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驱动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87258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6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驱动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机、摩擦离合器、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摩擦离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摩擦离合器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传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开设有内螺旋花键孔,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外螺旋花键段,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安装有第一单向离合器以及第二单向离合器和第三齿轮。通过将电机和变速箱的功能集中在一个壳体内,有效减小了电机和变速箱的体积,体积相对较小、同时通过摩擦离合器和螺旋花键进行换挡,结构简单,且能适用功率相对较大的电动车,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动力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驱动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及石油能源问题越加严重,电动车由于不具有尾气污染,在当今社会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有的电动车中,电机与变速箱或者差速器通常是相互独立的部件,占用的空间相对较大,增加了整车的质量和体积,进而增加了电动车的电耗。公开号为CN20354361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机与AMT集成化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该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变速器传动总成、选换挡执行机构;变速器传动总成包括四个挡位的主从动齿轮、两个花键毂、两个接合套、输出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为直流无刷电机;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内花键,驱动电机的壳体与所述变速器箱体一体化通过固定销定位后用细牙螺钉直接相连,电机内花键输出轴位于电机内,所述变速器输入轴直接插入电机内与电机内花键输出轴连接。该驱动系统通过将电机和变速箱集成在一起,有效减小了电机和变速箱的占用空间,但是该驱动系统结构较为复杂,且仅适用于小型纯电动车,适用范围相对较窄。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用于电动车的驱动模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相对较小、结构简单且适用范围广的用于电动车的驱动模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驱动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机、摩擦离合器、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的齿轮轴和与所述齿轮轴传动连接的差速器,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摩擦离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摩擦离合器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传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开设有内螺旋花键孔,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旋花键孔配合的外螺旋花键段,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的第一单向离合器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二齿轮配合的第二单向离合器和第三齿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齿轮轴相互平行布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摩擦离合器位于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电机之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电机和变速箱的功能集中在一个壳体内,有效减小了电机和变速箱的体积,体积相对较小、同时通过摩擦离合器和螺旋花键进行换挡,结构简单,且不仅仅能适用于小型电动车,也能适用功率相对较大的电动车,适用范围广。2、通过将名称离合器设置在第二齿轮和电机之间,便于第一传动轴上螺旋花键段的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电动车的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示对应如下:10-壳体;20-电机;30-摩擦离合器;31-第一齿轮;40-第一传动轴;41-第二齿轮;50-第二传动轴;51-第一单向离合器;52-第二单向离合器;53-第三齿轮60-齿轮轴;70-差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动车的驱动模块包括壳体10,壳体10内设置有电机20、摩擦离合器30、第一传动轴40、第二传动轴50、与第二传动轴50传动连接的齿轮轴60和与齿轮轴60传动连接的差速器70,其中第一传动轴30、第二传动轴40和齿轮轴50相互平行布置。此外,电机20和差速器70的结构与常规的用于电动车的电机和差速器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仅是将常规的用于电动车的电机和差速器集成在壳体10内。电机20与第一传动轴4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一传动轴40转动。摩擦离合器30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当输入端的转速相对较低时,输入端和输出端的传动被断开,当输入端的转速相对较高时,摩擦离合器30内的摩擦片由于高速转动而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摩擦片与摩擦离合器30的外圈紧密贴合在一起,进而通过摩擦离合器30的外圈带动摩擦离合器30的输出端转动,即此时输入端和输出端相互传动连接。上述摩擦离合器30可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对其结构此处不再详述。摩擦离合器30的输入端与第一传动轴40传动连接,摩擦离合器30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第一齿轮31。第一传动轴40上传动连接有第二齿轮41,具体的,第二齿轮41上开设有内螺旋花键孔,第一传动轴40上设置有与该内螺旋花键孔配合的外螺旋花键段,通过将内螺旋花键孔套设在内螺旋花键段上实现第二齿轮41和第一传动轴40之间的传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中,内螺旋花键孔和外螺旋花键段的旋向需要确保当第一传动轴40正转时,第二齿轮41可运动至外螺旋花键段靠近电机20的一端,当第一传动轴40反转时,第二齿轮41可运动至外螺纹花键段远离电机20的一端。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摩擦离合器30位于第二齿轮41和电机10之间,便于第一传动轴40上的螺旋花键段的加工。第二传动轴50上安装有与第一齿轮31传动连接的第一单向离合器51以及分别与第二齿轮41配合的第二单向离合器52和第三齿轮53,第一单向离合器51和第二单向离合器2都为常规的单向离合器,可直接从市场上购买。此外,第一单向离合器51位于第二传动轴50的一端,第二单向离合器52和第三齿轮53位于第二传动轴50的另一端,且第二单向离合器52位于第一单向离合器51和点齿轮53之间。第二传动轴50和齿轮轴60之间以及齿轮轴60与差速器70之间的传动连接方式可以为常规的方式,如齿轮传动、皮带传动或链条传动等,此处不再详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动车的驱动模块具有爬坡档、行进档和倒车档三个档位。使用爬坡档时,电机20低速正向转动,通过第一传动轴40带动第二齿轮41正转,由于螺旋花键的作用,第二齿轮41会运动至外螺旋花键段靠近电机20的一端与第二单向离合器52的输入端啮合,依次通过第二单向离合器52、第二传动轴50、齿轮轴60和差速器70将动力传送出去,此时,由于第一传动轴40的转速相对较低,摩擦离合器3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传动连接被断开;使用行进挡时,电机20高速正向转动,带动第一传动轴40高速转动,摩擦离合器6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相互传动连接,依次通过第一齿轮31、第一单向离合器51、第二传动轴50、齿轮轴60和差速器70将动力传送出去,此时,第二齿轮41同样在第一传动轴30的带动下高速正转,由于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41的齿数不同,第二传动轴50的转速高于第二齿轮41,第二单向离合器52空转,不会将第二齿轮41的动力传递到第二传动轴50上;使用倒车档时,电机20反向转动带动第一传动轴40反转,由于螺旋花键的作用,第二齿轮41会运动至外螺旋花键段远离电机20的一端与第三齿轮53的输入端啮合,依次通过第三齿轮53、第二传动轴50、齿轮轴60和差速器70将动力传送出去。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形,如将采用采用传动轴和安装在该传动轴上的齿轮代替上述实施例中的齿轮轴60等,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驱动模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驱动模块,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机、摩擦离合器、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的齿轮轴和与所述齿轮轴传动连接的差速器,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摩擦离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摩擦离合器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传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开设有内螺旋花键孔,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旋花键孔配合的外螺旋花键段,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的第一单向离合器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二齿轮配合的第二单向离合器和第三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驱动模块,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机、摩擦离合器、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的齿轮轴和与所述齿轮轴传动连接的差速器,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摩擦离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摩擦离合器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传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开设有内螺旋花键孔,所述第一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孙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艺达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