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桩孔用防护网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86949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5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注桩桩孔用防护网罩,用于铺设于灌注桩桩孔的桩孔口上以对桩孔进行防护,防护网罩包括:用于支承的支承骨架,支承骨架上铺设有网状的防护网,防护网上开设有供连接桩锤的连接绳穿过的第一通口及多个供泥浆泵管穿过的第二通口,第一通口位于防护网罩的中心,第二通口靠近防护网罩的边缘。灌注桩桩孔施工时,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灌注桩桩孔用防护网罩铺设于灌注桩桩孔口上,从而可对灌注桩桩孔进行防护,防止现场作业人员及外来人员摔入桩孔内,进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符合安全施工规范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道路桥梁施工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灌注桩桩孔用防护网罩
技术介绍
基础设施项目采用冲击钻钻孔灌注桩施工时,灌注桩的桩孔深度较深且孔径较大,施工时孔内装有泥浆污水,钻锤冲击时溅射的泥浆会造成周边场地泥泞并导致地表湿滑。现有的灌注桩施工时,工人为了工作方便,一般不对桩孔进行防护,或仅在桩孔口处搭一块水平伸入桩孔中心的跳板,或采用钢管焊接成简易的防护网铺设于桩孔口处,或在灌注桩附近围设简易的防护栏。现场作业人员测量孔深时,由于桩孔处无防护或只有简易防护而容易因地表湿滑而失足摔入孔内;测量人员测量桩锤是否偏位时,需要将测量用的棱镜杆架在桩锤钢丝绳的位置,也就是桩孔正中间,如果只是铺设跳板或简易的防护网,测量人员也容易脚滑而跌入孔内;基础设施施工项目由于战线较长,故而不便形成封闭的施工环境,如果周边有村民等其他人员因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而深入现场,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灌注桩桩孔用防护网罩,以解决施工灌注桩桩孔时由于桩孔上无防护或只有简易防护而存在的现场施工人员或外来人员容易摔入桩孔内以引起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灌注桩桩孔用防护网罩,用于铺设于灌注桩桩孔的桩孔口上以对桩孔进行防护,防护网罩包括:用于支承的支承骨架,支承骨架上铺设有网状的防护网,防护网上开设有供连接桩锤的连接绳穿过的第一通口及多个供泥浆泵管穿过的第二通口,第一通口位于防护网罩的中心,第二通口靠近防护网罩的边缘。进一步地,支承骨架呈与桩孔口的形状相同的圆片型,其包括呈环形的安装环及设置于安装环内且呈网格状的支撑网架;防护网焊接固定于支撑网架的上表面上,且第一通口和多个第二通口分别与支撑网架上的网格对应设置。进一步地,支撑网架包括多根依次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主龙骨及多根依次设置且与多根主龙骨垂直的次龙骨。进一步地,支撑网架由四根主龙骨及十二根次龙骨焊接组成。进一步地,安装环由方钢管首尾焊接形成;主龙骨和次龙骨均为方钢管;防护网为菱形钢拉丝网。进一步地,防护网罩由两块呈半圆片状的第一半防护罩沿主龙骨的长度方向对接拼装组成。进一步地,第一块第一半防护罩的主龙骨的内通道中设有沿主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出第一块第一半防护罩的第一插销,第一插销用于插入第二块第一半防护罩的主龙骨的内通道中以使两块第一半防护罩拼装成防护网罩。进一步地,第一通口由两块第一半防护罩上的两个第一缺口围设而成;两个第二通口分设于两块第一半防护罩上。进一步地,防护网罩由两块呈半圆片状的第二半防护罩沿次龙骨的长度方向对接拼装组成。进一步地,第一块第二半防护罩的次龙骨的内通道中设有沿次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出第一块第二半防护罩的第二插销,第二插销用于插入第二块第二半防护罩的次龙骨的内通道中以使两块第二半防护罩拼装成防护网罩。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灌注桩桩孔施工时,将本技术的灌注桩桩孔用防护网罩铺设于灌注桩桩孔口上,从而可对灌注桩桩孔进行防护,防止现场作业人员及外来人员摔入桩孔内,进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符合安全施工规范要求;本技术的防护网罩包括支承骨架和铺设于支承骨架上的网状的防护网,不仅结构简单,且防护严密,同时网状的防护网便于施工人员随时查看桩孔内的情况;防护网上开设有供连接绳穿过的第一通口及供泥浆泵管穿过的第二通口,从而便于桩孔的开设及后续相关的清理操作;本技术的防护网罩可重复使用,适用性广,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灌注桩桩孔用防护网罩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是图1中灌注桩桩孔用防护网罩的第一实施例的空间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0、支承骨架;11、安装环;12、支撑网架;121、主龙骨;122、次龙骨;20、防护网;201、第一通口;202、第二通口;30、第一半防护罩;301、第一缺口;40、第一插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照图1,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灌注桩桩孔用防护网罩,用于铺设于灌注桩桩孔的桩孔口上以对桩孔进行防护,防护网罩包括:用于支承的支承骨架10,支承骨架10上铺设有网状的防护网20,防护网20上开设有供连接桩锤的连接绳穿过的第一通口201及多个供泥浆泵管穿过的第二通口202,第一通口201位于防护网罩的中心,第二通口202靠近防护网罩的边缘。灌注桩桩孔施工时,将本技术的灌注桩桩孔用防护网罩铺设于灌注桩桩孔口上,从而可对灌注桩桩孔进行防护,防止现场作业人员及外来人员摔入桩孔内,进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符合安全施工规范要求;本技术的防护网罩包括支承骨架10和铺设于支承骨架10上的网状的防护网20,不仅结构简单,且防护严密,同时网状的防护网20便于施工人员随时查看桩孔内的情况;防护网20上开设有供连接绳穿过的第一通口201及供泥浆泵管穿过的第二通口202,从而便于桩孔的开设及后续相关的清理操作;本技术的防护网罩可重复使用,适用性广,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可选地,如图1所示,支承骨架10呈与桩孔口的形状相同的圆片型,其包括呈环形的安装环11及设置于安装环11内且呈网格状的支撑网架12;防护网20焊接固定于支撑网架12的上表面上,且第一通口201和多个第二通口202分别与支撑网架12上的网格对应设置。焊接时,防护网20与支撑网架12焊接要牢靠且不能损伤防护网20本身,防止防护网20与支撑网架12脱离后不能受力。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网架12包括多根依次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主龙骨121及多根依次设置且与多根主龙骨121垂直的次龙骨122。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网架12由四根依次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主龙骨121及十二根依次设置且与四根主龙骨121垂直的次龙骨122焊接组成。本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安装环11由方钢管首尾焊接形成,主龙骨121和次龙骨122均为方钢管,取材简单,且使的防护网罩容易制作。防护网20为菱形钢拉丝网,防护网20采用网状的菱形钢拉丝网,不仅可便于施工人员随时查看桩孔内的情况,还可有效减轻防护网罩的自重,并保证人员站在防护网罩上的安全。可选地,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防护网罩由两块呈半圆片状的第一半防护罩30沿主龙骨121的长度方向对接拼装组成。由于防护网罩由两块呈半圆片状的第一半防护罩30对接拼装组成,故冲击桩正常施工时,防护网罩合成一个整体罩设在桩孔口上,形成严密防护,以防人员摔入桩孔内。当冲击桩的桩锤牙损坏需要焊接桩锤时,先将防护网罩沿主龙骨121的长度方向拉开成两个第一半防护罩30,然后再提上桩锤,并再重新将两块第一半防护罩30拼接成一体式的防护网罩,防止焊接桩锤时人员摔入桩孔内,焊接完成后再重新将防护网罩分成两个第一半防护罩30,放下桩锤后重新将两个第一半防护罩30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灌注桩桩孔用防护网罩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灌注桩桩孔用防护网罩,其特征在于,用于铺设于灌注桩桩孔的桩孔口上以对所述桩孔进行防护,所述防护网罩包括:用于支承的支承骨架(10),所述支承骨架(10)上铺设有网状的防护网(20),所述防护网(20)上开设有供连接桩锤的连接绳穿过的第一通口(201)及多个供泥浆泵管穿过的第二通口(202),所述第一通口(201)位于所述防护网罩的中心,所述第二通口(202)靠近所述防护网罩的边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桩桩孔用防护网罩,其特征在于,用于铺设于灌注桩桩孔的桩孔口上以对所述桩孔进行防护,所述防护网罩包括:用于支承的支承骨架(10),所述支承骨架(10)上铺设有网状的防护网(20),所述防护网(20)上开设有供连接桩锤的连接绳穿过的第一通口(201)及多个供泥浆泵管穿过的第二通口(202),所述第一通口(201)位于所述防护网罩的中心,所述第二通口(202)靠近所述防护网罩的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桩孔用防护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骨架(10)呈与所述桩孔口的形状相同的圆片型,其包括呈环形的安装环(11)及设置于所述安装环(11)内且呈网格状的支撑网架(12);所述防护网(20)焊接固定于所述支撑网架(12)的上表面上,且所述第一通口(201)和多个所述第二通口(202)分别与所述支撑网架(12)上的网格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桩桩孔用防护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网架(12)包括多根依次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主龙骨(121)及多根依次设置且与多根所述主龙骨(121)垂直的次龙骨(1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注桩桩孔用防护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网架(12)由四根所述主龙骨(121)及十二根所述次龙骨(122)焊接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注桩桩孔用防护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11)由方钢管首尾焊接形成;所述主龙骨(121)和所述次龙骨(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梅红罗文艺邓永跃肖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