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38146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1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接器,包括:塑胶框架,适于定位在支撑基板的开口中,并适于安装在所述支撑基板上;和多个插接模块,安装在所述塑胶框架中。所述塑胶框架包括一对相对的端壁和连接在所述一对端壁之间的一对相对的纵向梁。每个所述纵向梁包括一个外侧壁、与所述外侧壁相对的一个内侧壁、和连接在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之间的多个分隔壁。所述多个分隔壁将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箱型空腔。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纵向梁具有箱型空腔结构,从而增加了纵向梁的整体刚度以及抗侧向变形能力。此外,塑胶框架具有重量轻、加工成型方便、成本低等诸多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重载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重载连接器一般包括金属外壳、安装在金属外壳中的金属框架和安装在金属框架中的多个插接模块。每个插接模块包括塑胶壳体和保持在塑胶壳体中的金属导电端子。金属框架为安装在其中的多个插接模块提供支撑作用。在现有技术中,金属框架的两端通过螺栓直接连接至金属外壳,并通过其两端被支撑在金属外壳上。由于重载连接器的每个插接模块的插拔力(或称为保持力)都比较大,因此,安装有多个插接模块的金属框架必须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在现有技术中,金属框架通常采用锌合金材料制成,由于锌合金材料具有较高的刚性,因此,金属框架的一对纵向支撑梁可以采用薄臂梁结构,就可以满足强度要求。但是,采用刚性较大的金属材质的框架会增加连接器的重量和提高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塑胶框架,适于定位在支撑基板的开口中,并适于安装在所述支撑基板上;和多个插接模块,安装在所述塑胶框架中。所述塑胶框架包括一对相对的端壁和连接在所述一对端壁之间的一对相对的纵向梁。每个所述纵向梁包括一个外侧壁、与所述外侧壁相对的一个内侧壁、和连接在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之间的多个分隔壁。所述多个分隔壁将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箱型空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每个所述纵向梁还包括连接至所述内侧壁、所述外侧壁和所述分隔壁的底部的底壁;在每个所述纵向梁的底壁上形成有多个凸起的支撑筋;当所述塑胶框架安装在所述支撑基板上时,所述纵向梁上的支撑筋支撑在所述支撑基板的表面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多个分隔壁沿所述纵向梁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地分布;所述多个凸起的支撑筋沿所述纵向梁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地分布。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支撑筋平行于所述分隔壁。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每个所述支撑筋被定位在相应的一对分隔壁之间的中间位置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塑胶框架还包括分别从所述一对端壁向外水平延伸的一对端部安装板,所述一对端部安装板被连接和支撑在所述支撑基板的表面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每个所述端部安装板通过一对螺纹连接件被连接至所述支撑基板的表面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塑胶框架的一对端部安装板中的一个上形成有竖直延伸的实心插接柱;并且在所述塑胶框架的一对端部安装板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有竖直延伸的空心插接柱。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当所述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对配在一起时,所述连接器上的实心插接柱插接到配对连接器的空心插接柱的中心孔中,并且所述配对连接器上的实心插接柱插接到所述连接器的空心插接柱的中心孔中。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塑胶框架还包括从所述纵向梁的内侧壁的底部竖直延伸的多个定位板;当所述塑胶框架安装在所述支撑基板上时,所述塑胶框架上的所述多个定位板插入所述支撑基板的开口中,从而将所述塑胶框架定位在所述支撑基板的开口中。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每个所述定位板的内侧表面上形成有一个竖直延伸的凸起筋;每个所述插接模块适于被夹持和定位在相邻的两个定位板的凸起筋之间。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支撑筋与所述定位板垂直,并连接至所述定位板。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每个所述插接模块包括塑胶壳体和保持在所述塑胶壳体中的导电端子;当所述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对配在一起时,所述连接器上的插接模块与配对连接器的插接模块插接在一起,从而将所述连接器上的导电端子与所述配对连接器上的导电端子电连接在一起。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和所述配对连接器均为重载连接器,并且插接在一起的每对插接模块之间的保持力大于300N。在根据本技术的前述各个实施例中,塑胶框架的纵向梁被形成为具有箱型空腔结构,从而增加了塑胶框架的纵向梁的整体刚度以及抗侧向变形能力。此外,塑胶框架具有重量轻、加工成型方便、成本低等诸多优点。此外,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纵向梁的底壁上形成有多个凸起的支撑筋,并通过多个凸起的支撑筋被支撑在支撑基板的表面上,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纵向梁的支撑强度,满足插接模块的大保持力的要求。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技术所作的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技术有全面的理解。附图说明图1显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示意图;图2显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图3显示图1中所示的连接器的塑胶框架的从顶面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和图4显示图1中所示的连接器的塑胶框架的从底面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的总体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一种限制。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塑胶框架,适于定位在支撑基板的开口中,并适于安装在所述支撑基板上;和多个插接模块,安装在所述塑胶框架中。所述塑胶框架包括一对相对的端壁和连接在所述一对端壁之间的一对相对的纵向梁。每个所述纵向梁包括一个外侧壁、与所述外侧壁相对的一个内侧壁、和连接在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之间的多个分隔壁。所述多个竖直的分隔壁将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箱型空腔。图1显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示意图;图2显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连接器主要包括塑胶框架100和多个插接模块300。本技术的连接器适于安装在一个支撑基板200上。如图2所示,在支撑基板200上形成有一个开口201。塑胶框架100适于被定位在支撑基板200的开口201中,并适于被安装在支撑基板200上。多个插接模块300安装在塑胶框架100中。图3显示图1中所示的连接器的塑胶框架100的从顶面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和图4显示图1中所示的连接器的塑胶框架100的从底面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塑胶框架100包括一对相对的端壁120、120和连接在一对端壁120、120之间的一对相对的纵向梁110、1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清楚地显示,每个纵向梁110包括一个外侧壁1101、与外侧壁1101相对的一个内侧壁1102、和连接在内侧壁1102和外侧壁1101之间的多个竖直的分隔壁1103。多个竖直的分隔壁1103将内侧壁1102和外侧壁1101之间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箱型空腔1100。这样,纵向梁110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包括:塑胶框架(100),适于定位在支撑基板(200)的开口(201)中,并适于安装在所述支撑基板(200)上;和多个插接模块(300),安装在所述塑胶框架(100)中,其中,所述塑胶框架(100)包括一对相对的端壁(120、120)和连接在所述一对端壁(120、120)之间的一对相对的纵向梁(110、11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纵向梁(110)包括一个外侧壁(1101)、与所述外侧壁(1101)相对的一个内侧壁(1102)、和连接在所述内侧壁(1102)和所述外侧壁(1101)之间的多个分隔壁(1103),所述多个分隔壁(1103)将所述内侧壁(1102)和所述外侧壁(1101)之间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箱型空腔(1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包括:塑胶框架(100),适于定位在支撑基板(200)的开口(201)中,并适于安装在所述支撑基板(200)上;和多个插接模块(300),安装在所述塑胶框架(100)中,其中,所述塑胶框架(100)包括一对相对的端壁(120、120)和连接在所述一对端壁(120、120)之间的一对相对的纵向梁(110、11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纵向梁(110)包括一个外侧壁(1101)、与所述外侧壁(1101)相对的一个内侧壁(1102)、和连接在所述内侧壁(1102)和所述外侧壁(1101)之间的多个分隔壁(1103),所述多个分隔壁(1103)将所述内侧壁(1102)和所述外侧壁(1101)之间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箱型空腔(1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纵向梁(110)还包括连接至所述内侧壁(1102)、所述外侧壁(1101)和所述分隔壁(1103)的底部的底壁(111);在每个所述纵向梁(110)的底壁(111)上形成有多个凸起的支撑筋(112);当所述塑胶框架(100)安装在所述支撑基板(200)上时,所述纵向梁(110)上的支撑筋(112)支撑在所述支撑基板(200)的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隔壁(1103)沿所述纵向梁(110)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地分布;所述多个凸起的支撑筋(112)沿所述纵向梁(110)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地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112)平行于所述分隔壁(110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筋(112)被定位在相应的一对分隔壁(1103)之间的中间位置处。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框架(100)还包括分别从所述一对端壁(120、120)向外水平延伸的一对端部安装板(121),所述一对端部安装板(121)被连接和支撑在所述支撑基板(200)的表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端部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翠李国强徐祥杨勇吕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