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流道模块的柴油机油水流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773370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9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流道模块的柴油机油水流道系统,包括缸体(1)、下流道模块(2)、机油滤清器(3)及中冷器(6)和中冷水泵(10),下流道模块(2)固定连接在缸体(1)上,机油滤清器(3)固定连接在下流道模块(2)上,在下流道模块(2)上开设相互贯通的第二中冷水进口(205)、第二中冷水出口(201),第二中冷水出口(201)与中冷器(6)低温极之间、第二中冷水进口(205)与中冷水泵(10)之间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相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集成高温水流道、中冷水流道和机油流道,有效避免了异形空间管与接头,简化了管路系统,使柴油机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并使机油可在柴油机内被过滤,解决了柴油机机油系统封闭化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柴油机油水流道系统设计
,尤其是涉及适用于功率为2000KW-3500KW机车柴油机的一种带流道模块的柴油机油水流道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铁路机车用柴油机通常是将双增压器分别布置在柴油机的前后两端,这种布置方式导致增压器占用了柴油机上的大部分空间,使柴油机上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布置机油滤清器和机油热交换器,而只能使用经柴油机机外的机油滤清器过滤好的机油,这使得柴油机的机油系统形成开放状态。因此,一旦柴油机外部的机油滤清器出现问题,机油可能未经过滤即直接进入到柴油机中,从而使得进入柴油机的机油处于不可控状态。另外,这种布置方式需要单独布置各系统管路,在有限的空间内要布置诸多管路,非常困难,由此需要应用到各种异形空间管与接头,从而导致管路非常复杂,也增加了柴油机油水系统的管路布置难度,同时也使得柴油机整体的占用空间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流道模块的柴油机油水流道系统,简化柴油机的油水管路系统。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流道模块的柴油机油水流道系统,包括缸体、下流道模块、机油滤清器、中冷器和中冷水泵,所述下流道模块固定连接在缸体上,所述机油滤清器固定连接在下流道模块上,在下流道模块上开设相互贯通的第二中冷水进口、第二中冷水出口,所述第二中冷水出口与中冷器低温极之间、第二中冷水进口与中冷水泵之间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相通。优选地,还包括高温水泵,所述下流道模块上开设相互贯通的高温水进口、第二高温水出口,所述第二高温水出口与中冷器高温极之间、高温水进口与高温水泵之间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相通。优选地,所述下流道模块上开设相互贯通的过滤后机油进口、到柴油机主机油道接入口,所述过滤后机油进口与机油滤清器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相通。优选地,所述的下流道模块呈“之”字形结构。优选地,还包括上流道模块和机油热交换器,在上流道模块上开设相互贯通的第一中冷水进口、热交换之前中冷水出口以及相互贯通的热交换之后中冷水进口、第一中冷水出口,所述的第一中冷水进口与中冷器之间、热交换之前中冷水出口与机油热交换器之间、热交换之后中冷水进口与机油热交换器之间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相通。优选地,还包括机油泵和机油温控阀,所述上流道模块上开设相互贯通的冷却前机油进口、冷却前机油第一出口、冷却前机油第二出口和相互贯通的冷却后机油进口、冷却后机油出口,所述的冷却前机油进口与机油泵之间、所述的冷却前机油第一出口、机油热交换器、冷却后机油进口之间、所述的机油温控阀分别与冷却前机油第二出口、冷却后机油出口之间是通过管道连接相通。优选地,所述的冷却前机油第二出口、冷却前机油第一出口、热交换之后中冷水进口、热交换之前中冷水出口、冷却后机油进口均位于上流道模块的同一侧平面上。优选地,所述的上流道模块上开设高温水右进水口、高温水左进水口、第一高温水出口,所述高温水右进水口、高温水左进水口均与第一高温水出口相互贯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下流道模块,且在下流道模块上开设相互贯通的第二中冷水进口、第二中冷水出口,其中的第二中冷水出口与中冷器低温极之间、第二中冷水进口与中冷水泵之间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相通,从而可以取消相应的连接管路,简化了柴油机的油水管路系统,并使得柴油机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因此,减少了柴油机整体的占用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带流道模块的柴油机油水流道系统的构造示意图(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带流道模块的柴油机油水流道系统的构造示意图(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带流道模块的柴油机油水流道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图4为上流道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上流道模块的内部构造示意图。图6为下流道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下流道模块的内部构造示意图。图中标记:1-缸体,2-下流道模块,3-机油滤清器,4-上流道模块,5-机油热交换器,6-中冷器,7-稳压箱,8-机油泵,9-机外水冷却系统,10-中冷水泵,11-高温水泵,12-机油温控阀,201-第二中冷水出口,202-第二高温水出口,203-过滤后机油进口,204-高温水进口,205-第二中冷水进口,206-到柴油机主机油道接入口,401-高温水右进水口,402-冷却前机油进口,403-高温水左进水口,404-第一高温水出口,405-第一中冷水出口,406-热交换之后中冷水进口,407-热交换之前中冷水出口,408-冷却后机油进口,409-冷却后机油出口,410-冷却前机油第一出口,411-冷却前机油第二出口,412-第一中冷水进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2所示的带流道模块的柴油机油水流道系统,主要包括缸体1、下流道模块2、机油滤清器3、上流道模块4、机油热交换器5、中冷器6、稳压箱7、机油泵8、中冷水泵10以及高温水泵11和机油温控阀12,其中,所述下流道模块2优选采用如图6、图7所示的“之”字形结构,且下流道模块2相对较低一端、稳压箱7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缸体1上,所述下流道模块2相对较高一端、中冷器6均位于稳压箱7上方,且分别与稳压箱7之间利用螺栓连接固定;所述的机油滤清器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下流道模块2的相对较低一端,所述上流道模块4位于机油滤清器3上方,且通过螺栓与机油滤清器3连接固定,所述的机油热交换器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上流道模块4上;所述的机油泵8、中冷水泵10、高温水泵11分别固定安装在缸体1上。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空置出柴油机自由端顶部空间,使得在柴油机上有足够的空间来布置机油滤清器3、机油热交换器5和机油温控阀12;同时,为了平衡高温水、中冷水的冷却能力,所述的中冷器6优选采用高温水和中冷水的双冷模式。因此,柴油机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减少了柴油机整体的占用空间。如图6、图7所示的下流道模块2,其整体结构呈“之”字形结构,在下流道模块2上开设第二中冷水出口201、第二高温水出口202、过滤后机油进口203、高温水进口204以及第二中冷水进口205和到柴油机主机油道接入口206,所述的到柴油机主机油道接入口206位于下流道模块2相对较低一端的底部,且与柴油机主机油道相互贯通。所述的第二中冷水出口201、第二高温水出口202位于下流道模块2相对较高一侧的同一端,且第二中冷水出口201与中冷器6低温极之间、第二高温水出口202与中冷器6高温极之间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相通;所述的过滤后机油进口203、高温水进口204以及第二中冷水进口205位于下流道模块2相对较低一侧的同一端部,且过滤后机油进口203与机油滤清器3之间、高温水进口204与高温水泵11之间、第二中冷水进口205与中冷水泵10之间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相通;同时,所述的第二中冷水出口201与第二中冷水进口205之间相互贯通,所述的第二高温水出口202与高温水进口204相互贯通,所述的过滤后机油进口203与到柴油机主机油道接入口206之间相互贯通,如图3所示。所述的上流道模块4的具体构造如图4、图5所示,在上流道模块4上开设高温水右进水口401、冷却前机油进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流道模块的柴油机油水流道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流道模块的柴油机油水流道系统,包括缸体(1)、机油滤清器(3)、中冷器(6)和中冷水泵(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流道模块(2),所述下流道模块(2)固定连接在缸体(1)上,所述机油滤清器(3)固定连接在下流道模块(2)上,在下流道模块(2)上开设相互贯通的第二中冷水进口(205)、第二中冷水出口(201),所述第二中冷水出口(201)与中冷器(6)低温极之间、第二中冷水进口(205)与中冷水泵(10)之间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流道模块的柴油机油水流道系统,包括缸体(1)、机油滤清器(3)、中冷器(6)和中冷水泵(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流道模块(2),所述下流道模块(2)固定连接在缸体(1)上,所述机油滤清器(3)固定连接在下流道模块(2)上,在下流道模块(2)上开设相互贯通的第二中冷水进口(205)、第二中冷水出口(201),所述第二中冷水出口(201)与中冷器(6)低温极之间、第二中冷水进口(205)与中冷水泵(10)之间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流道模块的柴油机油水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温水泵(11),所述下流道模块(2)上开设相互贯通的高温水进口(204)、第二高温水出口(202),所述第二高温水出口(202)与中冷器(6)高温极之间、高温水进口(204)与高温水泵(11)之间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流道模块的柴油机油水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流道模块(2)上开设相互贯通的过滤后机油进口(203)、到柴油机主机油道接入口(206),所述过滤后机油进口(203)与机油滤清器(3)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流道模块的柴油机油水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流道模块(2)呈“之”字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带流道模块的柴油机油水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流道模块(4)和机油热交换器(5),在上流道模块(4)上开设相互贯通的第一中冷水进口(412)、热交换之前中冷水出口(407)以及相互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江冯霜姜智力王飞刘颖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车玉柴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