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99960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4 2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用以提高开口率。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包括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的阵列基板、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至少一个源极驱动电路;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方向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区域,其中每个所述子区域包括至少一条栅线;分别为各子区域的各栅线设置对应的充电时间,其中,随着所述各子区域与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之间垂直距离的增加,所述各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整体上呈增大趋势;依次为所述各子区域的各栅线充电对应的充电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显示技术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器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辐射等特点,在当前平板显示器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对于TFT-LCD来说,阵列基板的结构及制造工艺对产品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像素的充电率、开口率等参数是衡量产品性能的重要参数,然而阵列基板的负载(RCloading)是影响充电率及开口率的重要因素。随着TFT-LCD的分辨率提高,PPI(Pixelperinch)增加,同一尺寸的阵列基板内像素数量增加,从而导致阵列基板的负载(RCloading)增大,信号的延迟增大。现有技术中,阵列基板上的栅线或数据线均为直线。为了减小信号延迟,通常采用增加阵列基板中栅线或数据线关键尺寸的方法,即增加栅线或数据线沿宽度方向的截面宽度,来减小栅线或数据线的线电阻,从而缓解信号延迟的问题。但是,增加栅线或数据线的截面宽度虽然能缓解信号延迟,但是在阵列基板面积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增加栅线或数据线的截面宽度则会减小阵列基板的有效显示区域,从而导致TFT-LCD的开口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用以提高开口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包括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的阵列基板、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至少一个源极驱动电路;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方向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区域,其中每个所述子区域包括至少一条栅线;分别为各子区域的各栅线设置对应的充电时间,其中,随着所述各子区域与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之间垂直距离的增加,所述各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整体上呈增大趋势;依次为所述各子区域的各栅线充电对应的充电时间。其中,当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划分成两个子区域时,所述分别为各子区域的各栅线设置对应的充电时间包括:分别为所述两个子区域中第一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为第二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其中所述第一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第一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大于所述第二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其中,所述各子区域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满足以下关系:t1×l1+t2×l2=1/f=t×l;l1+l2=l;其中t1表示所述第一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2表示所述第二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l1表示所述第一子区域的栅线数,l2表示所述第二子区域的栅线数,f表示所述显示装置的刷新频率,t表示所述显示装置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且t2<t<t1,l表示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的总栅线数。其中,当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划分成三个以上的子区域时,所述分别为各子区域的各栅线设置对应的充电时间包括:分别为所述三个以上的子区域中第i个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其中,tN≤ti<t1或tN<ti≤t1,dN<di<d1;其中,t1表示第一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i表示第i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N表示第N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d1表示所述第一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di表示所述第i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dN表示所述第N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i为自然数且1≤i≤N,N为划分的子区域的总数量。其中,所述各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满足以下关系:t1×l1+...+ti×li+...+tN×lN=1/f=t×l;l1+li+...+lN=l;其中,t1表示第一个子区域中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i表示第i个子区域中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N表示第N个子区域中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l1表示所述第一个子区域的栅线数,li表示所述第i个子区域的栅线数,lN表示所述第N个子区域的栅线数;f表示所述显示装置的刷新频率,t表示所述显示装置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且tN<t<t1,l表示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的总栅线数。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包括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的阵列基板、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至少一个源极驱动电路;所述电路包括:分区模块,用于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区域,其中每个所述子区域包括至少一条栅线;设置模块,用于分别为各子区域的各栅线设置对应的充电时间,其中,随着所述各子区域与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之间垂直距离的增加,所述各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整体上呈增大趋势;充电模块,用于依次为所述各子区域的各栅线充电对应的充电时间。其中,当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划分成两个子区域时,所述设置模块具体用于:分别为所述两个子区域中第一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为第二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其中所述第一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第一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大于所述第二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其中,当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划分成三个以上的子区域时,所述设置模块具体用于:分别为所述三个以上的子区域中第i个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其中,tN≤ti<t1或tN<ti≤t1,dN<di<d1;其中,t1表示第一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i表示第i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N表示第N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d1表示所述第一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di表示所述第i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dN表示所述第N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包括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的阵列基板、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至少一个源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方向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区域,其中每个所述子区域包括至少一条栅线;分别为各子区域的各栅线设置对应的充电时间,其中,随着所述各子区域与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之间垂直距离的增加,所述各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整体上呈增大趋势;依次为所述各子区域的各栅线充电对应的充电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包括多条栅线和多条
数据线的阵列基板、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至少一个源极驱动电路;其特征
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方向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区域,其
中每个所述子区域包括至少一条栅线;
分别为各子区域的各栅线设置对应的充电时间,其中,随着所述各子区域
与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之间垂直距离的增加,
所述各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整体上呈增大趋势;
依次为所述各子区域的各栅线充电对应的充电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
区域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划分成两个子区域时,所述分别为各子区域的各栅线
设置对应的充电时间包括:
分别为所述两个子区域中第一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为第二子
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
其中所述第一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
在区域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
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
二距离,所述第一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大于所述第二子区域中各栅
线的平均充电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子区域各栅线的平
均充电时间满足以下关系:
t1×l1+t2×l2=1/f=t×l;l1+l2=l;
其中t1表示所述第一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2表示所述第二子
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l1表示所述第一子区域的栅线数,l2表示所述
第二子区域的栅线数,f表示所述显示装置的刷新频率,t表示所述显示装置
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且t2<t<t1,l表示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的总栅线
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

\t区域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划分成三个以上的子区域时,所述分别为各子区域的
各栅线设置对应的充电时间包括:
分别为所述三个以上的子区域中第i个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
其中,tN≤ti<t1或tN<ti≤t1,dN<di<d1;
其中,t1表示第一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i表示第i个子区域
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N表示第N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d1表示所述第一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
区域的垂直距离,di表示所述第i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
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dN表示所述第N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
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i为自然数且
1≤i≤N,N为划分的子区域的总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子区域中各栅线的
平均充电时间满足以下关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妮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