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玉米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77189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8 1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盐碱地玉米种植方法,包括深翻耕、灌洗、开沟渠、覆埋有机底肥和无机底肥、浅翻耕、开排水渠、播种玉米、玉米生长期间每月用水灌洗一次,并且每次灌洗后施用营养液,直至玉米成熟的步骤;其中,有机底肥由沼液、作物秸秆、甲基纤维素和肥皂粉按照300~500:1000~2000:0.5~1:0.5~1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营养液是由沼液、作物秸秆按照1000~2000:300~500的质量比例混合,30‑35℃发酵10‑15天,然后过滤得到的滤液。该方法通过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减少无机肥的施用量,并采取适当的土壤改良措施,减少玉米种植过程中盐分的积累,提高了玉米的亩产量。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的有机肥以及营养液均是以秸秆为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实现了秸秆还田,可以增加秸秆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栽培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盐碱地玉米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盐碱地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碳酸盐,盐碱地的形成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地理条件耕作管理等,盐碱地的形成会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当土壤盐碱化严重的时候将导致植物无法生存。玉米是我国主要的栽培植物之一,一般情况下玉米的亩产量可达500公斤以上,但是大部分盐碱地的土壤中种植的玉米亩产量不足400公斤,大大减少了土地利用率。传统玉米种植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是化学肥料,化学肥料虽然见效快,但是由于盐碱地保水肥能力较差,减小了化学肥料的肥效时间,降低了肥料的利用率。我国的土壤资源中存在大量的盐碱地,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有必要开发一种能够适用于盐碱地玉米种植的方法,以提高盐碱地种植玉米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盐碱地玉米种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盐碱地种植的玉米的亩产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盐碱地玉米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深翻耕:将种植区盐碱地土壤进行深翻耕,翻耕深度为40-60cm,得到土质松软的土壤;步骤2,灌洗:向土质松软的土壤中灌水,使用流水冲洗土壤中原有的盐分,灌水冲洗2次,得到轻度盐碱土质的土壤;步骤3,开沟渠:沟渠深度为20-30cm,宽度为30-40cm,相邻沟渠之间间隔10-20cm;步骤4,覆埋有机底肥和无机底肥:将有机底肥和无机底肥施于沟渠底部,并用土壤覆盖,土壤覆盖后保持种植区的土壤表面平整,发酵5-10天,得到有机肥土壤;所述有机底肥由沼液、作物秸秆、甲基纤维素和肥皂粉按照300~500:1000~2000:0.5~1:0.5~1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沼液的用量为200-250kg/亩;所述无机底肥为过磷酸钙和尿素,其中过磷酸钙的用量为4-5kg/亩,尿素的用量为30-40kg/亩;步骤5,浅翻耕:将有机肥土壤进行浅翻耕,翻耕深度为10-15cm,得到土质松软的有机肥土壤;步骤6,开排水渠:排水渠深度为20-40cm,宽度为10-15cm,相邻排水渠之间间隔80-100cm;步骤7,播种玉米:相邻排水渠之间的土壤上播种玉米种子;步骤8,玉米生长期间每月用水灌洗一次,并且每次灌洗后施用营养液,直至玉米成熟,所述营养液是由沼液、作物秸秆按照1000~2000:300~500的质量比例混合,30-35℃发酵10-15天,然后过滤得到的滤液;其中营养液的用量为100-150kg/亩。优选的,步骤1中,翻耕深度为50cm。优选的,步骤3中,沟渠深度为25cm,宽度为35cm,相邻沟渠之间间隔15cm。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有机底肥由沼液、作物秸秆、甲基纤维素和肥皂粉按照400:1500:1:1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沼液的用量为220kg/亩。优选的,步骤6中,排水渠深度为30cm,宽度为12cm,相邻排水渠之间间隔90cm。优选的,步骤8中,所述营养液是由沼液、作物秸秆按照1500:400的质量比例混合,32℃发酵10天,然后过滤得到的滤液。优选的,所述排水渠内底部放置排水槽,排水槽上开设由若干排水孔。优选的,上述沼液是以泔水、动物粪便、作物秸秆为原料,在沼气池中正常产气发酵3-4个月产出的沼液。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盐碱地玉米种植方法通过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减少无机肥的施用量,并采取适当的土壤改良措施,减少玉米种植过程中盐分的积累,有机肥呈酸性,可以有效缓解碱性土壤的危害。有机底肥中使用的作物秸秆也可以避免土壤板结的现象,增加土壤的透气效果;另一方面,有机肥也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为玉米的生长提供矿物质元素和营养;甲基纤维素和肥皂粉的乳化作用,使得发酵而成的有机肥可以与土壤紧密接触,为土壤吸收秸秆中的矿物质元素提供了快速通道。此外,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有机肥以及营养液均是以秸秆为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实现了秸秆还田,可以增加作物秸秆的利用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未特别说明,以下所述的各个物质均为市售或者按照常规方法制的;未提及的步骤均按照常规田间管理方式进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盐碱地玉米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深翻耕:将种植区盐碱地土壤进行深翻耕,翻耕深度为40-60cm,得到土质松软的土壤。由于盐碱地存在表层土壤板结、透气性差的特点,通过深翻耕,一方面可以改善土壤的土质结构,另一方面可以使表层土壤中大量聚集的盐分和碱性物质随着深翻耕一起进入下层土壤,而使盐分含量少的下层土壤进入土壤表面。步骤2,灌洗:向土质松软的土壤中灌水,使用流水冲洗土壤中原有的盐分,灌水冲洗2次,得到轻度盐碱土质的土壤。灌水清洗过程中,大量的可溶性盐会随水渗入下层土壤或者流走,加之步骤1的深翻耕作用,有助于土壤中的盐分融入水中,并随水流走或者渗入下层土壤。步骤3,开沟渠:沟渠深度为20-30cm,宽度为30-40cm,相邻沟渠之间间隔10-20cm。步骤4,覆埋有机底肥和无机底肥:将有机底肥和无机底肥施于沟渠底部,并用土壤覆盖,土壤覆盖后保持种植区的土壤表面平整,发酵5-10天,得到有机肥土壤;所述有机底肥由沼液、作物秸秆、甲基纤维素和肥皂粉按照300~500:1000~2000:0.5~1:0.5~1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沼液的用量为200-250kg/亩;所述无机底肥为过磷酸钙和尿素,其中过磷酸钙的用量为4-5kg/亩,尿素的用量为30-40kg/亩。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土壤肥力严重欠缺的种植区域,在覆埋无机底肥的同时追施过磷酸钙、硫酸钾和尿素,并且过磷酸钙的施用量为0.5-1kg/亩、硫酸钾的施用量为5-6kg/亩、尿素的施用量为3-5kg/亩。沼液中含有的微生物可以促使作物秸秆分解腐熟,产生有机质和腐殖酸,从而中和土壤中的碱性物质,降低土壤pH,避免因为环境因素而导致的土壤中碱性物质再次积累的现象;作物秸秆的使用也可以避免土壤板结的现象,增加土壤的透气效果;另一方面,有机肥也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为玉米的生长提供矿物质元素和营养。甲基纤维素和肥皂粉的乳化作用,使得发酵而成的有机肥可以与土壤紧密接触,为土壤吸收秸秆中的矿物质元素提供了快速通道。步骤5,浅翻耕:将有机肥土壤进行浅翻耕,翻耕深度为10-15cm,得到土质松软的有机肥土壤。该步骤的作用是使土壤中的有机肥均匀的分布。步骤6,开排水渠:排水渠深度为20-40cm,宽度为10-15cm,相邻排水渠之间间隔80-100cm。步骤7,播种玉米:相邻排水渠之间的土壤上播种玉米种子。步骤8,玉米生长期间每月用水灌洗一次,并且每次灌洗后施用营养液,直至玉米成熟。所述营养液是由沼液、作物秸秆按照1000~2000:300~500的质量比例混合,30-35℃发酵10-15天,然后过滤(去除未完全发酵的作物秸秆即可)得到的滤液;其中营养液的用量为100-150kg/亩。该步骤的灌洗和使用营养液均通过排水渠进行,操作简单方便。灌洗过程既能为玉米的生长补充水分,又能及时排除玉米生长阶段土壤中积累的盐分。由于盐碱地土壤所处的环境因素导致土壤肥力容易流失,所以采用分批次施用营养液,以图定期补充为玉米的生长定期补充营养,有机肥的施用总量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却有效减少了土壤肥力的流失,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为提高玉米产量奠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种盐碱地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深翻耕:将种植区盐碱地土壤进行深翻耕,翻耕深度为40‑60cm,得到土质松软的土壤;步骤2,灌洗:向土质松软的土壤中灌水,使用流水冲洗土壤中原有的盐分,灌水冲洗2次,得到轻度盐碱土质的土壤;步骤3,开沟渠:沟渠深度为20‑30cm,宽度为30‑40cm,相邻沟渠之间间隔10‑20cm;步骤4,覆埋有机底肥和无机底肥:将有机底肥和无机底肥施于沟渠底部,并用土壤覆盖,土壤覆盖后保持种植区的土壤表面平整,发酵5‑10天,得到有机肥土壤;所述有机底肥由沼液、作物秸秆、甲基纤维素和肥皂粉按照300~500:1000~2000:0.5~1:0.5~1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沼液的用量为200‑250kg/亩;所述无机底肥为过磷酸钙和尿素,其中过磷酸钙的用量为4‑5kg/亩,尿素的用量为30‑40kg/亩;步骤5,浅翻耕:将有机肥土壤进行浅翻耕,翻耕深度为10‑15cm,得到土质松软的有机肥土壤;步骤6,开排水渠:排水渠深度为20‑40cm,宽度为10‑15cm,相邻排水渠之间间隔80‑100cm;步骤7,播种玉米:相邻排水渠之间的土壤上播种玉米种子;步骤8,玉米生长期间每月用水灌洗一次,并且每次灌洗后施用营养液,直至玉米成熟,所述营养液是由沼液、作物秸秆按照1000~2000:300~500的质量比例混合,30‑35℃发酵10‑15天,然后过滤得到的滤液;其中营养液的用量为100‑150kg/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深翻耕:将种植区盐碱地土壤进行深翻耕,翻耕深度为40-60cm,得到土质松软的土壤;步骤2,灌洗:向土质松软的土壤中灌水,使用流水冲洗土壤中原有的盐分,灌水冲洗2次,得到轻度盐碱土质的土壤;步骤3,开沟渠:沟渠深度为20-30cm,宽度为30-40cm,相邻沟渠之间间隔10-20cm;步骤4,覆埋有机底肥和无机底肥:将有机底肥和无机底肥施于沟渠底部,并用土壤覆盖,土壤覆盖后保持种植区的土壤表面平整,发酵5-10天,得到有机肥土壤;所述有机底肥由沼液、作物秸秆、甲基纤维素和肥皂粉按照300~500:1000~2000:0.5~1:0.5~1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沼液的用量为200-250kg/亩;所述无机底肥为过磷酸钙和尿素,其中过磷酸钙的用量为4-5kg/亩,尿素的用量为30-40kg/亩;步骤5,浅翻耕:将有机肥土壤进行浅翻耕,翻耕深度为10-15cm,得到土质松软的有机肥土壤;步骤6,开排水渠:排水渠深度为20-40cm,宽度为10-15cm,相邻排水渠之间间隔80-100cm;步骤7,播种玉米:相邻排水渠之间的土壤上播种玉米种子;步骤8,玉米生长期间每月用水灌洗一次,并且每次灌洗后施用营养液,直至玉米成熟,所述营养液是由沼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春赵洪祥边少锋方向前谭国波张丽华孟祥盟闫伟平孙宁徐长洪韩喜国刘志全冯士成邹云峰李文张佰祥李海窦金刚王保贵杨波任延辉李素琴方金宇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