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组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变压器组件和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94796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3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绕组结构,包括筒管、导电片,筒管具有纵向贯穿自身的通道,导电片卡设于筒管上,导电片的下端延伸有用于与电路板焊接的引脚,相邻的两导电片之间形成绕线槽,绕线槽之间相互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绕组结构的绕线槽用于绕放铜线,绕线圈槽相互连通,使铜线排列规则,提高了铜线的利用率,且铜线间电位差较少,且绕线过程简单,制作方便,易于生产。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具有该绕组结构的变压器组件以及变压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
,尤其涉及一种绕组结构及具有该绕组结构的变压器组件和变压器。
技术介绍
变压器广泛运用于各电子装置中,利用电磁互感应原理,变换电压,电流和阻抗。一般变压器由铁芯或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有两个以上的绕组,其中接电源的绕组叫初级线圈,其余的绕组叫次级线圈。当初级线圈中通有交流电时,铁芯或磁芯中便产生交流磁通,使次级线圈中感应出电压或电流。目前已知的变压器包括有:绕线轴,缠绕于绕线轴上的线圈,穿过绕线轴轴心的铁心组,容置绕线架的壳体所构成,而缠绕于绕线轴上的线圈可分为初级线圈及次级线圈,通常技术中由于变压器副边电流较大,会使用导电片(例如铜片)作为线圈。在已知变压器中在绕线架上通过导电片将绕线架分隔为多个绕线槽,并在绕线槽中绕制初级线圈,这样使得不同的绕线槽中线圈会有不同的规则方式排列,造成铜线间电位差较大,且绕线过程复杂,制作不便,不利于量产。另外有的绕线槽设计过于狭窄,致使铜线只能在一个平面上叠加绕制,造成浪费,以及损失功效。针对以上状况,亟待一种能使铜线排列规则,绕线操作简单的绕组结构及具有该绕组结构的变压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使铜线排列规则,绕线操作简单的绕组结构及具有该绕组结构的变压器组件及变压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绕组结构,包括筒管、导电片,筒管具有纵向贯穿自身的通道,导电片卡设于筒管上,导电片的下端开设有开口,筒管对应导电片的开口处凸设有筒管突条,筒管突条卡设于导电片的开口内,相邻的两所述导电片之间形成绕线槽,相邻的两绕线槽通过导电片的开口连通。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导电片与其开口相对的一端凸设有曲边突起。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导电片的下端延伸有用于与电路板焊接的引脚。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变压器组件,包括外壳及上述绕组结构,外壳具有用于让绕线绕入的绕线通孔,外壳套设于所述绕组结构上,外壳的两端具有安装孔,筒管的两端自由旋转地插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外壳包括形状对称的两子壳,所述子壳的内壁对应所述对应所述导电片的曲边突起分别开有凹槽,所述子壳的两端对应所述筒管的外轮廓分别开有弧形凹口,两所述子壳套盖于所述绕组结构上并合拢固定连接,两弧形凹槽互相接合形成环形凹槽,所述绕组结构可在所述环形凹槽内自由转动,两所述弧形凹口互相接合形成所述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凹陷有与所述扣环配合的配合槽,两所述安装孔之间形成容纳所述绕组结构的容纳区域,所述绕线通孔设于所述子壳对应所述容纳区域处。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绕组结构还包括扣环,其卡设于筒管和安装孔之间,安装孔的内侧和筒管上均凹陷有与所述扣环配合的配合槽。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上述扣环呈C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变压器组件制作变压器线圈的方法:步骤一从所述筒管的所述绕线通孔穿入绕线;步骤二转动所述绕组结构,使所述绕线缠绕于所述绕组结构上。上述制作变压器线圈的方法,步骤二还包括步骤三绕线经所述导电片的下端开口,从所述绕线槽绕至相邻的另一个绕线槽内。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变压器,包括绕线、铁芯以及上述的绕组结构,绕线缠绕于绕线槽内,铁芯插设于筒管的通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绕组结构的导电片均匀的卡设于所述筒管的导电片区域内,绕线槽宽度足够,使铜线在不同平面上叠加绕制,提高了铜线的利用率,减少功效损失;除此之外,相邻导电片形成绕线圈槽,铜线绕制在绕线槽中,并通过导电片的开口,从一个绕线槽绕至相邻的绕线槽,使铜线排列规则,铜线间电位差较少,且绕线过程简单,制作方便,易于生产。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专利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变压器组件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变压器组件的分解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绕组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变压器组件绕线完毕后的状态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变压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变压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变压器第二实施例插设于电路板上的状态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变压器第二实施套上稳固件后插设于电路板上的状态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使用变压器组件绕制变压器的步骤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一种变压器1000包括绕组结构10、绕线200以及铁芯300。所述变压器组件包括绕组结构10以及外壳20。参考图1和图2,所述绕组结构10包括筒管11、导电片12。所述筒管11具有纵向贯穿自身的通道111,所述筒管11的两端之间形成导电片区域113,所述导电片区域113的下端凸设有筒管突条114。所述导电片12呈环状,所述导电片12的下端开设有开口121,所述导电片12对应所述开口121的两侧还可以设有用于与电路板焊接的引脚122。所述导电片12与所述开口121相对的一端凸设有曲边突起122。所述导电片12卡设于所述筒管11上的所述导电片区域113内,所述筒管突条114卡设于所述开口121内,使筒管11转动时带动导电片12转动。相邻的两所述导电片12之间形成绕线槽123,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片12的个数为3个,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导电片12的个数,本实施例中导电片形成两所述绕线槽123。参考图1、图2以及图4,所述外壳20包括形状对称的两子壳21。所述子壳21的内壁对应所述曲边突起122开有弧形凹槽211,所述子壳21的两端分别开有弧形凹口212,两所述子壳21套盖于所述一绕组结构10上并合拢固定连接,其中也可为多个绕组结构10串联,两弧形凹槽211互相接合形成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对应于导电片12的外轮廓,固定导电片12的位置,所述绕组结构10可在所述环形凹槽内自由转动。两所述弧形凹口212互相接合形成与所述筒管11的两端形状匹配的安装孔213。所述筒管11的两端自由旋转的插设于所述安装孔213内。两所述安装孔213之间形成容纳所述绕组结构40的容纳区域22,所述子壳21对应所述容纳区域22处开有绕线通孔221。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20呈圆柱状。请再参考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的外壳的安装孔213和所述筒管11之间设置有扣环13,所述安装孔213的内侧凹陷有与所述扣环13配合的配合槽214,筒管的两端设有与扣环13配合的凹槽112。结合图4以及图5,所述绕线200从所述绕线通孔221绕入缠绕于所述筒管11上对应所述绕线槽123处,并经开口121处绕进绕线槽125。组装时,先把一扣环13卡扣于一凹槽112内;接着套上三个导电片12,然后在另一凹槽112内扣上另一扣环13;接着把两所述子壳21套盖于所述绕组结构10上并合拢固定连接,此时所述绕组结构10可在所述环形凹槽内自由转动,所述筒管11的两端自由旋转的插设于所述安装孔213内,所述扣环13与所述配合槽214配合连接,变压器组件100组装完成。再结合图9,本专利技术绕制变压器线圈的方法,步骤901,从筒管11的绕线通孔221穿入绕线200;步骤902,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201310459119.html" title="绕组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变压器组件和变压器原文来自X技术">绕组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变压器组件和变压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管、导电片,所述筒管具有纵向贯穿自身的通道,所述导电片卡设于所述筒管上,所述导电片呈环状,所述导电片的下端开设有开口,所述筒管对应所述开口处凸设有筒管突条,所述筒管突条卡设于所述开口内,相邻的两所述导电片之间形成绕线槽,相邻的两绕线槽通过所述导电片的开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管、导电片,所述筒管具有纵向贯穿自身的通道,所述导电片卡设于所述筒管上,所述导电片呈环状,所述导电片的下端开设有开口,所述筒管对应所述开口处凸设有筒管突条,所述筒管突条卡设于所述开口内,相邻的两所述导电片之间形成绕线槽,相邻的两绕线槽通过所述导电片的开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的下端延伸有用于与电路板焊接的引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一端凸设有曲边突起。
4.一种变压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及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绕组结构,所述外壳具有用于让绕线绕入的绕线通孔,所述外壳固套于所述绕组结构上,所述外壳的两端具有安装孔,所述筒管的两端自由旋转地插设于所述安装孔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形状对称的两子壳,所述子壳的内壁对应所述导电片的曲边突起分别开有凹槽,所述子壳的两端对应所述筒管的外轮廓分别开有弧形凹口,两所述子壳套盖于所述绕组结构上并合拢固定连接,两凹槽互相接合形成环形凹槽,所述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博兰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