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13578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5 0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阀体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形成阀体流道;油嘴组件,油嘴组件安装在阀体流道内,且进油口的直径和出油口的直径均大于油嘴组件的内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流量调节阀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通过改变流体流过的通道的直径大小使流体不断地在阀体内得以缓冲,进而降低了流体的能量,达到了避免储油罐的内壁面因原油的压力过高而被蚕食冲刷的现象,提高了储油罐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储油罐的频繁更换,降低了储油罐的使用成本。可见,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流量调节阀通过对该流量调节阀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阀体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形成高压差,并在高压差的作用下实现流量调节和压力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量调节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流量调节阀
技术介绍
目前,从油田井下采集到的原油通过出油管线和集油管线输入储油罐中。然而,由于原油具有很高的压力,于是,储油罐的内壁面经常受到高压油的蚕食冲刷,受其影响储油罐的使用寿命短,更换频繁。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现有技术中,油田的出油管线和集油管线常采用Z式曲径管线,并在曲径管线上配装流量调节阀,试图通过改变高压原油的流道方向和流量大小达到消耗能量实现卸压降压的目的。上述方法虽然能对储油罐的内壁面能起到缓解冲刷的作用,但效果不明显,储油罐的使用寿命仍然较短,使用成本依然居高不下,同时增加了管线的复杂性,因此,其性价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流量调节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用于储存原油的储油罐的内壁容易被高压的原油冲损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阀体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形成阀体流道;油嘴组件,油嘴组件安装在阀体流道内,且进油口的直径和出油口的直径均大于油嘴组件的内径。进一步地,流量调节阀还包括:阀杆,阀杆位置可调节地安装阀体上,且阀杆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阀体流道内。进一步地,阀体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阀体部和第二阀体部,且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设置在第一阀体部的两端;其中,第一阀体部上设置有第一流道段和第二流道段,第二阀体部上设置有第三流道段,第一流道段和第二流道段通过第三流道段连通;阀杆安装在第二阀体部上,且阀杆的一端位于第一流道段和第三流道段之间的通口处。进一步地,阀杆的一端为锥形端。进一步地,油嘴组件包括第一油嘴和第二油嘴,第一油嘴设置在第一流道段的靠近进油口的一端,第二油嘴设置在第二流道段的靠近出油口的一端。进一步地,油嘴组件包括第三油嘴和第四油嘴,第三油嘴设置在第一流道段内,且第三油嘴设置在第一油嘴的远离进油口的一侧;第四油嘴设置在第二流道内,且第四油嘴设置在第二油嘴的远离出油口的一侧;其中,第一油嘴的内径大于第三油嘴的内径,第二油嘴的内径小于第四油嘴的内径。进一步地,第一流道段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台阶孔和第二台阶孔,第一油嘴安装在第一台阶孔内,第三油嘴安装在第四台阶孔内;第二流道段包括相连通的第三台阶孔和第四台阶孔,第二油嘴安装在第三台阶孔内,第四油嘴安装在第四台阶孔内。进一步地,第三流道段内设置有减压组件,减压组件套设在阀杆上;其中,流体从第一流道段内流入减压组件内并经过减压组件的减压后流入第三流道段内。进一步地,减压组件包括环套和填充在环套内的减压环,且各个减压环之间形成沿阀杆的轴向和径向延伸的流体通路。进一步地,相邻的减压环与环套之间形成设置有径向凹槽,且减压环上设置有轴向通孔。进一步地,减压组件还包括限流环和止流环,限流环设置在环套的底部,且限流环的内径大于阀杆的外径以使第一流道段内的流体通过限流环与阀杆之间的间隙进入减压组件内;止流环设置在环套的顶部,且止流环与阀体和环套密封连接;其中,环套的顶部设置有出流孔以使环套内的流体从环套内流入到第三流道段内。进一步地,流量调节阀还包括:支架,支架与阀体密封连接,且阀杆的一端穿过支架后设置在阀体内;其中,阀杆的远离阀体的一端上设置有操作件。本专利技术中的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该阀体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且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形成阀体流道,又由于阀体流道内设置有油嘴组件,且该油嘴组件的内径小于进油口和出油口的直径。这样,从进油口进入的流体依次经过进油口、油嘴组件和出油口后流出,期间,由于流体流过的通道的直径由大变小在变大的变化,于是,流体会因其流过的通道的变径而消耗能量,进而达到降压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中的流量调节阀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通过改变流体流过的通道的直径大小使流体不断地在阀体内得以缓冲,进而降低了流体的能量,达到了避免储油罐的内壁面因原油的压力过高而被蚕食冲刷的现象,提高了储油罐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储油罐的频繁更换,降低了储油罐的使用成本。可见,本专利技术中的流量调节阀通过对该流量调节阀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阀体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形成高压差,并在高压差的作用下实现流量调节和压力调节。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的流量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0、阀体;11、进油口;12、出油口;13、第一阀体部;14、第二阀体部;15、第一流道段;16、第二流道段;17、第三流道段;20、阀杆;31、第一油嘴;32、第二油嘴;33、第三油嘴;34、第四油嘴;40、减压组件;41、环套;42、减压环;43、限流环;44、止流环;50、支架;60、操作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量调节阀,请参考图1,该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10,阀体10上设置有进油口11和出油口12,进油口11和出油口12之间形成阀体流道;油嘴组件,油嘴组件安装在阀体流道内,且进油口11的直径和出油口12的直径均大于油嘴组件的内径。本专利技术中的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10,该阀体10上设置有进油口11和出油口12,且进油口11与出油口12之间形成阀体流道,又由于阀体流道内设置有油嘴组件,且该油嘴组件的内径小于进油口11和出油口12的直径。这样,从进油口11进入的流体依次经过进油口11、油嘴组件和出油口12后流出,期间,由于流体流过的通道的直径由大变小在变大的变化,于是,流体会因其流过的通道的变径而消耗能量,进而达到降压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中的流量调节阀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通过改变流体流过的通道的直径大小使流体不断地在阀体内得以缓冲,进而降低了流体的能量,达到了避免储油罐的内壁面因原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0),所述阀体(10)上设置有进油口(11)和出油口(12),所述进油口(11)和所述出油口(12)之间形成阀体流道;油嘴组件,所述油嘴组件安装在所述阀体流道内,且所述进油口(11)的直径和所述出油口(12)的直径均大于所述油嘴组件的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10),所述阀体(10)上设置有进油口(11)和出油口(12),所述进油口(11)
和所述出油口(12)之间形成阀体流道;
油嘴组件,所述油嘴组件安装在所述阀体流道内,且所述进油口(11)的直径和所述
出油口(12)的直径均大于所述油嘴组件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阀还包括:
阀杆(20),所述阀杆(20)位置可调节地安装所述阀体(10)上,且所述阀杆(20)
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阀体流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阀
体部(13)和第二阀体部(14),且所述进油口(11)和所述出油口(12)分别设置在所
述第一阀体部(13)的两端;其中,所述第一阀体部(13)上设置有第一流道段(15)和
第二流道段(16),所述第二阀体部(14)上设置有第三流道段(17),所述第一流道段(15)
和所述第二流道段(16)通过所述第三流道段(17)连通;所述阀杆(20)安装在所述第
二阀体部(14)上,且所述阀杆(20)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流道段(15)和所述第三流道
段(17)之间的通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20)的所述一端为锥形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嘴组件包括第一油嘴(31)和第
二油嘴(32),所述第一油嘴(31)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道段(15)的靠近所述进油口(11)
的一端,所述第二油嘴(32)设置在所述第二流道段(16)的靠近所述出油口(12)的一
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嘴组件包括第三油嘴(33)和第
四油嘴(34),所述第三油嘴(33)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道段(15)内,且所述第三油嘴(33)
设置在所述第一油嘴(31)的远离所述进油口(11)的一侧;所述第四油嘴(34)设置在
所述第二流道段(16)内,且所述第四油嘴(34)设置在所述第二油嘴(32)的远离所述
出油口(12)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油嘴(3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三油嘴(33)的内径,
所述第二油嘴(32)的内径小于所述第四油嘴(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敬李延刚李佳琦陈仙江章凭马兆琳张俊中胡建平江洪纪拥军赵海燕赵小容李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