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力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9549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3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包括:内锅、外锅和锅盖,外锅上设有第一锅牙,锅盖上设有与第一锅牙相扣合的第二锅牙,内锅的外侧壁上设有提手,便于取放内锅,避免了烫伤事故的发生;外锅的侧壁上设有避让提手的缺口,这样内锅放入外锅内,提手位于缺口内,缺口的设置,便于内锅放置到外锅内;提手的手握部的上端面低于锅盖的下端面,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隙,提手的连接部的侧壁面与锅盖上的第二锅牙的自由端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隙,保证了提手的设置不会影响锅盖的第二锅牙与外锅上的第一锅牙的旋转扣合,以保证合盖顺畅;提手的下端面与缺口的底面之间具有高度差,保证内锅可在烹饪过程中进行浮动,以确保压力烹饪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压力锅
技术介绍
电压力锅因其烹饪效果好、烹饪快速、节能等优点,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厨房必备电器之一。而匚式弹性电压力锅相对于刚性电压力锅具有更安全、对内锅自身强度要求低、便于压力控制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压力锅市场主流。然匚式电压力锅中,其锅盖与外锅通过锅牙旋合扣合,内锅位于外锅内部,造成内锅无法设置提手,内锅的无提手造成用户只能通过内锅锅口的翻边取放内锅,但因结构限制,内锅锅口的翻边较小,造成内锅取放不便,且在装有热的食物的情况下取放内锅,容易烫手,造成烫伤事故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内锅上设置提手、在外锅上设置避让缺口来实现便于内锅取放的电压力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盖,所述锅盖上设有第二锅牙;内锅,所述内锅的外侧壁上设有提手;和外锅,所述外锅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锅牙旋转扣合的第一锅牙和避让所述提手的缺口,所述内锅放入所述外锅内,所述提手位于所述缺口内,所述提手的上端面与所述锅盖的下端面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提手与所述第一锅牙之间具有间隙。在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内锅的侧壁上设有提手,以便取放内锅,减少了烫伤事故的发生,使得电压力锅的使用更加安全;外锅的侧壁上设有避让提手的缺口,这样内锅放置到外锅内时,提手可放到缺口内,不会影响内锅的放置,进而不会影响电压力锅的正常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电压力锅无法设置把手的缺陷。提手的上端面与锅盖的下端面之间具有间隙,且提手与第一锅牙之间具有间隙,以确保提手的设置不会干涉第二锅牙与第一锅牙的旋转扣合,这样锅盖上的第二锅牙与外锅上的第一锅牙扣合后,锅盖可将内锅密封,以便实现电压力锅的压力烹饪。另外,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压力锅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提手包括手握部和连接部,所述手握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内锅的外侧壁相连,所述手握部的上端面低于所述锅盖的下端面,且所述手握部的上端面与所述锅盖的下端面之间具有间隙。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锅的侧壁的上端面上设有向外弯折的第一锅牙,所述锅盖的下端面上设有向内弯折的第二锅牙,且所述第二锅牙的下端面高于所述锅盖的下端面或与所述锅盖的下端面平齐,所述第二锅牙的自由端的端面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壁面之间具有间隙。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锅的外侧壁上通过铆钉或焊接固定有马仔,所述连接部通过螺钉固定到所述马仔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锅的外侧壁的上端设有向外弯折的锅沿,所述提手位于所述锅沿的下方,且所述锅沿的外侧壁面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壁面平齐或所述锅沿的外侧壁面凸出所述连接部的外侧壁面,所述手握部的上壁面与所述锅沿的上壁面之间的优选距离为20~35mm。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提手的下端面与所述缺口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缺口的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缺口的侧壁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大于10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锅上间隔地设有两个所述缺口,两所述缺口相对设置,且两所述缺口每侧的间隙内设有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锅牙,所述内锅上相应地设有两所述提手。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锅盖包括盖体和套环,所述套环包括上底壁和与所述上底壁的周边相连的侧壁,所述套环的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二锅牙,所述套环套设在所述盖体外,所述套环可相对于所述盖体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锅牙与所述第一锅牙旋转扣合。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电压力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压力锅装配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中外锅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外锅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外锅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中内锅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8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与图5中的外锅相配合的锅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电压力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锅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1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 外锅,10 第一锅牙,11 缺口,2 内锅,20 提手,200 手握部,201 连接部,210 马仔,211 铆钉,22 锅沿,3 锅盖,30 盖体,31 套环,310 第二锅牙,311 上底壁,312 侧壁,4 内锅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压力锅。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包括:内锅2、外锅1、锅盖3和内锅支撑件4。其中,如图8所示,所述内锅2的外侧壁上设有提手;如图11所示,所述锅盖3上设有第二锅牙310;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外锅1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锅牙310旋转扣合的第一锅牙10和避让所述提手20的缺口11,所述内锅2放入所述外锅1内,并支撑在所述内锅支撑件4上,所述提手位于所述缺口11内,所述提手20的上端面与所述锅盖3的下端面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提手20与所述第一锅牙10之间具有间隙。在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内锅的侧壁上设有提手,以便取放内锅,减少了烫伤事故的发生,使得电压力锅的使用更加安全;外锅的侧壁上设有避让提手的缺口,这样内锅放置到外锅内时,提手可放到缺口内,不会影响内锅的放置,进而不会影响电压力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所述锅盖上设有第二锅牙;内锅,所述内锅的外侧壁上设有提手;和外锅,所述外锅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锅牙旋转扣合的第一锅牙和避让所述提手的缺口,所述内锅放入所述外锅内,所述提手位于所述缺口内,所述提手的上端面与所述锅盖的下端面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提手与所述第一锅牙之间具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盖,所述锅盖上设有第二锅牙;
内锅,所述内锅的外侧壁上设有提手;和
外锅,所述外锅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锅牙旋转扣合的第一锅牙和避让
所述提手的缺口,所述内锅放入所述外锅内,所述提手位于所述缺口内,所述
提手的上端面与所述锅盖的下端面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提手与所述第一锅牙
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手包括手握部和连接部,所述手握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内锅的
外侧壁相连,所述手握部的上端面低于所述锅盖的下端面,且所述手握部的上
端面与所述锅盖的下端面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锅的侧壁的上端面上设有向外弯折的所述第一锅牙,所述锅盖的下
端面上设有向内弯折的所述第二锅牙,且所述第二锅牙的下端面高于所述锅盖
的下端面或与所述锅盖的下端面平齐,所述第二锅牙的自由端的端面与所述连
接部的外侧壁面之间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锅的外侧壁上通过铆钉或焊接固定有马仔,所述连接部通过螺钉固
定到所述马仔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志喜陈瑞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