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77828 阅读:2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4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钢管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储料仓、伺服液压缸、传送滑台、传送工作台、送料板、辊子、伺服控制箱、电机和挡块,所述储料仓内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的右侧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下方设有传送滑台,所述传送滑台内设有推送槽,所述伺服液压缸驱动传送滑台水平移动,所述传送工作台上设有落料槽,所述落料槽与推送槽相配合,所述落料槽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右侧设有送料板,所述传送工作台的右侧设有若干个辊子,所述电机驱动辊子旋转,所述电机与伺服控制箱相连,所述辊子的右侧设有挡块,能够避免钢管堆积的问题,实现钢管的自动上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管上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管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管件在如今的社会上应用很广泛,管件是将管子连接成管路的零件,管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钢管进行切管,根据各规格尺寸下料,将钢管截成小段,而由于钢管本身净重量较大,且长度也较长,一般的作法多是先将钢管固定,再拿一个切割机切割需要的长度,如果截取的数量较多,钢管在上料切割时操作非常麻烦,这样就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而且工作效率也较低,通过上料架的斜度以及钢管的自重慢慢下落,往往会造成一次有多根钢管上料,造成多根钢管堆挤在一起,上料时间长、效率低,而且工作效率也较低,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钢管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管自动上料装置,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钢管切割的过程中,一次有多根钢管上料,造成多根钢管堆挤在一起,上料困难,效率低等技术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钢管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储料仓、伺服液压缸、传送滑台、传送工作台、送料板、辊子、伺服控制箱、电机和挡块,所述储料仓内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支撑板的右侧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的右侧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下方设有传送工作台,所述传送工作台上两端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传送滑台,所述传送滑台内设有推送槽,所述伺服液压缸驱动传送滑台水平移动,所述传送工作台上设有落料槽,所述落料槽与推送槽相配合,所述落料槽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右侧设有若干个送料板,所述传送工作台的右侧设有若干个辊子,所述电机驱动辊子旋转,所述电机与伺服控制箱相连,所述送料板与辊子相配合,所述辊子的右侧设有挡块。作为优选,所述传送滑台还包括推块、连接板、第二挡板和光电传感器,所述推块与第二挡板通过连接板相连接,所述推块的右壁与第二挡板的左壁形成推送槽,所述推送槽内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伺服控制箱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推送槽的宽度等于钢管的外径长度,所述推送槽的宽度等于第一出料口的宽度。作为优选,所述送料板的下方安装有支撑架,所述送料板与水平面呈倾斜状,所述送料板的末端与辊子的中心线平齐,所述送料板与辊子的数目相同。作为优选,所述挡块的左端面与辊子的右端面平齐,所述挡块的截面形状为L字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钢管自动上料装置,通过伺服液压缸、传送滑台、传送工作台、送料板、辊子、伺服控制箱、电机和挡块等的配合,每次仅有一根钢管通过传送滑台上的推送槽进入到传送工作台中的落料槽中,经过第二倾斜面落到辊子上,能够避免钢管堆积的问题,实现钢管的自动上料。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钢管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钢管自动上料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钢管自动上料装置的传送滑台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钢管自动上料装置的传送滑台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管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储料仓1、伺服液压缸2、传送滑台3、传送工作台4、送料板5、辊子6、伺服控制箱7、电机8和挡块9,所述储料仓1内设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设有第一倾斜面111,所述支撑板11的右侧设有第一出料口13,所述第一出料口13的右侧设有第一挡板12,所述第一出料口13的下方设有传送工作台4,所述传送工作台4上两端设有滑轨41,所述滑轨41上设有传送滑台3,所述传送滑台3内设有推送槽34,所述伺服液压缸2驱动传送滑台3水平移动,所述传送工作台4上设有落料槽42,所述落料槽42与推送槽34相配合,所述落料槽42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倾斜面43,所述第二倾斜面43的右侧设有若干个送料板5,所述传送工作台4的右侧设有若干个辊子6,所述电机8驱动辊子6旋转,所述电机8与伺服控制箱7相连,所述送料板5与辊子6相配合,所述辊子6的右侧设有挡块9。所述传送滑台3还包括推块31、连接板32、第二挡板33和光电传感器35,所述推块31与第二挡板33通过连接板32相连接,所述推块31的右壁与第二挡板33的左壁形成推送槽34,所述推送槽34内设有光电传感器35,所述光电传感器35与伺服控制箱7相连接。所述推送槽34的宽度等于钢管的外径长度,所述推送槽34的宽度等于第一出料口13的宽度。所述送料板5的下方安装有支撑架51,所述送料板5与水平面呈倾斜状,所述送料板5的末端与辊子6的中心线平齐,所述送料板5与辊子6的数目相同。所述挡块9的左端面与辊子6的右端面平齐,所述挡块9的截面形状为L字型。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中,在重力的作用下钢管通过第一倾斜面111从第一出料口13落入到推送槽34中,推送槽34仅能容纳一根钢管,此时钢管挡住光电传感器35之间的光信号,伺服控制箱7控制伺服液压缸2的伸缩缸向前移动,传送滑台3与伺服液压缸2配合,推送槽34推送钢管向前移动,同时推块31能够挡住第一出料口13,避免多余的钢管掉落进入推送槽34中,当推送槽34与落料槽42相吻合时,钢管经过落料槽42掉落到送料板5的上方,送料板5的末端与辊子6中心线对齐,钢管从倾斜的送料板5落到辊子6上,辊子6右侧的挡块9能够避免钢管因惯性从辊子6上冲出去,电机8驱动辊子6旋转,带动钢管向前移动,完成钢管上料,此时伺服控制箱7控制伺服液压缸2的伸缩缸向后移动,直到推送槽34与第一出料口13再次对齐,钢管落入,进行下一次的上料工作,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在钢管切割上料的过程中,一次有多根钢管上料,造成多根钢管堆挤在一起,上料时间长、效率低等技术问题。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管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管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仓(1)、伺服液压缸(2)、传送滑台(3)、传送工作台(4)、送料板(5)、辊子(6)、伺服控制箱(7)、电机(8)和挡块(9),所述储料仓(1)内设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设有第一倾斜面(111),所述支撑板(11)的右侧设有第一出料口(13),所述第一出料口(13)的右侧设有第一挡板(12),所述第一出料口(13)的下方设有传送工作台(4),所述传送工作台(4)上两端设有滑轨(41),所述滑轨(41)上设有传送滑台(3),所述传送滑台(3)内设有推送槽(34),所述伺服液压缸(2)驱动传送滑台(3)水平移动,所述传送工作台(4)上设有落料槽(42),所述落料槽(42)与推送槽(34)相配合,所述落料槽(42)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倾斜面(43),所述第二倾斜面(43)的右侧设有若干个送料板(5),所述传送工作台(4)的右侧设有若干个辊子(6),所述电机(8)驱动辊子(6)旋转,所述电机(8)与伺服控制箱(7)相连,所述送料板(5)与辊子(6)相配合,所述辊子(6)的右侧设有挡块(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仓(1)、伺服液压缸(2)、传送滑台(3)、传送工作台(4)、送料板(5)、辊子(6)、伺服控制箱(7)、电机(8)和挡块(9),所述储料仓(1)内设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设有第一倾斜面(111),所述支撑板(11)的右侧设有第一出料口(13),所述第一出料口(13)的右侧设有第一挡板(12),所述第一出料口(13)的下方设有传送工作台(4),所述传送工作台(4)上两端设有滑轨(41),所述滑轨(41)上设有传送滑台(3),所述传送滑台(3)内设有推送槽(34),所述伺服液压缸(2)驱动传送滑台(3)水平移动,所述传送工作台(4)上设有落料槽(42),所述落料槽(42)与推送槽(34)相配合,所述落料槽(42)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倾斜面(43),所述第二倾斜面(43)的右侧设有若干个送料板(5),所述传送工作台(4)的右侧设有若干个辊子(6),所述电机(8)驱动辊子(6)旋转,所述电机(8)与伺服控制箱(7)相连,所述送料板(5)与辊子(6)相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金裕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