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可伸缩接触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75220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8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可伸缩接触件。电连接器可伸缩接触件采用插入部与夹持部的配合,可允许较宽范围的电流通过,以满足不同规格参数的两个电子元件之间的电连接,提高了电连接器可伸缩接触件的适用性及电连接的可靠性。同时,夹持部能够持续夹持于插入部的外壁上,即与插入部保持持续连接,从而提高了电连接器可伸缩接触件的电连接稳定性。另外,弹性件通过第一抵持部间接作用于顶针,使得顶针能够与电子元件持续连接,从而保证顶针与电子元件之间的电连接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可伸缩接触件。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仪器和设备小型化、模块化要求不断增加,也使得精密的电连接器在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电连接器中,多采用可伸缩接触件进行浮动来实现电连接。然而,常规的可伸缩接触件采用弹簧及侧壁进行导电,由于弹簧的电阻值较大,侧壁的接触点少,接触点受力小,阻碍了电流的流通,当可伸缩接触件流经的电流较大时,弹簧会由于产生的热量过大而出现失效,导致可伸缩接触件的损坏,从而降低了可伸缩接触件的连接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性较强、且可靠性较高的电连接器可伸缩接触件。一种电连接器可伸缩接触件,包括:外壳,为中空的柱状结构;第一接触件,设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第一接触件包括第一抵持部及设于第一抵持部上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沿所述外壳的轴向延伸呈柱状结构;第二接触件,设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第二接触件包括第二抵持部及设于所述第二抵持部上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能够夹持于所述插入部的外壁上;弹性件,设于所述夹持部的周围,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抵持部及第二抵持部弹性抵接;及顶针,呈柱状结构,所述顶针安装于所述第一抵持部上远离所述插入部的一侧,或者,所述顶针安装于所述第二抵持部上远离所述夹持部的一侧,所述顶针穿设于所述外壳的一端面,按压所述顶针,所述插入部与所述夹持部能够沿所述外壳的轴向相对滑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抵持部上的夹持片,所述夹持片为多个,多个所述夹持片位于同一圆周上,且均沿所述外壳的轴向延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夹持片均匀分布于同一圆周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远离所述第二抵持部的方向,多个所述夹持片背离所述外壳的一侧逐渐收缩,以呈圆锥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片远离所述第二抵持部的一端开设有倒角,所述倒角位于所述夹持片背离所述外壳的内壁的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针的端部呈半球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针、所述第一接触件及所述第二接触件均为导电材料制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护套,所述护套设于所述外壳内部,且套设于所述夹持部上。上述电连接器可伸缩接触件,采用插入部与夹持部的配合,可允许较宽范围的电流通过,以满足不同规格参数的两个电子元件之间的电连接,提高了电连接器可伸缩接触件的适用性及电连接的可靠性。同时,夹持部能够持续夹持于插入部的外壁上,即与插入部保持持续连接,从而提高了电连接器可伸缩接触件的电连接稳定性。另外,弹性件通过第一抵持部间接作用于顶针,使得顶针能够与电子元件持续连接,从而保证顶针与电子元件之间的电连接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可伸缩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连接器可伸缩接触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电连接器可伸缩接触件的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电连接器可伸缩接触件的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及图5为电连接器可伸缩接触件的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可伸缩接触件10包括外壳100、第一接触件200、第二接触件300、弹性件400及顶针500。其中,外壳100为中空的柱状结构。第一接触件200及第二接触件300均设于外壳100内部。第一接触件200包括第一抵持部220及设于第一抵持部220上的插入部210。插入部210及顶针500均呈柱状结构,且分别设于第一抵持部220的相对两侧。顶针500穿设于外壳100轴向上的一端面。第二接触件300包括第二抵持部310及设于第二抵持部310上的夹持部320。夹持部320能够夹持于插入部210的外壁上。弹性件400设于夹持部320的周围,沿外壳100的轴向,弹性件4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抵持部220及第二抵持部310弹性抵接,以使第一抵持部220与外壳100的内壁抵接,从而使顶针500伸出外壳100。当按压顶针500时,顶针500迫使第一接触件200压缩弹性件400,插入部210相对夹持部320沿外壳100的轴向相对滑动,顶针500伸出外壳100的长度改变。具体的,顶针500、第一接触件200及第二接触件300均为导电材料制成。待连接的两电子元件分别设于电连接器可伸缩接触件10的两端,其中一个与第二抵持部310连接,另一个与顶针500连接,通过插入部210与夹持部320的配合,从而实现电路导通。上述电连接器可伸缩接触件10,采用插入部210与夹持部320的配合,可允许较宽范围的电流通过,以满足不同规格参数的两个电子元件之间的电连接,提高了电连接器可伸缩接触件10的适用性及电连接的可靠性。同时,夹持部320能够持续夹持于插入部210的外壁上,即与插入部210保持持续连接,从而提高了电连接器可伸缩接触件10的电连接稳定性。另外,弹性件400通过第一抵持部220间接作用于顶针500,使得顶针500能够与电子元件持续连接,从而保证两电子元件之间的电连接可靠性。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0包括壳体110及止挡部120,壳体110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止挡部120设于壳体110一端的内壁上,且沿壳体110内壁的周向延伸呈圆环状。第一抵持部220能够与止挡部120抵接。从而阻挡第一接触件200脱离壳体110。顶针500沿壳体110的轴向穿设于止挡部120上的通孔(图未标)内。顶针500的直径略小于通孔的直径,从而在顶针500沿壳体110的轴向运动时,止挡部120能够对顶针500起到导向作用。另外,夹持部320包括设于第二抵持部310上的夹持片321。夹持片321为四个。四个夹持片321均匀分布于同一圆周上,且均沿外壳100的轴向延伸。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夹持片321还可以为其他任意不小于二的数目。而且,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夹持片321位于同一圆周上,但也可以不为均匀分布,只需多个夹持片321相配合以夹紧插入部210即可。具体的,沿远离第二抵持部310的方向,四个夹持片321背离外壳100的一侧逐渐收缩,以呈圆锥状,从而使得夹持部320远离第二抵持部310的一端的内径小于夹持部320靠近第二抵持部310的一端的内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可伸缩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为中空的柱状结构;第一接触件,设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第一接触件包括第一抵持部及设于第一抵持部上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沿所述外壳的轴向延伸呈柱状结构;第二接触件,设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第二接触件包括第二抵持部及设于所述第二抵持部上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能够夹持于所述插入部的外壁上;弹性件,设于所述夹持部的周围,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抵持部及第二抵持部抵接;及顶针,呈柱状结构,所述顶针安装于所述第一抵持部上远离所述插入部的一侧,或者,所述顶针安装于所述第二抵持部上远离所述夹持部的一侧,所述顶针穿设于所述外壳的一端面,按压所述顶针,所述插入部与所述夹持部能够沿所述外壳的轴向相对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可伸缩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为中空的柱状结构;第一接触件,设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第一接触件包括第一抵持部及设于第一抵持部上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沿所述外壳的轴向延伸呈柱状结构;第二接触件,设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第二接触件包括第二抵持部及设于所述第二抵持部上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能够夹持于所述插入部的外壁上;弹性件,设于所述夹持部的周围,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抵持部及第二抵持部抵接;及顶针,呈柱状结构,所述顶针安装于所述第一抵持部上远离所述插入部的一侧,或者,所述顶针安装于所述第二抵持部上远离所述夹持部的一侧,所述顶针穿设于所述外壳的一端面,按压所述顶针,所述插入部与所述夹持部能够沿所述外壳的轴向相对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可伸缩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抵持部上的夹持片,所述夹持片为多个,多个所述夹持片位于同一圆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清辉何世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惠连接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