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线连接构造和内窥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9442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3 17:53
提供能够防止电极从基板剥离的缆线连接构造和内窥镜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缆线连接构造是将使用由绝缘体构成的护套(61)来包覆芯线(60)的信号缆线(48)与基板(39)连接的缆线连接构造,该缆线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基板(39)具有:基材(50),其由绝缘体构成;外部连接电极(51),其连接芯线(60);以及过孔(52),其端部在信号缆线(48)的安装面上露出,过孔(52)至少设置于外部连接电极(51)的与信号缆线(48)的轴向垂直的两端部中的信号缆线(48)的基端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缆线连接构造和内窥镜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医疗用的内窥镜通过将插入部深入地插入到体内而能够进行病变部的观察,而且,根据需要,通过与处置器具组合使用而能够进行体内的检查、治疗。这样的内窥镜在插入部的前端处内设有CCD等摄像元件,将来自摄像元件的数据经由与基板上的电极连接的缆线输出给外部的控制装置等。内窥镜的前端部通过与能够向多个方向弯曲的弯曲部连接而向上下左右方向弯曲自如,但由于弯曲部的动作而导致应力施加于电极与缆线的连接部,因此连接部要求较高的密合强度。通常,在较大的负载施加于连接部的情况下,连接有缆线的电极被从基板剥离,因此期望提高电极与基板的连接强度的技术。作为提高电极与基板的密合强度的技术,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在形成于基板内的由高熔点金属构成的过孔的露出面上形成由铜和镍构成的固溶体,从而提高与以铜为主成分的电极的密合强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586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虽然在专利文献1中能够提高电极与基板的密合强度,但由于过孔形成于电极的中央部的正下方,因此在缆线连接于电极上而施加了剥离缆线的应力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防止电极端部的剥离。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内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电极从基板剥离的缆线连接构造和内窥镜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达成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缆线连接构造将使用由绝缘体构成的护套来包覆芯线的缆线与基板连接,该缆线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具有:基材,其由绝缘体构成;外部连接电极,其形成于所述基材表面上,连接所述芯线;以及过孔,其设置于所述基材内部,端部在所述缆线的安装面上露出,并且该过孔与所述外部连接电极连接,所述过孔至少设置于所述外部连接电极的与所述缆线的轴向垂直的两端部中的所述缆线的基端侧。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缆线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在所述基材上以覆盖所述外部连接电极的与所述缆线的轴向垂直的两端部的方式形成有阻焊层。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缆线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所述过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外部连接电极的与所述缆线的轴向垂直的两端部中的所述缆线的基端侧与另一端侧,形成于所述缆线的基端侧与另一端侧的所述过孔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外部连接电极的对角线上。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缆线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所述基板具有多个所述外部连接电极,多根所述缆线与所述外部连接电极分别连接。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缆线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所述缆线是具有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芯线、包覆所述芯线的外周的内部绝缘体、包覆所述内部绝缘体的外周的屏蔽件以及包覆所述屏蔽件的外周的外部绝缘体的同轴缆线,所述基板设置有连接多根所述同轴缆线的所述芯线的多个芯线连接电极和连接多个所述屏蔽件的一个屏蔽件连接电极,所述过孔以对置的方式在所述屏蔽件连接电极的与所述同轴缆线的轴向平行的两端部形成有两个。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装置具有插入到活体内而拍摄活体内部的摄像装置,该内窥镜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具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缆线连接构造。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布线用的过孔和/或加强用的过孔至少设置于电极的与缆线轴向垂直的两端部中的缆线的基端侧,即使在应力施加于基板上的电极与缆线的连接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电极从基板剥离。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内窥镜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图2是图1所示的内窥镜前端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1的摄像装置的缆线连接构造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缆线连接构造的俯视图。图5是沿图4的A-A线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缆线连接构造的俯视图。图7是沿图6的B-B线的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的缆线连接构造的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缆线连接构造的俯视图。图10是沿图9的C-C线的剖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缆线连接构造的俯视图。图12是沿图11的D-D线的剖视图。图13是示出过孔、屏蔽件连接电极以及阻焊层的层叠关系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该专利技术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并且,在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部分标注同一标号。并且,需要注意附图是示意性的,各部件的厚度与宽度的关系、各部件的比例等与现实不同。在附图彼此之间也包含有彼此尺寸的关系或比例不同的部分。(实施方式1)图1是示意性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如图1所示,内窥镜装置1具有内窥镜2、通用缆线6、连接器7、光源装置9、处理器(控制装置)10以及显示装置13。内窥镜2通过将插入部4插入到被检体的体腔内而拍摄被检体的体内图像并输出摄像信号。通用缆线6内部的电缆线束延伸至内窥镜2的插入部4的前端,与设置于插入部4的前端部31的摄像装置连接。连接器7设置于通用缆线6的基端,与光源装置9和处理器10连接,对与通用缆线6连接的前端部31的摄像装置输出的摄像信号实施规定的信号处理并且对摄像信号进行模数转换(A/D转换)并作为图像信号输出。光源装置9例如使用白色LED而构成。光源装置9点亮的脉冲状的白色光是经由连接器7、通用缆线6从内窥镜2的插入部4的前端朝向被摄体照射的照明光。处理器10对从连接器7输出的图像信号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并且对内窥镜装置1整体进行控制。显示装置13对处理器10实施处理后的图像信号进行显示。在内窥镜2的插入部4的基端侧连接有操作部5,该操作部5设置有操作内窥镜功能的各种按钮类和旋钮类。在操作部5上设置有处置器具插入口17,该处置器具插入口17供活体钳子、电手术刀以及检查探针等处置器具插入到被检体的体腔内。插入部4由以下部分构成:前端部31,其设置有摄像装置;向多个方向弯曲自如的弯曲部32,其与前端部31的基端侧连接设置;以及挠性管部33,其与该弯曲部32的基端侧连接设置。弯曲部32通过设置于操作部5的弯曲操作用旋钮的操作而弯曲,伴随着贯穿插入于插入部4内部的弯曲线的牵引松弛而例如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弯曲自如。在内窥镜2中配设有传送来自光源装置9的照明光的光导束(未图示),在光导束的照明光的出射端配置有照明透镜(未图示)。该照明透镜设置于插入部4的前端部31,朝向被检体照射照明光。接下来,对内窥镜2的前端部3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内窥镜2前端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用与设置在内窥镜2的前端部31的摄像装置的基板面垂直且与摄像装置的入射光的光轴方向平行的面进行切断的情况下的剖视图。在图2中图示了内窥镜2的插入部4的前端部31和弯曲部32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伴随着贯穿插入于弯曲管81内部的弯曲线82的牵引松弛,弯曲部32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弯曲自如,其中,该弯曲管81配置在后述的包覆管42内侧。在延伸设置于该弯曲部32的前端侧的前端部31内部设置有摄像装置。摄像装置具有透镜单元43和摄像单元40,该摄像单元40配置于透镜单元43的基端侧,摄像装置借助粘接剂41a而粘接于前端部主体41的内侧。前端部主体41由用于形成收纳摄像装置的内部空间的硬质部件形成。前端部主体41的基端外周部被柔软的包覆管42包覆。比前端部主体41靠基端侧的部件由柔软的部件构成以使得弯曲部32能够弯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缆线连接构造和内窥镜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缆线连接构造,其将使用由绝缘体构成的护套来包覆芯线的缆线与基板连接,该缆线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具有:基材,其由绝缘体构成;外部连接电极,其形成于所述基材表面上,连接所述芯线;以及过孔,其设置于所述基材内部,端部在所述缆线的安装面上露出,并且该过孔与所述外部连接电极连接,所述过孔至少设置于所述外部连接电极的与所述缆线的轴向垂直的两端部中的所述缆线的基端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6.20 JP 2014-1273591.一种缆线连接构造,其将使用由绝缘体构成的护套来包覆芯线的缆线与基板连接,该缆线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具有:基材,其由绝缘体构成;外部连接电极,其形成于所述基材表面上,连接所述芯线;以及过孔,其设置于所述基材内部,端部在所述缆线的安装面上露出,并且该过孔与所述外部连接电极连接,所述过孔至少设置于所述外部连接电极的与所述缆线的轴向垂直的两端部中的所述缆线的基端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材上以覆盖所述外部连接电极的与所述缆线的轴向垂直的两端部的方式形成有阻焊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缆线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外部连接电极的与所述缆线的轴向垂直的两端部中的所述缆线的基端侧与另一端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上正人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