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9876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它是对静置处理电絮凝箱体的废水,实现了对箱体中每一份废水相同强度、相同时间的电絮凝处理,提高了重金属的去除率,且保证处理效果的一致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采用了特征值对水处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用特征值的预设值作为预定指标的合格处理水判定依据,在水处理不合格的情况下,实行继续处理,保证特征值达到预设值,解决了原水成分大幅波动时,也能使处理效果达到合格处理水的指标。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电絮凝处理过程构成了多重保障,充分发挥了电絮凝技术真正优势和潜力,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进行废水处理,能稳定可靠地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1900—2008》表3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在各种排污废水中,含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对环境危害最普遍、最严重;随着排放标准的各项指标提高,从废水中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技术要求也相应地提高,废水处理的技术难度也在增大。关于电镀行业废水排放,国家公布了《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1900—2008》表3标准,生产企业现有的含重金属废水处理设施已难以稳定满足表3标准的排放要求。为解决生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各种从废水中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新技术由此产生,中国专利文献CN103193344A于2013年7月10日公开了一种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的连续二级电絮凝方法,该方法是:首先调节废水pH值为4-5,电导率为500-5000us/cm;然后进入第一级电絮凝处理:由低压脉冲电源控制每对电极之间的电压为5-25V;电极板上电流密度为2-5mA/cm2,电极间距为5-20mm,废水停留时间为10-20min;反应结束后调节废水pH值为5-6;再进入第二级电絮凝处理:由直流电源或低压脉冲电源控制每对电极之间的电压为3-10V,电极极板上电流密度为1.5-5.6mA/cm2,电极间距为5-10mm,废水停留时间为18-50min。虽然该专利与传统的一级电絮凝系统相比,增加了一次电絮凝过程,重金属离子去除率有所提高,但它本质上还属于传统的电絮凝方法,处理后的剩余重金属离子浓度远不能达到电镀行业废水排放表3的指标,其主要原因是:它采用了传统的流动性电絮凝工艺,即废水从电絮凝箱体进水口流入,废水一边在极板间流动、一边实施电絮凝,经电絮凝处理后的水从电絮凝箱体出水口流出。这种流动性电絮凝不能实现进入电絮凝箱体中每一份水的处理强度一致、处理时间一致,这是因为靠近电极板表面与远离电极板的水分子流速不同,又因注水分布系统相对各电极板对的入水端口难以均布,而导致进入不同电极板对间的水初速度不同,还有因同一电极板对间不同位置的间距可能的差异,导致水体流动阻力不同,这就无法避免各份水的电絮凝处理效果不相同,有的重金属离子去除率很高,有的重金属离子去除率较低,它们混合在一起所得的综合值仍然不高,处理后的结果不能满足电镀行业废水排放表3的指标。这是传统电絮凝工艺处理流动水体的共性问题,不论是在同一装置中多次循环处理,还是用多套装置串联组合处理,都很难满足进入电絮凝箱体内每一份水得到相同强度和时间处理的效果,而缺少了对每一份水的相同强度、相同时间处理这一基本条件,就无法保持水处理效果的一致性和长期稳定性,也无法实现水处理过程的自动化控制。CN204162484U于2015年2月18日公开了一种回转式污水处理的电絮凝装置,该专利说明书第7段指出:现有的电絮凝装置中,一直存在溶出金属离子形成絮凝剂的混合不均,在处理水质、水量的波动时无法有效保持一个稳定持续的处理效果等缺点。该专利将已电絮凝后的回水与新流入的原水在混合区进行混合,这种简单混合方式有助于提高絮凝剂的利用率,通过稀释原水而降低电絮凝对水质波动的敏感性。但是其实质仍是循环水处理的一种方式,这并没有解决电絮凝箱中每一份水获得相同强度、相同时间处理的问题,而且原水水质波动时,回水的比例难以精确确定并实施调整,所以其水处理效果不能获得进一步的提高。本专利技术中,某一种废水也称为原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它能实现进入电絮凝箱体中的每一份水获得相同强度、相同时间处理,经电絮凝处理后的水质能够可靠和稳定地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1900—2008》表3标准。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调节废水的pH值为2~8;步骤2、废水充入电絮凝箱达到设定水位,静置;步骤3、开启直流电源进行电絮凝水处理;步骤4、检测特征值:在电絮凝处理过程中抽取水样,检测水质的PH值、电导率,取两个值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值作为预定指标的合格水的特征值,若特征值未达到预设值,则继续处理直至满足预定特征值;步骤5、迅速排水进入后续处理,如在沉淀池进行沉淀或者过滤。在上述步骤2中,用两个泵抽吸废水快速进入电絮凝箱,电絮凝箱内采用浮球阀设置水位,或者设定进水时间并用溢流口配合来控制水位。上述步骤3中,电絮凝控制参数配置:电极板间距、电极板间电压和电极板电流密度三个参数值相互关联,在电流密度不变的情况下,电极板间距增大,电极板间电压也要相应增大;在电极板间距不变的情况下,电极板间电压增大,电流密度增大。优选地,电絮凝控制参数选定为:电极板间电压为3~6V、电极板电流密度为2~8mA/cm2、电极板间距为3~7mm,处理时间1.5~7min。步骤3中,设置有电流和电压的监测值以及电流、电压越限报警。在电絮凝装置发生故障时,如电极板消耗穿孔,则通过报警实施停止电絮凝处理,人工消除故障,保证了电絮凝装置运行的可靠性。上述步骤4中,由于目前使用重金属检测仪来检测水中重金属含量,在时间上严重滞后,无法满足水处理的实时监测要求,所以步骤4采用特征值来间接判断处理水指标是否合格。特征值随电絮凝进程的时间而变化,选定特征值预设值的方法是:选定一种废水,经电絮凝处理达到预定指标的合格处理水,对合格处理水分别检测其PH值、电导率,取经多次检测的平均值或者取最小值,作为该种废水处理的特征值预设值。并根据该值间接判断处理水的合格与否。由于废水的种类不同或者水处理的指标不同,或者特征值在电絮凝进程中的敏感度不同,所以有的选择单一特征值、有的选择两个特征值共同参考判断。在处理同一种废水的条件下,选定的特征值预设值能够设置在控制系统中,实现自动控制的水处理强度和时间。PH值、电导率均采用市售的检测仪进行检测。特征值的预设值根据废水成分不同而变化,优选地,特征值的预设值范围为:PH值5~10、电导率k350~1000μS/cm。在电絮凝处理水的特征值不满足预设值范围的情况下实施继续处理,作为电絮凝的补充处理,继续处理时间为10~180s,继续处理保证了原水在成分波动较大,或者电流、电压等参数波动较大时,仍然能够获得处理效果的稳定性,检测特征值是维持本专利技术的废水处理效果一致性、可靠性的重要保障措施。上述步骤5中,排水由电絮凝箱底闸门打开排水。打开电絮凝箱底闸门能够迅速排空电絮凝箱,快速排水对电极板表面形成了冲刷效应,使粘附电极板表面的固态物随排水一起被带走,清理掉电极板表面的粘附物,同时实现排水与电极板表面的清理,防止这些粘附物堆积在电极板表面,并在电场的反复作用下硬化和致密化。这一步骤的关键作用是,通电时电极板表面溶出的金属离子能迅速和顺利的进入水体发挥作用,并使这种效果能够长期保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是在电絮凝箱体内的水静置状态下进行的处理,因此箱体内的每一份水所获得处理强度一致、处理时间一致,整个水体获得的处理效果相同,最大程度地稳定发挥出了电化学处理废水的优势,也同时易于实现电絮凝过程的电参数自动监控和自动控制;经过步骤4的特征值检测,能有效地实施反馈调节控制,进一步保证了水处理指标的一致性,确保每一次水处理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1900—2008》表3标准;利用迅速的排水实现了对窄间隙的电极板表面附着物的冲刷去除,保证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调节废水的pH值为2~8;步骤2、废水充入电絮凝箱达到设定水位,静置;步骤3、开启直流电源进行电絮凝水处理;步骤4、检测特征值:在电絮凝处理过程中抽取水样,检测水质的PH值、电导率,取两个值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值作为预定指标的合格水的特征值,若特征值未达到预设值,则继续处理直至满足预定特征值;步骤5、迅速排水进入后续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调节废水的pH值为2~8;步骤2、废水充入电絮凝箱达到设定水位,静置;步骤3、开启直流电源进行电絮凝水处理;步骤4、检测特征值:在电絮凝处理过程中抽取水样,检测水质的PH值、电导率,取两个值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值作为预定指标的合格水的特征值,若特征值未达到预设值,则继续处理直至满足预定特征值;步骤5、迅速排水进入后续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电絮凝控制参数选定为:电极板间电压为3~6V、电极板电流密度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涛王兴业夏克非朱飞周林赵蔚然杨涛江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凯晶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