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光伏板PID效应的虚拟接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835489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7 0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光伏板PID效应的虚拟接地系统,包括虚拟接地装置,所述虚拟接地装置串入光伏板负极与地之间,所述虚拟接地装置根据光伏板正极对地绝缘状况,调整出相应的等效阻抗,此阻抗与光伏板正极对地等效阻抗分压,进而改变光伏板负极对地电压,并使得漏电流可控。本发明专利技术最大限度保证抗PID效应的效果、控制漏电流大小,也可全时段抑制PID效应,即使逆变器不开机也依然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光伏板PID效应
,尤其涉及一种抗光伏板PID效应的虚拟接地系统
技术介绍
电势诱导衰减(PotentialInducedDegradation,PID)会导致电池板特性发生衰减,影响发电量。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此现象表现得尤为明显。自2005年发现此效应以来,各光伏电池板厂家以及逆变器厂家都在致力于寻找更简单更高效的方法解决此问题。PID效应是电池板负极与地之间存在负压,进而导致钠离子偏移所致,故主动防PID的方法是让负极对地电压大于某个负值或等于0V,让钠离子基本不发生偏移。现在业界采用的虚拟接地方案是在系统交流侧生成虚拟中点,再使用电压源抬升中点对地电压,使得电池板负极对地电压降低,达到抗PID的目的。但是,此方案存在两点不足:一是当逆变器关闭时,装置是失效的,即接地装置与直流侧通路被切断;二是形成中点时需要采用电阻或电感等有损器件,将产生额外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种抗光伏板PID效应的虚拟接地系统,来解决以上
技术介绍
部分提到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光伏板PID效应的虚拟接地系统,其包括虚拟接地装置,所述虚拟接地装置串入光伏板负极与地之间,所述虚拟接地装置根据光伏板正极对地绝缘状况,调整出相应的等效阻抗,此阻抗与光伏板正极对地等效阻抗分压,进而改变光伏板负极对地电压,并使得漏电流可控。特别地,所述虚拟接地装置具体用于:令虚拟接地装置的等效阻抗为Rx,能有效抗PID效应的光伏板负极对地电压为Unpe,光伏板正极对地的搭接阻抗为Rp,光伏板电压为Upv,虚拟接地装置所检测到的漏电流值为Ilk,漏电流保护值为Ilkmax;当正常工作或光伏板正极发生阻抗搭接,但Ilk<Ilkmax时,虚拟接地装置调节等效阻抗值Rx为:当正极发生严重搭接即Ilk≥Ilkmax时,此时保护搭接者优先级高,虚拟接地装置调整等效阻抗,使得漏电流小于保护值,即等效阻抗Rx:特别地,所述虚拟接地装置包括光伏板电压采样模块、负极对地电压采样模块、开关器件驱动控制单元、可控开关器件以及漏电流检测装置;所述光伏板电压采样模块一端连接光伏板,另一端连接开关器件驱动控制单元;所述负极对地电压采样模块的一端连接光伏板负极,另一端连接开关器件驱动控制单元;所述漏电流检测装置的一端连接开关器件驱动控制单元,另一端接地;所述可控开关器件连接负极对地电压采样模块、开关器件驱动控制单元、漏电流检测装置。特别地,所述虚拟接地装置包括光伏板电压采样模块、负极对地电压采样模块、开关器件驱动控制单元、可控开关器件、若干不同阻抗电阻以及漏电流检测装置;所述光伏板电压采样模块一端连接光伏板,另一端连接开关器件驱动控制单元;所述负极对地电压采样模块的一端连接光伏板负极,另一端连接开关器件驱动控制单元;所述漏电流检测装置的一端连接开关器件驱动控制单元,另一端接地;所述可控开关器件连接负极对地电压采样模块、开关器件驱动控制单元、若干不同阻抗电阻;所述若干不同阻抗电阻连接漏电流检测装置。特别地,所述虚拟接地装置包括光伏板电压采样模块、负极对地电压采样模块、电动装置驱动单元、滑动电阻器以及漏电流检测装置;所述光伏板电压采样模块一端连接光伏板,另一端连接开关器件驱动控制单元;所述负极对地电压采样模块的一端连接光伏板负极,另一端连接开关器件驱动控制单元;所述漏电流检测装置的一端连接开关器件驱动控制单元,另一端接地;所述滑动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负极对地电压采样模块,另一端连接漏电流检测装置,电动滑块端连接电动装置驱动单元。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抗光伏板PID效应的虚拟接地系统在光伏板负极与地之间串入一个虚拟接地装置,虚拟接地装置根据漏电流反馈值实时、快速调整其等效阻抗,当漏电流处于正常值时,调整等效阻抗使得光伏板负极对地之间电压小于某值,以达到抗PID效应的目的;当漏电流接近标准所要求的上限保护值时,虚拟接地装置调整阻抗使得漏电流不超过此保护值。本专利技术最大限度保证抗PID效应的效果、控制漏电流大小,也可全时段抑制PID效应,即使逆变器不开机也依然有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抗光伏板PID效应的虚拟接地系统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虚拟接地装置结构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虚拟接地装置结构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虚拟接地装置结构图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参照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抗光伏板PID效应的虚拟接地系统结构图。本实施例中抗光伏板PID效应的虚拟接地系统具体包括虚拟接地装置101,所述虚拟接地装置101串入光伏板102负极PV-与地之间,所述虚拟接地装置101根据光伏板102正极PV+对地绝缘状况,调整出相应的等效阻抗,此阻抗与光伏板102正极PV+对地等效阻抗分压,进而改变光伏板102负极PV-对地电压,并使得漏电流可控。所述虚拟接地装置101具体用于:令虚拟接地装置101的等效阻抗为Rx,能有效抗PID效应的光伏板102负极PV-对地电压为Unpe,光伏板102正极PV+对地的搭接阻抗为Rp,光伏板102电压为Upv,虚拟接地装置101所检测到的漏电流值为Ilk,漏电流保护值为Ilkmax;当正常工作或光伏板102正极PV+发生阻抗搭接,但Ilk<Ilkmax时,虚拟接地装置101调节等效阻抗值Rx为:当正极PV+发生严重搭接即Ilk≥Ilkmax时,此时保护搭接者优先级高,虚拟接地装置101调整等效阻抗,使得漏电流小于保护值,即等效阻抗Rx:本专利技术可最大限度保证光伏板负极对地电压处于可有效抗PID效应的数值,也在逆变器103不并网运行时同样起到防PID效应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使用在单台逆变器103通过变压器104并网场合,也可用于多机直接并联后通过变压器104并网场合。在本实施例中实现虚拟接地装置101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种:一、通过电流反馈方式控制开关管的等效导通阻抗如图2所示,所述虚拟接地装置101包括光伏板电压采样模块201、负极对地电压采样模块202、开关器件驱动控制单元203、可控开关器件204以及漏电流检测装置205;所述光伏板电压采样模块201一端连接光伏板,另一端连接开关器件驱动控制单元203;所述负极对地电压采样模块202的一端连接光伏板负极PV-,另一端连接开关器件驱动控制单元203;所述漏电流检测装置205的一端连接开关器件驱动控制单元203,另一端接地;所述可控开关器件204连接负极对地电压采样模块202、开关器件驱动控制单元203、漏电流检测装置205。其中可控开关器件204选型包括但不限于三极管、IGBT、MOSFET等电力电子器件;漏电流检测装置包括但不限于霍尔、分流器等;开关器件驱动控制单元203包括但不限于使用硬件负反馈、带控制芯片的功能单元等。二、根据电流反馈值,控制不同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抗光伏板PID效应的虚拟接地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光伏板PID效应的虚拟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虚拟接地装置,所述虚拟接地装置串入光伏板负极与地之间,所述虚拟接地装置根据光伏板正极对地绝缘状况,调整出相应的等效阻抗,此阻抗与光伏板正极对地等效阻抗分压,进而改变光伏板负极对地电压,并使得漏电流可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光伏板PID效应的虚拟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虚拟接地装置,所述虚拟接地装置串入光伏板负极与地之间,所述虚拟接地装置根据光伏板正极对地绝缘状况,调整出相应的等效阻抗,此阻抗与光伏板正极对地等效阻抗分压,进而改变光伏板负极对地电压,并使得漏电流可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光伏板PID效应的虚拟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接地装置具体用于:令虚拟接地装置的等效阻抗为Rx,能有效抗PID效应的光伏板负极对地电压为Unpe,光伏板正极对地的搭接阻抗为Rp,光伏板电压为Upv,虚拟接地装置所检测到的漏电流值为Ilk,漏电流保护值为Ilkmax;当正常工作或光伏板正极发生阻抗搭接,但Ilk<Ilkmax时,虚拟接地装置调节等效阻抗值Rx为:Rx=|Unpe|Ilk]]>当正极发生严重搭接即Ilk≥Ilkmax时,此时保护搭接者优先级高,虚拟接地装置调整等效阻抗,使得漏电流小于保护值,即等效阻抗Rx:Rx>Upv-Ilkmax*RpIlkmax.]]>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抗光伏板PID效应的虚拟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接地装置包括光伏板电压采样模块、负极对地电压采样模块、开关器件驱动控制单元、可控开关器件以及漏电流检测装置;所述光伏板电压采样模块一端连接光伏板,另一端连接开关器件驱动控制单元;所述负极对地电压采样模块的一端连接光伏板负极,另一端连接开关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飞夏孝云张林江
申请(专利权)人: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