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金忠专利>正文

一种自主加湿智能清扫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03552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5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自主加湿智能清扫机器人。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在扫地的同时对空气进行加湿的自主加湿智能清扫机器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自主加湿智能清扫机器人装置,包括有第一滚轮、第三转轴、第一轴承座、第一锥齿轮、第一毛刷、异形硬质管、第二锥齿轮、第二毛刷、第二轴承座等;第一轴承座位于第二轴承座右方,第一轴承座内的轴承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通过平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和第一滚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达到了对地面进行快速清扫的目的,而且通过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对空气进行喷水达到了加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自主加湿智能清扫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在日常生活替代了人的劳动,家用清扫机器人已经变得很常见,而大多的清扫机器人仅能完成清扫功能。特别在春秋季,室内比较干燥,容易引起皮肤紧绷和口舌干燥,通常干燥或者湿度大的环境都不适宜人们生活,干燥不仅易使老人、幼儿等身体抵抗力较弱的人群感染疾病,皮肤老化、肌纤维变形和断裂,形成不可恢复的皱纹而且易产生静电,导致人身体不适以及损坏电脑、家用电器等,便于疾病、流感、蔓延,还可使家用木制品变形等。现有的清扫机器人存在不能对空气进行加湿的缺点,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可以在扫地的同时对空气进行加湿的自主加湿智能清扫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在的清扫机器人不能对空气进行加湿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在扫地的同时对空气进行加湿的自主加湿智能清扫机器人。(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自主加湿智能清扫机器人装置,包括有第一滚轮、第三转轴、第一轴承座、第一锥齿轮、第一毛刷、异形硬质管、第二锥齿轮、第二毛刷、第二轴承座、第四转轴、第二滚轮、框体、第四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一硬质管、第一缸体、第一活塞、第一支杆、第一电控阀、第一进水管、第一弹性元件、第一挡板、第一凸轮、平皮带、第一皮带轮、第一转轴、第一喷头、旋转电机、第三轴承座、第二喷头、出气管、灰尘收集箱、软管、吸灰泵、第二凸轮、第二挡板、第二弹性元件、第二转轴、第二皮带轮、第二进水管、第二电控阀、第二支杆、第二活塞、第二缸体和第二硬质管;框体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座位于第二轴承座右方,第一轴承座内的轴承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通过平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和第一滚轮,第一锥齿轮位于第一滚轮的左方,第二轴承座内的轴承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上通过平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锥齿轮和第二滚轮,第二锥齿轮位于第二滚轮的右方,框体内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开有第三通孔、第一通孔和第四通孔,框体的左壁上开有第二通孔,框体的右壁上开有第五通孔,框体内左壁下方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缸体,第一缸体顶部设有第一进水管,第一进水管穿过第一缸体顶部左侧,第一进水管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和第一缸体顶部左侧连接,第一进水管上设有第一电控阀,第一缸体内顶部和底部之间设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和第一缸体内壁配合,第一活塞右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穿过第一缸体右壁,第一支杆右端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左侧和第一缸体右壁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元件,第一弹性元件的左端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和第一缸体右壁连接,第一弹性元件的右端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和第一挡板左侧连接,第一缸体左壁下方设有第一硬质管,第一硬质管穿过第一缸体左壁下方,第一硬质管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和第一缸体左壁下方连接,第一硬质管穿过第二通孔,第一硬质管顶端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喷头,框体内右壁下方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缸体,第二缸体顶部右侧设有第二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穿过第二缸体顶部右侧,第二进水管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和第二缸体顶部右侧连接,第二进水管上设有第二电控阀,第二缸体内顶部和底部之间设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和第二缸体内壁配合,第二活塞左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穿过第二缸体左壁,第二支杆左端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右侧和第二缸体左壁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右端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和第二缸体右壁连接,第二弹性元件左端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和第二挡板右侧连接,第二缸体右壁下方设有第二硬质管,第二硬质管穿过第二缸体右壁下方,第二硬质管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和第二缸体右壁下方连接,第二硬质管穿过第五通孔,第二硬质管顶端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喷头,框体内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旋转电机和第三轴承座,旋转电机位于第三轴承座的左方,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从上至下依次通过平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第一凸轮和第四锥齿轮,第一凸轮和第一挡板接触配合,第四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一转轴穿过第三通孔,第一转轴底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毛刷,第三轴承座内的轴承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从上至下依次通过平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凸轮和第三锥齿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绕有平皮带,第二凸轮和第二挡板接触配合,第三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二转轴穿过第四通孔,第二转轴底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毛刷,框体内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灰尘收集箱和吸灰泵,灰尘收集箱位于吸灰泵的左方,灰尘收集箱的左壁上方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出气管,吸灰泵上左侧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异形硬质管,异形硬质管穿过第一通孔,吸灰泵顶部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软管,软管左端穿过灰尘收集箱的右壁,软管左端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和灰尘收集箱的右壁连接。优选地,还包括有磁铁和铁块,第一转轴的底端和第二转轴的底端均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磁铁,第一毛刷的顶部和第二毛刷的顶部均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铁块。优选地,还包括有支撑杆,框体顶部左侧和右侧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材质为Q235钢。优选地,旋转电机为伺服电机。优选地,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均为弹簧。工作原理:最初,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均装有适量的水。当要对地面进行清扫和加湿时,打开第一电控阀和第二电控阀,分别给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装水,同时启动旋转电机正转,旋转电机带动第一转轴正转,第一转轴带动第一皮带轮、第一凸轮、第四锥齿轮和第二毛刷正转,第一皮带轮通过平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正转,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二转轴带动第二凸轮、第三锥齿轮和第一毛刷正转,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均对地面进行转动式的清扫,此时启动吸灰泵工作,吸灰泵通过异形硬质管吸收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扫动的赃东西,且把脏东西通过软管排放到灰尘收集箱内,同时第四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正转,第二锥齿轮通过第四转轴带动第二滚轮正转,且第三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正转,第三转轴带动第一滚轮正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同时正转,这时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可以带动整个装置向前行走,当旋转电机反转时,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可以带动整个装置向后行走,从而机器人可以对整个房间进行清扫。当整个机器人在进行清扫时,第一挡板在第一凸轮的转动和第一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间歇的向左和向右移动,第一挡板通过第一支杆带动第一活塞间歇向左和向右移动,活塞推动第一缸体内的水,使第一缸体内的水通过第一硬质管从第一喷头喷出,同时第二挡板在第二凸轮的转动和第二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间歇向右和向左移动,第二挡板通过第二支杆带动第二活塞间歇向右和向左移动,第二活塞通过推动第二缸体内的水,使第二缸体内的水通过第二硬质管从第二喷头喷出,由于整个机器人随着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行走,所以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可以给整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主加湿智能清扫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主加湿智能清扫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滚轮(1)、第三转轴(2)、第一轴承座(3)、第一锥齿轮(4)、第一毛刷(5)、异形硬质管(7)、第二锥齿轮(8)、第二毛刷(9)、第二轴承座(10)、第四转轴(11)、第二滚轮(12)、框体(13)、第四锥齿轮(14)、第三锥齿轮(15)、第一硬质管(17)、第一缸体(18)、第一活塞(20)、第一支杆(21)、第一电控阀(22)、第一进水管(23)、第一弹性元件(24)、第一挡板(25)、第一凸轮(26)、平皮带(27)、第一皮带轮(28)、第一转轴(29)、第一喷头(30)、旋转电机(31)、第三轴承座(32)、第二喷头(33)、出气管(34)、灰尘收集箱(35)、软管(36)、吸灰泵(37)、第二凸轮(38)、第二挡板(39)、第二弹性元件(40)、第二转轴(41)、第二皮带轮(42)、第二进水管(43)、第二电控阀(44)、第二支杆(45)、第二活塞(46)、第二缸体(48)和第二硬质管(49);框体(13)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轴承座(3)和第二轴承座(10),第一轴承座(3)位于第二轴承座(10)右方,第一轴承座(3)内的轴承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三转轴(2),第三转轴(2)上通过平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和第一滚轮(1),第一锥齿轮(4)位于第一滚轮(1)的左方,第二轴承座(10)内的轴承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四转轴(11),第四转轴(11)上通过平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锥齿轮(8)和第二滚轮(12),第二锥齿轮(8)位于第二滚轮(12)的右方,框体(13)内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开有第三通孔(19)、第一通孔(6)和第四通孔(47),框体(13)的左壁上开有第二通孔(16),框体(13)的右壁上开有第五通孔(50),框体(13)内左壁下方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缸体(18),第一缸体(18)顶部设有第一进水管(23),第一进水管(23)穿过第一缸体(18)顶部左侧,第一进水管(23)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和第一缸体(18)顶部左侧连接,第一进水管(23)上设有第一电控阀(22),第一缸体(18)内顶部和底部之间设有第一活塞(20),第一活塞(20)和第一缸体(18)内壁配合,第一活塞(20)右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支杆(21),第一支杆(21)穿过第一缸体(18)右壁,第一支杆(21)右端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挡板(25),第一挡板(25)左侧和第一缸体(18)右壁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元件(24),第一弹性元件(24)的左端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和第一缸体(18)右壁连接,第一弹性元件(24)的右端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和第一挡板(25)左侧连接,第一缸体(18)左壁下方设有第一硬质管(17),第一硬质管(17)穿过第一缸体(18)左壁下方,第一硬质管(17)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和第一缸体(18)左壁下方连接,第一硬质管(17)穿过第二通孔(16),第一硬质管(17)顶端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喷头(30),框体(13)内右壁下方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缸体(48),第二缸体(48)顶部右侧设有第二进水管(43),第二进水管(43)穿过第二缸体(48)顶部右侧,第二进水管(43)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和第二缸体(48)顶部右侧连接,第二进水管(43)上设有第二电控阀(44),第二缸体(48)内顶部和底部之间设有第二活塞(46),第二活塞(46)和第二缸体(48)内壁配合,第二活塞(46)左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支杆(45),第二支杆(45)穿过第二缸体(48)左壁,第二支杆(45)左端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挡板(39),第二挡板(39)右侧和第二缸体(48)左壁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元件(40),第二弹性元件(40)右端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和第二缸体(48)右壁连接,第二弹性元件(40)左端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和第二挡板(39)右侧连接,第二缸体(48)右壁下方设有第二硬质管(49),第二硬质管(49)穿过第二缸体(48)右壁下方,第二硬质管(49)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和第二缸体(48)右壁下方连接,第二硬质管(49)穿过第五通孔(50),第二硬质管(49)顶端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喷头(33),框体(13)内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旋转电机(31)和第三轴承座(32),旋转电机(31)位于第三轴承座(32)的左方,旋转电机(3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轴(29),第一转轴(29)从上至下依次通过平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皮带轮(28)、第一凸轮(26)和第四锥齿轮(14),第一凸轮(26)和第一挡板(25)接触配合,第四锥齿轮(14)和第二锥齿轮(8)啮合,第一转轴(29)穿过第三通孔(19),第一转轴(29)底端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主加湿智能清扫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滚轮(1)、第三转轴(2)、第一轴承座(3)、第一锥齿轮(4)、第一毛刷(5)、异形硬质管(7)、第二锥齿轮(8)、第二毛刷(9)、第二轴承座(10)、第四转轴(11)、第二滚轮(12)、框体(13)、第四锥齿轮(14)、第三锥齿轮(15)、第一硬质管(17)、第一缸体(18)、第一活塞(20)、第一支杆(21)、第一电控阀(22)、第一进水管(23)、第一弹性元件(24)、第一挡板(25)、第一凸轮(26)、平皮带(27)、第一皮带轮(28)、第一转轴(29)、第一喷头(30)、旋转电机(31)、第三轴承座(32)、第二喷头(33)、出气管(34)、灰尘收集箱(35)、软管(36)、吸灰泵(37)、第二凸轮(38)、第二挡板(39)、第二弹性元件(40)、第二转轴(41)、第二皮带轮(42)、第二进水管(43)、第二电控阀(44)、第二支杆(45)、第二活塞(46)、第二缸体(48)和第二硬质管(49);框体(13)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轴承座(3)和第二轴承座(10),第一轴承座(3)位于第二轴承座(10)右方,第一轴承座(3)内的轴承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三转轴(2),第三转轴(2)上通过平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和第一滚轮(1),第一锥齿轮(4)位于第一滚轮(1)的左方,第二轴承座(10)内的轴承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四转轴(11),第四转轴(11)上通过平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锥齿轮(8)和第二滚轮(12),第二锥齿轮(8)位于第二滚轮(12)的右方,框体(13)内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开有第三通孔(19)、第一通孔(6)和第四通孔(47),框体(13)的左壁上开有第二通孔(16),框体(13)的右壁上开有第五通孔(50),框体(13)内左壁下方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缸体(18),第一缸体(18)顶部设有第一进水管(23),第一进水管(23)穿过第一缸体(18)顶部左侧,第一进水管(23)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和第一缸体(18)顶部左侧连接,第一进水管(23)上设有第一电控阀(22),第一缸体(18)内顶部和底部之间设有第一活塞(20),第一活塞(20)和第一缸体(18)内壁配合,第一活塞(20)右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支杆(21),第一支杆(21)穿过第一缸体(18)右壁,第一支杆(21)右端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挡板(25),第一挡板(25)左侧和第一缸体(18)右壁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元件(24),第一弹性元件(24)的左端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和第一缸体(18)右壁连接,第一弹性元件(24)的右端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和第一挡板(25)左侧连接,第一缸体(18)左壁下方设有第一硬质管(17),第一硬质管(17)穿过第一缸体(18)左壁下方,第一硬质管(17)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和第一缸体(18)左壁下方连接,第一硬质管(17)穿过第二通孔(16),第一硬质管(17)顶端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喷头(30),框体(13)内右壁下方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缸体(48),第二缸体(48)顶部右侧设有第二进水管(43),第二进水管(43)穿过第二缸体(48)顶部右侧,第二进水管(43)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和第二缸体(48)顶部右侧连接,第二进水管(4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忠
申请(专利权)人:杨金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