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拉环形喷油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96336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3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介绍了一种盘拉环形喷油环,它包括环体,在环体中心设有通道;在环体内壁的前端开口处形成凸台,凸台的内侧面为与环体的中轴线垂直的垂直面,凸台的外侧面为斜面;在环体外侧设有环形的油槽,在环体内还设有喷油孔,喷油孔的一端开口设于油槽的底部,喷油孔的另一端开口设于斜面上;在环体的外侧还设有第一和第二密封槽,在第一和第二密封槽内分别安装有O型密封圈;在通道内安装有尼龙环,尼龙环的后端与环体内壁的后端开口处平齐,尼龙环的前端与凸台的垂直面抵紧,尼龙环与环体内壁过盈配合,尼龙环的内径小于通道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得铜管得到全方位的润滑,还可以降低拉拔模具的温度,并有效保护铜管外壁,提高产品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铜管拉拔辅助工具,尤其是一种盘拉环形喷油环,属于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铜管在空调冷凝器、射频传输电缆等领域应用得非常频繁,而在制作上述设备的铜管时,拉拔成型是加工工序中重要的一环。现目前在拉拔铜管时,是用外力作用于被拉铜管的前端,将铜管坯料从模具的模孔中拉出,以获得相应的形状和尺寸的制品的一种塑性加工方法。由于拉拔多在冷态下进行,因此也叫冷拔或冷拉。在铜管拉拔过程中,通常会使用由皂基、硼砂、聚乙二醇油酸酯和水组成的乳液或由矿物油、脂肪酸、十二烷醇、油酸聚氧乙烯酯和水组成的乳液作为润滑剂,这样可减轻拔丝机械强度,提高拔丝速度和产品质量,能有效减少工件与模具的摩擦,降低磨损,并且使得铜管外表面具有强韧的油膜,可有效减少叫模、划痕、划伤、烧结焊合、破裂等现象的发生。现目前在铜管拉拔过程中喷油时,是在铜管的正上方安装有个喷油装置,采用从上往下的方式喷油,虽然铜管的上部能得到润滑,但是铜管底部由于不能被油液覆盖,因此难以得到润滑,这样就容易造成铜管拉拔过程中润滑不均匀,导致铜管成型后在表面形成凹凸不均或产生划痕等情况,这样会影响铜管的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在进行铜管拉拔过程中,由于对铜管表面润滑不均匀导致的产品出现落痕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全方位润滑铜管的盘拉环形喷油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盘拉环形喷油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环体,所述环体为圆环形状,在环体中心设有用于放置铜管的通道;在所述环体内壁的前端开口处形成凸台,所述凸台的内侧面为与环体的中轴线垂直的垂直面,所述凸台的外侧面为斜面,所述斜面为内小外大的锥形面;在所述环体外侧设有环形的油槽,所述油槽设于环体的中部,在所述环体内还设有喷油孔,所述喷油孔的一端开口设于油槽的底部,喷油孔的另一端开口设于所述斜面上;在所述环体的外侧还设有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设于油槽的左侧,第二密封槽设于油槽的右侧,在第一密封槽内安装有第一O型密封圈,在第二密封槽内安装有第二O型密封圈;在所述通道内安装有尼龙环,所述尼龙环的后端与环体内壁的后端开口处平齐,尼龙环的前端与凸台的垂直面抵紧,所述尼龙环与环体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尼龙环的内径小于通道的直径。优化地,所述的喷油孔为六个,六个喷油孔均匀分布在所述斜面上。通过设置六个喷油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铜管进行喷油润滑处理,达到无遗漏无死角的目的,从而保障铜管拉拔时的光滑程度。优化地,所述喷油孔的中心线与环体的中轴线所呈夹角为60°。本技术中将喷油孔采用斜向设置的方式,油液在喷出时是斜向并且向外的,因此即可对铜管进行润滑,还可以喷射到拉拔模具上,对拉拔模具进行冷却处理,达到了双重效果。优化地,在所述尼龙环的后端设有锥形环面。这里设置锥形环面的作用在于更加方便铜管的送入,起到导向作用。优化地,所述的油槽的截面为矩形槽结构。本技术中的油槽采用了矩形槽的结构一方面是为了便于油液的流动,使得各个喷油孔均匀受油,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大油槽内的存油量,有利于提高油液喷出的压力。优化地,所述喷油孔的孔径为3.5mm。这里采用3.5mm的喷油孔设计是最佳的设计方案,这样既能够保障油液喷出时具有足够的压力,同时油液的压力又不会过大,避免在铜管表面形成凹痕。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能够使得铜管得到全方位的润滑:本技术专门针对铜管润滑而设计,采用了环状的喷油装置,从不同角度同时对铜管进行喷油润滑,这样能够使得铜管上无死角,达到均匀润滑的效果;2、可以降低拉拔模具的温度:本技术的喷油环改变了传统喷油嘴垂直向下的喷油模式,采用斜向的喷油方式,不仅能够润滑铜管,同时还可以覆盖旁边的拉拔模具,使得拉拔模具的热量能够被油液吸收,达到降温的效果;3、自动化程度高,由于在喷油环内采用了空心结构,因此油液能够自动喷淋,不需人工操作,而且压力适中,可靠性也较好;4、能够有效保护铜管外壁:由于在喷油环内侧安装有尼龙环,因此可以避免铜管在拉拔移动过程中与喷油环之间发生触碰,避免了铜管外壁被划伤,有利于提高产品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盘拉环形喷油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环体,2—通道,3—凸台,4—垂直面,5—斜面,6—油槽,7—喷油孔,8—第一密封槽,9—第二密封槽,10—第一O型密封圈,11—第二O型密封圈,12—尼龙环,13—锥形环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盘拉环形喷油环,它包括环体1,所述环体1为圆环形状,在环体1中心设有用于放置铜管的通道2,拉拔时,铜管从所述通道2穿过后与前端的拉拔模具连接。在所述环体1内壁的前端开口处形成凸台3,所述凸台3的内侧面为与环体1的中轴线垂直的垂直面4,所述凸台3的外侧面为斜面5,所述斜面5为内小外大的锥形面;所述锥形面的外侧开口直径与所述通道2直径相等。在所述环体1外侧设有环形的油槽6,所述的油槽6的截面为矩形槽结构,所述油槽6设于环体1的中部,在工作时,所述油槽6上连接有进油阀,由于进油阀的安装连接属于现有结构,因此在本申请中不做详细描述。在所述环体1内还设有喷油孔7,所述喷油孔7的一端开口设于油槽6的底部,喷油孔7的另一端开口设于所述斜面5上。为了将整个铜管的外表面覆盖,所述的喷油孔7为六个,六个喷油孔7均匀分布在所述斜面5上。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5个或7个喷油嘴,其数量可以根据铜管的直径大小而定。所述喷油孔7的中心线与环体1的中轴线所呈夹角为60°,这样油液就可以斜向喷出,既对铜管起到润滑作用又对前端的拉拔模具起到降温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60°夹角是优化后的方案,如果设定的角度过小,则可能造成油液喷射太远,无法将铜管全部覆盖,如果设定的角度过大,则可能造成只能覆盖铜管,而无法兼顾拉拔模具的降温需求。本技术中,所述喷油孔7的孔径设定为3.5mm,这样既可以使得油液喷出时具有足够的压力,达到所需的距离,同时又不会因为压力太大而导致在铜管表面产生凹痕。参见图1,为了提高油液的密封性,在所述环体1的外侧还设有第一密封槽8和第二密封槽9,所述第一密封槽8设于油槽6的左侧,第二密封槽9设于油槽6的右侧,在第一密封槽8内安装有第一O型密封圈10,在第二密封槽9内安装有第二O型密封圈11。在所述通道2内安装有尼龙环12,尼龙环12为尼龙材质的软性保护环结构,所述尼龙环12的后端与环体1内壁的后端开口处平齐,在所述尼龙环12的后端设有锥形环面13,这样可以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尼龙环12的前端与凸台3的垂直面4抵紧,安装时,所述尼龙环12与环体1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尼龙环12的内径小于通道2的直径,这样可以使得铜管在经过通道2时不与环体1的内壁发生触碰,达到保护铜管的作用。工作时,润滑油液从外部的进油阀被输送至油槽6内,由于油槽6与六个喷油孔7均是连通的,因此油液将自行流动到各个喷油孔,当铜管在通道2内向前移动时,油液从6个喷油孔中喷出,使得铜管的整个外表面都被润滑,从而在拉拔过程中避免造成拉丝等情况,同时斜向的喷射方式能够使得油液喷射到拉拔模具上,这样油液可以吸收拉拔模具工作时的热量,达到降温效果。通常铜管是连续拉拔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盘拉环形喷油环

【技术保护点】
盘拉环形喷油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环体(1),所述环体(1)为圆环形状,在环体(1)中心设有用于放置铜管的通道(2);在所述环体(1)内壁的前端开口处形成凸台(3),所述凸台(3)的内侧面为与环体(1)的中轴线垂直的垂直面(4),所述凸台(3)的外侧面为斜面(5),所述斜面(5)为内小外大的锥形面;在所述环体(1)外侧设有环形的油槽(6),所述油槽(6)设于环体(1)的中部,在所述环体(1)内还设有喷油孔(7),所述喷油孔(7)的一端开口设于油槽(6)的底部,喷油孔(7)的另一端开口设于所述斜面(5)上;在所述环体(1)的外侧还设有第一密封槽(8)和第二密封槽(9),所述第一密封槽(8)设于油槽(6)的左侧,第二密封槽(9)设于油槽(6)的右侧,在第一密封槽(8)内安装有第一O型密封圈(10),在第二密封槽(9)内安装有第二O型密封圈(11);在所述通道(2)内安装有尼龙环(12),所述尼龙环(12)的后端与环体(1)内壁的后端开口处平齐,尼龙环(12)的前端与凸台(3)的垂直面(4)抵紧,所述尼龙环(12)与环体(1)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尼龙环(12)的内径小于通道(2)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盘拉环形喷油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环体(1),所述环体(1)为圆环形状,在环体(1)中心设有用于放置铜管的通道(2);在所述环体(1)内壁的前端开口处形成凸台(3),所述凸台(3)的内侧面为与环体(1)的中轴线垂直的垂直面(4),所述凸台(3)的外侧面为斜面(5),所述斜面(5)为内小外大的锥形面;在所述环体(1)外侧设有环形的油槽(6),所述油槽(6)设于环体(1)的中部,在所述环体(1)内还设有喷油孔(7),所述喷油孔(7)的一端开口设于油槽(6)的底部,喷油孔(7)的另一端开口设于所述斜面(5)上;在所述环体(1)的外侧还设有第一密封槽(8)和第二密封槽(9),所述第一密封槽(8)设于油槽(6)的左侧,第二密封槽(9)设于油槽(6)的右侧,在第一密封槽(8)内安装有第一O型密封圈(10),在第二密封槽(9)内安装有第二O型密封圈(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耿张德志户玉全常俊杰雷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