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组件及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99158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4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换热器组件及空调室内机。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后换热部、左侧换热部和右侧换热部;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在所述换热器的顶部;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底部,且所述接水盘的上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凸起结构以支撑所述换热器的下端。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换热器组件,通过在接水盘的上表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凸起结构以支撑换热器的下端,当换热器组件用在空调室内机中,且空调室内机制冷时,有利于落入接水盘内的冷凝从接水盘排空,而且还可防止接水盘周围环境中的热空气向上串流到换热器的冷腔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器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空调器在制冷时,空调室内机的蒸发器与室内环境之间换热会产生冷凝水,冷凝水可流入到接水盘内,并从接水盘排出。然而,现有的空调室内机的蒸发器与接水盘的连接方式不利于冷凝水的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可有利于冷凝水的排放。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的换热器组件。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后换热部、左侧换热部和右侧换热部;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在所述换热器的顶部;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底部,且所述接水盘的上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凸起结构以支撑所述换热器的下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通过在接水盘的上表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凸起结构以支撑换热器的下端,当换热器组件用在空调室内机中,且空调室内机制冷时,有利于落入接水盘内的冷凝从接水盘排空,而且还可防止接水盘周围环境中的热空气向上串流到换热器的冷腔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水盘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彼此间隔开的凸起结构以支撑所述换热器。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凸起结构环绕所述接水盘的至少一部分内周壁设置,且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内周壁间隔开设置。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电辅热结构,所述电辅热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接水盘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电辅热结构的上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上形成有贯穿所述本体部厚度的定位孔,所述电辅热结构的上端形成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多个卡合部,所述多个卡合部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且所述多个卡合部连接在所述本体部上邻近所述定位孔的一端,所述固定部上形成有与所述多个卡合部配合的卡槽。更进一步地,所述接水盘的上表面上形成有限位部,所述电辅热结构的下端限位在所述限位部上。再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包括:凸台,所述凸台向上凸出所述接水盘的上表面;两个连接部,所述两个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凸台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且向上延伸;限位柱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柱和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凸台的上表面上,且分别位于所述两个连接部的两侧;其中,所述电辅热结构的所述下端限位在所述两个连接部、所述限位柱和所述限位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电辅热结构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两个。可选地,所述电辅热结构为翅片式加热器、电加热管、或陶瓷加热元件。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的左右边板上分别设有密封板。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密封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形成有朝向所述换热器延伸的定位板,所述密封板通过所述定位板固定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接水盘上。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固定部之间、所述定位板与所述接水盘之间分别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的所述后换热部、所述左侧换热部和所述右侧换热部共同限定出的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大致为“U”形形状。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组件还包括后拉杆,所述后拉杆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后侧,且固定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接水盘之间以将所述换热器限位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接水盘之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的换热器组件。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设置上述的换热器组件,不但有利于接水盘内冷凝水的排放,同时还可以防止接水盘周围的热空气串流到换热器的冷腔内。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的爆炸图;图3是图1所示的换热器组件的主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换热器组件的B-B部剖视图;图5是图1所示的换热器组件的俯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换热器组件的A-A部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接水盘的另一方位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所示的圈示部分的放大图;图1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密封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换热器组件100;换热器1;后换热部11;左侧换热部12;右侧换热部13;固定部2;接水盘3;凸起结构31;限位部32;凸台321;连接部322;限位柱323;限位板324;电辅热结构4;定位柱41;固定件5;本体部51;定位孔511;过线孔512;卡合部52;密封板6;定位板61;后拉杆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100,换热器组件100可以应用在空调室内机中以与室内环境换热,给室内环境制冷或制热。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100可以包括换热器1、固定部2和接水盘3。具体地,如图7所示,换热器1可以包括后换热部11、左侧换热部12和右侧换热部13,从而有利于提高换热器1的换热效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当换热器组件100应用在空调室内机中,且给室内环境制热时,此时的换热器1即为冷凝器;当换热器组件100应用在空调室内机中,且给室内环境制冷时,此时的换热器1即为蒸发器。固定部2设在换热器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后换热部、左侧换热部和右侧换热部;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在所述换热器的顶部;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底部,且所述接水盘的上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凸起结构以支撑所述换热器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后换热部、左侧换热部和右侧换热部;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在所述换热器的顶部;
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底部,且所述接水盘的上表面上形成有至少
一个凸起结构以支撑所述换热器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多
个彼此间隔开的凸起结构以支撑所述换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起结构环绕所述接水
盘的至少一部分内周壁设置,且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内周壁间隔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电辅热结构,所
述电辅热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接水盘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辅热结构的上端通过固定
件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
本体部,所述本体部上形成有贯穿所述本体部厚度的定位孔,所述电辅热结构的上端
形成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
多个卡合部,所述多个卡合部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且所述多个卡合部连接在所
述本体部上邻近所述定位孔的一端,所述固定部上形成有与所述多个卡合部配合的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的上表面上形成有限
位部,所述电辅热结构的下端限位在所述限位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
凸台,所述凸台向上凸出所述接水盘的上表面;
两个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武中李贤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