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隙式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83237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2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缝隙式调节阀,包括阀门壳体、阀座、阀芯、导向杆、直线导轨、伺服油缸和整流罩,阀门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与外壳间形成介质流道,整流罩安装在内壳前端的端部,阀座安装在外壳内,阀座位于外壳的后端;阀芯通过安装在阀座上的导向杆与伺服油缸的活塞杆连接,阀芯由直线导轨支撑,阀芯与直线导轨滑动配合,阀芯与阀座间有密封副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阀芯在直线导轨上滑行实现阀芯导向功能,活塞杆带动阀芯左右运动,实现了传力功能,解决了阀芯运动时的下垂磨损拉伤问题,提高了调节精度;阀芯轴向受力为平衡式结构,在调节过程中受介质压力影响很小,阀芯运动灵敏,响应快捷,且磨损小,寿命长,有效实现了阀门的压力调节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
,尤其涉及缝隙式调节阀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大型管线上特别是航天工业试验台上用于流量、压力、温度等调节,同时启闭速度快、精度要求高的调节阀主要包含轮盘式调节阀、套筒柱塞式调节阀、环状缝隙式三种调节阀。普通套筒柱塞式调节阀主要由壳体、套筒、阀座、阀芯、导向杆组成。其套筒上根据流量调节要求开设不同的窗口,套筒、阀座、导向杆固定,阀芯在连杆的带动下沿介质流动轴线作往复运动。因导向杆位于介质流动的区域,同时介质从套筒上开设的窗口流过,该类调节阀的流场相对紊乱,流场品质不理想,不能满足要求。普通轮盘式调节阀主要由前壳体、调节盘、中间壳体、后壳体、无极调节盘等组成。中间壳体上开设不同面积的窗口,调节盘在油缸的驱动下沿介质流动轴线垂直的平面转动,通过闭合中间壳体上不同的窗口实现阀门流量调节。该调节阀的流量调节曲线比较固定,很难满足线性连续调节需求。同时调节盘的外形比较异性,铸造加工困难,变形大,产品质量很难保证。普通缝隙式调节阀主要由阀体、阀座、阀芯、传动油缸等组成。阀芯通过传动油缸带动沿介质流动轴线作往复运动。普通缝隙式调节阀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震动很大的空气场中,易出现阀芯下坠,位移传感器快速损坏,调节精度差,信号响应滞后等情况,对风洞试验带来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缝隙式调节阀,其调节精度高,响应快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缝隙式调节阀,包括阀门壳体、阀座、阀芯、导向杆、直线导轨、伺服油缸和整流罩,所述阀门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与外壳间形成介质流道,所述整流罩安装在内壳前端的端部,所述阀座安装在外壳内,阀座位于外壳的后端;所述直线导轨和伺服油缸安装在内壳中,所述导向杆穿过阀座的内管道,所述阀芯通过安装在阀座上的导向杆与伺服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阀芯由直线导轨支撑,阀芯与直线导轨滑动配合,所述阀芯与阀座间有密封副结构。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检测活塞杆位移的第一位移传感器和/或用于检测阀芯位移的第二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感受并输出活塞杆的位移信号,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感受并输出阀芯的位移信号。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安装于伺服油缸尾端并与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一端与阀芯球铰连接,第二位移传感器另一端安装于内壳上的位移传感器支架内。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副结构包括阀芯上堆焊的硬质合金密封面,以及阀座上堆焊的硬质合金密封面。进一步的,所述阀门壳体包括前壳体、中壳体和后壳体,所述中壳体的两端分别与前壳体和后壳体连接,所述前壳体和中壳体为内外双层壳体结构,所述前壳体的内层和中壳体的内层构成内壳,所述前壳体的外层、中壳体的外层和后壳体构成外壳,所述整流罩安装在前壳体前端的端部,所述阀座安装在后壳体内,所述直线导轨和伺服油缸安装在中壳体中。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后部的内壁有调节型面。调节型面是由调节特性而确定的特殊型面。进一步的,所述整流罩包括整流罩外壳和整流罩基体,所述整流罩基体与内壳的端部密闭连接,所述整流罩外壳罩在整流罩基体上,所述整流罩外壳为圆锥形,整流罩外壳的顶部倒圆。进一步的,所述整流罩外壳上有若干均衡孔。进一步的,所述直线导轨有两根,两根直线导轨关于阀芯的中垂面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直线导轨为滚动导轨,所述滚动导轨的滑块与阀芯固接。进一步的,所述位移传感器支架与第二位移传感器之间填充有防震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阀芯在直线导轨上滑行实现阀芯导向功能,活塞杆带动阀芯左右运动,实现了传力功能,导向和传力功能解决了阀芯运动时的下垂磨损拉伤问题,提高了调节精度;2.阀芯轴向受力为平衡式结构,在调节过程中受介质压力影响很小,阀芯运动灵敏,响应快捷,且磨损小,寿命长,有效实现了阀门的压力调节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俯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4是图2中I处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整流罩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壳体、2-中壳体、3-后壳体、4-调节型面、5-阀座6-阀芯、7-导向杆、8-滚动导轨、9-导轨支架、10-伺服油缸、11-第一位移传感器、12-第二位移传感器、13-整流罩、131-整流罩外壳、132-整流罩基体、133-整流罩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3、4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缝隙式调节阀,包括阀门壳体、阀座5、阀芯6、导向杆7、直线导轨8、伺服油缸10和整流罩13,阀门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与外壳间形成介质流道,整流罩13安装在内壳前端的端部,阀座5安装在外壳内,阀座5位于外壳的后端。外壳后部的内壁有调节型面4。调节型面4是由调节特性而确定的特殊型面。直线导轨8和伺服油缸10安装在内壳中,阀芯6通过安装在阀座5上的导向杆7与伺服油缸10的活塞杆固接,活塞杆与导向杆7万向连接,导向杆7穿过阀座5中心的内管道,阀芯6由直线导轨8支撑,直线导轨8安装在导轨支架9上,导轨支架9固定于内壳中。阀芯6与直线导轨8滑动配合,作为优选,直线导轨8为滚动导轨,滚动导轨的滑块与阀芯6固接。作为优选,如图3所示,直线导轨8有两根,两根直线导轨8关于阀芯的中垂面对称设置。作为优选,两根直线导轨8和导向杆7在同一平面上。阀芯6与阀座5间有密封副结构。作为优选,密封副结构包括阀芯6上堆焊的硬质合金密封面,以及阀座5上堆焊的硬质合金密封面。堆焊的硬质合金使密封面耐冲刷、耐腐蚀。阀芯的周向采用PTFE密封,进一步的,阀门壳体包括前壳体1、中壳体2和后壳体3,中壳体2的两端分别与前壳体1和后壳体3连接,前壳体1和中壳体2为内外双层壳体结构,前壳体1的内层和中壳体2的内层构成内壳,前壳体1的外层、中壳体2的外层和后壳体3构成外壳,整流罩13安装在前壳体1前端的端部,阀座5安装在后壳体3内,直线导轨8和伺服油缸10安装在中壳体2中。进一步的,调节型面4位于后壳体3的内壁上。通过前壳体1与整流罩13之间、前壳体1两层之间、中壳体2两层之间、调节型面4、阀座5与阀芯6密封副之间,形成整个阀门的介质流道。作为优选,伺服油缸10安装于中壳体中心线上,驱动阀芯运动时,阀芯受力均匀。阀芯6轴向受力为平衡式结构,在调节过程中受介质压力影响很小。阀芯的重量由高精度的滚动导轨与导向杆支撑,运动时其摩擦力极小,保证阀芯运动灵敏,响应快捷,并且磨损小,使用寿命长。缝隙式调节阀还包括用于检测活塞杆位移的第一位移传感器11和/或用于检测阀芯6位移的第二位移传感器12。进一步的,第一位移传感器11安装于伺服油缸10尾端并与活塞杆连接,第一位移传感器11外部安装保护筒,保护筒可以减少介质对位移传感器一的影响,可有效增加位移传感器一的寿命和精度。第二位移传感器12一端与阀芯6球铰连接,第二位移传感器12另一端安装于内壳上的位移传感器支架内。位移传感器为直线位移传感器,直线位移传感器运动轴一端与阀芯6连接,阀芯6运动带动直线位移传感器运动轴运动,通过传感器本体实现运动位移的传输,阀门需要压力调节时,中央控制室根据位移传感器发回的位置信号,计算阀门需要的开度后,再发送一个信号给伺服油缸,伺服油缸带动阀芯做指定运动,从而实现阀门的压力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缝隙式调节阀

【技术保护点】
缝隙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门壳体、阀座(5)、阀芯(6)、导向杆(7)、直线导轨(8)、伺服油缸(10)和整流罩(13),所述阀门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与外壳间形成介质流道,所述整流罩(13)安装在内壳前端的端部,所述阀座(5)安装在外壳内,阀座(5)位于外壳的后端;所述直线导轨(8)和伺服油缸(10)安装在内壳中,所述阀芯(6)通过安装在阀座(5)上的导向杆(7)与伺服油缸(10)的活塞杆连接,所述阀芯(6)由直线导轨(8)支撑,阀芯(6)与直线导轨(8)滑动配合,所述阀芯(6)与阀座(5)间有密封副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缝隙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门壳体、阀座(5)、阀芯(6)、导向杆(7)、直线导轨(8)、伺服油缸(10)和整流罩(13),所述阀门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与外壳间形成介质流道,所述整流罩(13)安装在内壳前端的端部,所述阀座(5)安装在外壳内,阀座(5)位于外壳的后端;所述直线导轨(8)和伺服油缸(10)安装在内壳中,所述阀芯(6)通过安装在阀座(5)上的导向杆(7)与伺服油缸(10)的活塞杆连接,所述阀芯(6)由直线导轨(8)支撑,阀芯(6)与直线导轨(8)滑动配合,所述阀芯(6)与阀座(5)间有密封副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活塞杆位移的第一位移传感器(11)和/或用于检测阀芯(6)位移的第二位移传感器(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隙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11)安装于伺服油缸(10)尾端并与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12)一端与阀芯(6)球铰连接,第二位移传感器(12)另一端安装于内壳上的位移传感器支架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副结构包括阀芯(6)上堆焊的硬质合金密封面,以及阀座(5)上堆焊的硬质合金密封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壳体包括前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丹红曾品其曾和友曾寿平童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乘风阀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