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连条接线装置及自动串焊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33572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6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互连条接线装置及自动串焊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互连条接线装置,包括底座和压紧装置,压紧装置设于底座上,底座上形成有导向槽,导向槽用于容置待连接的第一互连条和第二互连条,且导向槽的截面与第一互连条和第二互连条匹配,压紧装置用于分别将第一互连条和第二互连条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互连条接线装置可提高接线效率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板焊接
,尤其涉及一种互连条接线装置及自动串焊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太阳能发电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光伏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光伏组件一般由太阳能电池片连接组成,其中,互连条是用于连接太阳能电池的重要连接件,在连接时,需要对互连条进行焊接。目前,光伏组件的需求越来越大,通常使用自动串焊机替代人工焊接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现有的自动串焊机生产时,在自动串焊机上穿接互连条的操作较为耗时,因此,在前卷互连条快用完,需要换新卷互连条时通常采用接线的方式,即把新卷互连条的线头焊接在前卷互连条的线尾上,前卷互连条用完后可牵拉新卷互连条,从而省掉重新穿互连条的操作,提高生产效率。但现有技术中,在接线时需要两个人配合操作,一个人两手分别拉着前卷互连条的线尾和新卷互连条的线头并对齐,另一个人拿着镊子或其他工具夹住线头的对接处,然后用烙铁焊接,这样的操作比较费时,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且由于人工操作的精度较低,难以使线头精确对齐,在自动串焊机拖拉互连条时,线头的接合处容易造成卡线,使互连条被拉断。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接线效率和精度的互连条接线装置及自动串焊机。本技术的额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显然,或者可以通过本技术的实践而习得。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一种互连条接线装置,包括底座和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形成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用于容置待连接的第一互连条和第二互连条,且所述导向槽的截面与所述第一互连条和所述第二互连条匹配,所述压紧装置用于分别将所述第一互连条和所述第二互连条固定。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导向槽包括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且所述第一槽体的截面与所述第一互连条匹配,所述第二槽体的截面与所述第二互连条匹配,所述底座上形成有沉槽,所述沉槽位于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之间,且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均与所述沉槽连通,所述第一互连条的端部与所述第二互连条的端部对接于所述沉槽内。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压紧装置有两个,一个所述压紧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槽体的一侧并用于将所述第一互连条压紧,另一个所述压紧装置设于所述第二槽体的一侧并用于将所述第二互连条压紧。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压紧装置包括支架、压杆、压头、滑架和手柄,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压杆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压头设于所述压杆的另一端,所述手柄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滑架一端与所述压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铰接,所述滑架上靠近所述压杆的表面设有凹部,所述压杆上设有与所述凹部对应的凸部,所述凹部可随着所述手柄的转动而与所述凸部卡合或分离,当所述手柄转至垂直于所述压杆的位置时,所述凸部卡入所述凹部,所述滑架与所述手柄重叠且处于挤压状态,两个所述压紧装置的所述压头分别压紧所述第一互连条和所述第二互连条。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沉槽内设有焊接垫片,所述第一互连条的端部与所述第二互连条的端部对接于所述焊接垫片上。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沉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凹形区和第二凹形区,且所述第一凹形区和所述第二凹形区与两个所述压紧装置一一相对,且所述第一凹形区和所述第二凹形区均可容纳所述压紧装置的压头。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沉槽的侧壁上形成有向所述焊接垫片延伸的凸台,所述第一互连条和所述第二互连条可抵靠在所述凸台的顶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焊接垫片为玻璃纤维材质。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的宽度均为1.5mm-2.0mm,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的深度均为0.5mm-1mm。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一种自动串焊机,包括机架,还包括所述互连条接线装置,所述互连条接线装置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中的至少之一:可利用所述导向槽引导所述第一互连条和所述第二互连条的端部对接,防止所述第一互连条和所述第二互连条偏斜,避免人工不断纠偏,有利于提高接线效率。同时,通过所述压紧装置,可将所述第一互连条和所述第二互连条固定,焊接时,不用通过专人握持固定,节省了人力,且操作方便,避免了人工握持固定产生的误差,使接线的精度提高。由此,可提高接线效率和精度。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图1是本技术互连条接线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底座和焊接垫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压紧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沉槽;111-第一凹形区;112-第二凹形区;12-凸台;101-通孔;2-压紧装置;21-支架;22-压杆;221-凸部;23-压头;24-滑架;25-手柄;3-导向槽;31-第一槽体;32-第二槽体;4-第一互连条;5-第二互连条;6-焊接垫片。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本说明书中,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用语“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技术互连条接线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底座和焊接垫板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互连条接线装置,包括底座1和压紧装置2,底座1可安装于自动串焊机的机架(图中未示出)上,底座1上形成有导向槽3,待连接的第一互连条4和第二互连条5均可置于导向槽3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槽3可包括第一槽体31和第二槽体32,第一槽体31的截面与第一互连条4匹配,使得第一互连条4可沿第一槽体31移动并可避免偏斜和弯曲,第二槽体32的截面与第二互连条5匹配,使得第二互连条5可沿第二槽体32移动并可避免偏斜和弯曲。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槽体31和第二槽体32位于同一轴线上,即第一槽体31和第二槽体32的端部相对,可使第一互连条4一端和第二互连条5的一端可在第一槽体31和第二槽体32的引导下对接,避免接偏,方便焊接,也可防止互连条在牵拉过程中出现卡死或断裂。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1上形成有沉槽11,沉槽11位于第一槽体31和第二槽体32之间,且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互连条接线装置及自动串焊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互连条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压紧装置(2),所述压紧装置(2)设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形成有导向槽(3),所述导向槽(3)用于容置待连接的第一互连条(4)和第二互连条(5),且所述导向槽(3)的截面与所述第一互连条(4)和所述第二互连条(5)匹配,所述压紧装置(2)用于分别将所述第一互连条(4)和所述第二互连条(5)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连条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压紧装置(2),所述压紧装置(2)设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形成有导向槽(3),所述导向槽(3)用于容置待连接的第一互连条(4)和第二互连条(5),且所述导向槽(3)的截面与所述第一互连条(4)和所述第二互连条(5)匹配,所述压紧装置(2)用于分别将所述第一互连条(4)和所述第二互连条(5)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连条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3)包括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第一槽体(31)和第二槽体(32),且所述第一槽体(31)的截面与所述第一互连条(4)匹配,所述第二槽体(32)的截面与所述第二互连条(5)匹配,所述底座(1)上形成有沉槽(11),所述沉槽(11)位于所述第一槽体(31)和所述第二槽体(32)之间,且所述第一槽体(31)和所述第二槽体(32)均与所述沉槽(11)连通,所述第一互连条(4)的端部与所述第二互连条(5)的端部对接于所述沉槽(1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连条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2)有两个,一个所述压紧装置(2)设于所述第一槽体(31)的一侧并用于将所述第一互连条(4)压紧,另一个所述压紧装置(2)设于所述第二槽体(32)的一侧并用于将所述第二互连条(5)压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互连条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2)包括支架(21)、压杆(22)、压头(23)、滑架(24)和手柄(25),所述支架(21)设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压杆(22)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架(21)上,所述压头(23)设于所述压杆(22)的另一端,所述手柄(25)一端与所述支架(21)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滑架(24)一端与所述压杆(22)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永曼鄢进波倪夜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山晟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