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0765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5 20:30
风扇罩具有收容部(161)和风道部(162)。收容部形成有收容风扇(14)的风扇收容孔(161a)。风道部形成有配置电气部件(17)的凹空间(162j)。凹空间邻接风扇收容孔设置。风道部具有凹底面(162k)和分界壁(162d)。凹底面形成凹空间的底部。分界壁相对于凹底面向轴向一侧突出,并配置成对凹空间和风扇收容孔之间进行划分。分界壁形成为在轴向上的从分界壁的基端(162g)到顶端(162h)的壁高(Hw)低于从分界壁的基端到风扇收容孔的轴向一侧的一端(161b)的高度(H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以2014年11月2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237236为基础,其公开内容作为参照而引入本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空气导向送风风扇的风扇罩的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由电动机驱动旋转的电动送风机中,用电阻器等电气部件来控制风扇转速时,为了对电气部件进行空气冷却,电气部件安装于风扇罩。因此,在风扇罩的空气流动的路径中需要形成一个用来配置电器部件的具有箱体形状的箱体空间。例如,箱体空间可设置在作为导风部把空气导向风扇的母线部。当风扇被驱动旋转时,空气沿着风扇罩的母线部流动而被风扇吸入。因此,当箱体空间设置在风扇罩的母线部时,被母线部引导而流动的空气由于箱体空间的存在而发生压力变动。并且,该空气的压力变动有可能导致风扇噪音,尤其会导致包含在风扇噪音的风扇转速的一次成分的恶化。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风扇罩,其具有抑制因配置这类电器部件而引起的风扇噪音的结构。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风扇罩中,热交换器和被电动机所驱动的风扇周围间的间隙被封闭而形成送风路径。此外,用来控制风扇电动机的电子部件设置在风扇罩的送风路径外侧。风扇罩包括送风排出孔、导入口、以及导风路径。导入口与送风排出孔的开口边缘部相邻接,并朝风扇的外周缘部开口。导风路径从导入口导进风扇吹出风的一部分,并把导进的风吹向电子部件。专利文献1的风扇罩为了不引起车辆前后方向布局性能的恶化,放热性能的恶化以及噪音恶化而设置成能够有效冷却例如用来控制风扇电动机的电子部件等的发热体。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309121号公报专利文献1的风扇罩确实具有对电子部件等电气部件进行空气冷却的结构。但是,为了把空气导向电气部件,需要额外形成导风路径。因此,专利文献1的风扇罩产生了风扇罩结构变得过于复杂的问题。例如,当风扇罩的结构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变得复杂时,利用射出成形制造风扇罩的情况下,射出成形使用的模具变得复杂,相应地,制造模具所需的工时以及制造费用也会增加。或者,有可能无法使用射出成形制造风扇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罩,可抑制结构复杂化,并可抑制因电气部件的配置而引起的噪音恶化。本专利技术的风扇罩具有风扇收容部和风道部。在风扇收容部形成有收容风扇的风扇收容孔。风扇通过以风扇轴心为中心旋转而从风扇轴心的轴向上的轴向一侧吸入空气。风道部具有风道导风面和凹空间。风道导风面以从风扇收容孔向风扇的径向外侧扩展的方式形成,并且引导空气以使空气向风扇收敛并被风扇吸入。在风道导风面的一部分形成有凹空间,凹空间从风道导风面凹陷,并且电气部件配置于凹空间。凹空间邻接风扇收容孔而设置。风道部具有凹底面和分界壁。凹底面形成凹空间的底部。分界壁相对于凹底面向轴向一侧突出并以对凹空间与风扇收容孔之间进行划分的方式配置。分界壁形成为在轴向上的从分界壁的基端到顶端的壁高低于从分界壁的基端到风扇收容孔的轴向一侧的一端的高度。根据上述的本专利技术,分界壁形成为在轴向上的分界壁的高度低于风扇收容孔的高度并且配置成对配置电气部件的凹空间与风扇收容孔之间进行划分。因此,与不设置分界壁的结构相比,该结构可抑制风扇运转时因空气流入凹空间而引起的空气的压力变动。并且,由于电气部件的配置而引起的噪音随着空气的压力变动的增大而增大,因此通过分界壁抑制压力变动,可抑制噪音的恶化。另外,分界壁是相对于凹空间的凹底面向轴向的一侧突出的壁,因此与采用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风扇罩结构的情况相比,可抑制风扇罩结构的复杂化。附图说明在下述的详细说明里将参考附图更明确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特征和效果。图1是具有根据一实施方式的风扇罩的送风机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II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其示出风扇罩单体。图3是图2的沿III-III线的截面图。图4是沿图2的箭头IV方向观察到的视图。图5是比较例的风扇罩的沿箭头IV方向观察到的视图,是相当于图4的视图。图6是表示对一实施方式和比较例的风扇罩分别测量噪音的结果的图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另外,在包括后述的其他实施方式在内的以下各实施方式相互之间,对相同或等同的部分在附图中使用相同的符号图1为本专利技术适用的具有风扇罩16的送风机10的立体图。图1中所示的送风机10为车辆用轴流送风机,其使外气(空气)流动到散热器12(参考图3)。散热器12为通过使外气和车辆行走用发动机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冷却车辆行驶用发动机的冷却水的热交换器。送风机10相对于散热器12配置在车辆后方。具体地,送风机10相对于散热器12配置在通过散热器12的空气流向的下流侧。送风机10吸入通过散热器12后的空气,并把吸入空气向车辆后方吹出。另外,为使各个附图简单易读,散热器12只有在图3中用双点划线示出。图1中示出的送风机10具有轴流式的风扇14、风扇罩16、驱动风扇14旋转的未图示的电动机、以及电阻器17。例如,电动机通过支架、即支承部件而固定于风扇罩16。风扇14以风扇轴心CLf为中心旋转,并通过旋转从风扇轴向DRa(参考图3)的一侧,即轴向的一侧吸入空气。风扇轴向DRa为风扇轴心CLf的轴向。如图1所示,风扇14具有与电动机的旋转轴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接的电动机装配部18、从电动机装配部18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叶片20、以及外周环22。风扇14被电动机所驱动而绕风扇轴心CLf旋转,并通过旋转向散热器12通风。例如,风扇轴心CLf与车辆的前后方向互相平行。多个叶片20配置在风扇轴心CLf的周围,并以从电动机装配部18呈放射状延伸的方式形成。多个叶片20分别形成为翼状。外周环22设置在风扇14的外周部分。具体地,外周环22在圆周方向上将作为叶片20的顶端的外周端20a相互连结,并形成为以风扇轴心CLf为中心的圆环状。风扇罩16例如通过螺栓等而固定并连接于散热器12(参考图3)。并且,风扇罩16将通过散热器12后的空气导向风扇14。例如,风扇罩16利用射出成形等方法来成形,并由聚丙烯等树脂构成。在图1的风扇罩16装配有两个风扇14,但是,以图1中的右侧的风扇14未被安装的状态图示图1的送风机10。如图1和图2所示,风扇罩16具有风扇收容部161和风道部162。图2为图1的II部分的放大图,并示出风扇罩16单体。风扇收容部161为在风扇罩16中收容风扇14的部位。风扇收容部161的内侧形成有以风扇轴心CLf为中心的风扇收容孔161a。与风扇轴心CLf正交的风扇收容孔161a的截面呈圆形,在风扇收容孔161a的内部收容风扇14。并且,风扇收容部161具有收容孔凸部163。如图2和图3所示,在收容孔凸部163与风扇14的外周环22之间形成径向间隙,径向间隙为风扇径向DRr上的间隙。收容孔凸部163沿风扇径向DRr向风扇收容孔161a的内侧突出。换言之,收容孔凸部163从形成风扇收容孔161a的收容孔侧面161c向径向内侧突出。并且,收容孔凸部163以沿风扇轴心CLf周围的圆周方向即风扇圆周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因此,收容孔凸部163以风扇轴心CLf为中心大致形成为圆环状。相对于风扇14的外周环22,收容孔凸部163以隔着径向间隙包围外周环22的方式形成。另外,图3为图2的沿III-III线的截面图。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风扇罩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扇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收容部(161),在该风扇收容部(161)形成有收容风扇(14)的风扇收容孔(161a),所述风扇(14)通过以风扇轴心(CLf)为中心旋转而从所述风扇轴心的轴向(DRa)上的轴向一侧吸入空气;以及风道部(162),该风道部(162)具有风道导风面(162a),所述风道导风面(162a)以从所述风扇收容孔向所述风扇的径向(DRr)外侧扩展的方式形成,并且引导所述空气以使所述空气向所述风扇收敛并被所述风扇吸入,在所述风道导风面的一部分形成有凹空间(162j),所述凹空间(162j)从所述风道导风面凹陷,并且电气部件(17)配置于所述凹空间(162j),所述凹空间邻接所述风扇收容孔而设置,所述风道部具有:凹底面(162k),该凹底面(162k)形成所述凹空间的底部;以及分界壁(162d),该分界壁(162d)相对于所述凹底面向所述轴向一侧突出并以对所述凹空间与所述风扇收容孔之间进行划分的方式配置,所述分界壁形成为在所述轴向上的从所述分界壁的基端(162g)到顶端(162h)的壁高(Hw)低于从所述分界壁的基端到所述风扇收容孔的所述轴向一侧的一端(161b)的高度(Hop)。...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24 JP 2014-2372361.一种风扇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收容部(161),在该风扇收容部(161)形成有收容风扇(14)的风扇收容孔(161a),所述风扇(14)通过以风扇轴心(CLf)为中心旋转而从所述风扇轴心的轴向(DRa)上的轴向一侧吸入空气;以及风道部(162),该风道部(162)具有风道导风面(162a),所述风道导风面(162a)以从所述风扇收容孔向所述风扇的径向(DRr)外侧扩展的方式形成,并且引导所述空气以使所述空气向所述风扇收敛并被所述风扇吸入,在所述风道导风面的一部分形成有凹空间(162j),所述凹空间(162j)从所述风道导风面凹陷,并且电气部件(17)配置于所述凹空间(162j),所述凹空间邻接所述风扇收容孔而设置,所述风道部具有:凹底面(162k),该凹底面(162k)形成所述凹空间的底部;以及分界壁(162d),该分界壁(162d)相对于所述凹底面向所述轴向一侧突出并以对所述凹空间与所述风扇收容孔之间进行划分的方式配置,所述分界壁形成为在所述轴向上的从所述分界壁的基端(162g)到顶端(162h)的壁高(Hw)低于从所述分界壁的基端到所述风扇收容孔的所述轴向一侧的一端(161b)的高度(Hop)。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收容部具有收容孔凸部(163),所述收容孔凸部与所述风扇之间在径向上形成间隙,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埋田敏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