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柏涵专利>正文

连接结构、横梁连接结构及轨道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13592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6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已有建筑构件不便设置新的连接构造的问题。一种连接结构,其包括护板、连接件以及连接筋。连接件包括横板、第一立板以及第二立板。连接筋包括横杆、第一立杆以及第二立杆;护板位于U字形的连接筋的内侧且与横杆固定连接;第一立杆的远离横杆的一端与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二立杆的远离横杆的一端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连接结构能够方便地连接于建筑构件,使现有构件获得更高强度,具有加强施工简单、周期短且不破坏现有构件的优点。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连接结构的横梁连接结构和一种具有该横梁连接结构的轨道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构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结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横梁连接结构和一种轨道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已设计成型的现有建筑的梁、柱或其他结构(例如用于承载车间行车轨道的横梁)来说,当出于结构改造或其他原因需要在这些构件上设置新的连接位置(生根位置)时,往往存在改造工期长或需要对该已有的结构进行钻孔等破坏性的施工。该方法具有施工不便、工期长且可能降低原有结构强度或其他力学性能的问题。例如,当需要在车间现有的横梁上加装行车轨道或是预设行车连接结构的现有横梁上的连接点位置与需要新装的行车轨道的位置不符合时(如将现有的单轨吊行车改造为双轨架空行车时,原有的连接位置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在现有的横梁上新增连接点作为生根结构时,现有技术中的做法需要对横梁结构进行破坏性改造改造,具有施工工期长、费用高、以及会影响横梁强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已有建筑构件不便设置新的连接构造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前述连接结构的横梁连接结构。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前述横梁连接结构的轨道连接结构。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筋和连接件。连接筋包括横杆、第一立杆以及第二立杆;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相互间隔地连接于横杆两端形成U字形的连接筋。连接件包括横板、第一立板以及第二立板;横板具有与横杆相对的第一表面;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相互间隔地连接于第一表面并分别沿指向横杆的方向延伸;第一立板的靠近第二立板的表面为第二表面,第二立板的靠近第一立板的表面为第三表面,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以及第三表面依次连接形成开口朝向横杆的U形的配合空间。其中,第一立杆的远离横杆的一端与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二立杆的远离横杆的一端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结构采用连接件和连接筋连接成一个环形结构,连接筋与连接件连成一体以使本连接结构方便地、牢固地连接于原有建筑构造(如横梁)。连接件的配合空间能够很好地贴合原有建筑构造,使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结构能够较好的抱合在原有建筑构造的外周面上。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结构在使用时,可先将原有构件的一端配合在配合空间中,再将连接筋插入并连接筋与连接件连接在一起,从而将本连接结构固定连接于原有建筑构造之上,本连接结构的连接件的横板上可设置连接位置,可用于连接行车轨道等结构。整个操作过程方便、快捷且不会破坏被加强构件的结构。综上,本连接结构能够在不破坏现有建筑构造的情况下增设其他结构(如双轨架空行车轨道)的连接位置,具有简单方便,改造工作量小,工期短,费用低的有益效果。进一步地:横杆靠近和/或远离U字形的连接筋的开口的一侧连接有护板。进一步地:连接筋共有多个,多个连接筋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护板与多个连接筋的横杆分别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护板的两侧向朝向连接件的方向弯折形成截面为U字形的结构,护板的两侧的弯折部分分别贴合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进一步地:连接筋与护板焊接连接;连接筋与连接件焊接连接。进一步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均位于横板的两端之间;第一立板具有与第二表面相对的第五表面;第二立板具有与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六表面;连接件还具有至少一个支撑于第五表面和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一加强筋和至少一个支撑于第六表面和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二加强筋。一种横梁连接结构,本横梁连接结构包括前述连接结构,还包括横梁。横梁具有平行于其延伸方向且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以及平行于横梁的延伸方向且彼此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连接筋的横杆压合横梁的第一端面;横梁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位于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本实施例中的横梁连接结构使用上述连接结构对原有的横梁进行改造,使本横梁连接结构能够提供新的连接位置。当需要在本横梁连接结构上连接新的结构,如架空双轨行车轨道时,将需要连接的结构与连接结构的横板固定连接即可。进一步地:第二表面与横梁的第一侧面之间、以及第三表面与横梁的第二侧面之间分别设有防锈层。一种轨道连接结构,该轨道连接结构包括相间隔设置的多个前述横梁连接结构,还包括轨道。横板具有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第四表面与轨道连接;多个横梁连接结构沿轨道的延伸方向上布置。本实施例中的轨道连接结构通过将轨道连接于上述横梁连接结构,方便快捷地实现将轨道与原有横梁的连接,不需要通过在原有横梁上钻孔获取连接点和连接位置的方法,具有施工量小、施工方便、成本低,且不会破坏降低横梁强度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轨道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横梁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立体视图。图4是图2中的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中的连接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5中的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横梁连接结构未设置护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横梁连接结构中的护板的另一种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轨道连接结构为双轨形式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连接结构010;横梁连接结构020;轨道连接结构030;护板100;连接件200;配合空间201;横板210;第一表面211;连接孔212;第四表面213;第一立板220;第二表面221,第五表面222;第二立板230;第三表面231,第六表面232;第一筋板240;第二筋板250;连接筋300;横杆310;第一立杆320;第二立杆330;横梁500;第一端面501,第二端面502;第一侧面503,第二侧面504;防锈层700;轨道80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4/201620881721.html" title="连接结构、横梁连接结构及轨道连接结构原文来自X技术">连接结构、横梁连接结构及轨道连接结构</a>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包括横杆、第一立杆以及第二立杆;所述第一立杆和所述第二立杆相互间隔地连接于所述横杆两端形成U字形的所述连接筋;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横板、第一立板以及第二立板;所述横板具有与所述横杆相对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相互间隔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并分别沿指向所述横杆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立板的靠近所述第二立板的表面为第二表面,所述第二立板的靠近所述第一立板的表面为第三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以及所述第三表面依次连接形成开口朝向所述横杆的U形的配合空间;其中,所述第一立杆的远离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立杆的远离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包括横杆、第一立杆以及第二立杆;所述第一立杆和所述第二立杆相互间隔地连接于所述横杆两端形成U字形的所述连接筋;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横板、第一立板以及第二立板;所述横板具有与所述横杆相对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相互间隔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并分别沿指向所述横杆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立板的靠近所述第二立板的表面为第二表面,所述第二立板的靠近所述第一立板的表面为第三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以及所述第三表面依次连接形成开口朝向所述横杆的U形的配合空间;其中,所述第一立杆的远离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立杆的远离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靠近和/或远离U字形的所述连接筋的开口的一侧连接有护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共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筋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与多个所述连接筋的所述横杆分别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的两侧向朝向所述连接件的方向弯折形成截面为U字形的结构,所述护板的两侧的弯折部分分别贴合所述第一立杆和所述第二立杆。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柏涵
申请(专利权)人:黄柏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