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耕栽培装置及水耕栽培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79898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2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去除栽培槽内的尘垢及杂菌的水耕栽培装置及水耕栽培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耕栽培装置具备栽培槽以及排出构件。排出构件具备:第一排液部,其为管状且从上下方向贯穿栽培槽的底部;第二排液部,连结第一排液部的上端部,为从上端部朝上方扩径的漏斗状;入液孔,形成于第二排液部的周壁部,可使储留在栽培槽的液体流入第二排液部的内侧;突出部,其在入液孔的下方从第二排液部的周壁部的内面沿第二排液部的周向突出,使经由入液孔流入第二排液部内侧的液体产生回流;以及盖体,其形成为碗状,在由上方分别覆盖第一排液部及第二排液部的状态下,使储留在栽培槽的液体经由入液孔流入第二排液部的内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耕栽培装置及水耕栽培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利用装置本身的构造,将储留在栽培槽的液体排出到外部的水耕栽培装置及水耕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已知有一种不利用土壤、仅以含有培育植物所需营养成分的培养液来栽培植物的装置(水耕栽培装置)。一般而言,现有的水耕栽培装置为了培育植物,会使培养液定期地流入栽培槽,并且随着该培养液的流入,会使已储留在栽培槽的培养液从水位调节用的溢流管排出。然而,来自外部的灰尘和污垢(以下称为“尘垢”)容易进入栽培槽中,而该进入的尘垢除了漂浮在水面上之外,通常还会混合在培养液中,并且沉积在栽培槽的底部。尤其,沉积在栽培槽底部的尘垢,会在植物从根部吸收培养液时造成妨碍,是造成根腐等问题的原因。此外,在栽培槽培育植物的过程中,在培养液中容易产生微藻和细菌(以下称为“杂菌”),而该杂菌也会和尘垢一起沉积在栽培槽的底部。而且,这些杂菌也是造成植物病害的要因之一,必须尽快去除。专利参考文献1所记载的水耕栽培装置,虽然可以较简单地从溢流管排出漂浮在培养液水面上的尘垢,但是,依然存在难以去除沉积在栽培槽底部的尘垢和杂菌(以下称为“尘菌等”)的问题。于是,开发了一种在栽培槽中设置略J字状的排水管(虹吸管)的技术,排水管具有朝向栽培槽底部开口的进水口(专利文献2)。根据这项技术,可使预定量的培养液流入栽培槽而发生虹吸现象,因此,能够通过排出管使沉积在栽培槽底部的尘菌等排出到栽培槽的外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6275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073003号公报但是,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水耕栽培装置在虹吸现象发生时,主要是使存在于进水口下方的培养液朝向该进水口,也就是说,使其产生直线的水流。并且,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水耕栽培装置中作为使虹吸现象发生部件的排出管所形成的不过是非常单纯的管状,因此,在虹吸现象发生时,不会产生太大的吸力。因此,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水耕栽培装置虽然可有效的去除存在于进水口正下方的尘菌等,但却无法完全去除存在于远离进水口正下方位置的尘菌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情况开发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去除栽培槽内的尘垢及杂菌的水耕栽培装置及水耕栽培方法。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耕栽培装置,其具备:栽培槽,储留液体以培育植物;以及排出构件,将储留于所述栽培槽的所述液体从所述栽培槽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构件具备:第一排液部,其为管状且从上下方向贯穿所述栽培槽的底部;第二排液部,连结所述第一排液部的上端部,形成为从所述上端部朝上方扩径的漏斗状;入液孔,形成于所述第二排液部的周壁部,可使储留在所述栽培槽的所述液体流入所述第二排液部的内侧;突出部,其在所述入液孔的下方具有从所述第二排液部的周壁部的内面沿所述第二排液部的周向突出的突出面,使经由所述入液孔流入所述第二排液部内侧的所述液体产生回流;以及盖体,其形成为碗状,在由上方分别覆盖所述第一排液部及所述第二排液部的状态下,使储留在所述栽培槽的所述液体经由所述入液孔流入所述第二排液部的内侧。另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耕栽培方法,其使用水耕栽培装置,所述水耕栽培装置具备储留液体以培育植物的栽培槽,以及将储留于所述栽培槽的所述液体从所述栽培槽排出的排出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构件具有:第一排液部,其为管状且从上下方向贯穿所述栽培槽的底部;第二排液部,连结所述第一排液部的上端部,形成为从所述上端部朝上方扩径的漏斗状;入液孔,形成于所述第二排液部的周壁部,可使储留在所述栽培槽的所述液体流入所述第二排液部的内侧;突出部,其在所述入液孔的下方具有从所述第二排液部的周壁部的内面沿所述第二排液部的周向突出的突出面,使经由所述入液孔流入所述第二排液部内侧的所述液体产生回流;以及盖体,其形成为碗状,在由上方分别覆盖所述第一排液部及所述第二排液部的状态下,使储留在所述栽培槽的所述液体经由所述入液孔流入所述第二排液部的内侧,其中,所述水耕栽培方法包括:直到所述栽培槽中发生虹吸现象为止,使所述液体流入所述栽培槽。在上述结构中,设于栽培槽的排出构件具备管状的第一排液部、具有可让液体流入的入液孔且与第一排液部连结的漏斗状的第二排液部、以及在由上方分别覆盖第一排液部及第二排液部的状态下,使储留在栽培槽的液体流入第二排液部内侧的盖体。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一旦流入栽培槽的液体的水位到达阻塞第二排液部的入液孔的高度、且第一排液部及第二排液部成为被液体充满的状态,则会发生虹吸现象,储留在栽培槽的液体将会经由第二排液部以及第一排液部排出。此外,这样的液体排出会持续进行,直到水位低于盖体的下端部(开口端部),在液体中混入空气为止。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第二排液部形成为朝上方扩径(向下方逐渐变细)的漏斗状,其内面上形成有使液体产生回流的突出部。因此,经由入液孔流入第二排液部的液体,首先会被突出部强制转换成涡状水流,再经由形成为朝水流方向逐渐变细形状(所谓的文丘里管形状)的第二排液部流入第一排液部。也就是说,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具有突出部的第二排液部,可大幅提高培养液的流速,因此,其结果必然会提高虹吸现象的吸力。另外,在上述结构中,突出部一旦在第二排液部内侧产生涡状的水流,则其水流会顺着第一排液部及第二排液部与盖体之间、以及盖体的周围流下。也就是说,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在盖体周围产生涡状水流,可使沉积在栽培槽底部的尘菌等顺利地扩散。如此一来,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在使沉积于栽培槽底部的尘菌等顺利扩散的状态下,以强大的吸力将其吸入至排出构件中,因此,可有效地去除这些尘菌等。如上所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水耕栽培装置及水耕栽培方法,能以较简单的结构,有效地去除栽培槽内的尘垢和杂菌。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水耕栽培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图。图2为显示水耕栽培装置中排出构件的部分构造示意图。图3为显示排出构件的构造示意图。图4为用于说明排出构件的液体的水流示意图。图5为显示排出构件的部分构造的另一实施形态的示意图。图6为显示水耕栽培装置的另一实施形态的示意图。图7为显示水耕栽培装置的又一实施形态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0、20、30水耕栽培装置11培养液槽12、12a栽培槽121底面122贯通孔123凹部13供液管14排出构件141、141a第一排液部142第二排液部142a圆锥筒部142b圆柱筒部1421、1421a上端部1422周壁部143入液孔144突出部144a突出面145盖体15排出管H间隙F1、F2水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深入了解解决本专利技术课题的手段及专利技术效果,以下将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中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而实施形态及附图所示的结构,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如下。首先,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水耕栽培装置。图1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形态的水耕栽培装置10的构造示意图。如图1所示,水耕栽培装置10具备培养液槽11、栽培槽12、供液管13、排出构件14及排出管15。此外,上述水耕栽培装置10、栽培槽12及排出构件14分别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水耕栽培装置”、“栽培槽”及“排出构件”。培养液槽11用来储留含有培育植物所需营养成分的培养液。储留在培养液槽11中的培养液,通常会通过泵(图未示)等装置,经由供液管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水耕栽培装置及水耕栽培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耕栽培装置,具备:栽培槽,储留液体以培育植物;以及排出构件,将储留于所述栽培槽的所述液体从所述栽培槽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构件具备:第一排液部,其为管状且从上下方向贯穿所述栽培槽的底部;第二排液部,连结所述第一排液部的上端部,形成为从所述上端部朝上方扩径的漏斗状;入液孔,形成于所述第二排液部的周壁部,可使储留在所述栽培槽的所述液体流入所述第二排液部的内侧;突出部,其在所述入液孔的下方具有从所述第二排液部的周壁部的内面沿所述第二排液部的周向突出的突出面,使经由所述入液孔流入所述第二排液部内侧的所述液体产生回流;以及盖体,其形成为碗状,在由上方分别覆盖所述第一排液部及所述第二排液部的状态下,使储留在所述栽培槽的所述液体经由所述入液孔流入所述第二排液部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水耕栽培装置,具备:栽培槽,储留液体以培育植物;以及排出构件,将储留于所述栽培槽的所述液体从所述栽培槽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构件具备:第一排液部,其为管状且从上下方向贯穿所述栽培槽的底部;第二排液部,连结所述第一排液部的上端部,形成为从所述上端部朝上方扩径的漏斗状;入液孔,形成于所述第二排液部的周壁部,可使储留在所述栽培槽的所述液体流入所述第二排液部的内侧;突出部,其在所述入液孔的下方具有从所述第二排液部的周壁部的内面沿所述第二排液部的周向突出的突出面,使经由所述入液孔流入所述第二排液部内侧的所述液体产生回流;以及盖体,其形成为碗状,在由上方分别覆盖所述第一排液部及所述第二排液部的状态下,使储留在所述栽培槽的所述液体经由所述入液孔流入所述第二排液部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耕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耕栽培装置更具备第二栽培槽,其配置于所述栽培槽的下方且可储留所述液体,而所述第一排液部的下端部位于所述第二栽培槽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耕栽培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原孝司佐佐木康
申请(专利权)人:日商奥卡美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