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41990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1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所述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上行控制信息进行交织;将所述进行交织后的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发送。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上行控制信息在新的PUCCH格式下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长期演进(LTE,LongTermEvolution)系统与高级长期演进(LTE-A,LTE-Advanced)系统中的无线帧(radioframe)包括频分双工(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和时分双工(TDD,TimeDivisionDuplex)模式的帧结构。图1为现有技术中LTE/LTE-AFDD系统中帧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个10毫秒(ms)的无线帧由20个长度为0.5ms,编号0~19的时隙(slot)组成,时隙2i和2i+1组成长度为1ms的子帧(subframe)i;图2为现有技术中LTE/LTE-ATDD系统中帧结构示意图,一个10ms的无线帧由两个长为5ms的半帧(halfframe)组成,一个半帧包括5个长度为1ms的子帧,时隙2i和2i+1组成长度为1ms的子帧i。LTE系统中定义了多种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格式(format),包括PUCCHformat1/1a/1b和format2/2a/2b;其中,format1用来发送用户设备(UE,UserEquipment)的调度请求(SR,SchedulingRequest)信号,format1a用来反馈1比特的确认(ACK,ACK(Acknowledgement)/否定确认(NACK,NegativeAcknowledgment)应答消息format1b用来反馈2比特的ACK/NACK应答消息;format2用来发送下行的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StatusIndicator),format2a用来发送CSI和1比特的ACK/NACK应答消息,format2b用来发送CSI信息和2比特的ACK/NACK应答消息。LTE-A系统相对于LTE系统最为显著的特征是,LTE-A系统引入载波聚合技术,也就是将LTE系统的带宽进行聚合以获得更大的带宽。在引入载波聚合的LTE-A系统中,进行聚合的载波称为分量载波(CC,ComponentCarrier,简称为),也称为一个服务小区(SC,ServingCell);同时,LTE-A系统还提出了主分量载波/小区(PCC/PCell,PrimaryComponentCarrier/Cell)和辅分量载波/小区(SCC/SCell,SecondaryComponentCarrier/Cell)的概念。在进行了载波聚合的系统中,至少包含一个主小区和辅服务小区,其中主服务小区一直处于激活状态,并且规定PUCCH仅在主小区(Pcell)上传输。LTE-A载波聚合系统下,对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消息(HARQ-ACK,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Acknowledgment)定义了两种发送方式:采用PUCCHformat1b联合信道选择(Format1bwithchannelselection)发送以及采用PUCCH格式3(PUCCHformat3)发送。对于配置多个服务小区的UE,如果UE最多只能支持聚合2个服务小区的话,所述UE将采用PUCCHformat1b联合信道选择的方式发送HARQ-ACK;如果所述UE能够支持超过2个服务小区的聚合,基站将进一步的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所述UE是采用PUCCHformat1b联合信道选择的方式还是采用PUCCHformat3来发送HARQ-ACK信息。FDD系统中,PUCCHformat3采用单Reed-Muller(RM)的编码方式,支持最多10比特的HARQ-ACK发送,TDD系统中,PUCCHformat3采用双RM的编码方式,支持最多20比特的HARQ-ACK发送。TDD系统中还规定,当需要发送的HARQ-ACK比特数大于20时,先将需要发送的HARQ-ACK进行空间绑定后再使用PUCCHformat3发送。对于HARQ-ACK和CSI需要同时发送时,现有系统规定如果支持的CSI和HARQ-ACK(包括SR)小于PUCCHformat3的最大负载,那么同时传输HARQ-ACK(包括SR)和CSI,否则只发送HARQ-ACK(包括SR)。而LTE-A系统下不支持多个服务小区的CSI在相同子帧同时发送。现有技术中PUCCHformat3支持最多20比特的HARQ-ACK发送,后续版本中,支持至多32个服务小区的载波聚合技术,而目前的PUCCH格式却无法发送的32个服务小区对应的上行控制信息(UCI,UplinkControlInformation)。因此,引入一种新的PUCCH格式来发送UCI,如何使用新的PUCCH格式发送UCI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能够解决大于5个服务小区聚合时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所述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上行控制信息进行交织;将所述进行交织后的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发送。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包括:根据以下规则的至少之一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根据服务小区个数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根据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根据PUCCH格式容量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根据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码率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服务小区个数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包括:当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服务小区个数N不大于预先设置的可发送上行控制信息的服务小区个数X时,发送N个服务小区的上行控制信息;当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服务小区个数N大于预先设置的可发送上行控制信息的服务小区个数X时,发送X个服务小区的上行控制信息。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包括:当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M1不大于预先设置的可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比特数Y1时,发送M1比特上行控制信息;当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M1大于预先设置的可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比特数Y1时,发送Y1比特上行控制信息。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PUCCH格式容量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包括:当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M2不大于PUCCH格式承载的最大比特数Y2时,发送M2比特上行控制信息;当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M2大于PUCCH格式承载的最大比特数时,发送Y2比特上行控制信息。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码率P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包括:当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码率P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码率Z时,直接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当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码率P大于预先设置的码率Z时,删除部分上行控制信息直到满足码率小于预先设置的码率Z。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包括:当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HARQ-ACK信息时,上行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2/201510753140.html" title="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原文来自X技术">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a>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所述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上行控制信息进行交织;将所述进行交织后的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发送。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8.14 CN 20151050238751.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对所述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上行控制信息进行交织;将所述进行交织后的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发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包括:根据以下规则的至少之一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根据服务小区个数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根据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根据PUCCH格式容量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根据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码率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服务小区个数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包括:当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服务小区个数N不大于预先设置的可发送上行控制信息的服务小区个数X时,发送N个服务小区的上行控制信息;当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服务小区个数N大于预先设置的可发送上行控制信息的服务小区个数X时,发送X个服务小区的上行控制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包括:当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M1不大于预先设置的可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比特数Y1时,发送M1比特上行控制信息;当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M1大于预先设置的可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比特数Y1时,发送Y1比特上行控制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PUCCH格式容量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包括:当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M2不大于PUCCH格式承载的最大比特数Y2时,发送M2比特上行控制信息;当需
\t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M2大于PUCCH格式承载的最大比特数时,发送Y2比特上行控制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码率P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包括:当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码率P不大于预先设置的码率Z时,直接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当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码率P大于预先设置的码率Z时,删除部分上行控制信息直到满足码率小于预先设置的码率Z。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包括:当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HARQ-ACK信息时,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根据下行控制信息DCI中的下行分配指示域DAI排序,其中,所述DAI域的大小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所述DAI域的大小为预先约定的固定值。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AI的值按照服务小区索引顺序递增,或者,先按照服务小区属性再按照服务小区索引顺序递增。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包括:将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级联后再进行编码,得到上行控制信息编码序列。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上行控制信息的优先级;所述将上行控制进行信息级联包括:根据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服务小区索引、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别、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的优先级进行级联。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服务小区索引、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别、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的优先级进行级联包括:先根据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别进行级联,再根据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服务小区索引进行级联;或者,先根据上行控制信息的优先级进行级联,再根据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服务小区索引进行级联;或者,先根据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别进行级联,再根据上行控制信息的优先级进行级联,最后根据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服务小区索引级联。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上行控制进行信息级联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级联后的上行控制信息添加CRC校验;或者,对每个优先级对应的级联后的上行控制信息都添加CRC校验。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编码后的上行控制信息进行交织包括:根据PUCCH对应的调制方式和上行控制信息编码序列确定上行控制信息编码调制序列,按照先行后列或先列后行的方式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编码调制序列写入到矩阵中。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上行控制信息的优先级;所述对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包括:将每个优先级对应的上行控制信息级联后进行独立编码,得到每个优先级对应的编码序列。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确定编码序列长度:上行控制信息比特数、PUCCH格式所占时频资源大小、高层配置偏移值。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每个优先级对应的级联后的上行控制信息都添加CRC校验。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编码后的上行控制信息进行交织包括:根据PUCCH对应的调制方式和每个优先级对应的编码序列确定每个优先级对应的上行控制信息编码调制序列;根据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所述编码调制序列进行级联,将进行级联后的编码调制序列按照先行后列的方式写入到矩阵中;或者,先根据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别将编码调制序列进行级联,再根据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级联,最后将进行级联后的编码调制序列按照先行后列的方式写入到矩阵中。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编码后的上行控制信息进行交织包括:根据PUCCH对应的调制方式和每个优先级对应的编码序列确定每个优先级对应的上行控制信息编码调制序列;将优先级较高的上行控制信息编码调制序列写入到矩阵的固定列,将优先级较低的上行控制信息编码调制序列按照先行后列的方式写入矩阵中。19.根据权利要求13、17或18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矩阵的大小与PUCCH格式所占时频资源大小相关。20.根据权利要求1、13、17或18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进行交织后的上行控制信息在PUCCH上发送包括:根据先列后行的顺序从矩阵中读出交织后的上行控制信息,并在PUCCH上进行发送。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非周期CSI触发,所述方法还包括:将聚合的服务小区分组,高层信令基于所述分组配置非周期CSI服务小区集合。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CSI信息或为CSI信息和HARQ-ACK信息。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上行控制信息的优先级,包括:所述CSI信息包含两种优先级,其中,将所述CSI信息划分为第一类CSI信息和第二类CSI信息,所述第一类CSI信息确定为第一优先级UCI,将所述第二类CSI信息确定为第二优先级UCI,其中第一优先级UCI为高优先级UCI;或者,所述CSI信息均为相同的优先级。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CSI信息和HARQ-ACK信息时,所述确定上行控制信息的优先级还包括:所述HARQ-ACK信息的优先级高于所有CSI信息,或者所述HARQ-ACK信息的优先级和第一类CSI信息的优先级相同。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
\tHARQ-ACK信息和CSI信息时,所述将进行交织后的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发送包括:确定发送上行控制信息的PUCCH资源,并使用所确定的PUCCH资源发送上行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确定发送上行控制信息的PUCCH资源,并使用所述PUCCH发送上行控制信息包括:先确定可支持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再确定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最后使用所述PUCCH资源发送上行控制信息。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可支持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包括:根据以下规则的至少之一确定可支持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根据用于HARQ-ACK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确定可支持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根据用于CSI传输的PUCCH资源确定可支持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根据高层信令配置的支持HARQ-ACK信息和CSI信息同时传输的参数确定可支持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包括:根据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确定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至少根据可支持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的负载确定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或者,固定资源;或者,先确定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格式,再确定所述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格式对应的PUCCH资源。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可支持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的负载确定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包括:将可支持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中对应可支持负载最大的
\tPUCCH资源确定为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或者,将可支持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中对应可支持负载最小的PUCCH资源确定为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或者,将可支持上行控制信息的PUCCH资源对应的最大可支持负载大于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负载中最大可支持负载值较小的PUCCH资源确定为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其中,当确定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对应大于1个PUCCH资源时,选择HARQ-ACK对应的PUCCH资源作为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或者,选择对应PRB个数较多的PUCCH资源作为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或者,选择CSI对应的PUCCH资源作为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资源包括:HARQ-ACK对应的PUCCH资源,或CSI对应的PUCCH资源;其中,当确定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对应大于1个PUCCH资源时,选择对应PRB个数较多的资源作为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或者,选择对应可支持负载大于需要传输的上行控制信息负载的PUCCH资源中对应可支持负载最小的PUCCH资源作为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或者选择对应可支持负载最大的PUCCH资源作为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或者选择对应可支持负载最小的PUCCH资源作为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或者选择对应PRB个数较多的PUCCH资源作为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可支持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资源包括:先确定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格式,再确定所述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格式对应的PUCCH资源;所述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格式包括:可支持上行控制信息的PUCCH格式中可承载上行控制信息比特数最多的PUCCH格式;或者,HARQ-ACK对应的PUCCH格式,或者CSI对应的PUCCH格式。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定的所述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格式对应一个PUCCH资源时,所述PUCCH资源作为所述PUCCH格式对应的PUCCH资源;当所述PUCCH格式对应PUCCH资源大于1个时,选择对应PRB个数最大的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维维戴博梁春丽夏树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