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镕江专利>正文

一种行车安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1209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6 15: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车安全装置,包括车辆前保险杠、上部吸能加强件和下部吸能加强件,所述上部吸能加强件安装于所述车辆前保险杠的上方,所述下部吸能加强件安装于所述车辆前保险杠的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在车辆前保险杠上安装了上部吸能加强件和下部吸能加强件后,在人体小腿与车辆的碰撞中,上部吸能加强件可对人体小腿的上部进行有效支撑,下部吸能加强件也可对人体小腿的下部进行有效支撑,并可吸收一部分小腿的碰撞能量,有效降低了人体小腿的伤害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车安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于汽车前端的行车安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的SUV、CUV类车辆的前保险杠的设计中,对行人小腿保护性能的考虑较少,前保险杠部位都只设置有用于吸收碰撞能量和起支撑作用的保险杠横梁(或泡沫),在行人小腿与车辆的碰撞中,单独的一根保险杠与行人的小腿接触,其压力较大,不能很好的保护行人的小腿,使行人的小腿的弯曲角和剪切位移都会偏大,不能很好的满足行人小腿保护的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行车安全装置,减小与行人碰撞的压力,进一步吸收碰撞能量,从而保护行人的小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行车安全装置,包括车辆前保险杠、上部吸能加强件和下部吸能加强件,所述上部吸能加强件安装于所述车辆前保险杠的上方,所述下部吸能加强件安装于所述车辆前保险杠的下方。在车辆前保险杠增加了上部吸能加强件和下部吸能加强件,可根据车辆的高度调整前保险横梁(泡沫)、上部吸能加强件和下部吸能加强件的高度、结构刚度,从而使得行人小腿与车辆前部发生碰撞时,前保险杠处的泡沫、上部吸能加强件和下部吸能加强件可吸收小腿的碰撞能量,有效降低小腿的碰撞加速度,前保险杠处的泡沫、上部吸能加强件和下部吸能加强件同时作用于小腿上,增加小腿的碰撞受力面积而降低压力。另外,上部吸能加强件和下部吸能加强件通过在小腿碰撞中能对小腿上下部进行支撑,可减小小腿的弯曲角和剪切位移。为保证上部吸能加强件与所述下部吸能加强件能具有良好的吸收碰撞能量及支撑效果,所述上部吸能加强件与所述下部吸能加强件均由与人体小腿接触的吸能网和与车身固定的支撑结构组成。为便于在安装时对上部吸能加强件进行定位,所述上部吸能加强件的支撑结构的左右两端的后部分别设有用于对所述上部吸能加强件进行定位的限位卡扣。为使下部吸能加强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变形空间,并且保证在腿型碰撞中能更好的吸收碰撞能量,所述下部吸能加强件上的吸能网内部的网格呈“*”形。为保证下部吸能加强件的支撑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所述下部吸能加强件的支撑结构的上表面从左至右设有数个条形凹槽,每个条形凹槽内设有连接条形凹槽两侧的片状加强梁。为进一步增加下部吸能加强件的支撑结构的强度,所述条形凹槽的内底表面上设有条形槽。为便于流入条形凹槽内的雨水能顺利排出,所述条形凹槽的内底表面设有与所述下部吸能加强件底面相通的、位于条形槽两侧的雨水流出孔。为了减轻下部吸能加强件的重量,所述下部吸能加强件的支撑结构的左右两侧设有重量减轻孔。为了给车辆前保险杠蒙皮卡扣的安装提供空间,所述下部吸能加强件上的吸能网的前端布有数个凹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在车辆前保险杠上安装了上部吸能加强件和下部吸能加强件后,在人体小腿与车辆的碰撞中,上部吸能加强件可对人体小腿的上部进行有效支撑,下部吸能加强件也可对人体小腿的下部进行有效支撑,并可吸收一部分小腿的碰撞能量,有效降低了人体小腿的伤害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行车安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上部吸能加强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上部吸能加强件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下部吸能加强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下部吸能加强件的俯视图;图中:1-上部吸能加强件,2-下部吸能加强件,3-车辆前保险杠,4-吸能网,5-支撑结构,6-条形凹槽,7-片状加强梁,8-条形槽,9-雨水流出孔,10-重量减轻孔,11-螺栓孔,12-凹槽,13-限位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到图5所示,一种行车安全装置,包括车辆前保险杠3、上部吸能加强件1和下部吸能加强件2。所述上部吸能加强件1安装于所述车辆前保险杠3的上方,所述下部吸能加强件2安装于所述车辆前保险杠3的下方。所述上部吸能加强件1与所述下部吸能加强件2均由与人体小腿接触的吸能网4和与车身固定的支撑结构5组成。所述上部吸能加强件1与所述下部吸能加强件2均为通过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加强件。所述下部吸能加强件2的支撑结构5的上表面从左至右设有数个条形凹槽6,每个条形凹槽6内设有连接条形凹槽6两侧的片状加强梁7,所述条形凹槽6的内底表面上设有条形槽8,从而保证下部吸能加强件2的支撑结构5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所述条形凹槽6的内底表面设有与所述下部吸能加强件2底面相通的、位于条形槽8两侧的雨水流出孔9,从而便于流入条形凹槽6内的雨水能顺利排出。所述下部吸能加强件2的支撑结构5的左右两侧设有重量减轻孔10,便于减轻整个下部吸能加强件2的重量。所述下部吸能加强件2的支撑结构5的后部设有与车辆副车架前部的横梁连接的螺栓孔11。所述下部吸能加强件2上的吸能网4内部的网格呈“*”形,所述上部吸能加强件1上的吸能网4内部的网格主要呈“X”字形。从而使下部吸能加强件2和上部吸能加强件1均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变形空间,并且保证在腿型碰撞中能较好的吸收碰撞能量。所述下部吸能加强件2上的吸能网4的前端布有数个凹槽12,从而给车辆前保险杠3蒙皮卡扣的安装提供空间。所述上部吸能加强件1的支撑结构5的左右两端的后部分别设有用于对所述上部吸能加强件1进行定位的限位卡扣13。所述上部吸能加强件1的支撑结构5的顶部设有与车辆前保险杠3蒙皮连接的螺栓孔11。本实施例中,下部吸能加强件2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布置,其宽度尺寸为沿车辆宽度的一个预定值;重量减轻孔10设置在下部加强板的左右两侧;由于下部吸能加强件2的支撑结构5的固定端所在平面与吸能网格结构所在平面不处于同一高度,上部条形凹槽6的后部与固定端处于一个平面内,而条形槽8由于要配合保险杠蒙皮的造型(车辆接近角要求),则呈倾斜状态;下部吸能加强件2在后部设置有六个螺栓孔11,可通过螺栓与车辆副车架前部的横梁相连接;下部吸能加强件2的吸能网格结构的尺寸及结构的厚度由需要吸收小腿碰撞能量的大小决定。上部吸能加强件1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布置,其宽度尺寸为沿车辆宽度的一个预定值,考虑到造型和空间布置的要求,一般比行人腿碰区域的宽度左右各向外延伸66mm即可;上部吸能加强件1在后部的支撑结构5位置有六个螺栓孔11与车身结构相连,分别是左右两侧与前格栅右支架相连,中间两点与散热器横梁加强板相连,以及另外两点与保险杠横梁相连;在支撑结构5的左右后部,布置有两个限位卡扣13,便于在安装时对上部吸能加强件1进行定位;上部吸能加强件1的上部通过四个螺栓孔11与保险杠蒙皮相连接;上部吸能加强件1前部的吸能网4与支撑结构5相连,其前端弧面与保险杠蒙皮的外部造型面一致;上部吸能加强件1的吸能网格结构的尺寸及结构的厚度由需要吸收小腿碰撞能量的大小决定;在本实施例中,还可有以下方式的替换:1)上部吸能加强件1与下部吸能加强件2还可以采用别的材料,例如钢铁、铝或其它合金材料等。2)上部吸能加强件1、下部吸能加强件2与车身的固定方式不限于采用螺栓螺母固定,还可以采用卡扣、铆接等连接方式。3)上部吸能加强件1、下部吸能加强件2的高度可根据车辆的尺寸进行调整,此类结构也不局限于SUV、CUV类车辆,还可应用于轿车、皮卡、小型货车等车辆中,改善行人小腿碰撞性能。4)上部吸能加强件1、下部吸能加强件2的结构形式可根据车辆实际的布置及支架刚度的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行车安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车安全装置,包括车辆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部吸能加强件和下部吸能加强件,所述上部吸能加强件安装于所述车辆前保险杠的上方,所述下部吸能加强件安装于所述车辆前保险杠的下方;所述上部吸能加强件与所述下部吸能加强件均由与人体小腿接触的吸能网和与车身固定的支撑结构组成,所述的支撑结构呈“工”型;所述上部吸能加强件的支撑结构的左右两端的后部分别设有用于对所述上部吸能加强件进行定位的限位卡扣,所述限位卡扣位于支撑结构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安全装置,包括车辆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部吸能加强件和下部吸能加强件,所述上部吸能加强件安装于所述车辆前保险杠的上方,所述下部吸能加强件安装于所述车辆前保险杠的下方;所述上部吸能加强件与所述下部吸能加强件均由与人体小腿接触的吸能网和与车身固定的支撑结构组成,所述的支撑结构呈“工”型;所述上部吸能加强件的支撑结构的左右两端的后部分别设有用于对所述上部吸能加强件进行定位的限位卡扣,所述限位卡扣位于支撑结构的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吸能加强件上的吸能网内部的网格呈“*”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镕江
申请(专利权)人:李镕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