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6361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3 17:21
薄膜电容器具备:2个相邻的电容器元件,电介质薄膜与金属层被交替配置,在2个端面分别具有端面电极,在侧面具有绝缘薄膜;和母线,用于将相邻的电容器元件的一个端面电极相互连接,相邻的电容器元件的侧面被配置为相互对置,母线具有舌片,舌片被配置于所述相邻的电容器元件的侧面之间。通过该构成,能够释放在充放电时产生的热量,能够提供实现了散热性能的提高的薄膜电容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电容器元件连接有母线的薄膜电容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安装于电气设备、电子设备、工业设备、汽车等的薄膜电容器需要通过将充放电时产生的热量释放,来提高薄膜电容器的可靠性。图7是现有的薄膜电容器的立体图。如图7所示,现有的薄膜电容器具备:多个电容器元件91、收容电容器元件91的外壳93、和电连接于电容器元件91的外部引出端子部96。并且,在外壳93的对置的壁面的任意一个壁面开口,狭缝部93A被设置于外壳93使得将各个电容器元件91分离。此外,在外壳93内形成绝缘树脂层94,电容器元件91被密封。通过设置狭缝部93A,能够在多个电容器元件91之间设置空气层,能够将电容器元件91中产生的热量直接通过狭缝部93A来散热到外部。具有这样的狭缝部的薄膜电容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被公开。但是,虽然根据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确实能够将电容器元件91中产生的热量散热到外部,但谋求薄膜电容器的进一步散热性能的提高。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2613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薄膜电容器,具备:2个相邻的电容器元件,电介质薄膜与金属层被交替配置,在2个端面分别具有端面电极,在侧面具有绝缘薄膜;和母线,用于将相邻的电容器元件的一个端面电极相互连接。相邻的电容器元件的侧面被配置为相互对置,母线具有舌片,舌片被配置于相邻的电容器元件的侧面之间。通过该构成,能够提供一种通过提高散热性能来提高可靠性的薄膜电容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薄膜电容器中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薄膜电容器中的主要部位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薄膜电容器中的主要部位的另一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薄膜电容器中的母线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薄膜电容器中的电容器元件的立体图以及剖视图。图6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薄膜电容器中的母线的第2部分的形成进行说明的局部立体图。图7是现有的薄膜电容器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薄膜电容器的构成及其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1是构成基于本实施方式的薄膜电容器的、母线2所连接的电容器元件1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切断线I-I处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切断线II-II处的剖视图。图4是母线2的立体图。图5(a)是电容器元件1的立体图,图5(b)是图5(a)所示的切断线III-III处的剖视图,图5(c)是图5(a)所示的切断线IV-IV处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薄膜电容器具备:2个相邻的电容器元件1、和连接于电容器元件1的母线2。各电容器元件1的电介质薄膜与金属层被交替配置,在2个端面14分别具有金属喷镀电极(端面电极)11,在侧面12具有绝缘薄膜。并且,各电容器元件1被配置为相邻的电容器元件1的侧面12相互对置。母线2将相邻的电容器元件1的一个金属喷镀电极(端面电极)11相互连接。此外,母线2具有第2部分(舌片)2B,第2部分(舌片)2B被配置于相邻的电容器元件1的侧面12之间。以下对具体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薄膜电容器具备16个电容器元件1。在各电容器元件1的两端部形成金属喷镀电极11。另外,在该图中,针对正极以及负极,没有进行区别,而是付与相同的符号来进行说明。这里,关于电容器元件1的构成,基于其形成方法来详述。首先,在由聚丙烯(以下,称为“PP”)等构成的电介质薄膜的至少单面蒸镀铝来设为一对形成有金属层(蒸镀电极)的金属化薄膜,这些一对金属化薄膜被重叠并卷绕。进一步地,通过将保护用的绝缘薄膜(PP薄膜)13卷绕大约10周来形成卷绕体。接下来,该卷绕体被挤压并被加工为扁平形状(具有2个平面和2个曲面的形状),形成成形体1A。然后,通过对成形体1A的相互对置的2个端面喷涂锌,形成金属喷镀电极11,来完成电容器元件1。这样,电容器元件1成为将隔着电介质薄膜而对置的蒸镀金属层经由金属喷镀电极11来取出到外部的构成。如图5(a)所示,如上述那样形成的电容器元件1具有相互对置的2个端面14和侧面12,侧面12具有:相互对置的2个平面12A和相互对置的2个曲面12B。如图5(b)所示,在电容器元件1的2个端面14形成金属喷镀电极11,在电容器元件1的侧面12、即平面12A以及曲面12B具有绝缘薄膜。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金属喷镀电极11的2个端面由侧面、即平面以及曲面连结。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部分2B被配置于相邻的电容器元件1的平面12A之间。母线2例如由铜等金属材料构成,由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这2个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正极母线与负极母线具有相同形状,能够将一个极性的母线兼用作另一个极性的母线。如图4所示,母线2是第1部分2A、舌片状的第2部分2B、第3部分2C连结而构成的。第1部分2A与形成有金属喷镀电极11的端面14对置而配置,包含连接金属喷镀电极11的部分。第2部分2B与相邻的电容器元件1的各侧面12对置而配置,是相对于第1部分2A被折弯90度的部分。同样地,第3部分2C是相对于第1部分2A被折弯90度的部分。在第1部分2A,在对应于金属喷镀电极11的位置各设置2个金属喷镀电极连接部2A1。此外,第1部分2A具有6个孔部2A2和6个切口部2A3。孔部2A2和切口部2A3是在后述的母线形成工序中通过用于形成第2部分2B的冲压加工而形成的。各第2部分2B在角部具有倒角部2B1,并且具备2个形成第1部分2A的金属喷镀电极连接部2A1而导致设置的孔部2B2。如本实施方式这样,通过设置倒角部2B1,能够缓和来自角部的施加到保护用PP薄膜或电介质薄膜的应力,因此能够抑制漏电电流。第3部分2C具备2个外部端子部2C1,此外,具备3个用于在后述的密封工序中高效地填充绝缘树脂液的孔部2C2。使用图2以及图3来对针对电容器元件1的正极母线2AP以及负极母线2AN的配置进一步详细进行说明。另外,在该图中,对正极以及负极付与了区别的符号来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正极金属喷镀电极连接部2A1P通过钎焊或者电阻焊接等来连接于正极金属喷镀电极侧的电容器元件1的端面14P。同样地,负极金属喷镀电极连接部2A1N通过钎焊或者电阻焊接来连接于负极金属喷镀电极侧的电容器元件的端面14N。在本实施方式中,母线2具有第2部分2B,第2部分2B被配置于相邻的电容器元件1的侧面12之间。在电容器元件中反复进行基于高频电流或大电流的充放电的情况下,由于电容器元件发热,因此邻接的电容器元件之间会特别滞留热量。但是,通过本实施方式的构成,在电容器元件1产生的热量从舌片2B传至第1部分2A以及第3部分3C,能够向薄膜电容器的外部释放热量,散热性能提高,能够提高薄膜电容器的可靠性。进一步地,如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在相邻的2个电容器元件1的侧面12之间配置正极母线的正极第2部分2BP和负极母线的负极第2部分2BN,与电容器元件1的侧面12抵接。因此,本实施方式能够进一步高效地将电容器元件中产生的热量散热到外部,能够更加提高薄膜电容器的可靠性。此外,优选在相邻的2个电容器元件1的侧面12之间配置的正极母线的正极第2部分2BP的端部以及负极母线的负极第2部分2BN的端部在侧面12被配置到金属喷镀电极排列方向上的中央部附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薄膜电容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电容器,具备:2个相邻的电容器元件,电介质薄膜与金属层被交替配置,在2个端面分别具有端面电极,在侧面具有绝缘薄膜;和母线,用于将所述相邻的电容器元件的一个端面电极相互连接,所述相邻的电容器元件的侧面被配置为相互对置,所述母线具有舌片,所述舌片被配置于所述相邻的电容器元件的侧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7.02 JP 2014-1365231.一种薄膜电容器,具备:2个相邻的电容器元件,电介质薄膜与金属层被交替配置,在2个端面分别具有端面电极,在侧面具有绝缘薄膜;和母线,用于将所述相邻的电容器元件的一个端面电极相互连接,所述相邻的电容器元件的侧面被配置为相互对置,所述母线具有舌片,所述舌片被配置于所述相邻的电容器元件的侧面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中,所述舌片是将所述母线的一部分折弯的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充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