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国平专利>正文

吸盘式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4819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7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盘式轮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该吸盘式轮胎包括轮胎主体、吸盘、气管和吸气装置,所述吸气装置设置在所述轮胎主体的内部,所述轮胎主体上沿其外周面开设有多个吸盘腔,每一所述吸盘腔的底面开设有连通到所述吸气装置的通孔,每一所述吸盘腔内设置一个所述吸盘,所述吸盘的表面向所述吸盘腔的底面凹陷,所述气管沿所述通孔延伸将所述吸盘与所述吸气装置连通。该吸盘式轮胎在与路面的接触过程中,吸盘与路面之间产生强烈吸附力,能够达到防滑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盘式轮胎
技术介绍
目前,机动车使用的轮胎为起到防滑的效果,在轮胎的外周面上设置不同形状,如水波纹、横纹、竖纹、斜方块、网纹等。这种结构的主要不足之处是:随着外胎层的逐渐磨损,制动效果“与日俱减”,防侧滑及滑移性能亦不令人满意。而且,汽车或其他机动车在有冰雪道路上行驶时很容易打滑,影响运输通畅,甚至造成交通运输中断。如果车速稍快、刹车不慎,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现有的防滑措施是在轮胎上安装金属防滑链,但是会造成振动大、噪音大、损害路面、携带不方便、装卸费力、防滑效果不理想等缺陷。其他的防滑手段还包括使用防滑钉、防滑角钢等;另外,也有在道路上撒防滑剂防滑,但这种方法污染环境。因此,设计一种具有良好防滑效果、且副作用较少的轮胎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盘式轮胎,其旨在解决现有的轮胎防滑效果不理想、副作用较多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吸盘式轮胎包括轮胎主体、吸盘、气管和吸气装置,所述吸气装置设置在所述轮胎主体的内部,所述轮胎主体上沿其外周面开设有多个吸盘腔,每一所述吸盘腔的底面开设有连通到所述吸气装置的通孔,每一所述吸盘腔内设置一个所述吸盘,所述吸盘的表面向所述吸盘腔的底面凹陷,所述气管沿所述通孔延伸将所述吸盘与所述吸气装置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吸盘腔沿所述轮胎主体的外周面至少开设一圈,每一圈上的所述吸盘腔间隔均匀排布。进一步的,所述吸盘腔沿所述轮胎主体的外周面开设两至五圈,一圈上的所述吸盘腔对应另一圈上的所述吸盘腔之间的间隙。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为直形通孔,所述气管为直形气管。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包括弯折孔和直线孔,相邻两个所述吸盘腔通过所述弯折孔连通,所述弯折孔的中部通过所述直线孔与所述吸气装置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包括弯折孔和直线孔,相邻三个所述吸盘腔中,位于中间的所述吸盘腔通过所述直线孔与所述吸气装置连通,位于两侧的所述吸盘腔通过所述弯折孔与所述直线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吸气装置的触动开关用于设置在车辆的刹车板的下方,所述刹车板下移触发所述触动开关使所述吸气装置吸气。进一步的,每一所述吸盘腔沿所述轮胎主体的外周面的延伸长度为3cm至8cm。进一步的,所述吸盘的边缘形状与所述吸盘腔的边缘形状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吸盘腔的边缘形状为圆形、椭圆形、菱形、正六边形中的任一种。相比现有的防滑轮胎,本技术提供的吸盘式轮胎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吸盘式轮胎通过在轮胎主体上沿其外周面开设有多个吸盘腔,每一吸盘腔内设置一个吸盘,每一吸盘通过气管与轮胎主体内部的吸气装置连通,吸气装置能够控制吸盘吸气和吹起,当轮胎转动到吸盘与地面接触时,吸气装置吸气使吸盘吸附在路面上,增大轮胎对地面的抓地力,增大车辆的制动能力,防止车辆侧滑或打滑;当吸气装置吹气时,气管和吸盘内部的杂质,例如泥沙、碎石、水渍,就会被便捷地清除,使吸盘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本技术提供的吸盘式轮胎不仅结构简单、防滑效果良好,而且振动小、噪音小、不会损坏路面、更不会污染环境,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吸盘式轮胎的全剖正视图;图2为图1中吸盘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吸盘式轮胎的局部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吸盘式轮胎的全剖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吸盘式轮胎的全剖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4提供的吸盘式轮胎的局部俯视图。图中标记分别为:吸盘式轮胎100;轮胎主体110;外周面1101;吸盘腔111;底面1111;通孔113;弯折孔1131;直线孔1133;吸盘130;气管150;吸气装置17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吸盘式轮胎的全剖正视图,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盘式轮胎100,吸盘式轮胎100包括轮胎主体110、吸盘130、气管150和吸气装置170,吸气装置170设置在轮胎主体110的内部,轮胎主体110上沿其外周面1101开设有多个吸盘腔111,每一吸盘腔111的开设有连通到吸气装置170的通孔113,每一吸盘腔111内设置一个吸盘130,气管150沿通孔113延伸将吸盘130与吸气装置170连通。本实施例中,通孔113为直形通孔,通孔113的两端分别指向吸盘130和吸气装置170,相应的,气管150为直形气管,气管150沿通孔113延伸、并伸出通孔113,使吸盘130与吸气装置170连通。吸气装置170能够吸气和吹起,当吸盘式轮胎100转动到吸盘130与地面接触时,吸气装置170吸气使吸盘130吸附在路面上,增大吸盘式轮胎100对地面的抓地力,从而增大车辆的制动能力,防止车辆侧滑或打滑;当吸气装置170吹气时,气管150和吸盘130内部的杂质,例如泥沙、碎石、水渍,就会被便捷地清除,使吸盘130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吸气装置170还包括触动开关,触动开关用于设置在车辆的刹车板的下方,刹车板下移触发触动开关使吸气装置170吸气。也就是说,车辆驾驶员在紧急刹车时,用脚踩下刹车板,车辆的刹车系统在制动车辆的同时,刹车板下移触发触动开关使吸气装置170吸气,与路面接触的吸盘130吸附在路面上,增强车辆的制动能力。图2为图1中吸盘130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吸盘130的表面向吸盘腔111的底面1111凹陷,使吸盘130形成一个空腔,吸盘130的中心位置连接气管150,气管150的一端与吸盘130的空腔连通,气管150的另一端与吸气装置170连通。轮胎主体110和吸盘130都是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当吸盘式轮胎100压在路面上时,接触路面的吸盘腔111将发生弹性形变,使吸盘腔111的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吸盘式轮胎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盘式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主体、吸盘、气管和吸气装置,所述吸气装置设置在所述轮胎主体的内部,所述轮胎主体上沿其外周面开设有多个吸盘腔,每一所述吸盘腔的底面开设有连通到所述吸气装置的通孔,每一所述吸盘腔内设置一个所述吸盘,所述吸盘的表面向所述吸盘腔的底面凹陷,所述气管沿所述通孔延伸将所述吸盘与所述吸气装置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盘式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主体、吸盘、气管和吸气装置,所述吸气装置设置在所述轮胎主体的内部,所述轮胎主体上沿其外周面开设有多个吸盘腔,每一所述吸盘腔的底面开设有连通到所述吸气装置的通孔,每一所述吸盘腔内设置一个所述吸盘,所述吸盘的表面向所述吸盘腔的底面凹陷,所述气管沿所述通孔延伸将所述吸盘与所述吸气装置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式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腔沿所述轮胎主体的外周面至少开设一圈,每一圈上的所述吸盘腔间隔均匀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盘式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腔沿所述轮胎主体的外周面开设两至五圈,一圈上的所述吸盘腔对应另一圈上的所述吸盘腔之间的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式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直形通孔,所述气管为直形气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式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弯折孔和直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范国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