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摄像头以及车载摄像头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766181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8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载摄像头以及车载摄像头的制造方法,所述车载摄像头能够容易地进行光轴的角度调整,且低成本并能够小型化。所述车载摄像头以沿朝向车体的前方或后方的窗玻璃的姿势安装于所述窗玻璃的车内侧的玻璃面,用于拍摄车外的景象,所述车载摄像头包括:罩框体;以及摄像头主体部,其固定于所述罩框体且具有透镜部以及拍摄元件,在所述摄像头主体部与所述罩框体之间存在轴承机构,在将所述透镜部的光轴延伸的方向作为前后方向时,所述轴承机构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车载摄像头具有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将所述轴承机构固定为不能旋转,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摄像头主体部以及所述罩框体这两方或所述轴承机构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摄像头以及车载摄像头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使用通过对利用安装于车辆的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对路面的车线、前方车、对头车、人物或道路标识进行提取的车载摄像头。车载摄像头应用于支援车辆的安全行驶的车载系统。近几年,在车辆装设有雨水传感器、照度传感器、毫米波或激光雷达传感器等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因此,车载摄像头要求缩小安装空间。并且,车载摄像头需要不遮挡司机的视野且不对司机产生压迫感,不妨碍驾驶。其结果是,车载摄像头以沿车辆的前挡风玻璃的方式安装。并且,在车载摄像头安装于车辆时,需要进行角度调整(光轴调整)(参照日本公开专利2010-89745号)。在日本公开专利2010-89745号中记载了一种光轴调整系统,该光轴调整系统具有利用来自外部的操作驱动车载摄像头的姿势的驱动单元和在规定的位置保持该驱动单元的保持单元。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日本公开专利2010-89745号中的车载摄像头由于具有驱动单元以及保持单元这样的角度调整机构,因此零件数增加且结构变复杂。其结果是,存在如下问题:不仅引起车载摄像头的高成本化,而且使车载摄像头大型化。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容易进行光轴的角度调整且能够低成本且小型化的车载摄像头的安装方法。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申请的例示性的第一专利技术的车载摄像头是以沿朝向车体的前方或后方的窗玻璃的姿势安装于所述窗玻璃的车内侧的玻璃面,用于拍摄车外的景象的车载摄像头,所述车载摄像头包括:罩框体;以及摄像头主体部,其固定于所述罩框体且具有透镜部以及拍摄元件,在所述摄像头主体部与所述罩框体之间存在轴承机构,在将所述透镜部的光轴延伸的方向作为前后方向时,所述轴承机构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车载摄像头具有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将所述轴承机构固定为不能旋转,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摄像头主体部以及所述罩框体这两方或所述轴承机构接触。本申请的例示性的第二专利技术的上述的车载摄像头的制造方法是,准备所述罩框体、所述摄像头主体部以及所述固定部件,且特定所述摄像头主体部相对于所述罩框体的安装角度,且将所述摄像头主体部安装于所述罩框体,且使用所述轴承机构将所述摄像头主体部的安装角度调整为所述特定的角度,且通过所述固定部件将所述轴承机构固定为不能旋转。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容易进行光轴的角度调整,且低成本并能够小型化的车载摄像头以及车载摄像头的制造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车体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一实施方式的车载摄像头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一实施方式的车载摄像头的分解侧视图。图4是一实施方式的车载摄像头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一实施方式的轴承机构的立体图。图6是一实施方式的车载摄像头以及安装部件的立体图。图7是一实施方式的车载摄像头的侧视图,示出安装于前挡风玻璃的状态。图8是一实施方式的车载摄像头的剖视图,示出安装于前挡风玻璃的状态。图9是一实施方式的车载摄像头的剖视图,示出安装于前挡风玻璃的状态。图10是变形例1的车载摄像头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变形例1的轴承机构的立体图。图12是变形例2的车载摄像头的局部示意图。图13是变形例3的车载摄像头的局部示意图。图14是变形例4的车载摄像头的局部示意图。图15是变形例5的车载摄像头的局部示意图。符号说明1、1A、1B:车体;2、102、402、502:摄像头主体部;3:框体;3a、103a、203a、303a、403a、503a:罩框体;3b:基底框体;4:处理电路元件(处理电路);5:处理基板;10、110、210、310、410、510:轴承机构;10L:左轴承机构;10R:右轴承机构;20、120、420、520:基底部;21:透镜部;22、134b、522:轴部;25:拍摄元件基板;26:拍摄元件;34、134、234、334、434、534:框体侧台座;34b、122、234b、334b、434b、534b:轴承部;35、135、235、335、435、535:顶板部;41、141、241、441、541:粘接剂(固定部件);50:前挡风玻璃(窗玻璃);51、56:玻璃面;55:后玻璃(窗玻璃);60:安装部件;100、100A、100B、200、300、400、500、600:车载摄像头;341:固定部件;341a:凹槽;422:突出部(轴部);D35:顶板部方位;J:中心轴线(旋转轴线);L:光轴;LR:容许方向范围;ΨF、ΨFA、ΨFB、ΨR:倾斜角;θ、θA、θB:安装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车载摄像头100进行说明。并且,在以下的车载摄像头100的说明中,在将车载摄像头100安装于车体1的情况下,将车体1的车宽方向作为车载摄像头100的宽度方向或左右方向,将车体1的前后方向作为车载摄像头100的前后方向,将车体1的上下方向作为车载摄像头100的上下方向。另外,车载摄像头100的各部件的姿势以及配置是一个例子,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变更。(车体)图1是装设车载摄像头100的车体1的截面示意图。车体1具有朝向前方的窗玻璃50(以下称作前挡风玻璃)以及朝向后方的窗玻璃55(以下称作后玻璃)。车载摄像头100通过安装部件60,以沿前挡风玻璃50的姿势安装于前挡风玻璃50的车内9侧的玻璃面51,用于拍摄前方的车外8的景象。另外,在图1中,如双点划线所示,车载摄像头100也可以通过安装部件60,以沿后玻璃55的姿势安装于后玻璃55的车内9侧的玻璃面56。在将车载摄像头100安装于后玻璃55的情况下,车载摄像头100用于拍摄车体1的后方的车外8的景象。(车载摄像头)图2~图4是车载摄像头100的分解图。另外,在图4中,省略了处理基板5以及基底框体3b的图示。如图2以及图3所示,车载摄像头100具有框体3、摄像头主体部2以及处理基板5。并且,车载摄像头100具有将框体3与摄像头主体部2固定在一起的粘接剂(固定部件)41。框体3具有罩框体3a以及基底框体3b。(处理基板)处理基板5对摄像头主体部2的拍摄以及拍摄到的影像进行存储或向其他装置传送。如图3所示,在处理基板5装设有处理电路元件4、连接器6以及省略图示的电源电路元件、电容器、微机、IC等。并且,处理基板5通过配线2a与摄像头主体部2连接。处理电路元件4对利用摄像头主体部2的拍摄元件26拍摄到的图像进行电子处理。处理电路元件4设置在处理基板5的下表面5a的前部。处理电路元件4对成像于拍摄元件的视觉信息进行车辆、行人、车线等各种特征物提取处理。处理电路元件4通过散热部件40与基底框体3b接触。举出了散热板(片)和散热凝胶作为散热部件40。使用硅脂类材料等用于散热板(片)以及散热凝胶的材质。处理电路元件4在驱动车载摄像头100时产生热量。通过使处理电路元件4经由散热部件40与基底框体3b接触,提高车载摄像头100的散热性能。在连接器6(电源连接器)连接向省略图示的外部装置延伸的配线。连接器6设置于处理基板5的下表面5a的后部。连接器6对向车载摄像头100的电力供给以及通信进行中继。(框体)框体3将处理基板5以及处理基板5的装配元件、摄像头主体部2容纳于内部。框体3包括支承摄像头主体部2的罩框体3a和安装于罩框体3a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载摄像头以及车载摄像头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摄像头,其以沿朝向车体的前方或后方的窗玻璃的姿势安装于所述窗玻璃的车内侧的玻璃面,用于拍摄车外的景象,所述车载摄像头包括:罩框体;以及摄像头主体部,其固定于所述罩框体且具有透镜部以及拍摄元件,在所述摄像头主体部与所述罩框体之间存在轴承机构,在将所述透镜部的光轴延伸的方向作为前后方向时,所述轴承机构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车载摄像头具有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将所述轴承机构固定为不能旋转,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摄像头主体部以及所述罩框体这两方或所述轴承机构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8.27 JP 2015-168103;2015.12.22 JP 2015-249841.一种车载摄像头,其以沿朝向车体的前方或后方的窗玻璃的姿势安装于所述窗玻璃的车内侧的玻璃面,用于拍摄车外的景象,所述车载摄像头包括:罩框体;以及摄像头主体部,其固定于所述罩框体且具有透镜部以及拍摄元件,在所述摄像头主体部与所述罩框体之间存在轴承机构,在将所述透镜部的光轴延伸的方向作为前后方向时,所述轴承机构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车载摄像头具有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将所述轴承机构固定为不能旋转,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摄像头主体部以及所述罩框体这两方或所述轴承机构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所述旋转轴线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透镜部的末端与所述拍摄元件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所述轴承机构包括:所述摄像头主体部所具有的轴部;以及所述罩框体所具有的轴承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摄像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西本泰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艾莱希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