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53247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8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包括固定床体和活动床体,所述固定床体的内部沿固定床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活动床体,所述固定床体的两内侧壁嵌入有滚珠,活动床体的两外侧壁开设有弧面槽,所述滚珠位于弧面槽内,所述固定床体的下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脚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新颖,采用单驱动即可实现患者的背腰肌间歇循环往复移动、按摩触点的转动和按摩触点的循环往复的上下移动同步进行,减少了驱动部件的数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自动进行按摩的同时,患者的按摩处也在不停的移动,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康复医疗设备,具体是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
技术介绍
背部酸痛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虽不如颈痛、腰痛那样多发,但也是一种常见的病痛。约30%~40%的人在某一时期患有背痛,有80%~90%的人在某个时候经历过背痛。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人都可患病,但背痛在中年人中最为常见。背痛是一种症状,可以见于多种疾病。除了由严重疾病引发的背痛外,一般由受凉、劳累、姿势不良和脊椎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背部疼痛,可使用一些简单疗法进行自我治疗,常常可以收到很好的疗效,例如进行规律的背腰肌按摩。现有市场上所能见到的一些按摩装置大部分都是功能及其单一的按摩装置,没有具有一些按摩治疗效果,但是效果甚微,因此康复医疗按摩器械不能够快速的发展,并且传统针对于的背腰肌的按摩装置不能做到自动的进行换位按摩,给患者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包括固定床体和活动床体,所述固定床体的内部沿固定床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活动床体,所述固定床体的两内侧壁嵌入有滚珠,活动床体的两外侧壁开设有弧面槽,所述滚珠位于弧面槽内,所述固定床体的下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脚柱,所述活动床体的下部设置有活动箱,活动箱呈下部开口的形状,活动箱的左右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齿条,活动箱的内部中间设置有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的安装孔固定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活动箱的下部设置有齿轮箱,所述第一转轴穿过齿轮箱的壁体并与齿轮箱的壁体相转动连接,所述齿轮箱的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分别与齿轮箱的壁体相转动连接,所述齿轮箱的下部左侧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固定床体的左侧中间上部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板,L型支撑板的下部设置有转动盘,转动盘与L型支撑板相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盘侧面开设有V型带槽,所述第三转轴的上部固定套接有第三主动带轮,第三主动带轮与V型带槽通过V型带相连接,所述转动盘的中间穿过有转动柱,转动柱与转动盘相滑动连接,转动柱的上部穿过L型支撑板的壁体并套接有第二从动带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上部固定套接有第二主动带轮,所述第二主动带轮与第二从动带轮通过V型带相连接,所述转动盘的内部均匀固定嵌入有四个第一磁铁,位于左右侧的第一磁铁和位于前后侧的第一磁铁的磁南极和磁北极的方向相反,所述转动柱的下部中间开设有盲孔,盲孔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端与盲孔的内壁上侧通过复位缓冲装置相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连接盘的内部固定嵌入有铁片,连接盘的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套筒,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按摩柱,按摩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按摩触点,所述按摩柱的顶端通过直弹簧与套筒的内部相连接,所述连接盘的上部设置有固定盘,固定盘的内部均匀固定嵌入有四个第二磁铁,位于左右侧的第二磁铁和位于前后侧的第二磁铁的磁南极和磁北极的方向相反,所述连接柱穿过固定盘并与固定盘相转动连接,所述L型支撑板的上侧壁体下部边缘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自由端与固定盘的上部相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内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的上部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三转轴与从动锥齿轮的安装孔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位缓冲装置包括阻尼筒,阻尼筒的上部与盲孔的上侧内壁相固定连接,阻尼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上均匀开设有阻尼孔,活塞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穿过阻尼筒的下侧壁体,活塞杆的底端与连接柱的顶端相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上套接有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上下连接端分别与阻尼筒的下部和连接柱的上部相连接,所述阻尼筒内装有阻尼油。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尼筒的下部固定粘接有密封圈,所述活塞杆穿过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材质为丁腈橡胶。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轮箱的内部左侧设置有槽轮连接盘,所述第二转轴与槽轮连接盘的安装孔固定连接,槽轮连接盘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槽轮驱动杆,槽轮驱动杆的端部上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柱,所述槽轮连接盘的右侧设置有外槽轮,所述第三转轴与外槽轮的连接孔相固定连接,第三转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主动带轮,位于齿轮箱内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从动带轮,第一主动带轮和第一从动带轮通过V型带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按摩触点的材质为硅橡胶。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相邻的所述直弹簧的弹性系数不同。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盘的上部边缘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梯形块,所述L型支撑板的上侧壁体的下部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截面呈梯形。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轮箱通过连杆与脚柱相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脚柱的下部固定安装有自锁万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采用单驱动即可实现患者的背腰肌间歇循环往复移动、按摩触点的转动和按摩触点的循环往复的上下移动同步进行,减少了驱动部件的数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自动进行按摩的同时,患者的按摩处也在不停的移动,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的右视示意图;图3为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中A-A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中B-B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中C-C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中D-D的剖视示意图;图7为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中Ⅰ的放大示意图;图8为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中Ⅱ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中Ⅲ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9,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包括固定床体1和活动床体2,所述固定床体1的内部沿固定床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活动床体2,所述固定床体1的两内侧壁嵌入有滚珠3,活动床体2的两外侧壁开设有弧面槽,所述滚珠3位于弧面槽内,所述固定床体1的下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脚柱4,所述活动床体2的下部设置有活动箱6,活动箱6呈下部开口的形状,活动箱6的左右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齿条7,活动箱6的内部中间设置有不完全齿轮8,不完全齿轮8的安装孔固定套接有第一转轴9,所述活动箱6的下部设置有齿轮箱10,所述第一转轴9穿过齿轮箱10的壁体并与齿轮箱10的壁体相转动连接,所述齿轮箱10的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二转轴11和第三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1和第三转轴12分别与齿轮箱10的壁体相转动连接,所述齿轮箱10的下部左侧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固定床体1的左侧中间上部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板25,L型支撑板25的下部设置有转动盘26,转动盘26与L型支撑板25相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盘26侧面开设有V型带槽,所述第三转轴12的上部固定套接有第三主动带轮28,第三主动带轮28与V型带槽通过V型带20相连接,所述转动盘26的中间穿过有转动柱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包括固定床体和活动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床体的内部沿固定床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活动床体,所述固定床体的两内侧壁嵌入有滚珠,活动床体的两外侧壁开设有弧面槽,所述滚珠位于弧面槽内,所述固定床体的下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脚柱,所述活动床体的下部设置有活动箱,活动箱呈下部开口的形状,活动箱的左右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齿条,活动箱的内部中间设置有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的安装孔固定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活动箱的下部设置有齿轮箱,所述第一转轴穿过齿轮箱的壁体并与齿轮箱的壁体相转动连接,所述齿轮箱的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分别与齿轮箱的壁体相转动连接,所述齿轮箱的下部左侧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固定床体的左侧中间上部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板,L型支撑板的下部设置有转动盘,转动盘与L型支撑板相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盘侧面开设有V型带槽,所述第三转轴的上部固定套接有第三主动带轮,第三主动带轮与V型带槽通过V型带相连接,所述转动盘的中间穿过有转动柱,转动柱与转动盘相滑动连接,转动柱的上部穿过L型支撑板的壁体并套接有第二从动带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上部固定套接有第二主动带轮,所述第二主动带轮与第二从动带轮通过V型带相连接,所述转动盘的内部均匀固定嵌入有四个第一磁铁,位于左右侧的第一磁铁和位于前后侧的第一磁铁的磁南极和磁北极的方向相反,所述转动柱的下部中间开设有盲孔,盲孔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端与盲孔的内壁上侧通过复位缓冲装置相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连接盘的内部固定嵌入有铁片,连接盘的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套筒,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按摩柱,按摩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按摩触点,所述按摩柱的顶端通过直弹簧与套筒的内部相连接,所述连接盘的上部设置有固定盘,固定盘的内部均匀固定嵌入有四个第二磁铁,位于左右侧的第二磁铁和位于前后侧的第二磁铁的磁南极和磁北极的方向相反,所述连接柱穿过固定盘并与固定盘相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内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的上部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三转轴与从动锥齿轮的安装孔固定连接,所述复位缓冲装置包括阻尼筒,阻尼筒的上部与盲孔的上侧内壁相固定连接,阻尼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上均匀开设有阻尼孔,活塞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穿过阻尼筒的下侧壁体,活塞杆的底端与连接柱的顶端相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包括固定床体和活动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床体的内部沿固定床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活动床体,所述固定床体的两内侧壁嵌入有滚珠,活动床体的两外侧壁开设有弧面槽,所述滚珠位于弧面槽内,所述固定床体的下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脚柱,所述活动床体的下部设置有活动箱,活动箱呈下部开口的形状,活动箱的左右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齿条,活动箱的内部中间设置有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的安装孔固定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活动箱的下部设置有齿轮箱,所述第一转轴穿过齿轮箱的壁体并与齿轮箱的壁体相转动连接,所述齿轮箱的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分别与齿轮箱的壁体相转动连接,所述齿轮箱的下部左侧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固定床体的左侧中间上部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板,L型支撑板的下部设置有转动盘,转动盘与L型支撑板相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盘侧面开设有V型带槽,所述第三转轴的上部固定套接有第三主动带轮,第三主动带轮与V型带槽通过V型带相连接,所述转动盘的中间穿过有转动柱,转动柱与转动盘相滑动连接,转动柱的上部穿过L型支撑板的壁体并套接有第二从动带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上部固定套接有第二主动带轮,所述第二主动带轮与第二从动带轮通过V型带相连接,所述转动盘的内部均匀固定嵌入有四个第一磁铁,位于左右侧的第一磁铁和位于前后侧的第一磁铁的磁南极和磁北极的方向相反,所述转动柱的下部中间开设有盲孔,盲孔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端与盲孔的内壁上侧通过复位缓冲装置相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连接盘的内部固定嵌入有铁片,连接盘的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套筒,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按摩柱,按摩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按摩触点,所述按摩柱的顶端通过直弹簧与套筒的内部相连接,所述连接盘的上部设置有固定盘,固定盘的内部均匀固定嵌入有四个第二磁铁,位于左右侧的第二磁铁和位于前后侧的第二磁铁的磁南极和磁北极的方向相反,所述连接柱穿过固定盘并与固定盘相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内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的上部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三转轴与从动锥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搜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