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侧封板及侧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94453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3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侧封板及侧封装置,复合侧封板包括耐侵蚀层、耐磨层、加热层及基层,耐侵蚀层设置在耐磨层的中间,耐侵蚀层与耐磨层拼接为复合侧封板的工作面,工作面与结晶水冷辊抵接,加热层设置在耐侵蚀层及耐磨层的内侧,基层上设置有凹槽,耐侵蚀层、耐磨层及加热层设置在凹槽内。侧封装置包括复合侧封板、承托架及顶紧机构,复合侧封板设置在承托架上,顶紧机构与承托架抵接,顶紧机构驱动工作面与结晶水冷辊紧密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侧封板及侧封装置,提高了复合侧封板的抗侵蚀性、耐磨性及保温性,延长了复合侧封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薄带连铸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侧封板及侧封装置
技术介绍
薄带连铸是钢铁带材工业生产领域内的一项短工艺流程,它从根本上改变了钢铁工业的薄型钢材的生产过程,取消了连铸、粗轧、热连轧及相关的加热、切头等一系列常规工序,开创了将钢水经中间包直接浇注并直接轧制成数毫米厚的薄型板材的工艺。复合侧封板技术是薄带连铸技术中的最关键技术之一,是影响薄带连铸过程中铸带质量和工艺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并最终决定薄带连铸技术能否大规模地应用于工业生产。目前,主要有电磁侧封、气体侧封和固体侧封三种侧封方式,其中气体侧封作为一种新的侧封技术刚刚被人提出,大多处于基础理论研究阶段。电磁侧封技术存在设备复杂,磁场不易控制,技术水平远未达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固体侧封是目前技术最成熟、也是最接近实用条件的一种侧封方法。但是,目前出现的固体侧封技术的耐磨性能、抗侵蚀性能以及保温性差,不能大规模生产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复合侧封板及侧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侧封板耐磨性能、抗侵蚀性能以及保温性差的技术问题,提高了侧封板的耐磨性能、抗侵蚀性能以及保温性,增强了侧封装置的侧封效果,延长了侧封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侧封板,所述复合侧封板用于双辊薄带连铸中,所述复合侧封板包括耐侵蚀层、耐磨层、加热层及基层,其中:所述耐侵蚀层设置在所述耐磨层的中间,所述耐侵蚀层与所述耐磨层拼接为所述复合侧封板的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与结晶水冷辊抵接;所述加热层设置在所述耐侵蚀层及所述耐磨层的内侧;所述基层上设置有凹槽,所述耐侵蚀层、耐磨层及所述加热层设置在所述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耐侵蚀层与所述耐磨层的拼接面为两条对称设置的圆弧边;所述圆弧边的半径与结晶水冷辊的半径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复合侧封板还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设置在所述加热层与所述基层之间。进一步地,还包括加强块,所述加强块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加强块与所述耐侵蚀层、耐磨层、加热层及所述隔热层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层包括导热耐火浇注料及加热体,所述加热体埋设在所述导热耐火浇注料中,所述加热体通过导线接头引出接线端。进一步地,所述复合侧封板还包括钢壳,所述钢壳设置在所述基层外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侧封装置,所述侧封装置用于双辊薄带连铸中,所述侧封装置包括复合侧封板、承托架及顶紧机构,其中:所述复合侧封板设置在所述承托架上;所述顶紧机构与所述承托架抵接,所述顶紧机构驱动所述工作面与所述结晶水冷辊紧密接触。进一步地,所述侧封装置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承托架相配合,所述承托架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承托架沿所述导轨运动。进一步地,所述顶紧机构为液压系统。进一步地,所述承托架和/或所述导轨为V型结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或多种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或优点: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侧封板,设置有耐侵蚀层及耐磨层,提高了复合侧封板的抗侵蚀性及耐磨性,延长了复合侧封板的使用寿命。该复合侧封板还设置有加热层,加热层对耐侵蚀层及耐磨层加热,可满足薄带连铸生产工艺中对温度的需求。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侧封板,耐侵蚀层与耐磨层的拼接面为两条对称设置的圆弧边,圆弧边的半径与结晶水冷辊的半径相同,耐侵蚀层的圆弧边与结晶水冷辊相配合,使得两个结晶水冷辊之间的金属熔融区域分布在耐侵蚀层上,提高了复合侧封板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侧封板,设置有隔热层,提高了复合侧封板的保温性,保证了薄带连铸产品的质量。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侧封板,设置有加强块,加强块将耐侵蚀层、耐磨层、加热层及隔热层集成在一起,实现了复合侧封板的模块化。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侧封板,设置有钢壳,钢壳具有保护基层的作用。此外,钢壳的硬度较高,在外部力的作用下不易变形。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封装置,具有优良的耐磨性、抗侵蚀性以及保温性,同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可广泛应用于双辊薄带连铸生产中。附图说明图1为双辊薄带连铸侧封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侧封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侧封装置的承托架及导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复合侧封板及侧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侧封板耐磨性能、抗侵蚀性能以及保温性差的技术问题,提高了侧封板的耐磨性能、抗侵蚀性能以及保温性,增强了侧封装置的侧封效果,延长了侧封装置的使用寿命。参见图1-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侧封板,该复合侧封板用于双辊薄带连铸中,该复合侧封板包括耐侵蚀层9、耐磨层8、加热层12、隔热层11、基层10、加强块7及钢壳5,其中:耐侵蚀层9设置在耐磨层8的中间,耐侵蚀层9与耐磨层8拼接为复合侧封板的工作面,工作面与结晶水冷辊3抵接。耐侵蚀层9与耐磨层8的拼接面为两条对称设置的圆弧边,圆弧边的半径与结晶水冷辊3的半径相同,耐侵蚀层9的圆弧边与结晶水冷辊3相配合,使得两个结晶水冷辊3之间的金属熔融区域2分布在耐侵蚀层9上,薄带4从两个结晶水冷辊3之间的底部缝隙拉出。耐侵蚀层9的材质为氮化硼基陶瓷、氮化硼-氧化锆-碳化硅基陶瓷或氮化硼-塞隆基陶瓷材料。耐磨层8的材质为氮化硅基陶瓷、塞隆基陶瓷或氮化硅-塞隆基陶瓷材料。参见图1-图4,加热层12设置在耐侵蚀层9及耐磨层8的内侧,加热层12包括导热耐火浇注料及加热体,加热体埋设在导热耐火浇注料中,加热体通过导线接头6引出接线端,导线接头6与外部设置的电源连接。加热层12对耐侵蚀层9及耐磨层8加热,可满足薄带连铸生产工艺中对温度的需求。基层10上设置有凹槽,耐侵蚀层9、耐磨层8及加热层12设置在凹槽内。隔热层11设置在加热层12与基层10之间。加强块7设置在凹槽的底部,加强块7与耐侵蚀层9、耐磨层8、加热层12及隔热层11连接,加强块7将耐侵蚀层9、耐磨层8、加热层12及隔热层11集成在一起,实现了复合侧封板的模块化。基层10为隔热耐火材料,其材质为高铝质隔热砖、莫来石隔热砖或粘土质隔热砖。隔热层11的材质为硅酸铝质耐火纤维、莫来石耐火纤维或氧化锆耐火纤维,隔热层提高了复合侧封板的保温性。参见图2-图5,钢壳5设置在基层10外侧,钢壳5采用不锈钢材质,钢壳5用于保护基层。参见图1、图5及图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侧封装置1,侧封装置1用于双辊薄带连铸,侧封装置1包括复合侧封板、承托架15、导轨16及顶紧机构13。承托架15为V型结构,复合侧封板设置在承托架15上。复合侧封板的下端面与承托架15之间设置有间隙,复合侧封板与承托架15可靠连接。顶紧机构13与承托架15抵接,顶紧机构13驱动工作面与结晶水冷辊3紧密接触,顶紧机构13为液压系统。导轨16是与承托架15相配合的V型结构,承托架15设置在导轨16上,承托架15沿导轨16运动。参见图1-图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侧封板及侧封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步骤101、将耐磨层8和耐侵蚀层9放置于加热炉中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1000℃-1500℃。步骤102、将钢壳5、导线接头6、加强块7、基层10、隔热层11以及加热层12按照复合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复合侧封板及侧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侧封板,所述复合侧封板用于双辊薄带连铸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侧封板包括耐侵蚀层、耐磨层、加热层及基层,其中:所述耐侵蚀层设置在所述耐磨层的中间,所述耐侵蚀层与所述耐磨层拼接为所述复合侧封板的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与结晶水冷辊抵接;所述加热层设置在所述耐侵蚀层及所述耐磨层的内侧;所述基层上设置有凹槽,所述耐侵蚀层、耐磨层及所述加热层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侧封板,所述复合侧封板用于双辊薄带连铸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侧封板包括耐侵蚀层、耐磨层、加热层及基层,其中:所述耐侵蚀层设置在所述耐磨层的中间,所述耐侵蚀层与所述耐磨层拼接为所述复合侧封板的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与结晶水冷辊抵接;所述加热层设置在所述耐侵蚀层及所述耐磨层的内侧;所述基层上设置有凹槽,所述耐侵蚀层、耐磨层及所述加热层设置在所述凹槽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侧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侵蚀层与所述耐磨层的拼接面为两条对称设置的圆弧边;所述圆弧边的半径与结晶水冷辊的半径相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侧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侧封板还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设置在所述加热层与所述基层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侧封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块,所述加强块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加强块与所述耐侵蚀层、耐磨层、加热层及所述隔热层连接。5.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孟宋仪杰陈华圣徐国涛薛改凤刘黎周旺枝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