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散热系统及电力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75873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3 0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热管散热系统,包括第一管路(10)和第二管路(20)。所述第一管路(10)包括第一蒸汽管(12)、第一液体管(14)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蒸汽管(12)和所述第一液体管(14)之间的蒸发段(16),第二管路(20)包括第二蒸汽管(22)、第二液体管(24)和连接在所述第二蒸汽管(22)和所述第二液体管(24)之间的换热器(26),通过两对快速接头(30)分别连接于第一蒸汽管(12)和第二蒸汽管(22)之间及第一液体管(14)和第二液体管(24)之间,以使第一管路(10)和第二管路(20)结合形成回路热管,回路热管包括用于抽真空的阀门(40)和接口(42),回路热管内设有制冷工质,蒸发段(16)内设毛细结构,以提供毛细抽吸力使得所述制冷工质在所述回路热管中循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传热效率高、可靠性好、无工质泄漏风险的优势。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力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热管散热系统及电力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IT器件的性能越来越强、密度越来越高,导致系统功耗越来越大,传统的风冷由于风扇性能和系统噪声的限制,逐渐接近其散热能力极限,而液冷散热能力高、噪声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有技术中,应用在机柜中的液冷散热系统主要由机柜、循环系统和外部冷源组成,循环系统将机柜内的热量带到外部冷源,以实现散热。机柜里有较多的单板,单板上设有为单板上的发热元件提供散热的散热管路,散热管路与软管相连,通过设于软管上的快速接头,将散热管路连入机柜内循环系统的主液体管道。主液体管道由泵提供动力,给每块单板提供制冷工质,吸收单板上的热量。由于工质是由泵驱动,压力较大,当单板与系统管路对接时,快速接头处存在泄露风险,液体滴到单板上后会造成系统短路。而且泵是运动部件,可靠性要求非常高,且需要备份,成本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热管散热系统,具有传热效率高,可靠性好,无工质泄漏风险的优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供了一种热管散热系统,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两对快速接头,所述第一管路包括第一蒸汽管、第一液体管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蒸汽管和所述第一液体管之间的蒸发段,所述第二管路包括第二蒸汽管、第二液体管和连接在所述第二蒸汽管和所述第二液体管之间的换热器,其中一对所述快速接头连接于所述第一蒸汽管和所述第二蒸汽管之间,另一对所述快速接头连接于所述第一液体管和所述第二液体管之间,以使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结合形成回路热管,所述回路热管包括抽真空结构,所述回路热管内设有制冷工质,所述蒸发段内设毛细结构,所述毛细结构提供毛细抽吸力使得所述制冷工质在所述回路热管中循环。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管路还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连接至所述第二液体管,用于调节所述回路热管中的制冷工质的量。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液罐包括入液口和出液口,通过所述入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将所述储液罐串联在所述第二液体管路上,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储液罐的底部或者所述储液罐的侧壁之靠近所述储液罐的底部的位置处。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抽真空结构包括阀门和接口,所述阀门连接于所述接口和所述第二蒸汽管之间。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蒸汽管、所述第一液体管、所述第二蒸汽管和所述第二液体管均为刚性管材。结合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蒸汽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蒸汽管的长度,所述第一液体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液体管的长度。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设备,包括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热管散热系统、机柜及电子模块,所述电子模块设于所述机柜内部,所述热管散热系统之所述第一管路设置在所述电子模块中,所述蒸发段与所述电子模块中的发热元件接触,所述第二管路设置在所述机柜中。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柜包括前端和后端,所述电子模块从所述机柜的前端置入所述机柜,所述第二管路之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机柜的后端。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柜外部的冷却系统,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冷却系统相连。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力设备,包括机柜、多个电子模块和热管散热系统,所述多个电子模块层叠设置在所述机柜内,所述热管散热系统包括多个第一管路、多个第二蒸汽管、多个第二液体管和换热器,所述多个第一管路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电子模块中,每个所述第一管路均包括第一蒸汽管、第一液体管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蒸汽管和所述第一液体管之间的蒸发段,所述蒸发段与所述电子模块中的发热元件接触,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机柜中且与所述多个电子模块相对设置,每个所述第二蒸汽管的一端分别可插拔地连接至所述第一蒸汽管,每个所述第二蒸汽管的另一端接入所述换热器,每个所述第二液体管的一端分别可插拔地连接至所述第一液体管,每个所述第二液体管的另一端接入所述换热器,所述多个第一管路与所述多个第二蒸汽管、所述多个第二液体管和所述换热器共同形成多路并联的回路热管,每个所述回路热管均包括抽真空结构,每个所述回路热管内设有制冷工质,所述蒸发段内设毛细结构,所述毛细结构提供毛细抽吸力使得所述制冷工质在所述回路热管中循环。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第二蒸汽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蒸汽管之间通过一对快速接头插接在一起,每个第二液体管与所述第一液体管之间亦通过一对快速接头插接在一起。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多个储液罐,所述多个储液罐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二液体管,用于调节所述回路热管中的制冷工质的量。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液罐包括入液口和出液口,通过所述入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将所述储液罐串联在所述第二液体管路上,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储液罐的底部或者所述储液罐的侧壁之靠近所述储液罐的底部的位置处。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抽真空结构包括阀门和接口,所述阀门连接于所述接口和所述第二蒸汽管之间。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蒸汽管、所述第一液体管、所述第二蒸汽管和所述第二液体管均为刚性管材。结合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蒸汽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蒸汽管的长度,所述第一液体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液体管的长度。在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柜包括前端和后端,所述多个电子模块从所述机柜的前端置入所述机柜,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机柜的后端。结合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柜外部的冷却系统,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冷却系统相连。结合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柜内设有背板,所述背板位于所述多个电子元件和所述换热器之间,所述多个电子模块均与所述背板电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热管散热系统通过所述两对快速接头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蒸汽管和所述第二蒸汽管之间及所述第一液体管和所述第二液体管之间,以使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结合形成回路热管,利用回路热管中的毛细原理实现制冷工质在所述回路热管中循环。无需要额外增加驱动元件,例如泵,来带动制冷工质的循环,使得热管散热系统具有稳定的可靠性。通过毛细力驱动制冷工质循环,驱动力小,在快速接头结合处,无工质泄漏风险。而且回路热管内部为负压,在快速接头插拔的过程中制冷工质在负压的状态下,不会泄露。制冷工质在回路热管中通过相变换热,传热效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热管散热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力设备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力设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本专利技术供了一种热管散热系统及包括所述热管散热系统的电力设备,所述电力设备可以为通信设备,电力设备中包括电子模块,电子模块工作过程中会发热,热管散热系统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管散热系统及电力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管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两对快速接头,所述第一管路包括第一蒸汽管、第一液体管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蒸汽管和所述第一液体管之间的蒸发段,所述第二管路包括第二蒸汽管、第二液体管和连接在所述第二蒸汽管和所述第二液体管之间的换热器,其中一对所述快速接头连接于所述第一蒸汽管和所述第二蒸汽管之间,另一对所述快速接头连接于所述第一液体管和所述第二液体管之间,以使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结合形成回路热管,所述回路热管包括抽真空结构,所述回路热管内设有制冷工质,所述蒸发段内设毛细结构,所述毛细结构提供毛细抽吸力使得所述制冷工质在所述回路热管中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热管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两对快速接头,所述第一管路包括第一蒸汽管、第一液体管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蒸汽管和所述第一液体管之间的蒸发段,所述第二管路包括第二蒸汽管、第二液体管和连接在所述第二蒸汽管和所述第二液体管之间的换热器,其中一对所述快速接头连接于所述第一蒸汽管和所述第二蒸汽管之间,另一对所述快速接头连接于所述第一液体管和所述第二液体管之间,以使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结合形成回路热管,所述回路热管包括抽真空结构,所述回路热管内设有制冷工质,所述蒸发段内设毛细结构,所述毛细结构提供毛细抽吸力使得所述制冷工质在所述回路热管中循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还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连接至所述第二液体管,用于调节所述回路热管中的制冷工质的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包括入液口和出液口,通过所述入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将所述储液罐串联在所述第二液体管路上,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储液罐的底部或者所述储液罐的侧壁之靠近所述储液罐的底部的位置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结构包括阀门和接口,所述阀门连接于所述接口和所述第二蒸汽管之间。5.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所述的热管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汽管、所述第一液体管、所述第二蒸汽管和所述第二液体管均为刚性管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汽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蒸汽管的长度,所述第一液体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液体管的长度。7.一种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热管散热系统、机柜及电子模块,所述电子模块设于所述机柜内部,所述热管散热系统之所述第一管路设置在所述电子模块中,所述蒸发段与所述电子模块中的发热元件接触,所述第二管路固定在所述机柜中。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包括前端和后端,所述电子模块从所述机柜的前端置入所述机柜,所述第二管路之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机柜的后端。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柜外部的冷却系统,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冷却系统相连。10.一种电力设备,包括机柜、多个电子模块和热管散热系统,所述多个电子模块层叠设置在所述机柜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散热系统包括多个第一管路、多个第二蒸汽管、多个第二液体管和换热器,所述多个第一管路分别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耀锋李志坚刘洪辉池善久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