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光电吊舱的双层壳体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92876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2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光电吊舱的双层壳体机构,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所述应用于光电吊舱的双层壳体机构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套设在外壳体的内部,并与外壳体活动连接;所述内壳体中固定有一摄像装置和一红外装置;外壳体呈球状结构,且内部呈空心结构;内壳体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一安装槽,安装槽上设置有一隔板,以将所述红外装置和所述摄像装置安装在所述隔板的上下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内壳体相对于外壳体的旋转带动所述摄像装置和红外装置进行转动,使得摄像装置拍摄角度得以调整,将其应用于航空器时实现了在不影响装载设备的运行效率的前提下自动完成图像、视频信息的多角度采集,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性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航空
,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光电吊舱的双层壳体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装载设备多种多样,如用于飞行的航空器即为装载设备中的一种,航空器(英语:aircraft),是指通过机身与空气的相对运动(不是由空气对地面发生的反作用)而获得空气动力升空飞行的机器。包括飞艇、飞机、滑翔机、旋翼机、直升机、扑翼机、倾转旋翼机等。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由于作业需求往往需要对途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如沿途的图像、视频信息等。因此在其机身底部通常固定有一云台,然而,云台本身通常为“静态”作业,即只能对准一个方向进行信息采集,而当需要对其他角度进行采集时往往通过调整航空器的飞行姿态完成信息采集动作,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在航空器飞行过程中,能够带动云台或者摄像装置进行自动旋转的旋转机构,一直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实现旋转的应用于光电吊舱的双层壳体机构,使其在内壳体中固定一摄像装置和红外装置,以通过内壳体相对于外壳体的转动实现摄像装置和红外装置拍摄角度的调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光电吊舱的双层壳体机构,包括:外壳体;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套设在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并与所述外壳体活动连接,且所述内壳体相对于所述外壳体可旋转;所述内壳体中固定有一摄像装置和一红外装置;其中,所述外壳体呈球状结构,且内部呈空心结构,以放置所述内壳体;且所述内壳体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设置有一隔板,以将所述红外装置和所述摄像装置安装在所述隔板的上下两侧。可选的,还包括:第一组合罩体,所述第一组合罩体包络在所述外壳体的外部,并与所述外壳体固定连接;第二组合罩体,所述第二组合罩体包络在所述内壳体的外部,并与所述内壳体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外壳体包括:第一外侧部;第二外侧部,所述第二外侧部和所述第一外侧部对立分布在所述外壳体的两侧;第三外侧部;第四外侧部,所述第四外侧部和所述第三外侧部对立分布在所述外壳体的两侧;第五外侧部;第六外侧部,所述第六外侧部和所述第五外侧部对立分布在所述外壳体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外侧部、所述第二外侧部、所述第三外侧部、所述第四外侧部、所述第五外侧部和所述第六外侧部合围形成内部呈空心结构的所述外壳体,且所述第三外侧部位于所述第一外侧部和所述第二外侧部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外侧部和所述第二外侧部相邻;,所述第四外侧部、所述第五外侧部和所述第六外侧部均呈开口结构,且所述外壳体的内部空间通过所述第四外侧部、所述第五外侧部和/或所述第六外侧部与外界相通;所述第一组合罩体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外侧部和所述第二外侧部上。可选的,所述内壳体包括:第一内侧部;第二内侧部,所述第二内侧部和所述第一内侧部对立分布在所述内壳体的两侧;第三内侧部;第四内侧部,所述第四内侧部和所述第三内侧部对立分布在所述内壳体的两侧;第五内侧部;第六内侧部,所述第六内侧部和所述第五内侧部对立分布在所述内壳体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内侧部、所述第二内侧部、所述第三内侧部、所述第四内侧部、所述第五内侧部和所述第六内侧部合围形成内部呈空心结构的所述内壳体,且所述第三内侧部位于所述第一内侧部和所述第二内侧部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内侧部和所述第二内侧部相邻;所述内壳体通过所述第一内侧部和所述第二内侧部与所述外壳体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内侧部和所述第一外侧部相贴合,所述第二内侧部和所述第二外侧部相贴合,所述第三内侧部和所述第三外侧部相贴合,所述第四内侧部位于所述第四外侧部的开口结构部位处;所述第五内侧部和所述第六内侧部均呈开口结构,且所述第二组合罩体对应固定于所述第五内侧部和所述第六内侧部上。可选的,所述第一组合罩体包括: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固定于所述第一外侧部上,且所述第一罩体内固定有第一驱动件,且所述第一驱动件穿过所述第一外侧部与所述第一内侧部活动连接;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固定于所述第二外侧部上;和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罩体内,且所述轴承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外侧部与所述第二内部侧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内部侧相对于所述第二外侧部可相对转动。可选的,所述第二组合罩体包括:第三罩体,所述第三罩体固定于所述第五内侧面上,且所述第三罩体上开设有一第一投射窗口,以使得所述摄像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投射窗口与外界视野相通;第四罩体,所述第四罩体固定于所述第六内侧面上。可选的,所述第一罩体呈半球状结构,且所述第一罩体包括一第一开口端,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外侧部上;所述第一开口端是所述半球状结构中直径最大的一个开口端。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口端上设置有一环状的凹槽,所述第一外侧部的边缘部位设置有一环状的凸起,且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凹槽中。可选的,所述第二罩体呈半球状结构,且所述第二罩体包括一第二开口端,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口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外侧部上;所述第二开口端是所述半球状结构中直径最大的一个开口端。可选的,所述第二开口端上设置有一环状的凹槽,所述第二外侧部的边缘部位设置有一环状的凸起,且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凹槽中。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光电吊舱的双层壳体机构,将摄像装置和红外装置固定于内壳体中,且内壳体与外壳体活动连接,以通过内壳体相对于所述外壳体的旋转带动所述摄像装置进行转动,使得摄像装置和红外装置拍摄角度得以调整,将其应用于航空器时实现了在不影响航空器的运行效率的前提下自动完成图像、视频信息的多角度采集,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性广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吊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吊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吊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图5为图4的侧视图;图6为图1的爆炸图;图7为图3的爆炸图;图8为图4的爆炸图;图9为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限位部件在光电吊舱中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12为第一外侧面和第一开口端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光电吊舱的双层壳体机构,将摄像装置和红外装置固定于内壳体中,且内壳体与外壳体活动连接,以通过内壳体相对于所述外壳体的旋转带动所述摄像装置进行转动,使得摄像装置和红外装置拍摄角度得以调整,将其应用于航空器时实现了在不影响航空器的运行效率的前提下自动完成图像、视频信息的多角度采集,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性广的特点。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其中本实施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技术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了A与B所存在的三种状态,如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应用于光电吊舱的双层壳体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光电吊舱的双层壳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套设在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并与所述外壳体活动连接,且所述内壳体相对于所述外壳体可旋转;所述内壳体中固定有一摄像装置和一红外装置;其中,所述外壳体呈球状结构,且内部呈空心结构,以放置所述内壳体;且所述内壳体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设置有一隔板,以将所述红外装置和所述摄像装置安装在所述隔板的上下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光电吊舱的双层壳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套设在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并与所述外壳体活动连接,且所述内壳体相对于所述外壳体可旋转;所述内壳体中固定有一摄像装置和一红外装置;其中,所述外壳体呈球状结构,且内部呈空心结构,以放置所述内壳体;且所述内壳体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设置有一隔板,以将所述红外装置和所述摄像装置安装在所述隔板的上下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光电吊舱的双层壳体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组合罩体,所述第一组合罩体包络在所述外壳体的外部,并与所述外壳体固定连接;第二组合罩体,所述第二组合罩体包络在所述内壳体的外部,并与所述内壳体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光电吊舱的双层壳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包括:第一外侧部;第二外侧部,所述第二外侧部和所述第一外侧部对立分布在所述外壳体的两侧;第三外侧部;第四外侧部,所述第四外侧部和所述第三外侧部对立分布在所述外壳体的两侧;第五外侧部;第六外侧部,所述第六外侧部和所述第五外侧部对立分布在所述外壳体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外侧部、所述第二外侧部、所述第三外侧部、所述第四外侧部、所述第五外侧部和所述第六外侧部合围形成内部呈空心结构的所述外壳体,且所述第三外侧部位于所述第一外侧部和所述第二外侧部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外侧部和所述第二外侧部相邻;所述第四外侧部、所述第五外侧部和所述第六外侧部均呈开口结构,且所述外壳体的内部空间通过所述第四外侧部、所述第五外侧部和/或所述第六外侧部与外界相通;所述第一组合罩体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外侧部和所述第二外侧部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光电吊舱的双层壳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包括:第一内侧部;第二内侧部,所述第二内侧部和所述第一内侧部对立分布在所述内壳体的两侧;第三内侧部;第四内侧部,所述第四内侧部和所述第三内侧部对立分布在所述内壳体的两侧;第五内侧部;第六内侧部,所述第六内侧部和所述第五内侧部对立分布在所述内壳体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内侧部、所述第二内侧部、所述第三内侧部、所述第四内侧部、所述第五内侧部和所述第六内侧部合围形成内部呈空心结构的所述内壳体,且所述第三内侧部位于所述第一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成赵涛张凯叶柳
申请(专利权)人: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