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壳断路器电接触系统及塑壳断路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712605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6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壳断路器电接触系统及塑壳断路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之间的至少一个弹性压缩件,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压缩件分别向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施加压力,以使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分别与对应的动触头连接板保持紧密接触;上述结构中的弹性压缩件能使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分别与动触头连接件形成有效可靠的接触压力,其作用原理是设置于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之间的弹性压缩件在安装完成后对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分别有一个作用力,使得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靠近对应的动触头连接板并紧密连接,进而使动触头组件与动触头连接件导电性能良好,不会发生变形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塑壳断路器
,具体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电接触系统及塑壳断路器
技术介绍
塑壳断路器是一种常见的配电保护电器,它具有对负载供电的通、断和过载、短路保护的功能,广泛应用于电力配电系统中。塑壳断路器的电接触系统是塑壳断路器的主要部件,由动触头通过安装支架和动触头连接件由转轴组合成动触头机构。现有的塑壳断路器的电接触系统由两个动触头、安装支架、动触头连接件及转轴组成,由于塑壳断路器内部空间有限,故电接触系统采用硬联接方式,即在两动触头之间设置硬联接弹簧,通过硬联接弹簧提供两动触头与两动触头外侧的动触头连接板之间的接触压力。但是,现有的塑壳断路器的电接触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存在缺陷:现有的硬联接弹簧的弹性伸缩范围较小(通常在0.3mm左右),可靠性低,若产品相应的零件累计误差大于硬联接弹簧的弹性伸缩范围时,则导致产品无法使用,酿出事故;此外,上述塑壳断路器的电接触系统,由于两动触头之间的硬联接弹簧的弹性伸缩范围较小,硬联接弹簧通过两动触头向相应的动触头连接板施加的接触力较小,长时间使用后,动触头与相应的动触头连接板会松弛变形,两者之间的配合间隙变大,这会导致动触头与相应动触头连接板之间的接触电阻变大,造成工作时温升过高,直接影响断路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电接触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塑壳断路器的电接触系统由于硬联接弹簧提供接触力不足而导致动触头与动触头连接板配合不紧密、可靠性差、工作时温升过高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塑壳断路器电接触系统,包括动触头组件,包括对齐平行设置的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动触头连接件,包括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动触头连接板,所述一对动触头连接板将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夹持其间;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之间的至少一个弹性压缩件,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压缩件分别向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施加压力,以使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分别与对应的动触头连接板保持紧密接触。优选的,所述弹性压缩件为压簧。优选的,所述压簧的弹性伸缩距离不小于1mm。优选的,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相对的两表面中至少其中一个表面上成型有压簧定位凹槽,所述压簧的对应端位于所述压簧定位沉孔内部。优选的,所述弹性压缩件设为三个。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动触头连接件的所述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的外侧、用于固定保护所述动触头组件和动触头连接件的安装支架。优选的,还包括销轴,所述销轴穿过成型于所述动触头组件、动触头连接件和安装支架的销轴孔并延伸出所述安装支架的两侧。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上述根据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塑壳断路器电接触系统。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塑壳断路器电接触系统,设于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之间的至少一个弹性压缩件,至少一个弹性压缩件分别向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施加压力,以使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分别与对应的动触头连接板保持紧密接触;上述结构中的弹性压缩件能使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分别与动触头连接件上两所述动触头连接板形成有效可靠的接触压力,其作用原理是设置于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之间的弹性压缩件在安装完成后对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分别有一个作用力,使得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靠近动触头连接板并紧密连接,进而使动触头组件与动触头连接件导电性能良好,同时,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弹性压缩件不易变形,不易发热。2.本技术提供的塑壳断路器的电接触系统,压簧的弹性伸缩距离不小于1mm,这种压簧的弹性伸缩范围大,可靠性好,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硬联接弹簧,上述压簧能更好的保证动触头组件与动触头连接件之间的紧密接触,防止两者之间的配合间隙过大。3.本技术提供的塑壳断路器的电接触系统,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相对的两表面中至少其中一个表面上成型有压簧定位凹槽,压簧的对应端位于所述压簧定位沉孔内部;这种结构能有效的防止压簧在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之间发生滑脱移动,影响动触头组件与动触头连接件之间的紧密配合。4.本技术提供的塑壳断路器电接触系统,还包括销轴,销轴穿过成型于所述动触头、动触头连接件和安装支架的销轴孔并延伸出所述安装支架的两侧,这种结构是为了有效的固定动触头组件、动触头连接件和安装支架,避免动触头组件、动触头连接件和安装支架发生相对的移动,影响断路器的运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塑壳断路器动触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动触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动触头,11-第一动触头,12-第二动触头,111-压簧定位凹槽,2-动触头连接件,21-动触头连接板,3-安装支架,4-弹性压缩件,5-销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1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塑壳断路器动触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塑壳断路器电接触系统包括动触头组件1、动触头连接件2。所述动触头组件1,包括对齐平行设置的第一动触头11和第二动触头12;所述动触头连接件2,包括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动触头连接板21,所述一对动触头连接板21将所述第一动触头11和所述第二动触头12夹持其间;特别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动触头11和所述第二动触头12之间的至少一个弹性压缩件4,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压缩件4分别向所述第一动触头11和所述第二动触头12施加压力,以使所述第一动触头11和所述第二动触头12分别与对应的动触头连接板21保持紧密接触。上述结构中的所述弹性压缩件4能使所述第一动触头11和第二动触头12分别与所述动触头连接件2上两所述动触头连接板21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塑壳断路器电接触系统及塑壳断路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壳断路器电接触系统,包括动触头组件(1),包括对齐平行设置的第一动触头(11)和第二动触头(12);动触头连接件(2),包括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动触头连接板(21),所述一对动触头连接板将所述第一动触头(11)和所述第二动触头(12)夹持其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动触头(11)和所述第二动触头(12)之间的至少一个弹性压缩件(4),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压缩件(4)分别向所述第一动触头(11)和所述第二动触头(12)施加压力,以使所述第一动触头(11)和所述第二动触头(12)分别与对应的动触头连接板(21)保持紧密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壳断路器电接触系统,包括动触头组件(1),包括对齐平行设置的第一动触头(11)和第二动触头(12);动触头连接件(2),包括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动触头连接板(21),所述一对动触头连接板将所述第一动触头(11)和所述第二动触头(12)夹持其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动触头(11)和所述第二动触头(12)之间的至少一个弹性压缩件(4),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压缩件(4)分别向所述第一动触头(11)和所述第二动触头(12)施加压力,以使所述第一动触头(11)和所述第二动触头(12)分别与对应的动触头连接板(21)保持紧密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断路器电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缩件(4)为压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壳断路器电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的弹性伸缩距离不小于1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壳断路器电接触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旗
申请(专利权)人:巨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