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697727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4 03:03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与对接电连接器对接的若干个端子及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固设在绝缘本体外围,于插接方向上,所述舌板凸伸出金属外壳外,所述金属外壳外围固设有外绝缘壳,所述外绝缘壳于金属外壳贴合的内壁面形成有台阶部并形成止挡面,所述止挡面对应与金属外壳的前端缘配合。通过电连接器的金属外壳做短小设计,配合绝缘外壳形状,保证了整个电连接器的整体宽度、厚度较小,结构配合设计合理、精巧、稳定,制作工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简称USB)为普遍大众所使用,并以USB2.0传输规格发展至现今为传输速度更快的USB3.0传输规格。然最新一代的USBType-C电连接器的外型、结构、端子接触方式、端子数目、各端子的距离(Pitch)及各端子的分配(PinAssignment)都和目前的USB电连接器截然不同。USBType-C插座电连接器包含有设置在胶芯上的且上下对称的两排平板端子,胶芯外部覆盖有外铁壳等结构。一般USBType-C插座电连接器的胶芯以多件式胶体相互组装结合注塑成型而成,而各胶体中分别结合一排上排平板端子、一排下排平板端子。此外,以往的一些USB电连接器的防水设计一般为,在外铁壳外包覆外绝缘壳,同时于外绝缘壳的开口端外围套设防水橡胶圈的方式实现防水。然而,由于此种结构会导致USB电连接器的整体体积变大,特别是插接端(防水橡胶圈所在端)的外径,以无法满足现如今小型化的趋势。而业界习知的做法为,将外铁壳、外绝缘壳及防水橡胶圈的厚度做小,以实现整体外形尺寸的缩小,但是如此会使得外铁壳及外绝缘壳结合性不好,整体强度不够,防水效果不佳等一系列问题。有鉴于此,有必要对以往的电连接器结构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该电连接器整体结构稳定、整体强度好、制程简单、且具有理想的外形尺寸。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与对接电连接器对接的若干个端子及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外壳,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由基部前端面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所述各端子均包括露出绝缘本体的舌板表面外的接触段、沿绝缘本体的基部后端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对接段及连接所述接触段与对接段且至少部分埋设在绝缘本体的基部内的连接段,所述金属外壳固设在绝缘本体外围,于插接方向上,所述舌板凸伸出金属外壳外,所述金属外壳外围固设有外绝缘壳,所述外绝缘壳于金属外壳贴合的内壁面形成有台阶部并形成止挡面,所述止挡面对应与金属外壳的前端缘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绝缘壳前端外围固设有密封圈,于插接方向上,所述密封圈位于金属外壳的前端缘的前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绝缘壳通过组装套设于金属外壳外围,所述外绝缘壳前端外围向内凹陷形成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底面进一步向内凹陷形成有定位部,所述密封圈通过二次成型固设于固定槽及定位部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以止挡面所在面为分界面,位于分界面前端的部分外绝缘壳厚度比位于分界面后端的部分外绝缘壳厚度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包括有上排端子组和下排端子组,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有埋设于绝缘本体内且位于所述上排端子组和下排端子组之间的屏蔽板,所述上排端子组的各端子的接触段与下排端子组的各端子的接触段的排列方式满足USBType-C标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绝缘壳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板部和下板部、及分别连接所述上板部和下板部两侧缘的两个侧板部,所述外绝缘壳两侧各埋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埋设于所述侧板部内的固定板、由固定板延伸出外绝缘壳外的焊脚及由固定板一端延伸形成的对接板,所述对接板对应贴靠于所述金属外壳对应位置并通过焊接固定。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的制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用金属片冲压制成上排端子组及下排端子组,所述上排端子组及下排端子组的各端子具有接触段、对接段及连接段,此外,用金属片冲压制成屏蔽板;B、通过第一模治具对由步骤A制得的上排端子组定位,通过注塑成型制成上排端子模组并形成所述上绝缘体;通过第二模治具对由步骤A制得的下排端子组和屏蔽板进行定位,通过注塑成型制成下排端子模组并形成所述下绝缘体。C、将按步B制成的上排端子模组与下排端子模组于上下方向叠合组装固定,并形成端子组件,通过第三模治具对所述端子组件进行定位,通过注塑成型形成外绝缘体,所述上绝缘体、下绝缘体及外绝缘体共同形成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形成有舌板,所述各端子的接触段由舌板表面露出。D、通过金属板冲压折弯形成金属件,将金属件组装至按步骤C制成的绝缘本体的舌板外围,并形成半成品组件;E、通过金属板冲压折弯形成金属外壳,将金属外壳由前至后套设组装至按步骤D制成的半成品组件的绝缘本体外围,并形成电连接器半成品;F、通过金属板冲压折弯形成固定件,通过第四模治具对固定件定位后,通过注塑成型制成固持有固定件的外绝缘壳;G、通过二次成型在由步骤F制成的外绝缘壳前端外围一体形成密封圈;H、将按步骤G制得的外绝缘壳沿前后方向套设组装至按步骤E制得的电连接器半成品外,并形成电连接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C中,所述下绝缘体后端位置的部分上表面形成有上外露面,所述下绝缘体后端位置的部分下表面形成有下外露面,所述第三模治具对所述端子组件进行定位时,包括所述第三模治具对所述上外露面和下外露面的抵压定位,通过注塑成型形成外绝缘体后,所述上外露面和下外露面于舌板厚度方向露出外绝缘本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通过步骤H所制得的电连接器的后端形成有后端面,所述电连接器的后端面于外绝缘壳、金属外壳及绝缘本体的接缝位置处形成有向内凹陷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呈一整体环形凹槽状而环绕外绝缘壳后端、金属外壳后端及绝缘本体后端的结合处一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C中,所述上排端子模组与下排端子模组于上下方向叠合组装固定后,于电连接器的插拔方向上,所述上排端子模组与下排端子模组之间具有移动间隙,仅靠料带定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连接器的金属外壳做短小设计,配合绝缘外壳的台阶部结构实现组装配合,于金属外壳的前端缘位置预留出板面较厚的外绝缘壳部分而固设密封圈,保证了整个电连接器的整体宽度、厚度较小,结构配合设计合理、精巧、稳定,制作工艺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自另一角度看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外绝缘壳从金属外壳分离后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移除外绝缘壳后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金属外壳从绝缘本体分离后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移除外绝缘壳后的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金属外壳、外绝缘体及金属件与端子模组分离后的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第一端子模组与第二端子模组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第一端子模组与第二端子模组的立体分解图图,其展示了上排端子组、上排绝缘体、下排端子组、下排绝缘体、屏蔽板相互分离后的立体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图9是图8所述剖视图的侧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仰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后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自另一角度看的立体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俯视图。图14是图13中虚线圈中的结构的放大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外绝缘壳的立体分解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外绝缘壳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并为了表述的方便和准确,本文所有涉及方向的,请一律参照图1,其与对接电连接器(对接插头,未图示)的对接端为前端,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与对接电连接器对接的若干个端子及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外壳,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由基部前端面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所述各端子均包括露出绝缘本体的舌板表面外的接触段、沿绝缘本体的基部后端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对接段及连接所述接触段与对接段且至少部分埋设在绝缘本体的基部内的连接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固设在绝缘本体外围,于插接方向上,所述舌板凸伸出金属外壳外,所述金属外壳外围固设有外绝缘壳,所述外绝缘壳于金属外壳贴合的内壁面形成有台阶部并形成止挡面,所述止挡面对应与金属外壳的前端缘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与对接电连接器对接的若干个端子及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外壳,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由基部前端面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所述各端子均包括露出绝缘本体的舌板表面外的接触段、沿绝缘本体的基部后端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对接段及连接所述接触段与对接段且至少部分埋设在绝缘本体的基部内的连接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固设在绝缘本体外围,于插接方向上,所述舌板凸伸出金属外壳外,所述金属外壳外围固设有外绝缘壳,所述外绝缘壳于金属外壳贴合的内壁面形成有台阶部并形成止挡面,所述止挡面对应与金属外壳的前端缘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绝缘壳前端外围固设有密封圈,于插接方向上,所述密封圈位于金属外壳的前端缘的前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绝缘壳通过组装套设于金属外壳外围,所述外绝缘壳前端外围向内凹陷形成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底面进一步向内凹陷形成有定位部,所述密封圈通过二次成型固设于固定槽及定位部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以止挡面所在面为分界面,位于分界面前端的部分外绝缘壳厚度比位于分界面后端的部分外绝缘壳厚度厚。5.根据权利要求1至4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括有上排端子组和下排端子组,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有埋设于绝缘本体内且位于所述上排端子组和下排端子组之间的屏蔽板,所述上排端子组的各端子的接触段与下排端子组的各端子的接触段的排列方式满足USBType-C标准。6.根据权利要求1至4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绝缘壳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板部和下板部、及分别连接所述上板部和下板部两侧缘的两个侧板部,所述外绝缘壳两侧各埋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埋设于所述侧板部内的固定板、由固定板延伸出外绝缘壳外的焊脚及由固定板一端延伸形成的对接板,所述对接板对应贴靠于所述金属外壳对应位置并通过焊接固定。7.一种电连接器的制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用金属片冲压制成上排端子组及下排端子组,所述上排端子组及下排端子组的各端子具有接触段、对接段及连接段,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