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双向顶杆的推力装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91525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3 14:12
一种带有双向顶杆的推力装罝,包括槽钢、位于槽钢上下两侧且相互镜像的上顶组件与下顶组件、动力杆、推力杆,所述上顶组件、下顶组件、动力杆、推力杆均与槽钢构成滑移配合,所述上顶组件与下顶组件均设有若干个依次递增的顶杆、用于连接相邻顶杆的连接块、用于连接各个顶杆的连杆,所述上顶组件与下顶组件的错位相邻顶杆相互连接;所述动力杆从上至下分别与推力杆铰接、上顶组件中的相邻顶杆铰接及与槽钢构成滑移配合;所述推力杆从上至下分别与动力杆、下顶组件中的相邻顶杆、固定件铰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双向顶杆的推力装罝
技术介绍
目前,当今的社会固有资源日益减少,电力资源的紧缺,节约资源以成为主要的任务,而推力装置大多分为电力推力装置或燃料的推力装置,在推力装置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或者是燃料资源耗能较大,无法达到节约资源这一要求。如何采用相应的机械推力装置,实现推力的有效化成为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双向顶杆的推力装罝。一种带有双向顶杆的推力装罝,包括槽钢、位于槽钢上下两侧且相互镜像的上顶组件与下顶组件、动力杆、推力杆,所述上顶组件、下顶组件、动力杆、推力杆均与槽钢构成滑移配合,所述上顶组件与下顶组件均设有若干个依次递增的顶杆、用于连接相邻顶杆的连接块、用于连接各个顶杆的连杆,所述上顶组件与下顶组件的错位相邻顶杆相互连接;所述动力杆与推力杆从上至下依次均设有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第三连接点,所述动力杆的第一铰接点连接推力杆,所述动力杆的第二铰接点连接上顶组件中的相邻顶杆,所述动力杆的第三连接点与槽钢构成滑移配合;所述推力杆的第一铰接点连接动力杆,所述推力杆的第二铰接点连接下顶组件中的相邻顶杆,所述推力杆的第三连接点铰接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槽钢相对固定。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由两侧的铰接端及中间的连接杆构成,两侧的铰接端分别连接相邻的顶杆。优选的,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双向顶杆的推力装罝,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组件与下顶组件均设有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多个第三顶杆、第四顶杆,上顶组件的所述第一顶杆从上至下分别与动力杆、下顶位组件的第一顶杆、下顶位组件的第二顶杆铰接,上顶组件的所述第四顶杆上部设有销轴且下部设有铰接点,所述铰接点连接下顶位组件的第四顶杆,多个所述第三顶杆上部均设有直槽口、中间铰接前一相邻的顶杆,下部铰接后一相邻的顶杆,所述连杆设有多个与顶杆相对应的铰接点及与第四顶杆相对应的直槽口,所述连杆的直槽口与第四顶杆的销轴相配合,四种顶杆的长度关系为:第一顶杆<第二顶杆<第三顶杆<第四顶杆。优选的,多个所述中间顶杆的直槽口长度与其顶杆的长度相对应。优选的,所述所述上顶组件、下顶组件、动力杆、推力杆均设有滑轴部,所述滑轴部包括圆柱形的滑轴,所述滑轴的两端均设有轴承,所述槽钢设有滑槽,所述轴承与滑槽构成滑移配合。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槽钢一体成型的延伸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当外部水平力作用于动力杆时,动力杆推动上顶组件的最短顶杆,相邻的顶杆依次上推,使得顶杆相对槽钢的内端向动力杆推动,顶杆的外侧向远离动力杆方向推动,槽钢两侧的顶杆呈V形阵列分布,进而使得推力杆向动力杆方向转动,从而传递力矩,进而增强了使用效果。附图说明附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动力杆的立体示意图。附图4为顶杆的立体示意图。1槽钢、2动力杆、3推力杆、4顶杆(第一顶杆41-1,41-2、第二顶杆42-1,42-2、第三顶杆43-1,43-2、第四顶杆44-1,44-2)、5连杆、6连接块、7铰接端、8连接杆、9滑轴部、10轴承、11延伸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带有双向顶杆的推力装罝,包括槽钢1、位于槽钢1上下两侧且相互镜像的上顶组件与下顶组件、动力杆2、推力杆3,所述上顶组件、下顶组件、动力杆2、推力杆3均与槽钢1构成滑移配合,所述上顶组件与下顶组件均设有若干个依次递增的顶杆4、用于连接相邻顶杆4的连接块6、用于连接各个顶杆4的连杆5,所述上顶组件与下顶组件的错位相邻顶杆4相互连接;所述动力杆2与推力杆3从上至下依次均设有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第三铰接点,所述动力杆2的第一铰接点连接推力杆3,所述动力杆2的第二铰接点连接上顶组件中的相邻顶杆4,所述动力杆2的第三连接点与槽钢1构成滑移配合;所述推力杆3的第一铰接点连接动力杆2,所述推力杆3的第二铰接点连接下顶组件中的相邻顶杆4,所述推力杆3的第三连接点铰接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槽钢1相对固定。优选的,所述连接块6由两侧的铰接端7及中间的连接杆8构成,两侧的铰接端7分别连接相邻的顶杆4。所述上顶组件与下顶组件均设有第一顶杆(41-1,41-2)、第二顶杆(42-1,42-2)、多个第三顶杆(43-1,43-2)、第四顶杆(44-1,44-2),上顶组件的所述第一顶杆(41-1)从上至下分别与动力杆2、下顶位组件的第一顶杆41-2、下顶位组件的第二顶杆42-2铰接,上顶组件的所述第四顶杆44-1上部设有销轴且下部设有铰接点,所述铰接点连接下顶位组件的第四顶杆44-2,多个所述第三顶杆(43-1,43-2)上部均设有直槽口、中间铰接前一相邻的顶杆4,下部铰接后一相邻的顶杆4,所述连杆5设有多个与顶杆4相对应的铰接点及与第四顶杆(44-1,44-2)相对应的直槽口,所述连杆5的直槽口与第四顶杆(44-1,44-2)的销轴相配合,四种顶杆的长度关系为:第一顶杆(41-1,41-2)<第二顶杆(42-1,42-2)<第三顶杆(43-1,43-2)<第四顶杆(44-1,44-2)。多个所述中间顶杆4的直槽口长度与其顶杆4的长度相对应。所述所述上顶组件、下顶组件、动力杆2、推力杆3均设有滑轴部9,所述滑轴部9包括圆柱形的滑轴,所述滑轴的两端均设有轴承10,所述槽钢1设有滑槽,所述轴承10与滑槽构成滑移配合。所述固定件为槽钢1一体成型的延伸部11。当外部水平力作用于动力杆2时,动力杆2推动上顶组件的最短顶杆4,相邻的顶杆4依次上推,使得顶杆4相对槽钢1的内端向动力杆2推动,顶杆4的外侧向远离动力杆2方向推动,槽钢1两侧的顶杆4呈V形阵列分布,进而使得推力杆3向动力杆2方向转动,从而传递力矩,进而增强了使用效果。实施例2:还可以同时设有排相同的组件,以提高使用效果。显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例。而这些属于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有双向顶杆的推力装罝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双向顶杆的推力装罝,其特征在于:包括槽钢(1)、位于槽钢(1)上下两侧且相互镜像的上顶组件与下顶组件、动力杆(2)、推力杆(3),所述上顶组件、下顶组件、动力杆(2)、推力杆(3)均与槽钢(1)构成滑移配合,所述上顶组件与下顶组件均设有若干个依次递增的顶杆(4)、用于连接相邻顶杆(4)的连接块(6)、用于连接各个顶杆(4)的连杆(5),所述上顶组件与下顶组件的错位相邻顶杆(4)相互连接;所述动力杆(2)与推力杆(3)从上至下依次均设有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第三连接点,所述动力杆(2)的第一铰接点连接推力杆(3),所述动力杆(2)的第二铰接点连接上顶组件中的相邻顶杆(4),所述动力杆(2)的第三连接点与槽钢(1)构成滑移配合;所述推力杆(3)的第一铰接点连接动力杆(2),所述推力杆(3)的第二铰接点连接下顶组件中的相邻顶杆(4),所述推力杆(3)的第三连接点铰接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槽钢(1)相对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双向顶杆的推力装罝,其特征在于:包括槽钢(1)、位于槽钢(1)上下两侧且相互镜像的上顶组件与下顶组件、动力杆(2)、推力杆(3),所述上顶组件、下顶组件、动力杆(2)、推力杆(3)均与槽钢(1)构成滑移配合,所述上顶组件与下顶组件均设有若干个依次递增的顶杆(4)、用于连接相邻顶杆(4)的连接块(6)、用于连接各个顶杆(4)的连杆(5),所述上顶组件与下顶组件的错位相邻顶杆(4)相互连接;所述动力杆(2)与推力杆(3)从上至下依次均设有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第三连接点,所述动力杆(2)的第一铰接点连接推力杆(3),所述动力杆(2)的第二铰接点连接上顶组件中的相邻顶杆(4),所述动力杆(2)的第三连接点与槽钢(1)构成滑移配合;所述推力杆(3)的第一铰接点连接动力杆(2),所述推力杆(3)的第二铰接点连接下顶组件中的相邻顶杆(4),所述推力杆(3)的第三连接点铰接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槽钢(1)相对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双向顶杆的推力装罝,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6)由两侧的铰接端(7)及中间的连接杆(8)构成,两侧的铰接端(7)分别连接相邻的顶杆(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双向顶杆的推力装罝,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组件与下顶组件均设有第一顶杆(41-1,41-2)、第二顶杆(42-1,42-2)、多个第三顶杆(43-1,43-2)、第四顶杆(44-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腾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