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废烟气余热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55275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8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废烟气余热锅炉,包括给水管、副汽阀、主汽阀、一号安全阀、二号安全阀、一号压力表、二号压力表、上锅筒、进烟口、炉墙、下锅筒、放灰门、钢架、排污管、水位计、出烟口、管束、检查口、蜗壳式分离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该锅炉采用双锅筒纵置式布置,烟气纵向冲刷对流管束,一次性通过,无死角,不会聚集可燃性气体,运行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结构布置合理的情况下,传热系数能够达到较理想的范围,再根据需要的热负荷布置一定的换热面后以保证其出力;以达到省材,高效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具体是一种医废烟气余热锅炉
技术介绍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各种能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人们对锅炉的选择开始着重考虑它的运行成本,现实中,企业生产离不了蒸汽锅炉,宾馆、酒店、小区、洗浴中心的采暖或洗浴离不了热水锅炉,锅炉的燃料费用是非常大的一笔支出;为了尽量避免出现“买得起锅炉,用不起锅炉”的这一客观现象。事实上,节能是一个国家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我们还坚持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不能使资源有效的循环利用,就会使社会的整个资源环境加剧恶化,并且造成能源的快速枯竭;据可靠资料,我国工业能源的消耗在总体成本中占有最多的份额,而能源的有效使用率仅仅只有三成左右,成本支出比欧洲发达国家高出很多,所以考虑到经济效益,节能设备的推广是势在必行的一大举措;能源的短缺是目前全世界都面临的一项严重考验,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谋求发展,开发新能源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节约能源上下足功夫;目前,国内余热节能锅炉的设计和开发已经逐渐成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会越来越发现节能设备是一个必然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废烟气余热锅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废烟气余热锅炉,包括给水管、副汽阀、主汽阀、一号安全阀、二号安全阀、一号压力表、二号压力表、上锅筒、进烟口、炉墙、下锅筒、放灰门、钢架、排污管、水位计、出烟口、管束、检查口、蜗壳式分离器;所述上锅筒和下锅筒分别安装在炉墙的顶部和底部,上锅筒和下锅筒中间安装有管束,炉墙固定安装在钢架,炉墙的底部设有五个放灰门;所述进烟口设置在炉墙的前侧中间位置,出烟口设置在后面中间靠近后面的位置;给水管入口、副汽阀、主汽阀、一号安全阀、二号安全阀、一号压力表、二号压力表均安装在炉墙的顶端中间;所述炉墙的前后左右各设置两个检查口;所述排污管和水位计设置在炉墙左侧中间靠近顶部;所述蜗壳式分离器安装在上筒体的内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炉墙前面安装有直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束内设有烟道,烟道中间安装有鳍片。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污方式是表面吸污的方式进行连续排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该锅炉采用双锅筒纵置式布置,烟气纵向冲刷对流管束,一次性通过,无死角,不会聚集可燃性气体,运行安全可靠;烟气阻力小,辅机的电耗也低。烟气气流无转弯及扩散、收缩现象,可防止烟气冲刷和飞灰不均匀分布,充分发挥受热面的作用,避免局部积灰和磨损,烟气流通截面积大,烟速经济合理,管束磨损小,有利于烟气沉降,利用吹风气间歇送入而形成的脉动气流,使锅炉具有良好的自清灰作用;上锅筒水容量大,具有较大的热容量,热滞后性也大,在进口烟气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保证蒸汽参数稳定,操作方便;烟气横向冲刷受热面,传热效果好,传热系数高,余热回收效率高。排灰形式为自动连续排灰,适用性广,寿命长。本技术在结构布置合理的情况下,传热系数能够达到较理想的范围,再根据需要的热负荷布置一定的换热面后以保证其出力;以达到省材,高效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医废烟气余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医废烟气余热锅炉左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医废烟气余热锅炉的炉墙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医废烟气余热锅炉的上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医废烟气余热锅炉,包括给水管1、副汽阀2、主汽阀3、一号安全阀4、二号安全阀5、一号压力表6、二号压力表7、上锅筒8、进烟口9、炉墙10、下锅筒11、放灰门12、钢架13、排污管14、水位计15、出烟口16、管束17、检查口19、蜗壳式分离器20;所述上锅筒8和下锅筒11分别安装在炉墙10的顶部和底部,上锅筒8和下锅筒11中间安装有管束17,炉墙10固定安装在钢架13,炉墙10的底部设有五个放灰门12,以便及时放掉烟气中脱落的灰尘;所述进烟口9设置在炉墙10的前侧中间位置,出烟口16设置在后面中间靠近后面的位置,高温烟气从进烟口9进入炉墙经过管束17间隙进行换热,然后从出烟口16排出;给水管入口1、副汽阀2、主汽阀3、一号安全阀4、二号安全阀5、一号压力表6、二号压力表7均安装在炉墙10的顶端中间;给水管1为本技术提供循环水,加热后的饱和的汽水混合物从主汽阀3排出,供用户使用,副汽阀2是防止主汽阀3出现故障或汽水混合物过多的时候的使用;当本技术内的压强过大时,一号安全阀4和二号安全阀5会打开,保证安全生产;一号压力表6和二号压力表7用来检测本技术内部的压力;所述炉墙10的前后左右各设置两个检查口19,用于对本技术的检查和维护;所述排污管14和水位计15设置在炉墙10左侧中间靠近顶部,其中水位计15是用来监视上筒体8内的水位,以便及时补充循环水,排污管14将浓度较大锅水排出;所述蜗壳式分离器20安装在上筒体8的内部。所述炉墙10前面安装有直梯18,便于操作人员观察使用本技术顶端的阀件。所述所述管束17内设有烟道,烟道中间安装有鳍片,使过热的烟气充分分散到管束17的间隙,进而能充分换热,提高热量的利用率。所述排污方式是表面吸污的方式进行连续排污,能够连续不断地从汽包锅水表面层将浓度最大的锅水排出,降低锅水中的含盐量与碱度,防止锅水浓度过高而影响蒸汽品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的烟气对流方式设置为从前侧中间进入,烟道中间用鳍片进行隔烟,烟气进入锅炉管束后自前后两侧纵向冲刷对流管束,再横向通过对流管束的间隙后,继续纵向冲刷对流管束至锅炉中部,烟气从余热锅炉左侧中部靠近后侧炉墙处排放至烟囱;给水从上锅筒进入后,由对流管束的下降管下降至下锅筒中,受热后在上升管中形成饱和汽水混合物,自上升管进入上锅筒,由上锅筒内部的蜗壳式分离器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后蒸汽自主汽阀送出供用户使用,分离出的饱和水继续在下降管和上升管中进行循环产生蒸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医废烟气余热锅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废烟气余热锅炉,包括给水管、副汽阀、主汽阀、一号安全阀、二号安全阀、一号压力表、二号压力表、上锅筒、进烟口、炉墙、下锅筒、放灰门、钢架、排污管、水位计、出烟口、管束、检查口、蜗壳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锅筒和下锅筒分别安装在炉墙的顶部和底部,上锅筒和下锅筒中间安装有管束,炉墙固定安装在钢架,炉墙的底部设有五个放灰门;所述进烟口设置在炉墙的前侧中间位置,出烟口设置在后面中间靠近后面的位置;给水管入口、副汽阀、主汽阀、一号安全阀、二号安全阀、一号压力表、二号压力表均安装在炉墙的顶端中间;所述炉墙的前后左右各设置两个检查口;所述排污管和水位计设置在炉墙左侧中间靠近顶部;所述蜗壳式分离器安装在上筒体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废烟气余热锅炉,包括给水管、副汽阀、主汽阀、一号安全阀、二号安全阀、一号压力表、二号压力表、上锅筒、进烟口、炉墙、下锅筒、放灰门、钢架、排污管、水位计、出烟口、管束、检查口、蜗壳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锅筒和下锅筒分别安装在炉墙的顶部和底部,上锅筒和下锅筒中间安装有管束,炉墙固定安装在钢架,炉墙的底部设有五个放灰门;所述进烟口设置在炉墙的前侧中间位置,出烟口设置在后面中间靠近后面的位置;给水管入口、副汽阀、主汽阀、一号安全阀、二号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付友裴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华力高科北京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