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布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88996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3 11:24
一种线束布设结构(110),设置有:梁(线束布设部件(120)),其装接到车辆;以及保护器(140),其用于容纳和保持线束(13),其中,保护器(140)具有当在截面图中观看时在一个方向上开口的凹状,线束布设部件(120)设置有支架(123),保护器(140)设置有线夹(144),保护器(140)与梁(120)利用支架(123)和线夹(144)而一体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束布设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在制造车辆的线束时,首先,沿着布设板的布设路径而设置叉状夹具。随后,利用该夹具沿着布设路径而布设连接有连接器、端子等的电缆。随后,将诸如保护器和波纹管这样的外部部件装接到布设好的电缆。随后,将外部部件和电缆利用粘附带而固定到一起。在测试导电性之后,以这种方式制造的线束被装接到车辆中的布设对象。专利文献1公开了这种类型的技术。相比之下,梁(也称为加强部),即线束所装接到的加强部件,被安置在车辆的仪表板的深部中。为了将线束装接到梁,例如,将线夹作为固定部件而安装到线束的外部部件,并且利用粘附带等固定到线束的该外部部件,并且梁设置有分别与线夹接合的线夹孔。如果与线束一体化的线夹分别与梁的线夹孔接合,则线束固定到梁。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A-2003-45255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在如上所述地制造线束时,由于叉状夹具设置在夹具板上,并且在电缆悬挂在该夹具周围的状态下布设电缆,所以存在线束的制造要求大量的劳力和时间的问题。由于制造好的线束具有柔性,所以存在在运输期间不容易装卸的问题。为了将线束装接到梁,单独地要求诸如线夹这样的固定部件,也要求将固定部件安装和固定到线束的操作。因此,存在以下问题:从制造线束时起直至线束布设在装接对象的布设位置处为止的操作包括大量的步骤,并且装接操作复杂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这些问题,并且提供一种线束布设结构,其中,易于制造、装卸和布设线束。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以下构造而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1)一种线束布设结构包括:线束布设部件,其被构造为装接到车体;以及保护器,其容纳且保持线束。保护器在截面图中具有该保护器在一个方向上开口的凹状形状。线束布设部件和保护器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将所述保护器固定到所述线束布设部件。所述保护器和所述线束布设部件被构造为经由所述固定部件而一体化。(2)在(1)中描述的线束布设结构中,所述保护器的与所述线束布设部件进行接触的接触表面具有与所述线束布设部件的接触表面的形状一致的形状。(3)在(1)或(2)中描述的所述线束布设结构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架,其由线束布设部件设置;以及线夹,其与所述保护器一体地形成并且包括与所述支架卡合的孔部。(4)在(1)至(3)的任意一项中描述的线束布设结构中,所述线束包括具有整理功能的接线连接器,并且所述保护器包括接线连接器容纳部。(5)在(1)至(4)的任意一项中描述的所述线束布设结构中,保护器包括:主电缆容纳部,其容纳所述线束的主电缆;以及分支电缆容纳部,其容纳所述线束的分支电缆。根据在(1)中描述的构造,保护器在截面图中具有该保护器在一个方向上开口的凹状形状,并且从而,在保护器是以该保护器的开口部分面朝上的情况下而安装的状态下,该保护器能够容纳线束。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线束布设在保护器内,而不使用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叉状夹具。根据(1)中描述的构造,保护器与线束布设部件经由固定机构而一体化,并且从而,易于装卸线束。线束经由保护器而与布设部件一体化,在车辆中布设线束的现场,能够通过简单地将布设部件装接到车辆而容易地布设线束。根据在(2)中描述的构造,保护器的与线束布设部件接触的接触表面具有与该线束布设部件的接触表面的形状一致的形状,并且保护器与线束的接触部件紧密接触,并且从而,保护器与线束布设部件一体化,而不产生颤动。根据(3)中描述的构造,具有简单构造的固定机构可以由设置在线束布设部件中的支架以及与保护器一体地形成的线夹所构成。根据(4)中描述的构造,即使线束包括具有整理功能的接线连接器,由于该接线连接器被容纳在保护器的接线连接器容纳部中,所以该接线连接器与线束一起与保护器一体化。因此,接线连接器并不在装卸期间摆动,并且获得了良好的可操作性。根据(5)中描述的构造,即使线束包括主电缆和分支电缆,也能够将线束布设在保护器中,而不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叉状夹具。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线束布设结构,其中,易于制造、装卸和布设线束。已经简要描述了本专利技术。如果通过参考附图而阅读将在下文描述的用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后文中,称为“实施例”),则本专利技术的细节将变得更加清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线束布设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保护器的立体图。图3是将保护器固定到梁的固定机构的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的固定机构的截面图。图5是保护器的修改例的立体图。图6是图示出在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实例中的线束的整体构造的实例的平面图。图7是图示出为了形成图6所示的线束而制备的各个构成部件的平面图。图8(a)和8(b)是图示出两种类型的连接单元的构造的平面图,该连接单元能够用于形成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实例中的线束。图9是图示出各个子线束群的构造的平面图,该子线束群能够用于形成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实例中的线束。图10(a)和10(b)是图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实例中的两种类型的线束的构造的实例的平面图。图11是图示出典型线束和子线束的构造的实例的平面图。图12是图示出在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实例中的线束的整体构造的实例的平面图。图13是图示出为了形成图1所示的线束而制备的各个构成元件的平面图。图14(a)和14(b)是图示出两种类型的连接单元的构造的平面图,该连接单元能够用于形成第三实施例的第二实例中的线束。图15是图示出各个子线束群的构造的平面图,该子线束群能够用于形成第三实施例的第二实例中的线束。图16(a)和16(b)是图示出第三实施例的第二实例中的两种类型的线束的构造的实例的平面图。图17是图示出典型线束和子线束的构造的实例的平面图。参考标记列表110:线束布设结构120:梁(线束布设部件)121:轴部123:支架(固定机构)123a:接合孔130:线束131:主电缆132:分支电缆133:接线连接器134:连接器140:保护器141:主电缆容纳部142:分支电缆容纳部143:接线连接器容纳部144:线夹(固定机构)145:狭缝146:锁定臂146a:爪部10、10A、10B:连接单元11、11A、11B:电路基板11a、11Aa、11Ba:电路图案11b:电绝缘基板12a、12b、12c、12d、12e、12f、12g:基板侧连接器20、30、40:标准子线束21、22、31、32、33、41、42、43:连接器23a、23b、23c、34b、53、73、83:电缆34a、34c、44、63:电缆群50、60、70、80:可选子线束51、52、61、62、71、72、81、82:连接器100、100A、100B、WH:线束SHG:子线束群A1、A2、B1、B2、C:子线束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后文中,将参考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线束布设结构。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线束布设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保护器的立体图。图3是将保护器固定到梁的固定机构的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的固定机构的截面图。图5是保护器的修改例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线束布设结构110包括:梁120,其设置在车辆的仪表板的深部中;线束130,电源通过该线束130而电连接到各种装置;以及保护器140,其容纳线束130。梁120为刚性体,并且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安置。线束130包括: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线束布设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束布设结构,包括:线束布设部件,该线束布设部件被构造为装接到车体;以及保护器,该保护器容纳并且保持线束,其中,所述保护器在截面图中具有该保护器在一个方向上开口的凹状形状,其中,所述线束布设部件和所述保护器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将所述保护器固定到所述线束布设部件,并且其中,所述保护器和所述线束布设部件被构造为经由所述固定机构而一体化。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6.06 JP 2014-117715;2014.06.06 JP 2014-117711.一种线束布设结构,包括:线束布设部件,该线束布设部件被构造为装接到车体;以及保护器,该保护器容纳并且保持线束,其中,所述保护器在截面图中具有该保护器在一个方向上开口的凹状形状,其中,所述线束布设部件和所述保护器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将所述保护器固定到所述线束布设部件,并且其中,所述保护器和所述线束布设部件被构造为经由所述固定机构而一体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布设机构,其中,所述保护器包括接触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原哲夫铃木慎太郎武藤文平秋山信一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