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形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09495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00:15
一种飞行器包括:中心部;多个连接至所述中心部的机架组件;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多个机架组件相连接,每一所述机架组件包括连接至所述驱动组件的一部分,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多个所述机架组件,以使得多个所述机架组件之间相对所述飞行器的一竖直轴呈多个不同的角度;及多个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用于移动所述飞行器,其中每一个所述机架组件支撑至少一所述动力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组件相对所述中心部的运动方向大致平行于所述竖直轴。所述驱动组件相对所述中心部的运动方向大致平行于所述竖直轴,从而能更快速有效地驱动所述机架组件相对所述竖直轴旋转至多个不同的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3年1月10日提交的第CN201310008317.5号中国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全文列入本文作为参考。
技术介绍
无人交通工具可以用于执行监测、侦察及探索等军事或民事应用。无人交通工具可以装配功能性负载,譬如用于搜集环境数据的传感器。譬如,远程控制无人飞行器,包括固定翼飞机和旋翼飞机,可以用于提供其它方式难以进入的环境的航拍图像。无人飞行器的设计需要权衡考量包括飞行器尺寸、重量、额定负载载重、能源消耗及成本等多项因素。此外,飞行器设计还需要提供足够的用于负载操作的功能空间。在某些情况下,现有的无人飞行器设计由于机架遮挡可视空间导致不能为负载相机提供理想的无阻碍视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设计的不足,需要对现有的交通工具,例如无人飞行器,在结构和设计上进行进一步改良。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可变形飞行器的系统、装置及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装置及方法提供一种可从一第一状态变换至一第二状态的飞行器,以用于增加连接至所述飞行器的负载的功能空间。优选地,所述系统、装置、方法不需要增加飞行器尺寸或为所述负载提供额外的装配结构来增加负载功能空间。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揭露了一种可变形飞行器,所述可变形飞行器包括:一中心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心部上的至少两可变形机架组件,每个所述至少两可变形机架组件均包括一枢接至所述中心部的近端部和一远端部;设置在所述中心部上的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两可变形机架组件相对于所述中心部转动至多个不同的竖直角;及设置在所述至少两可变形机架组件上的多个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用于移动所述可变形飞行器。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揭露一可变形飞行器。所述可变形飞行器包括:一中心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心部上的至少两可变形机架组件,每个所述至少两可变形机架组件均包括一连接至所述中心部的近端部和一远端部;一驱动组件,用于使得所述至少两可变形机架组件在一第一状态和一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及设置在所述至少两可变形机架组件上的多个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用于移动所述可变形飞行器,其中第一状态包括所述动力装置位于所述中心部下方,而第二状态包括所述动力装置位于所述中心部上方。在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揭露一可变形飞行器,所述可变形飞行器包括:一连接至一负载的中心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心部上的至少两可变形机架组件,每个所述至少两可变形机架组件中均包括一近端部和一远端部,所述近端部连接至所述中心部;设置在所述中心部上的一驱动组件,用于使得所述至少两可变形机架组件在一第一状态和一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其中第一状态下,所述至少两可变形机架组件支撑所述可变形飞行器停靠在一表面,第二状态下,增加所述负载的功能空间;及设置在至少两可变形机架组件上的多个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用于移动所述可变形飞行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变形飞行器为无人飞行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可变形机架组件包括一主轴和至少一副轴,所述至少一副轴平行于所述主轴延伸,所述主轴和所述至少一副轴分别枢接至所述中心部,其中所述主轴和所述至少一副轴相互连接,从而使得所述驱动组件对所述主轴的驱动产生对所述至少一副轴的相应的驱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线性驱动器,每个所述至少两可变形机架组件的一部分均与所述线性驱动器连接。所述线性驱动器包括一螺杆和螺母机构,每个所述至少两可变形机架组件的与所述线性驱动器连接的所述部分与所述螺母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多个动力装置均包括一旋翼。所述旋翼相对于所述可变形飞行器水平方向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变形飞行器进一步包括一接收器,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用户指令,所述用户指令用于控制一个或多个驱动组件和所述多个动力装置。所述用户指令可传输自一远程终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变形飞行器进一步包括连接至所述中心部的一负载。所述负载可包括一影像获取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可用于枢转所述至少两机架组件在第一竖直角和第二竖直角之间转换。在第一竖直角,所述至少两可变形机架组件可相对所述中心部呈向下的角度,在第二竖直角,所述至少两可变形机架组件可相对所述中心部呈向上的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可变形机架组件在所述可变形飞行器操作的第一阶段转换至所述第一状态,而在所述可变形飞行器操作的第二阶段转换至第二状态。所述操作的第一阶段可包括所述可变形飞行器在空中飞行,所述操作的第二阶段可包括所述可变形飞行器飞离一表面及/或着陆于一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负载包括一影像获取装置,所述功能空间包括所述影像获取装置的无障碍视野。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至少两可变形机架组件均包括一支撑元件,用于支撑所述可变形飞行器停靠于一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状态,所述至少两可变形机架组件相对所述中心部呈向下的角度,而在第二状态,所述至少两可变形机架组件相对所述中心部呈向上的角度。在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用于控制一可变形飞行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一以上所述的可变形飞行器;驱动设置在所述中心部上的所述驱动组件以枢转所述至少两机架组件相对于所述中心部至多个不同的竖直角。在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用于控制一可变形飞行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一以上所述可变形飞行器;驱动设置在所述中心部上的所述驱动组件以使得所述至少两机架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可以理解的,本专利技术的多个不同方面可单独地、共同地或相互组合地被理解。本处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各方面可应用到下面所述的任何特殊的应用或任何其他类型的可移动装置。虽然本处所述的所述系统、装置和方法在上下文中通常指飞行器,但是这并非意图限制,下所述的实施例可应用至任何适宜的移动装置。本处关于飞行器的任何描述可应用至任何可移动装置,例如任何交通工具。此外,本处上下文所述的所述系统、装置及方法应用在航空移动中,也可应用至其他类型的移动,例如在地面或水面的移动、水下移动或太空移动。结合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可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特征。援引加入本说明书中提及的所有出版物、专利和专利申请均作为参考被引用于本文,每个单独的公开文献、专利和专利申请也被明确、单独地作为参考引用于本说明书中。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新特征特别地体现在后述权利要求项中。为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特征和有益效果,可结合参考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及相对应的附图。图1是实施方式的可变形无人机处于飞行状态下的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的可变形无人机的II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的可变形无人机在着陆状态下的图。图4是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的可变形无人机在着陆状态下的侧视图。图5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可变形无人机处于飞行状态下的图。图6是实施方式的图5的VI部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实施方式的图5所示的可变形无人机在飞行状态下的侧视图。图8是实施方式的图5所示的可变形无人机在着陆状态下的图。图9也是实施方式的图5所示的可变形无人机在着陆状态下的图。图10是实施方式的图5所示的可变形无人机在着陆状态下的侧视图。图11是再一实施方式的可变形无人机在着陆状态下的图。图12是实施方式的图11的XI部的局部放大图。图13也是实施方式的图11所示的可变形无人机在着陆状态下的图。图14是实施方式的图11所示的可变形无人机在着陆状态下的侧视图。图15是实施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变形飞行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包括:中心部;多个连接至所述中心部的机架组件;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多个机架组件相连接,每一所述机架组件包括连接至所述驱动组件的一部分,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多个所述机架组件,以使得多个所述机架组件之间相对所述飞行器的一竖直轴呈多个不同的角度;及多个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用于移动所述飞行器,其中每一个所述机架组件支撑至少一所述动力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组件相对所述中心部的运动方向大致平行于所述竖直轴。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1.10 CN 20131000831751.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包括:中心部;多个连接至所述中心部的机架组件;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多个机架组件相连接,每一所述机架组件包括连接至所述驱动组件的一部分,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多个所述机架组件,以使得多个所述机架组件之间相对所述飞行器的一竖直轴呈多个不同的角度;及多个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用于移动所述飞行器,其中每一个所述机架组件支撑至少一所述动力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组件相对所述中心部的运动方向大致平行于所述竖直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螺杆和一螺母,每个所述可变形机架组件与所述螺母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相对所述中心部的运动方向为所述螺母的运动方向。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机架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多个机架组件支撑所述飞行器停靠于一表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状态下,所述飞行器在空中飞行;或/及,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动力装置在所述中心部下方。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多个可变形机架组件相较所述中心部的竖直轴呈向下的角度;或/及,在第二状态下,所述多个可变形机架组件相较所述中心部的竖直轴呈向上的角度。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部下方连接一负载,第二状态能增加所述负载的功能空间。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包括影像获取装置,所述负载的功能空间包括所述影像获取装置的无阻碍视野;或/及,所述飞行器还包括载体,所述负载通过所述载体连接至所述中心部。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包括一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支撑所述飞行器停靠于一表面。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为无人飞行器。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进一步包括一接收器,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和多个动力装置的用户指令。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指令传输自一远程终端。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多个动力装置均包括一旋翼。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相对所述飞行器水平向设置。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机架组件包括一主轴和一横杆,所述主轴连接至所述横杆的两相对端之间。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大致垂直于所述主杆;或/及,所述主轴相对所述中心部呈向上的角度以支撑所述横杆;或/及,所述主轴与所述横杆形成“T”字型;或/及,每一所述机架组件还包括至少一副轴,所述至少一副轴平行于所述主轴延伸,所述主轴和至少一副轴分别枢接至所述中心部,其中所述主轴和所述至少一副轴相互连接以使得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主轴时带动所述至少一副轴作动。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如下至少一种:齿轮,转轴,滑轮,螺杆,螺母轴,皮带,电缆,轮子,轴。18.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包括:中心部;多个连接至所述中心部的机架组件;一驱动组件,每一所述机架组件包括连接至所述驱动组件的一部分,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多个所述机架组件,以使得多个所述机架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其中第一状态使得多个所述机架组件支撑所述飞行器停靠于一表面;及多个设置在多个所述机架组件上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用于移动所述飞行器,其中,所述驱动组件相对所述中心部的运动方向大致平行于所述飞行器的竖直轴。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螺杆和一螺母,每个所述可变形机架组件与所述螺母连接。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相对所述中心部的运动方向为所述螺母的运动方向。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状态下,所述飞行器在空中飞行;或/及,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动力装置在所述中心部下方。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多个可变形机架组件相较所述中心部的竖直轴呈向下的角度;或/及,在第二状态下,所述多个可变形机架组件相较所述中心部的竖直轴呈向上的角度。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部下方连接一负载,第二状态能增加所述负载的功能空间。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滔赵涛杜昊王铭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