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翻转式脚踏结构总成及其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2556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6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翻转式脚踏结构总成及其摩托车,包括脚踏本体,所述脚踏本体以可上下翻转的方式单自由度设置,且脚踏本体向下翻转后自上而下向外倾斜设置;脚踏本体可向下翻转放下用于乘客脚踏上车,脚踏本体向下翻转至死点位置时,脚踏本体整体自上而下呈现向外倾斜的状态设置,从而使得脚踏本体与车厢和轮胎之间存在有合理的距离,方便乘客上下车,其中,向外是指向摩托车车厢的外侧方向;当不需要使用时,将脚踏本体收起即可,且在收起时脚踏本紧贴车厢,有效减少整车宽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翻转式脚踏结构总成及其摩托车
技术介绍
摩托车(包括三轮摩托车、两轮摩托车)由于较为轻便,并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因而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为方便乘员上下车,在摩托车的车身上,尤其是三轮摩托车的车厢上通常要设置脚踏,在上下摩托车时,可踩在脚踏上进行上下车。普通的摩托三轮车车厢的脚踏可以位于车厢的边门前部或尾门附近,可以避开轮胎,且脚踏为与摩托车车厢固定连接的固定结构。但在作为客车使用的摩托三轮车上,乘客只能从车厢中部的车门处上下车,而且该处必然存在轮胎,将脚踏固定不动设置在车厢的中部位置,很容易与轮胎之间形成干涉,且由于轮胎的存在,可能会对乘客脚踩入脚踏的深度造成影响,从而不方便上下车;现有有的做法是增加脚踏与车厢的距离,但使得整车宽度增加,结构合理性较差。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摩托车脚踏进行改进,使脚踏放下时脚踏本体与轮胎之间有合理的距离,不但方便上下车,而且有效减少整车宽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翻转式脚踏结构总成及其摩托车,脚踏放下时脚踏本体与轮胎之间有合理的距离,不但方便上下车,而且有效减少整车宽度。本技术的摩托车翻转式脚踏结构总成,包括脚踏本体,脚踏本体以可上下翻转的方式单自由度设置,且脚踏本体向下翻转后自上而下向外倾斜设置;本技术的摩托车翻转式脚踏结构总成安装在摩托车的车厢上,尤其是在作为客车使用的摩托三轮车上,脚踏本体可相对于摩托车的车厢上下翻转设置,当需要使用时,将脚踏本体向下翻转即可使用,且脚踏本体向下翻转至死点位置时,脚踏本体整体自上而下呈现向外倾斜的状态设置,从而使得脚踏本体与车厢和轮胎之间存在有合理的距离,方便乘客上下车,其中,向外是指向摩托车车厢的外侧方向;当不需要使用时,将脚踏本体收起即可,且在收起时脚踏本紧贴车厢,有效减少整车宽度。进一步,还包括转轴和限位件,脚踏本体通过转轴实现翻转设置,限位件用于对脚踏本体向下翻转后形成横向限位支撑实现倾斜;脚踏本体上设置有套体,套体固定在转轴上,转轴可转动设置,从而实现脚踏本体的上下翻转,横向限位支撑是指以使脚踏本体放下后自上向下向外倾斜的支撑方式。进一步,还包括翻转安装座,所述转轴转动配合支撑于所述翻转安装座,所述限位件为连接设置于所述翻转安装座底部的限位块;其中,限位块可为与翻转安装座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为焊接固定连接成形,转轴与翻转安装座转动支撑配合,当脚踏本体向下翻转放下时支撑在限位块上时形成死点位置;另外,限位块的斜向支撑可对脚踏本体形成稳定的支撑,提高脚踏时的承载能力,保证稳定性和安全性。进一步,限位块为自根部向外端部向上倾斜的倾斜结构;对脚踏本体形成良好的倾斜支撑面,且方便支撑,防止应力集中。进一步,脚踏本体为U形框式结构,所述翻转安装座和限位块对应脚踏本体的两端各设置一组;即翻转安装座设置有两个,固定设置在车厢上,限位块对应每一翻转安装座设置一个,转轴同样设置两个。进一步,限位块的外端部边沿设有用于脚踏本体向下翻转时卡入形成横向限位支撑的限位槽;脚踏本体向下翻转后直接卡入限位槽内形成限位,不仅形成良好的支撑,而且可防止脚踏本体的左右滑动,形成稳定的脚踏结构,保证脚踏时的安全性。进一步,还包括用于脚踏本体回位的回位弹簧,回位弹簧一端与翻转安装连接,另一端与脚踏本体连接;回位弹簧对应脚踏本体的两侧各设置一个,脚踏本体和翻转安装座上设置有弹簧挂柱,回位弹簧两端挂在弹簧挂柱上形成连接;回位弹簧可用于脚踏本体回位,并使脚踏本体收起或方向时位于死点位置,减少行驶中脚踏本体摆动。进一步,脚踏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收起时防止与车厢碰撞的防撞块;防止脚踏本体收起时与车厢发生碰撞,防撞块由橡胶材料制成,直接固定在脚踏本体上设置。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利用摩托车翻转式脚踏结构总成的摩托车,摩托车上安装有所述摩托车翻转式脚踏结构总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摩托车翻转式脚踏结构总成及其摩托车,脚踏本体可向下翻转放下用于乘客脚踏上车,脚踏本体向下翻转至死点位置时,脚踏本体整体自上而下呈现向外倾斜的状态设置,从而使得脚踏本体与车厢和轮胎之间存在有合理的距离,方便乘客上下车,其中,向外是指向摩托车车厢的外侧方向;当不需要使用时,将脚踏本体收起即可,且在收起时脚踏本紧贴车厢,有效减少整车宽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俯视图;图3为图1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脚踏本体放下时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脚踏本体收起时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俯视图,图3为图1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脚踏本体放下时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脚踏本体收起时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摩托车翻转式脚踏结构总成,包括脚踏本体1,脚踏本体1以可上下翻转的方式单自由度设置,且脚踏本体1向下翻转后自上而下向外倾斜设置;本技术的摩托车翻转式脚踏结构总成安装在摩托车的车厢2上,尤其是在作为客车使用的摩托三轮车上,脚踏本体1可相对于摩托车的车厢2上下翻转设置,当需要使用时,将脚踏本体1向下翻转即可使用,且脚踏本体1向下翻转至死点位置时,脚踏本体1整体自上而下呈现向外倾斜的状态设置,从而使得脚踏本体1与车厢2和轮胎3之间存在有合理的距离,方便乘客上下车,其中,向外是指向摩托车车厢2的外侧方向;当不需要使用时,将脚踏本体1收起即可,且在收起时脚踏本紧贴车厢2,有效减少整车宽度。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转轴(图中为转轴4和转轴4a)和限位件(图中为限位件5和限位件5a),脚踏本体1通过转轴(图中为转轴4和转轴4a)实现翻转设置,限位件(图中为限位件5和限位件5a)用于对脚踏本体1向下翻转后形成横向限位支撑实现倾斜;脚踏本体1上设置有套体,套体固定在转轴(图中为转轴4和转轴4a)上,转轴(图中为转轴4和转轴4a)可转动设置,从而实现脚踏本体1的上下翻转,横向限位支撑是指以使脚踏本体1放下后自上向下向外倾斜的支撑方式。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翻转安装座(图中为翻转安装座6和翻转安装座6a),所述转轴(图中为转轴4和转轴4a)转动配合支撑于所述翻转安装座(图中为翻转安装座6和翻转安装座6a),所述限位件(图中为限位件5和限位件5a)为连接设置于所述翻转安装座(图中为翻转安装座6和翻转安装座6a)底部的限位块;其中,限位块可为与翻转安装座(图中为翻转安装座6和翻转安装座6a)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为焊接固定连接成形,转轴(图中为转轴4和转轴4a)与翻转安装座(图中为翻转安装座6和翻转安装座6a)转动支撑配合,当脚踏本体1向下翻转放下时支撑在限位块上时形成死点位置;另外,限位块的斜向支撑可对脚踏本体1形成稳定的支撑,提高脚踏时的承载能力,保证稳定性和安全性。本实施例中,限位块为自根部向外端部向上倾斜的倾斜结构;对脚踏本体1形成良好的倾斜支撑面,且方便支撑,防止应力集中。本实施例中,脚踏本体1为U形框式结构,所述翻转安装座(图中为翻转安装座6和翻转安装座6a)和限位块对应脚踏本体1的两端各设置一组;即翻转安装座(图中为翻转安装座6和翻转安装座6a)设置有两个,固定设置在车厢2上,限位块对应每一翻转安装座(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摩托车翻转式脚踏结构总成及其摩托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翻转式脚踏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踏本体,所述脚踏本体以可上下翻转的方式单自由度设置,且脚踏本体向下翻转后自上而下向外倾斜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翻转式脚踏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踏本体,所述脚踏本体以可上下翻转的方式单自由度设置,且脚踏本体向下翻转后自上而下向外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翻转式脚踏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和限位件,所述脚踏本体通过转轴实现翻转设置,所述限位件用于对脚踏本体向下翻转后形成横向限位支撑实现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翻转式脚踏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转安装座,所述转轴转动配合支撑于所述翻转安装座,所述限位件为连接设置于所述翻转安装座底部的限位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翻转式脚踏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为自根部向外端部向上倾斜的倾斜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翻转式脚踏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东廖成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