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人体电击防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0809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5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携式人体电击防暴器,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实时时钟模块、按键输入模块、储存器、电源、MCU、驱动电路、升压交流器、高频谐振电路、高压引线;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实时时钟模块、按键输入模块、储存器、电源与MCU电性连接;所述MCU、驱动电路、升压交流器、高频谐振电路、高压引线依次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实现瞬间制停的便携式人体电击防暴器。该装置可自动记录电击使用情况,便于后期查询和取证;还可以根据电击对象进行变频控制,自主选择电击频率、强度和时长,通过高压脉冲低电流电击人体,以达到有效制暴的目的,同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是一种真正可用于实战的可靠防暴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技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使人瞬间制停的便携式人体电击防暴器
技术介绍
目前,枪支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警察执法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执法工具,枪支具有杀伤力强,制停能力弱等不足,使用时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人命伤亡,枪支如若流入穷凶极恶的歹徒手里,造成的后果将无法想象。因此,我国对枪支的管理十分严格,即使是寻常警务人员上街执法也不得随意佩戴枪支。现有执法工具已经不能满足社会文明执法、社会安防、以及严峻反恐形式的需求。如何在无法使用枪支的情形下保证人民和执法人员的生命安全,成了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急需研制一种能满足迅速制停、制暴要求,同时不会产生恶性伤害的警械,避免非必要情况下使用普通枪支可能造成的误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人体电击防暴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人体电击防暴器,包括:电源、MCU、驱动电路、升压交流器、高频谐振电路、高压引线;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MCU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MCU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MOS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升压交流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升压交流器的输出端与高频谐振电路电性连接;所述高频谐振电路的输出端与高压引线电性连接。更优地,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三级管、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电阻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集;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依次接第二电阻、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并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端接地。更优地,所述驱动电路为MOS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分时控制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三级管、第二分时控制端、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二三级管、系统电压、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所述第一分时控制端依次连接第一电阻和第一三极管的基集,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依次接第二电阻、系统电压、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一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端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接地,第一MOS管的栅极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分时控制端依次连接第三电阻和第二三极管的基集,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依次接第四电阻、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二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端接地;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接地,第二MOS管的栅极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更优地,所述升压交流器包括第一变压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副边分别连接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所述第五引脚依次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并接第四引脚;所述第五引脚还依次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并接第四引脚。更优地,所述高频谐振电路包括初级谐振电路、第二变压器和次级谐振电路;所述初级谐振电路包括第一电容,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电容两端的第六引脚和第七引脚;所述第六引脚和第七引脚分别连接第二变压器的原边;所述次级谐振电路包括第八引脚、第九引脚,以及设置在第八引脚和第九引脚之间的第二电容;所述第八引脚和第九引脚分别连接第二变压器的副边。更优地,所述高压引线包括第一高压引线和第二高压引线。更优地,还包括一液晶显示模块和一储存器,所述液晶显示模块、所述储存器分别与MCU电性连接。更优地,还包括一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MCU电性连接。更优地,还包括一按键输入模块,所述按键输入模块与MCU电性连接。更优地,还包括一实时时钟模块,所述实时时钟模块与MCU电性连接。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的,对人体无伤害的,能实现瞬间制停的便携式人体电击防暴器。该装置结构精简、性能稳定且安全可靠,在使用时可记录电击使用情况,便于后期查询和取证;该装置还可以根据电击对象进行变频控制,自主选择电击频率、强度和时长,通过高压脉冲低电流电击人体,以达到有效制暴的目的,同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是一种真正可用于实战的可靠防暴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部分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MCU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人体电击防暴器,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实时时钟模块、按键输入模块、储存器、电源、MCU、驱动电路、升压交流器、高频谐振电路、高压引线;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实时时钟模块、按键输入模块、储存器、电源与MCU电性连接;所述MCU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MOS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升压交流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升压交流器的输出端与高频谐振电路电性连接;所述高频谐振电路的输出端与高压引线电性连接。电源电路的电流由电池提供,能保证电源输出一个稳定的7V~9V电压。MCU中单片机的型号为HT46R066;MCU采用C语言编程接收按键信号,并有控制液晶显示,控制无线通信,驱动MOS管控制升压,实时时钟模块通信,存储器储存的功能。所述按键输入模块能控制高压激发,以及设置防暴器。所述液晶显示模块中J3为OLED显示屏的接口,为了便携,此处选用0.49寸的OLED屏。液晶显示模块采用I2C方式与MCU通信;此外,液晶显示模块还有显示电池电量、日期和时间、电击时间以及电击输出的能量等功能。所述储存器能存储电击的日期和时长。所述实时时钟模块中具有备用电池,当电源电路中电池的电量耗尽后,实时时钟模块中的电路也能依靠备用电池运行。实时时钟模块能存储防暴器使用时的时间。无线通信模块可与另一无线通信模组组成无线通信网络,方便将防暴器中的数据传输。参照图2所示,所述电路为MOS驱动电路;包括分时控制端GTL1、电阻R7、电阻R6、三级管Q3、分时控制端GTL2、MOS管Q1、电阻R9、电阻R8、三级管Q4、MOS管Q2、引脚1、引脚2和引脚3。所述分时控制端GTL1依次连接电阻R7和三极管Q3的基集,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依次接电阻R6、系统电压V_SYS、引脚3、引脚1和MOS管Q1的漏极,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端接地;所述MOS管Q1的漏极接地,MOS管Q1的栅极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分时控制端GTL2依次连接电阻R9和三极管Q4的基集,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依次接电阻R8、引脚3、引脚2和MOS管Q2的漏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端接地;所述MOS管Q2的漏极接地,MOS管Q2的栅极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所述升压交流器包括第一变压器T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引脚4和引脚5;所述变压器T1的副边分别连接引脚4和引脚5;所述引脚5依次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并接引脚4;所述引脚5还依次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5的正极,并接引脚4。所述高频谐振电路包括初级LC谐振电路、变压器T2和次级LC谐振电路;所述初级LC谐振电路包括电容C12,以及分别设置在电容C12两端的引脚6和引脚7;所述引脚6和引脚7分别连接变压器T2的原边;所述次级LC谐振电路包括引脚8、引脚9,以及设置在引脚8和引脚9之间的电容C13;所述引脚8和引脚9分别连接变压器T2的副边。为了能够更好的传递能量,初级LC谐振单元和次级LC谐振单元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其中,电容C13采用无极性陶瓷电容。变压器T1和电容C13靠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携式人体电击防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人体电击防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MCU、驱动电路、升压交流器、高频谐振电路、高压引线;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MCU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MCU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MOS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升压交流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升压交流器的输出端与高频谐振电路电性连接;所述高频谐振电路的输出端与高压引线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人体电击防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MCU、驱动电路、升压交流器、高频谐振电路、高压引线;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MCU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MCU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MOS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升压交流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升压交流器的输出端与高频谐振电路电性连接;所述高频谐振电路的输出端与高压引线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人体电击防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三级管、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电阻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集;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依次接第二电阻、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并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人体电击防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为MOS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分时控制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三级管、第二分时控制端、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二三级管、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系统电压、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所述第一分时控制端依次连接第一电阻和第一三极管的基集,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依次接第二电阻、系统电压、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一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端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接地,第一MOS管的栅极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分时控制端依次连接第三电阻和第二三极管的基集,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依次接第四电阻、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二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端接地;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接地,第二MOS管的栅极接第二三极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勇黄印张先云吴小东杨云龙陈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民盾安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