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18044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5 11:53
燃料电池堆(100)包括第一支撑基板(5a)、第一发电元件部、第二发电元件部、第二支撑基板(5b)及连通部件(3)。第一支撑基板(5a)具有第一基板主体部、第一致密层及第一气体流路。第一致密层覆盖第一基板主体部。第一气体流路从近端部(501a)延伸至远端部(502a)。第一发电元件部被支撑在第一支撑基板的第一主表面,第二发电元件部被支撑在第二支撑基板的第一主表面。第二支撑基板(5b)具有第二基板主体部、第二致密层及第二气体流路。第二致密层覆盖第二基板主体部。第二气体流路从近端部(501b)延伸至远端部(502b)。连通部件(3)在第一支撑基板(5a)的远端部(502a)与第二支撑基板(5b)的远端部(502b)之间延伸,使第一气体流路和第二气体流路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堆
技术介绍
已知有包括多个单电池和向各单电池分配气体的分流器的燃料电池堆。各单电池包括多孔质的支撑基板和被各支撑基板支撑的发电元件部。各支撑基板的近端部被插入分流器,由此,从分流器向各支撑基板的气体流路供给燃料气体。从各支撑基板的气体流路的近端部供给的燃料气体中未反应的气体从气体流路的远端部向外部排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燃料电池堆构成为回收从远端部向外部排出的未反应气体,以便提高燃料气体的使用效率。具体而言,支撑基板具有去路用的气体流路和回路用的气体流路。供给到去路用的气体流路的燃料气体中未反应的气体通过回路用的气体流路而再次被用于发电。另外,在回路用的气体流路中流动的燃料气体从近端部回收到分流器中,而不是从远端部向外部排出。支撑基板为多孔质,因此,燃料气体有时流向回路用的气体流路而不会在去路用的气体流路中流到最后。即,燃料气体有时在去路用的气体流路的途中通过支撑基板内而流向回路用的气体流路。为了阻断这样的捷径,在去路用的气体流路与回路用的气体流路之间插入致密质部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531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上所述的燃料电池堆需要在多孔质的支撑基板的内部插入致密质部件,因此,存在制造困难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回收气体,且能够容易地制造的燃料电池堆。本专利技术的某一方面所涉及的燃料电池堆包括:第一支撑基板、第一发电元件部、第二支撑基板、第二发电元件部以及连通部件。第一支撑基板具有第一基板主体部、第一致密层以及第一气体流路。第一致密层覆盖第一基板主体部。第一气体流路从近端部延伸至远端部。第一发电元件部被支撑在第一支撑基板的第一主表面。第二支撑基板具有第二基板主体部、第二致密层以及第二气体流路。第二致密层覆盖第二基板主体部。第二气体流路从近端部延伸至远端部。第二发电元件部被支撑在第二支撑基板的第一主表面。连通部件在所述第一支撑基板的远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基板的远端部之间延伸,使第一气体流路和第二气体流路连通。根据该构成,在第一支撑基板的第一气体流路中流动的燃料气体中的未反应气体经由连通部件流向第二气体流路,而不是从第一气体流路的远端部向外部排出。因此,能够提高燃料气体的使用效率。另外,第一支撑基板具有覆盖第一基板主体部的第一致密层,第二支撑基板具有覆盖第二基板主体部的第二致密层。第一以及第二致密层比第一以及第二基板主体部致密,因此,能够抑制在第一气体流路内流动的燃料气体通过第一以及第二基板主体部内并流向第二气体流路。另外,该第一致密层只要以覆盖第一基板主体部的形式形成即可,能够容易地形成。燃料电池堆还可以包括第三发电元件部和第四发电元件部。第三发电元件部被支撑在第一支撑基板的第二主表面。第四发电元件部被支撑在第二支撑基板的第二主表面。第一发电元件部可以与第三发电元件部串联连接。第二发电元件部可以与第四发电元件部串联连接。由第一发电元件部和第三发电元件部构成的第一发电元件部集合体可以与由第二发电元件部和第四发电元件部构成的第二发电元件部集合体串联连接。由第一发电元件部和第三发电元件部构成的第一发电元件部集合体可以与由第二发电元件部和第四发电元件部构成的第二发电元件部集合体并联连接。燃料电池堆还可以包括第三发电元件部和第四发电元件部。第三发电元件部被支撑在第一支撑基板的第二主表面。第四发电元件部被支撑在第二支撑基板的第二主表面。第一发电元件部可以与第二发电元件部串联连接。第三发电元件部可以与第四发电元件部串联连接。由第一发电元件部和第二发电元件部构成的第三发电元件部集合体可以与由第三发电元件部和第四发电元件部构成的第四发电元件部集合体串联连接。由第一发电元件部和第二发电元件部构成的第三发电元件部集合体可以与由第三发电元件部和第四发电元件部构成的第四发电元件部集合体并联连接。燃料电池堆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发电元件部、多个第二发电元件部、多个第三发电元件部以及多个第四发电元件部。各第一以及第三发电元件部沿着第一支撑基板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而配置。各第二以及第四发电元件部沿着第二支撑基板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而配置。各第一发电元件部可以彼此串联连接。各第二发电元件部可以彼此串联连接。各第三发电元件部可以彼此串联连接。各第四发电元件部可以彼此串联连接。燃料电池堆可以包括:多个第一支撑基板、多个第一发电元件部、多个第二支撑基板以及多个第二发电元件部。各第一支撑基板彼此隔开间隔而配置。第一支撑基板支撑第一发电元件部。被支撑于各第一支撑基板的第一发电元件部与被支撑于相邻的第一支撑基板的第一发电元件部串联连接。各第二支撑基板彼此隔开间隔而配置。第二支撑基板支撑第一发电元件部。被支撑于各第二支撑基板的第二发电元件部与被支撑于相邻的第二支撑基板的第二发电元件部串联连接。由多个第一发电元件部构成的第五发电元件部集合体可以与由多个第二发电元件部构成的第六发电元件部集合体串联连接。由多个第一发电元件部构成的第五发电元件部集合体可以与由多个第二发电元件部构成的第六发电元件部集合体并联连接。各第一支撑基板可以支撑多个第一发电元件部。各第一发电元件部沿着第一支撑基板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而配置。各第二支撑基板可以支撑多个第二发电元件部。各第二发电元件部沿着第二支撑基板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而配置。各第一支撑基板上,各第一发电元件部可以彼此串联连接。各第二支撑基板上,各第二发电元件部可以彼此串联连接。第一发电元件部可以与第二发电元件部串联连接。燃料电池堆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发电元件部和多个第二发电元件部。各第一发电元件部沿着第一支撑基板的长度方向彼此隔开间隔而配置。各第二发电元件部沿着第二支撑基板的长度方向彼此隔开间隔而配置。各第一发电元件部可以彼此串联连接。各第二发电元件部可以彼此串联连接。各第一发电元件部中的一个第一发电元件部可以与各第二发电元件部中的一个第二发电元件部串联连接。燃料电池堆可以包括多个第七发电元件部集合体。各第七发电元件部集合体由彼此串联连接的一对第一以及第二发电元件部构成。各第七发电元件部集合体可以彼此串联连接。各第七发电元件部集合体可以彼此并联连接。第一支撑基板及第二支撑基板可以配置成第一支撑基板的侧面和第二支撑基板的侧面相对。优选燃料电池堆还包括支撑第一以及第二支撑基板的分流器。通过该分流器能够向各气体流路分配燃料气体。优选分流器具有第一室和第二室。第一气体流路与第一室连通。第二气体流路与第二室连通。根据该构成,向第一室供给燃料气体,由此,燃料气体能够按第一气体流路、连通部件、第二气体流路的顺序顺畅地流动。优选分流器具有分流器主体部和隔板。分流器主体部具有空间部。隔板将空间部分隔为第一室和第二室。根据该构成,能够容易地制造具有第一以及第二室的分流器。优选第一致密层包含第一电解质,第二致密层包含第二电解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燃料电池堆能够回收气体,且能够容易地制造该燃料电池堆。附图说明图1是燃料电池堆的立体图。图2是第一单电池的立体图。图3是第一单电池的截面图。图4是第二单电池的立体图。图5是第二单电池的截面图。图6是燃料电池堆的截面图。图7是表示各发电元件部间的电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图8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燃料电池堆的截面图。图9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各发电元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燃料电池堆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电池堆,其包括:第一支撑基板、第一发电元件部、第二支撑基板、第二发电元件部以及连通部件,所述第一支撑基板具有支撑所述第一发电元件部的第一基板主体部、覆盖所述第一基板主体部的第一致密层以及从近端部延伸至远端部的第一气体流路,所述第一发电元件部被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基板的第一主表面,所述第二支撑基板具有支撑所述第二发电元件部的第二基板主体部、覆盖所述第二基板主体部的第二致密层以及从所述近端部延伸至远端部的第二气体流路,所述第二发电元件部被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撑基板的第一主表面,所述连通部件在所述第一支撑基板的远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基板的远端部之间延伸,使所述第一气体流路和所述第二气体流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7.03 JP 2015-134102;2016.06.23 JP 2016-124211.一种燃料电池堆,其包括:第一支撑基板、第一发电元件部、第二支撑基板、第二发电元件部以及连通部件,所述第一支撑基板具有支撑所述第一发电元件部的第一基板主体部、覆盖所述第一基板主体部的第一致密层以及从近端部延伸至远端部的第一气体流路,所述第一发电元件部被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基板的第一主表面,所述第二支撑基板具有支撑所述第二发电元件部的第二基板主体部、覆盖所述第二基板主体部的第二致密层以及从所述近端部延伸至远端部的第二气体流路,所述第二发电元件部被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撑基板的第一主表面,所述连通部件在所述第一支撑基板的远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基板的远端部之间延伸,使所述第一气体流路和所述第二气体流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堆,其中,还包括:第三发电元件部,所述第三发电元件部被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基板的第二主表面,并与所述第一发电元件部串联连接,和第四发电元件部,所述第四发电元件部被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撑基板的第二主表面,并与所述第二发电元件部串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堆,其中,由所述第一发电元件部和所述第三发电元件部构成的第一发电元件部集合体与由所述第二发电元件部和所述第四发电元件部构成的第二发电元件部集合体串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堆,其中,由所述第一发电元件部和所述第三发电元件部构成的第一发电元件部集合体与由所述第二发电元件部和所述第四发电元件部构成的第二发电元件部集合体并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堆,其中,还包括:第三发电元件部,所述第三发电元件部被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基板的第二主表面,和第四发电元件部,所述第四发电元件部被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撑基板的第二主表面,所述第一发电元件部与所述第二发电元件部串联连接,所述第三发电元件部与所述第四发电元件部串联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电池堆,其中,由所述第一发电元件部和所述第二发电元件部构成的第三发电元件部集合体与由所述第三发电元件部和所述第四发电元件部构成的第四发电元件部集合体串联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电池堆,其中,由所述第一发电元件部和所述第二发电元件部构成的第三发电元件部集合体与由所述第三发电元件部和所述第四发电元件部构成的第四发电元件部集合体并联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2~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堆,其中,该燃料电池堆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发电元件部、多个所述第二发电元件部、多个所述第三发电元件部以及多个所述第四发电元件部,所述各第一发电元件部及各第三发电元件部沿着所述第一支撑基板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而配置,所述各第二发电元件部及各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森诚伊藤梨沙子龙崇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