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86774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3 08:56
麻痹功能恢复训练装置(10)具有:伺服马达(21),其从外部对患者的麻痹部分施加力而使其被动地运动;伺服马达(21),其通过对患者的麻痹部分施加阻力而使得患者能够以自身的意志用力使麻痹的部分运动;以及刺激提示构件(72),其对患者施加用于传递用力时机的刺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训练并治疗手指或前臂等麻痹的患者的训练装置和训练方法。
技术介绍
在本说明书中,“被动”是指通过从外部施加力而使身体的一部分移动,“自主”是指不从外部施加力而身体的一部分移动。中风患者在身体上具有麻痹部位。能通过提高日常生活活动(ADL)和生活质量(QOL)来恢复该麻痹部位的功能。例如,关于手指的弯曲/伸展训练,首先借助医生的力量被动地进行,接着对手指的第一关节施加轻敲刺激,通过伸张反射而进行随意自主伸展。通过该轻敲刺激促进伸张反射,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前臂的训练也是同样的,接着被动运动而使随意自主运动进行。这里,在使患者进行随意自主运动之前对患者的手指或前臂施加急剧加速的刺激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医生或作业治疗师等用手对一位患者进行这样的作业治疗,则需要庞大的时间和工作量,很难进行充分的质和量的训练。出于消除人手的负担的目的,以往提出了训练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图18对专利文献1进行说明。如图18所示,现有的训练装置100由以下部分构成:基座101;马达102,其设置于该基座101上的一端;筒体103,其被该马达102支承而进行正转和反转;把持部(杆)104,其从该筒体103竖起;第一带105,其设置于筒体103的入口处;纵框106,其设置于基座101上的另一端;前承受部109和后承受部111,它们从该纵框106延伸,分别支承前臂部107和上臂部108;第二带112和第三带113,它们分别设置在前承受部109和后承受部111上;以及控制机构120。手腕114被第一带105牢固地固定,前臂部107被第二带112牢固地固定,上臂部108被第三带113牢固地固定。在控制机构120上设置有电源开关121、马达102的速度控制用旋钮122、马达102的接通/切断开关123、测量并显示筒体103的转速的计数显示部124、控制筒体103的正反转速的拨盘开关124、控制马达102的转矩的控制旋钮125以及通知结束的蜂鸣器126。而且,以通过马达102使筒体103旋转规定的角度,接着向相反侧旋转规定的角度为要领,反复进行正转和反转。在这样的现有的训练装置100中存在下述的问题。在这种训练中,重要的是刺激并进行强化身体所残存的功能。在专利文献1的训练装置100中,通过马达102的驱动力使筒体103进行正转和反转。即使在患者从前臂卸去了力量的状态(卸力的状态)下,看起来也在进行训练。但是,在卸去了力量的状态下无法得到训练的效果。使患者集中精力以不会卸力是很重要的,但在训练装置100中没有设置这样的功能。但是,在期望提高训练效果中,期望促进患者的集中力并且更可靠地实现功能恢复的训练装置和训练方法。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26165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促进患者的集中力并且更可靠地实现功能恢复的训练装置和训练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员发现,要想解决上述课题,能够实施反复促进治疗的训练装置和训练方法是有效的。反复促进治疗是指治疗者(医生和疗养师等)操作患者的麻痹的手指或手脚,用针尖刺激必要的神经回路,诱发作为目标的动作。是通过坚持不懈地反复进行该动作来重建、强化必要的神经回路而促进麻痹的恢复的新的康复方法。促进是指对患者想要移动的部位施加刺激来助力运动以使得患者容易进行打算做的动作的方法。单侧麻痹患者很难通过自身的意志(来自脑的指令)使麻痹肢体移动。但是,通过对麻痹肢体施加刺激,能够引起伸张反射,从而神经细胞兴奋,根据来自脑的指令使麻痹肢体移动。因此,为了对与作为目的的运动相关的神经回路施加刺激,快速地使目标的肌肉伸张,肌肉紧张增大后立刻引起伸张反射,命令该肌肉的收缩,由此诱发作为目标的动作。并且,通常单侧麻痹患者存在麻痹侧和非麻痹侧。首先,在各种感觉良好且能够正常进行随意自主运动的非麻痹侧进行训练装置的训练。而且,使患者理解、掌握训练装置的训练的“窍门”。接着,在麻痹侧进行训练装置的训练。即,利用在非麻痹侧掌握的“窍门”,也对麻痹侧也进行训练装置的训练。原理上,左脑控制右侧,右脑控制左侧,但在脑中存在与左右两侧的运动功能相关的“公共部分”。如果通过训练装置的非麻痹侧的训练在训练中掌握了与训练装置的运动协调和运动窍门等,则针对麻痹侧的训练装置的训练的效果和效率得到改善。为了诱发前臂的目标动作,必须通过针尖的刺激引起伸张反射。在专利文献1的训练装置中,无法简单地引起针尖的伸张反射。另一方面,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诱发伸张反射从而引起随意自主运动,添加使患者提高集中力的刺激机构是有效的。根据权利要求1的专利技术,提供了麻痹功能恢复训练装置,该麻痹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具有:被动运动构件,其从外部对患者的麻痹部分施加力而使其被动地运动;随意自主运动构件,其通过对所述患者的麻痹部分施加阻力而使得患者能够以自身的意志用力使所述麻痹的部分运动;以及刺激提示构件,其对患者施加用于传递用力时机的刺激。在权利要求2的专利技术中,优选为,能够通过同一运动构件实施被动运动和随意自主运动,该被动运动是从外部对患者的麻痹部分施加力而使其被动地运动,该随意自主运动是通过对患者的麻痹部分施加阻力而使得患者能够以自身的意志用力使所述麻痹的部分运动。在权利要求3的专利技术中,优选为,对患者施加的刺激是在被动运动构件进行动作的过程中和被动运动构件的动作结束后这两者之中的任一个时机施加给患者的刺激。在权利要求4的专利技术中,优选为,关于对患者施加的刺激,对患者施加视觉刺激、听觉刺激和触觉刺激中的至少一种刺激。在权利要求5的专利技术中,优选为,视觉刺激采用发光。在权利要求6的专利技术中,优选为,听觉刺激采用语音。在权利要求7的专利技术中,优选为,触觉刺激采用机械振动。在权利要求8的专利技术中,优选为,构成为,运动构件采用供患者操作的杆,杆被保持为能够以与长度轴垂直的轴线为中心旋转,在第一方向上旋转的情况下,该杆对患者的麻痹部分施加力而使其进行被动运动,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旋转的情况下,该杆通过对患者的麻痹部分施加阻力而使其进行随意自主运动。在权利要求9的专利技术中,优选为,上述的杆以第一角速度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接着以比第一角速度大的第二角速度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然后在第二旋转方向上旋转,并且,在第一角速度区域中开始刺激构件对患者的刺激。在权利要求10的专利技术中,优选为,在杆在第二方向上旋转之前结束对患者施加与视觉和听觉中的一方相关的刺激。在权利要求11的专利技术中,优选为,与杆在第一方向的旋转的结束同时地结束对患者施加与视觉和听觉中的一方相关的刺激。在权利要求12的专利技术中,优选为,在杆在第二方向上的旋转中结束对患者施加与触觉相关的刺激。根据权利要求13的专利技术,是麻痹功能恢复训练方法,其包含:从外部对患者的麻痹部分施加力而使其被动地运动的被动运动;通过对患者的麻痹部分施加阻力而使得患者能够以自身的意志用力使所述麻痹的部分运动的随意自主运动;以及对患者施加用于传递用力时机的刺激的过程。在权利要求14的专利技术中,优选为,在麻痹功能恢复训练中,在进行被动运动的过程中和被动运动的结束后这两者中的任一个时机对患者施加刺激。在权利要求15的专利技术中,优选为,在麻痹功能恢复训练中,刺激是视觉刺激、听觉刺激和触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麻痹功能恢复训练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麻痹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其具有:被动运动构件,其从外部对患者的麻痹部分施加力而使其被动地运动;随意自主运动构件,其通过对所述患者的麻痹部分施加阻力而使得患者能够以自身的意志用力使所述麻痹的部分运动;以及刺激提示构件,其对患者施加用于传递用力时机的刺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6.13 JP 2014-1224281.一种麻痹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其具有:被动运动构件,其从外部对患者的麻痹部分施加力而使其被动地运动;随意自主运动构件,其通过对所述患者的麻痹部分施加阻力而使得患者能够以自身的意志用力使所述麻痹的部分运动;以及刺激提示构件,其对患者施加用于传递用力时机的刺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痹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其中,所述麻痹功能恢复训练装置能够通过同一运动构件实施被动运动和随意自主运动,该被动运动是从外部对患者的麻痹部分施加力而使其被动地运动,该随意自主运动是通过对所述患者的麻痹部分施加阻力而使得患者能够以自身的意志用力使所述麻痹的部分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痹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其中,所述刺激是在所述被动运动构件进行动作的过程中和所述被动运动构件的动作结束后这两者之中的任一个时机对患者施加的刺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痹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其中,所述刺激提示构件对患者施加视觉刺激、听觉刺激和触觉刺激中的至少一种刺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麻痹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其中,所述视觉刺激是基于发光的刺激。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麻痹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其中,所述听觉刺激是基于语音的刺激。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麻痹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其中,所述触觉刺激是基于机械振动的刺激。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痹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其中,所述运动构件是供患者操作的杆,所述杆被保持为能够以与长度轴垂直的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杆构成为,在第一方向上旋转的情况下,对患者的麻痹部分施加力而使其进行被动运动,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旋转的情况下,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永川平和美仲西洋介下堂园惠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大学法人鹿儿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