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茂碷专利>正文

直线滑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71058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8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直线滑动装置,其包含一座体的底面具有一轨槽,轨槽二侧壁分别具有一第一负荷轨道,轨槽上方的座体设有二道第一回流通道;二个分别结合在座体的二端面的端块,各端块的外侧面分别具有连通第一负荷轨道与第一回流通道的第一循环通道;分别组接在端块的外侧面的循环端盖;及多个填充在第一负荷轨道、第一回流通道及第一循环通道中的滚子;二道第一负荷轨道从端面定义一水平轴线X及一垂直轴线Y1、Y2,该二道第一回流通道位于水平轴线X的上方,并位于二道第一负荷轨道的垂直轴线Y1、Y2之间的范围内,且第一循环通道为复曲线弧形通道,借此避免第一回流通道与座体顶面加工的螺丝孔相互干涉,并增进滚子滚动时的滑顺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直线滑动装置,尤指一种安装应用在一滑轨上滑动的直线滑动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的直线滑动装置主要安装应用在一滑轨上滑动,并可供其他物体固定在滚动直线滑动装置上,进而带动其他物体沿着该滑轨移动,因此经常应用在需要反复直线移动的机构中,例如工具机的主轴头、工作平台或输送机构等。现有的滚动直线滑动装置的型式有多种,其中一种四方向等荷重的滚动直线滑动装置,其通常实施有一碳钢材质制成的矩形座体,组接在该座体二端的循环器,及填充在该座体的多数滚珠;其中,该座体底面中央加工有一轨槽,轨槽的两侧壁凹设有二个以上的负荷轨道(一共四个负荷轨道),另外选定轨槽的两侧钻孔加工有贯穿该座体的二道无负荷轨道(一共四个无负荷轨道,或称回流通道);该循环器组接在该座体二端,其对应该座体二端的一面设有四道循环通道,借此将滚珠填充在该座体的负荷轨道、无负荷轨道(回流通道)与该循环器的循环通道,使滚动直线滑动装置套在滑轨上滑动时,滚珠能够无限循环滚动,并利用滚动到该负荷轨道中的滚珠支撑在该座体与该滑轨之间。然而,现有的四道无负荷轨道(回流通道)系横向贯穿座体,邻近座体顶面的二道无负荷轨道(回流通道),会阻挡到座体顶面垂直方向的螺丝孔(通常为四个螺丝孔),导致螺丝孔的深度不足及螺牙数不足,影响到锁附在座体上的物体的稳固性。若要将回流通道的位置移动到不与螺丝孔干涉的位置,则容易导致滚珠在滚出负荷轨道或滚进负荷轨道时发生阻碍,因此会有滚动不顺与异音的现象,此为明显的质量瑕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直线滑动装置,其通过座体的回流通道及二端的循环通道构造改进,进而达到避免滚珠回流通道与螺丝孔干涉,锁附在座体上的物体更稳固,以及滚珠更顺畅的滚出负荷轨道或滚进负荷轨道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直线滑动装置,包含:一座体,其具有二端面,一凹设于底面中央用以滑动地套设在一滑轨的轨槽,二道相对称的形成在该轨槽二侧壁的一第一负荷轨道,及二道与该第一负荷轨道平行的第一回流通道,该轨槽、第一负荷轨道及第一回流通道直通该座体的二端面;二个分别结合在该座体的二端面的端块,各该端块具有一与该端面平行的外侧面,该外侧面分别形成有连通该第一负荷轨道与该第一回流通道的二道第一循环通道;分别组接在该端块的外侧面的二循环端盖;及多个填充在该第一负荷轨道、该第一回流通道及该第一循环通道中的滚子,该二道第一负荷轨道从端面方向的中心点定义一水平轴线(X),该二道第一负荷轨道从端面方向的中心点分别定义两垂直轴线(Y1)、(Y2),二道该第一回流通道位于该轨槽及该水平轴线(X)的上方,并位于二道该第一负荷轨道的两垂直轴线(Y1)、(Y2)之间的范围内,或二道该第一回流通道的中心分别对齐该二道第一负荷轨道的两垂直轴线(Y1)、(Y2);二道该第一循环通道为相对称的二道通道,二道该第一循环通道在该端块的外侧面视角方向分别连通该第一负荷轨道与该第一回流通道的二道弧形通道,其中一道该第一循环通道以该水平轴线(X)与该垂直轴线(Y1)之间的第一象限(I)中的第一象限角(θ1)连接其中一道该第一负荷轨道,另一道该第一循环通道以该水平轴线(X)与该垂直轴线(Y2)之间的第二象限(II)中的第二象限角(θ2)连接另一道该第一负荷轨道。其中该第一象限角(θ1)为从该水平轴线(X)起始的30˚正向角(θ1a)至60˚正向角(θ1b)之间的任一角度。其中该第二象限角(θ2)为从该水平轴线(X)起始的120˚正向角(θ2a)至150˚正向角(θ2b)之间的任一角度。其中该二端块之间具有分别位于该第一回流通道内壁的连通管,该连通管内形成一连通到二个端块的外侧面的回流通孔,该第一循环通道连通于该第一负荷轨道以及该连通管的回流通孔。其中该连通管二端一体成型或组接在二个端块之间。其中该座体的轨槽二侧壁分别凹设有一第二负荷轨道;二个端块的两侧之间分别具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靠合在该座体的侧面或底面,该连接部设有一连通到二个端块的外侧面的第二回流通道,二个端块的外侧面具有分别连通该座体的第二负荷轨道与该第二回流通道的第三循环通道。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直线滑动装置,可利用该第一回流通道位于该轨槽上方的结构设计,避开该座体上的四个螺丝孔的钻孔及攻牙加工,克服现有回流通道阻挡螺丝孔的问题,使该座体上的四个螺丝孔能够加工到更深的深度,因此能够使其他物体的螺丝能锁到该螺丝孔更深的深度,增进锁附的稳固效果。通过该该二道第一循环通道分别与第一负荷轨道连通的角度及弧形通道的构造设计,使得滚珠的滚动路径更为顺畅,因此滚珠从负荷轨道的负荷面滚动至第一循环通,或滚珠从第一循环通滚动至负荷轨道的负荷面时,能降低轨道与通道之间的干涉因素,达到滚动更顺畅与静音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直线滑动装置与滑轨组合应用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直线滑动装置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座体与二端块及连通管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二道第一回流通道的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循环通道与第一负荷轨道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第一循环通道与第一负荷轨道的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直线滑动装置的前视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直线滑动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前视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直线滑动装置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中:10直线滑动装置;20滑轨;201轨道;1座体;11端面;12底面;13轨槽;14第一负荷轨道;15第一回流通道;16螺丝孔;17第二负荷轨道;2端块;21外侧面;22、22’第一循环通道;23连通管;231回流通孔;24连接部;25第二回流通道;26第三循环通道;3循环端盖;31第二循环通道;32第四循环通道;4滚子;X水平轴线;Y1、Y2垂直轴线;A1范围;I第一象限;θ1第一象限角;θ1a正向角;θ1b正向角;II第二象限;θ2第二象限角;θ2a正向角;θ2b正向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直线滑动装置10,用于滑动地套设在一滑轨20上移动的滚动式直线滑动装置,利用直线滑动装置10内的滚子4在滑轨20上滚动,达到平滑与低摩擦阻力的作用。再参阅图2及图3所示,该直线滑动装置10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包含:一座体1,该座体1为碳钢或其他金属材质经切削加工或其他制法所制成的矩形块体、梯形块体或其他型体,该座体1主要的构造具有二个平面状垂直的端面11(如图3所示),一凹设于底面12中央用以滑动地套设在一滑轨20的轨槽13,至少二道相对称的形成在该轨槽13二侧壁用以容纳滚子4的一第一负荷轨道14,及至少二道与该第一负荷轨道14平行的用以容纳滚子4的第一回流通道15,其中该轨槽13、第一负荷轨道14及第一回流通道15分别直线状连通该座体1的二端面11的构造。参阅图2及图3所示,该座体1的二端面11分别结合有一端块2,该端块2较佳的为塑料射出成型所构成,可采用嵌入射出成型(InsertMolding)方法使端块2包覆在该座体1的二端面11,或以其他组接构造组合在二端面11。各该端块2具有一与该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线滑动装置,包含:一座体,其具有二端面,一凹设于底面中央用以滑动地套设在一滑轨的轨槽,二道相对称的形成在该轨槽二侧壁的一第一负荷轨道,及二道与该第一负荷轨道平行的第一回流通道,该轨槽、第一负荷轨道及第一回流通道直通该座体的二端面;二个分别结合在该座体的二端面的端块,各该端块具有一与该端面平行的外侧面,该外侧面分别形成有连通该第一负荷轨道与该第一回流通道的二道第一循环通道;分别组接在该端块的外侧面的二循环端盖;及多个填充在该第一负荷轨道、该第一回流通道及该第一循环通道中的滚子,其特征在于:该二道第一负荷轨道从端面方向的中心点定义一水平轴线(X),该二道第一负荷轨道从端面方向的中心点分别定义两垂直轴线(Y1)、 (Y2),二道该第一回流通道位于该轨槽及该水平轴线(X)的上方,并位于二道该第一负荷轨道的两垂直轴线(Y1)、(Y2)之间的范围内,或二道该第一回流通道的中心分别对齐该二道第一负荷轨道的两垂直轴线(Y1)、(Y2);二道该第一循环通道为相对称的二道通道,二道该第一循环通道在该端块的外侧面视角方向分别连通该第一负荷轨道与该第一回流通道的二道弧形通道,其中一道该第一循环通道以该水平轴线(X)与该垂直轴线(Y1)之间的第一象限(I)中的第一象限角(θ1)连接其中一道该第一负荷轨道,另一道该第一循环通道以该水平轴线(X)与该垂直轴线(Y2)之间的第二象限(II)中的第二象限角(θ2)连接另一道该第一负荷轨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滑动装置,包含:一座体,其具有二端面,一凹设于底面中央用以滑动地套设在一滑轨的轨槽,二道相对称的形成在该轨槽二侧壁的一第一负荷轨道,及二道与该第一负荷轨道平行的第一回流通道,该轨槽、第一负荷轨道及第一回流通道直通该座体的二端面;二个分别结合在该座体的二端面的端块,各该端块具有一与该端面平行的外侧面,该外侧面分别形成有连通该第一负荷轨道与该第一回流通道的二道第一循环通道;分别组接在该端块的外侧面的二循环端盖;及多个填充在该第一负荷轨道、该第一回流通道及该第一循环通道中的滚子,其特征在于:该二道第一负荷轨道从端面方向的中心点定义一水平轴线(X),该二道第一负荷轨道从端面方向的中心点分别定义两垂直轴线(Y1)、(Y2),二道该第一回流通道位于该轨槽及该水平轴线(X)的上方,并位于二道该第一负荷轨道的两垂直轴线(Y1)、(Y2)之间的范围内,或二道该第一回流通道的中心分别对齐该二道第一负荷轨道的两垂直轴线(Y1)、(Y2);二道该第一循环通道为相对称的二道通道,二道该第一循环通道在该端块的外侧面视角方向分别连通该第一负荷轨道与该第一回流通道的二道弧形通道,其中一道该第一循环通道以该水平轴线(X)与该垂直轴线(Y1)之间的第一象限(I)中的第一象限角(θ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碷
申请(专利权)人:李茂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