腔201相连以在散热器1和冷媒腔201之间形成第一循环水路,具体地,冷媒腔201的冷媒腔进口2011通过管路与散热器1的散热器出口12连通,冷媒腔201的冷媒腔出口2012通过管路与散热器1的散热器进口11连通,由此当第一循环水路导通时,冷媒可以通过散热器1进行散热,并且经散热后温度降低的冷媒流向冷媒腔201以对发动机20进行降温。其中,图1中的箭头所显示的流路为第一循环水路。隔热容器2与冷媒腔201相连以在隔热容器2和冷媒腔201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的冷却预热循环系统,所述发动机内设有冷媒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预热循环系统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冷媒腔相连以在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冷媒腔之间形成第一循环水路;与环境隔热的隔热容器,所述隔热容器与所述冷媒腔相连以在所述隔热容器和所述冷媒腔之间形成第二循环水路;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选择性导通所述第一循环水路或所述第二循环水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的冷却预热循环系统,所述发动机内设有冷媒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预热循环系统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冷媒腔相连以在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冷媒腔之间形成第一循环水路;与环境隔热的隔热容器,所述隔热容器与所述冷媒腔相连以在所述隔热容器和所述冷媒腔之间形成第二循环水路;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选择性导通所述第一循环水路或所述第二循环水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预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腔的容积大致等于所述隔热容器的容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预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三个阀口分别与所述冷媒腔的冷媒腔进口、所述散热器的散热器出口和所述隔热容器的隔热容器出口相连通;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三个阀口分别与所述冷媒腔的冷媒腔出口、所述散热器的散热器进口和所述隔热容器的隔热容器进口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预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阀和所述第二三通阀均为电动三通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预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水路上设有水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预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预热循环系统还包括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洪海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