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接口和数据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15477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7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接口和数据线,数据接口包括:外壳、磁吸部件、至少两个通信触点以及分别与每个通信触点电连接的触角,其中,每个通信触点相互绝缘;通信触点设置在外壳上,用于与外部设备的对应接口连接以进行数据通信;磁吸部件设置在外壳与通信触点形成的内腔中。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数据接口,由于其磁吸部件设置在外壳与通信触点形成的内腔中,即该磁吸部件不裸露在外,因此该数据接口在受到意外震动冲击时不易损坏,此外,该数据接口还具有耐盐雾性较好、使用寿命长以及外观更加美观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接口和数据线
技术介绍
现有的带有磁吸连接功能的数据接口,通常使用磁铁实现磁吸的功能,其磁铁从数据接口伸出,裸露在数据接口外部,用于与对端设备的接口磁吸连接。但是,由于磁铁易碎,所以带有磁铁的数据接口在受到意外震动冲击时磁铁容易损坏;此外,磁铁的耐盐雾性较差,裸露在外的磁铁容易受到侵蚀,从而使数据接口的寿命变短;另外,相比于普通金属,磁铁不易被加工,难以做出漂亮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接口。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接口,包括:外壳、磁吸部件、至少两个通信触点以及分别与每个通信触点电连接的触角,其中,每个通信触点相互绝缘;通信触点设置在外壳上,用于与外部设备的对应接口连接以进行数据通信;磁吸部件设置在外壳与通信触点形成的内腔中。此外,通信触点向外壳外部凸出。此外,磁吸部件为不导电磁铁;磁吸部件包括:多个磁吸体,其中,磁吸体的数量与通信触点的数量相同,每个磁吸体包覆在一个通信触点内部。此外,磁吸部件为导电磁铁;磁吸部件固定在外壳内腔中,且与通信触点之间具有空间间隔。此外,磁吸部件为导电磁铁;磁吸部件包括:多个磁吸体,其中,磁吸体的数量与通信触点的数量相同,每个磁吸体包覆在一个通信触点内部,且每个磁吸体相互绝缘。此外,通信触点的个数为两个,两个通信触点设置于外壳的同一表面,且呈中心对称设置。此外,外壳通过包胶注塑成型。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接口以及第二数据接口,其中,第一数据接口为上述的数据接口,第一数据接口的触角与第二数据接口的PCB板电连接。由上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接口和数据线。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数据接口中的磁吸部件设置在外壳和通信触点形成的内腔中,即该磁吸部件不裸露在外,因此,设置在外壳和通信触点形成的内腔中的磁吸部件不易受到侵蚀,从而使该数据接口的耐盐雾性较高。并且,由于磁吸部件不裸露在外,在数据接口受到意外震动冲击时,其磁吸部件不易被损坏。此外,该数据接口还具有容易被加工以及外观美观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数据接口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数据接口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数据接口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数据接口的一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数据接口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数据接口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或位置。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1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接口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现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以及数据接口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线,如图1所示,该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接口1以及第二数据接口2,第一数据接口1的触角与第二数据接口2的PCB板电连接。其中,如图2所示,第一数据接口1可以包括:外壳10、磁吸部件20、至少两个通信触点30以及分别与每个通信触点30电连接的触角,其中,每个通信触点30相互绝缘。通信触点30设置在外壳10上,用于与外部设备的对应接口连接以进行数据通信。磁吸部件20设置在外壳10与通信触点30形成的内腔中。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接口1可以为接口公头或者接口母座,外部设备为带有数据接口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计算机、智能卡设备等等。第一数据接口1的触角与设置在第二数据接口2内部的PCB板电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数据接口1和第二数据接口2的电连接,以实现数据线的通信连接功能。第一数据接口1可以与外部设备的对应接口进行连接,具体地,第一数据接口1上设置的通信触点30的材质可以为金属,该通信触点30可以与外部设备的对应接口上设置的触点接触,以进行电连接。由于金属材质相较于磁吸部件20的材质(如磁铁),具有更好的耐盐雾性,且具有不易碎和便于加工等特点,因此,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数据接口1,其磁吸部件20设置在外壳10和通信触点30形成的内腔中,即该磁吸部件20不裸露在外,从而磁吸部件20不易受到侵蚀,并且,在第一数据接口1受到意外震动冲击时,其磁吸部件20也因此不易被损坏。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数据接口2也可以才用与第一数据接口1相同的、带有磁吸功能的数据接口,或者,第二数据接口2也可以为USB数据接口或其他类型的数据接口。此外,第二数据接口2可以为接口公头或者接口母座,第二数据接口2用于与外部设备的对应接口连接以进行数据通信,其中,外部设备为带有数据接口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计算机、智能卡设备等等。由此,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该数据线可以连接两个外部设备,使两个外部设备间可以进行数据通信。本实施例中,通信触点30的个数可以为2个、3个或4个等,具体个数可以根据第一数据接口1的类型来确定,例如,当第一数据接口1为USB数据接口时,其通信触点30的个数为4个。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通信触点30可以向外壳10外部凸出,即第一数据接口1为接口公头,那么外部设备的对应接口为接口母座;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通信触点30也可以向外壳10内部凹陷,即第一数据接口1为接口母座,外部设备的对应接口为接口公头。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磁吸部件20为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数据接口和数据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磁吸部件、至少两个通信触点以及分别与每个所述通信触点电连接的触角,其中,每个所述通信触点相互绝缘;所述通信触点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用于与外部设备的对应接口连接以进行数据通信;所述磁吸部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通信触点形成的内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磁吸部件、至少两个通信触点以及分别与每个所述通信触点电连接的触角,其中,每个所述通信触点相互绝缘;所述通信触点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用于与外部设备的对应接口连接以进行数据通信;所述磁吸部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通信触点形成的内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触点向所述外壳外部凸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部件为不导电磁铁;所述磁吸部件包括:多个磁吸体,其中,磁吸体的数量与所述通信触点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磁吸体包覆在一个所述通信触点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部件为导电磁铁;所述磁吸部件包括:多个磁吸体,其中,磁吸体的数量与所述通信触点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磁吸体包覆在一个所述通信触点内部,且每个所述磁吸体相互绝缘。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部件为导电磁铁;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声
申请(专利权)人: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